《丹凤朝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丹凤朝阳-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打破了,有碎片儿在,账房的管库的也能交差。要是连碎片儿都没有,那就不好说了。都是精细东西,贵着呢,找不着破片儿,谁知道是打碎了还是谁昧下了?

“今天请的都是什么客啊。”

李姑姑瞅她一眼:“稀奇,你管看着书房的,你倒问我啊?”

“帖子是外书房的书办写的,我没看见。”

李姑姑说:“嗯,男客那边儿是十七个吧?对,没错,连八皇子也算上。女客没那么多,也就十个吧?”

“不少人哪……”潮生说了自己刚才在夹道儿那见的那人:“不知道他怎么走到那儿去的,守门的婆子也不知哪儿去了,就让客人在那儿转悠。”

李姑姑一笑:“这还不好猜?守那道门儿有什么好处?肯定上赶看到能讨赏的地方去了呗?得,王妃这些日子病着,又加上过年,这些人皮都松了,得好好儿紧紧。”

潮生哧哧笑。
李姑姑笑着发狠最吓人了。
不过她一点儿都不怕。
反正又不是冲她。

“你说你遇着那人什么样儿?”李姑姑想起来问。

“哦,像个行伍出身,走路都不一样。”潮生咬着筷尖儿,歪头想想:“个高,肩膀也宽,脸我没仔细看,好像黑黑的。走起路来就是大步流星的,但是不让人觉得他匆忙,步子很稳的。”

“那一准儿没错。”李姑姑说:“我记得有一个,是温家的亲戚。”

王妃家中还有那样的亲戚门潮生还以为温家上上下下旁枝近戚的全是读书人呢。

这事儿潮生并没放在心上,很快就将那天的事情抛在了脑后。

热闹了一场,底下的人足足收拾了两三天。那些不常用的家什摆设重新收回库里,打扫地方。那一片梅花被赏这一回,起码损了三成。倒不是人人都像八皇子那样喜欢乱跑乱折,不过既然邀人来赏梅了,也做了诗了,走时主人家客气一下,折一枝梅花让客人带回去,插了瓶慢慢再多欣赏几天。这么一来,遭劫的花儿就不少了。不过好在这梅花儿一年也就开这么一季,其他三个季节还是平平安安的,并没有人来扰它。

四皇子书房里也插了一枝。
不过潮生并不太喜欢在屋里插梅花。
梅花的香气好就好在一个冷穿,一个远字。

从默林近旁走过的时候,风吹来,香气似有若无,就像美人的衣角,不经意间一瞥,足够惊艳了。但你要认真去闻,风向又变了,香气也消失了。

一进了屋里,这香气是跑不了的,可是却失去了原来的天然。再说,屋里头总有别的气味儿,和花香搅在一起,反而都显得不美。

当然这些歪理她可不会跟人去说。
四皇子不知是不是看出什么,那梅花只摆了一日就撤了。

潮生倒有些纳闷:“怎么梅花不见了?”

小顺说:“我也不知道,殿下让我拿了出去,多半是不喜欢吧。”

梅花开了,又谢了。
桃花也开了,也谢了。
莺飞柳长,下过几场春雨之后,天气说热就热。府里头看似一切平静。

寿王妃有孕了。
这可是一桩大喜事!

寿王两口子恨不得敲锣打鼓昭告天下,咱没任何问题,咱能生孩子!咱现在怀上啦!

甭管生男生女,总之寿王府一扫阴霾。寿王妃倒还低调,刚有身孕的人折腾不得。寿王却是满面红光,差不多见人就要说道说道。旁人一句恭喜之后,这事儿决不能就此算完,寿王爷下头还有一大篇话等着哪。说是已经找人掐算过了,这孩子一准儿是有福气的,太医又怎么说,旁人又送了什么恭贺……

这是当然的。

寿王府这么久没有动静,不光寿王妃急,寿王更急。外面传言有鼻子有眼儿的,无非是暗指他某方面不行。

这方面,嗯,还跟下半身儿密切相关。

寿王爷很恼怒啊。
没错,咱腿脚是不便当,可咱那方面没问题啊!

但是他能怎么说?人家又没当他的面议论。就算当他的面议论了,他能当面脱裤子证明自己没问题吗?

好吧,这种事情就算脱了裤子也证明不了啥,人家可能还会说,中看不中用,银样蜡枪头之类……

关于寿王妃,小道消息原本也有一堆。

比如她如何善妒,自己没动静,把寿王身边其他伺候的人也看得紧紧的,一点儿缝子不漏,就担心有人抢在她前头如何如何了。要不然她没动静罢了,其他人怎么也没动静?反正这里头肯定有问题,不是男的有问题,就是女的有问题,要不就是两个人一起有问题。

现在好了,皆大欢喜。寿王夫妇终于交出了一份儿满分答卷:咱都没问题!咱能怀能生。

这自然是件好事。
但是好消息传来,府里的气氛却更微妙了。

好吧,目前三个成婚的兄弟,三皇子昌王人家孩子早抱上了,二皇子寿王这也指日可待了。

可是自家呢?
自家王妃一点儿动静没有啊。
那补药据说还一直吃着,方子换过。
可是换汤也好换药也罢,总得见成效啊?

本来么,有寿王妃作伴儿,自家王妃还不是很显眼,但是现在人家寿王妃也摘了“不孕不育”的帽子,于是到现在还没有动静的成王妃,恐怕再也沉不住气了。

不能生不怕,可是沾了个妒字,对于皇家的媳妇儿来说,是桩大麻烦。

三月里头,温氏劝四皇子纳新人。
王府里漂亮丫鬟不少,身体健康家世清白,现成的候选人一抓一大把。

当然,温氏的首选,是自己陪嫁丫鬟中的两个。都长得清秀可人,性情也温柔。

大概原本这两人就是为了做通房而预备的。
这在这个时候并不鲜见。

反正这时代男人不可能只一夫一妻,妾有各种来源,长辈给的,司僚送的,自己买的纳的等等。

既然非得有,而且那不知根底的人难免会成为将来的心腹大患,那么自己家培养一些,姑娘成亲时直接带过去就在所难免了。这些人一般身契都在主母手中,要么就是在主母的娘家扣着自己全家人,敢不听话么?

既笼络了丈夫,又不怕她们翻了天去,陪嫁的通房丫头可以说是主母手中一张好牌。

既然是好牌,就不能随便轻易出手。
温氏也没有一过门来就急慌慌的做什么。
到了现在,她不得不做些什么了。
这种事,古往今来套路都差不多。

温氏请四皇子过去,然后命两个打扮好的丫鬟上来见礼,再说两句场面话,诸如:爷身边儿没个象样的服待人,我也觉得家里冷清不象样子之类的,男主人一般不会拒绝,这事儿也就水到渠成了。除了主母自己,其他人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男人得了美妾,丫鬟也得了实惠。就算一时没什么名分,可是以后讨好男主子,服侍女主子,养个一儿半女,一辈子总有了着落。

温氏也是这么做的。
她身边的那两个丫鬟一个叫翠凤,一个叫淑红。

一红一翠,倒是正好相互辉映。不知给她们起名的人当时是不是想到了“偎红持翠”这个词儿?起得还真是贴切。

可是这在别处都通行无碍的美事儿,到了四皇子这里却没行得通。
温氏命人整治了酒席,不管心里是不是泛酸,脸上却是笑意盈盈的。

温氏比四皇子还小,但是她平时总是打扮得十分庄重。大概怕人说轻浮不服众,所以很少穿些鲜嫩的有朝气的颜色,也不梳那显得稚气的发式。

这种心理很好理解。

王妃么,自然得合乎王妃这个身份,当然不能再像寻常少女那样妆扮。

温氏这天穿的是件银珠色的宫装,下面是紫棠色撤金百褶裙子。这裙子华贵是足够华贵,稳重也足够稳重,只是穿了这样端坐在那里,显得老气横秋,也十分呆板。

四皇子坐了下来,温氏亲自执壶给他斟上酒,然后唤出两个丫鬟来。

翠凤穿了一身儿柔绿色,淑红穿的是桃红色,挽着髻,淡妆浓抹就算只有三分人才,这七分打扮也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与平时的样子判若两人。

两人羞答答的跪下来给四皇子行礼。
四皇子握着杯的手微微一顿,然后将杯缓缓放下。
小顺在门外候着,屋里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他自然知道。

但是后来四皇子和温氏说了什么话,小顺可不知道。

他只知道四皇子并没有同意温氏的提议,用完了饭,就温和而坚决的出了正屋。小顺本来以为自家王爷晚上肯定要住在不知东西厢房里哪一间房了,突然见他出来,愣了一下才赶忙跟上去。

怎么……是那两人不合眼,王爷没瞧上?

还是王妃话说的不婉转,王爷毕竟年轻,脸皮儿薄,所以才没顺水推丹成就好事?

小顺琢磨不出来。
虽然他在王爷身边伺候的时间不短了,对王爷也算有一定了解。
可是在某些事情上,身为宦官的小顺,是猜不出王爷的想法的。


第118章 寻亲

这件事儿对诚王府来说不是件小事儿。

本来不少人,都已经盘算着以后的出路了。王爷身边儿突然多出了伺候的人来~

甭管有没有名份,以后翠凤姑娘和淑红姑娘可就不是奴婢了,她们会有自己的屋子,自己的奴婢服侍。若是得了宠,那以后荣华富贵也少不了啊。挤不到王爷和王妃身儿的人,平时不得志的人,连露脸儿机会都摸不着的人,那心思可都活了。

结果王爷没纳。

本来这差不多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好些人都开始找门路托关系想谋个新差事,这一下全僵在那里了。

有人觉得,肯定是王爷年轻,脸皮薄儿。

也有人说,自家王爷读了那么多圣贤书,不是那爱女色的。

还有人说,王爷一准儿是没看上翠凤和淑红。

三种说法里头,后一种支持者甚众。

要说年轻,脸皮薄儿,可是寿王爷昌王爷府里也有伺候的人哪?这有什么?还值得为这个不好意思?

再说读书知理,难道那满城里纳妾取小的人都没读过书都不知理?不见得!那崇文馆的博士、祭酒、胡子雪白雪白的,家里还有不少如花美眷呢,真正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好不风流。

所以说,八成是翠凤和淑红没让王爷看上。

本来嘛,年少谁不爱风流?可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