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心里的猜测慢慢就得到了证实,衙门竟然把父亲找去问口供了,虽然父亲平安回来了,但见父亲灰着脸就知道受惊吓了。
冬雪聪明,从家里人的反应以及自己的观察,她知道王家失火案与于管家一定有关系,她很担心,万一这事是真的,于管家迟早有一天要倒霉,那于家的这些财产怎么办?有可能是充公的,就是不充公也会被婆婆拿去打点的,所以她要为自己多准备一些银子,免得到时候白忙一场。
冬雪白天黑夜都在想着如何帮助于管家解决这头疼的大事,就是解决不了,也要多耽误一些时间,让他迟一些被揭发,那就只能转移衙门办案的视线。
王有才和王夫人在于芳华的小院里生活总算安顿下来,但面前明天两人还是很迷茫的。
“要不,我回娘家一趟,让我爹接济我们一点渡过这个难关。”
王有才不同意,王家失火这么大的事,消息像长草一样,乡下再偏僻也应该能知道的,一定是夫人的两个兄弟假装不知道,其实也不埋怨别人,自己有钱时也没有把他们这样的土财主放在眼里,自己才不要让他们看笑话呢。
一个小丫头从外面回来,很是气愤地告诉王公子和夫人道:“老爷,夫人,外面都在传是于公子猫哭耗子假慈悲,说不定这火就是他放的呢,还有人提醒我们要小心他这个假人假意的小人呢!”
王夫人很吃惊,是什么可恶的人竟然这样造谣?王有才笑着对夫人说道:“这说明有些人害怕了,想转移视线,于天佑是什么样的人,我还是很了解的,他放火烧我家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王夫人点点头,认为王公子这样理解是对的,她叮嘱丫头别听外面的人瞎说,也不许在家里下人们之间乱说。
于府里的丫头们在院子里议论开来,讨论这事的可能性有多大?
春花到厨房端茶,听到他们的议论,就问她们还要不要在这继续做下去了?在于家做了这么多年,于少爷是这样的人吗?
下人们这才闭嘴,春花不甘心,见到林秀清后还向她告状,说外面的人真可恶,少爷好心救了王家的人,王家的人怎么可以在外面说这火是少爷放的呢?真是过河拆桥,无情无义。
林秀清笑着给了院子里的一株花摘掉枯败的叶子,问春花她是亲耳听见王府里的人这样说的吗?
“没有,我只是刚才给夫人端茶,听府里的丫头们正在说此事,大家都很生气。少爷好心好意,他们不感谢也就罢了,怎么能说出这么伤人的话呢?”
秀清又问她道:“你相信天佑是这样的人吗?他有必要这样做吗?”
“我才不相信少爷会做这样的事呢,于家是南塘镇最富有的人家,他怎么可能会做出这么丑陋的事呢!”
秀清拍拍手道:“这不得了,我们不会相信,王家也不会相信,因为大家都了解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些怀疑或是传话的人不是吃饱了撑的就是不了解天佑的无聊之人,要不然就是别有用心的人耍的小伎俩,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它放在心上,如果我不把它成件一件事,它就成不了一件事,这谣言过两天自然会过去。”
春花听了秀清的这一番话后佩服的真是五体投地,真是有大将风度。
“其实也没有什么的,这些都是我爹教我的。”秀清谦虚地说道。
对于外面突然生出的谣言,让于管家很意外,但他很快会意,这对于他来讲是一个机会,摆脱嫌疑的机会。所以当衙门再找他问讯时,他故意将王有才和于天佑两人的关系说的是面和心不和,然后又提供了很多的证据,比如ji女九儿姑娘,比如那些房契地契。
于天佑是在店铺里正和二柱谈论要不要让更多的渔民加入的时候,让衙役带走的一直到天黑都没有回来。
二柱担心就跑到于府告诉林秀清,天佑被衙门里的人带走了。林秀清认为那是正常问话,不会有什么事的。
可是她错了,因为当时王有才也被带去了,两个人在公堂之上相遇时都很吃惊。当县令一一问起他们有没有认识一个叫九儿姑娘的人,还为他争风吃醋过?
又问王有才是不是打过于家的主意,想置于天佑死地?王有才很实诚地回答,自己忌妒过于天佑,也因为于天佑对自己的疏远恨过他,想把他家的一切抢过来看他还怎么嚣张?
“这不就是证据吗?你都这样恨他,他凭什么不能放火烧你家?”于是糊涂的县令就糊涂地把于天佑收入大牢了。
事情的突然变故,让林秀清有些手足无措,她到王有才家,问王有才为什么这么说天佑,天佑如果放火怎么会半夜三更去救火呢?不要命的救火呀!
王有才也很委屈,他真的没有说是于天佑,可是县令就是不听他的说,一口咬定是于天佑,说别人也不可能,我也正和夫人犯愁,想着怎么帮助天佑呢!
于管家没想到事情进展的这样顺利,他又暗自打点了县令一万两银子,这件事神不知鬼不觉就让于天佑做了替死鬼,于管家很是得意,真是老天爷都在帮助他呀!
林秀清跑到王老爷家,哭着把这事告诉王老爷,问他怎么办?
“我去会一会这个庸碌的县令,看他还想不想要这个乌纱帽了!”王老爷很是生气,朗朗乾坤下竟然还有这样为官不仁的人,真是气死我了。
县令畏惧王老爷的威名,只是说等调查清楚再放人。
“这有什么好调查的,只要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这是冤案。”王老爷生气地问他有什么证据,难道只凭几句话就判案子吗?如果官司都这样破的,那他坐镇的这一方地下该有多少冤魂了!
县令惊慌不安,满头大汗,结结巴巴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到现在为止,于天佑都不知道他喜欢的那个九儿姑娘是一个ji女,还以为是一个良家妇女嫁人了,你可以到ji院去问一下,还有你说的第二天,是有很多人想打于家的主意,于天佑的小妾和她的父亲联合起来偷走了于家的地契,房契,王有才因为忌妒于天佑就从阿昆手里买了那份房契但被他夫人拿来还给于家了,所以于天佑才会感激地去救火给他们安置院落,这些你怎么不去调查一下呢?”
县令没有办法,他本来想用刑将于天佑屈打成招的,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虽然是辞官的人,但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自己一个小县令怎么可以和他对抗呢?
“老先生,你放心,我这就放人,我一定会好好调查的,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王老爷提醒他,那个想把火往于天佑身上引的人才是最可疑的人,让他顺着这条路往下查,说不定能查到点什么,如果能破了这个案子,将来提拔的时候,自己也可以帮着美言几句的,府台都是自己的朋友。
于天佑感觉自己这两天的命运像起起伏伏的,像是一场梦。回到家,于夫人又是让他跳火盆子,又是让他吃豆腐的,然后叮嘱他以后别和王有才来往了,真是小人一个。
于天佑让母亲别这样说,王有才只是说了实话,但人家并没有指责自己是凶手,自己不能怨恨自己的。
于天佑在牢里时想到了一点,让他一直迷茫的一件事终于有了答案,那就是那个九儿姑娘就是ji院的宝儿,自己怎么这么糊涂呢?一直蒙在鼓里,或许是自己一直不愿意面对吧!
王有才听说于天佑被放了出来,拎着点心过来看他,见于夫人冷着脸,他有些不自然,于天佑把他拉到外面酒楼里,两人痛快地喝起酒来。
“天佑谢谢你这么相信我,我真的没有跟县令说是你放的火。”王有才很委屈地说道,“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你也要相信我的为人。”
“如果我不相信你,我怎么会拉你出来喝酒呢,其实我早想到是谁这么做了?”于天佑淡淡地说道。
王有才小声地问是不是那个人?他指的是于管家,因为他感觉于管家的嫌疑最大了。
于天佑点点头道:“看在小虎的份上,我就放过他了,没有把我的怀疑告诉县令,没想到他竟然暗中使坏,其实知道这些事比你我最清楚的就是他了。”
王有才点点头道:“我本来是想把于家的房契卖给他的,可是后来丢了,他以为我骗他,所以一定是恼羞成怒才找人放的火。”
、第一百九十四章放他一码
于天佑搂着王有才的肩膀道:“这两天我在牢里,阴冷潮湿,还有死老鼠,吃着馊饭,我才醒悟钱真的是身外之物,珍惜身边的人,过着平淡的日子最幸福,我恨自己到现在才明白过来。”
王有才感慨地说道:“我也是在这把火后想明白的,所以我们以后一起努力,别再做伤害别人的事,伤害身边人的事,挣来的钱我们也帮助一下南塘镇上的百姓,过幸福的生活。”
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要一起努力。
小虎听说少爷被抓了,就跑到于府来,见于少爷平安地回来,他高兴地哭了,他拉着少爷激动地说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天佑笑着劝小虎,自己不是平安回来了吗?怎么一见到自己就流泪呢,太儿女情长了吧!
小虎欲言又止,天佑让他什么都别说了,他明白的,希望小虎别把这事放在心上,于管家现在偏离的太远了,希望小虎能想办法让于管家回头,做错事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回头。
县令因为收了于管家的钱,所以他并不想真心去查这个案子,他还想借着这个案子时不时敲于管家一笔,他送自己的越多,说明他的嫌疑也就越大。于是两人就达成了这一份默契。
最后县令告之王有才调查结果,是天灾,不是人为的。王有才心里有数,也就默认了。虽然于管家可恨,但看在他还有一家老小的份上自己就放他一码吧!
县令为了表示对他的安抚还给了他一千两银子做为他的安置费,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自己两头得巧,何乐而不为呢!
失火就这样结束了,于管家感觉自己很幸运,但经常要孝敬县令这让他很不爽,自己起早贪黑赚的钱难道就这样白白送入狼口?于是他留起心眼,收集县令在这个县的一些不法行为,然后让人带到上面,更上面,最后县令被调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临走的时候,于管家还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