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
说起来,每个人小时候似乎都会活在自己某个堂姐、亲姐、邻居或是世交家的姐姐的阴影之下,这些个姐姐小时候聪敏过人、进退有度、琴棋书画、管家御下样样精通,长大后嫁的夫家都是天潢贵胄,生的娃儿都是天资聪颖……虽然明慧不想承认,但她的的确确是活在郭明珠的阴影之下。
郭明珠虽是女儿,却是郭丞相的第一个孩子,郭家上上下下千宠万娇,但郭明珠姑娘从小就平易近人,阖府上下就没有人说她的不好的。
这且不说,郭明珠继承了郭丞相和郭夫人的好相貌,鸡汁的头脑,谦逊的态度,过人的才艺,不仅被邻居和亲戚称为“别人家的姑娘”,连明慧都深感压力。
话说,有一个优秀的姐姐,明慧自己应该很有面子,但明慧只觉得压力大。
小时候跟着师傅学习刺绣,明慧绣了朵自认为很好的小花,等着女红师傅表扬呢,哪想到女工师傅第一句话就是,“大小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学会绣牡丹了呢。”
启蒙的时候,明慧一天识得五个大字,自认为很牛掰,等着诗书师傅表扬呢,哪想到诗书师傅第一句话就是,“大小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天能识五十个大字呢。”
诸如此类。
有一次,明慧直接问琴师,“大姐姐什么地方是不如我的?”
琴师直言不讳地说道,“大小姐在贪玩方面不如二小姐你。”
别人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大小姐怎么样”“明珠怎么样”,她想亲近父母和家中长辈时,人家的注意力也永远在郭明珠身上,哪怕郭明珠不在她们面前,她们也会念叨郭明珠的去向,她想大概只有她嫁人之后才不会经受郭明珠的影响。
渐渐地,她就养成了不爱在家人面前言语的性子了,母亲也从不过问缘由,只是一再给别人说,“我们家明慧是个闷葫芦。”
到别人家参加宴会时,郭夫人会嘱咐郭明珠带着明慧,但每次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郭明珠身上,而她就被挤到了一边,一个坐在亭子里呆呆地望着荷花塘,而后又会被郭夫人责怪不知礼数。
好不容易遇到跟自己玩得到一起的好姐妹,她以为她们会是一辈子的好姐妹,青春年少时总是那样以为的,哪知道没多久她就被郭明珠吸引了注意力,只剩下明慧孤零零的一个人。
她从不嫉妒郭明珠,也不怨恨她,她只是希望有人能把目光只放在她一个人身上。
但无论是父母还是家中的长辈还是弟弟妹妹和兄长最关心的始终都是郭明珠,哪怕明慧“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了皇子妃,在她们眼里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即便是明慧一步登天成了皇后,她们也从未在意过。
她郭明慧就是这般没有存在感,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容貌性情,待人接物,样样都比不上郭明珠。
至于,郭明珠不嫁人的缘由,这就更显得荒诞了,她说,女子要独立自强,不必依靠男人,郭明珠总有种特殊的魅力,让家人都跟着她发疯,所以她至今未嫁,貌似也没有看得上眼的人。
郭明珠看得上眼的人,明慧一定要好好瞧瞧,究竟是什么样的男子能被郭明珠看上。
明慧望着郭夫人和郭明珠的目光带着惆怅和忧伤,还有冷漠,虽然她们是她的家人,但却与陌生人没有什么区别。
“臣妇给皇后请安。”
“臣女给皇后请安。”郭明珠的声音清冽而悦耳,让听的人都心旷神怡,郭明珠微微一抬头,即便是不苟言笑的模样都让人心驰神往。
明慧见到郭明珠那张脸本能得想要逃避,所以脚尖微微向外,面上是威仪的模样,“母亲和大姐姐请起。来人,赐座。”
明慧谨遵宫规,却瞧见郭夫人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她也丝毫不予理会,面上依然是那副高傲的模样,其实心里早就翻江倒海了,“不知母亲和大姐姐前来有何事?”
明慧没有与郭夫人寒暄,直截了当地询问,没有人知道每当她看到郭明珠和郭夫人时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躲得远远的。
“明慧,母亲来瞧瞧你都不可以吗?”徐氏嗔怪地说道,脸上尽是温柔。
明慧分明瞧见她眼神里的不悦,却也若无其事地随口应答道,“自然是可以的,只是……母亲上次不是说,再也不想见到本宫吗?”
“你!”徐氏眼睛一瞪,接着目光又柔和下来,仿佛那会儿吹胡子瞪眼睛的不是她一般,“你这孩子,还跟母亲记仇不成?”
“三妹妹,前些日子,娘亲也只是说的气话,我们都是一家人,你不要把话赶话的话放在心上。”郭明珠还是一如既往地懂事,她说的每句话,让人觉得都特别的有道理,明慧都觉得自己实在太无理取闹了。
徐氏赞赏地看了一眼郭明珠,岔过话题,接着对明慧说道,“明慧啊,母亲听说你昨个儿出了意外,特意递了牌子来宫里看看你,你可有哪里受伤啊?”目光里带着浓浓的关心。
明慧心思微动,这是第一次徐氏这般关心她,即便她从前感染了风寒,发热到说胡话,徐氏也不曾亲眼来看她一眼,那时候她已经对徐氏失望透底了,同样是女儿,就因为自己不如郭明珠优秀,她就这般不在意自己吗?
她甚至羡慕庶出的二姐姐郭明蕊,至少她还有亲姨娘替她打算周全。
“本宫无事,劳母亲担忧了。”明慧说这话时眼睛微微下垂,眼波流转,目光里泛起了清雾,声音也带着些哽咽,被母亲关心的滋味真好。
徐氏松一口气,庆幸地说道,“还好你没事,不然你大姐姐可就……”突然想起什么,徐氏情深意长地说道,“你大姐姐可担心你了,今早你父亲来上朝才得到消息,你大姐姐眼巴巴地说要来看望你……”
后面的话明慧已经听不下去了,为什么每次都是这样?每次关注的焦点永远是郭明珠?
徐氏说着说着就见明慧神情恹恹的,似乎有些不耐烦,心中很是不悦,这丫头怎么一点儿都不如明珠懂事?养条狗还知道对自己摇尾巴呢!
“母亲,本宫有些累了,你们先回去吧,恕不远送。”明慧揉着眉心,轻声说道。
徐氏眉毛一挑,刚想发作,就被郭明珠扯住了袖子,淡淡地说道,“皇后多保重,臣妇就先退下了。”然后站起身来与郭明珠一道离开了宜清宫。
明慧抬眼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心中像是堵了一块石头,她觉得自己应该是捡来的吧。
严绍荣走在徐氏和郭明珠不远处,耳朵却很尖地听到徐氏怒不可遏的声音,“那个丫头,简直是养了条白眼狼。”
郭明珠亲昵地搀在徐氏的手臂上,温柔而体贴地说道,“三妹妹还小,尚不理解娘亲的苦心,等她做了母亲便会有切身的体会了。”
、71郭皇后的助攻汉子
严绍荣飘在徐氏和郭明珠旁边,静静地看着她们,听到徐氏怒不可遏的声音,“那个丫头,简直是养了条白眼狼。”
郭明珠亲昵地搀在徐氏的手臂上,温柔而体贴地说道,“三妹妹还小,尚不理解娘亲的苦心,等她做了母亲便会有切身的体会了。”
徐氏觉得郭明珠简直是自己的贴心小棉袄,半是哀叹,半是无奈地说道,“同样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差别怎么那么大呢?按说,明慧也不小了,嫁了人还跟在家的时候一样,动不动就跟我顶撞一番。唉,还好娘有你,不然肯定要被那丫头气死。”
郭明珠倒是很通情达理,她莞尔一笑,轻声说道,“能给娘亲做女儿是明珠的福气。”孺慕之情溢于言表。
越是这般,徐氏越是疼爱郭明珠,越是觉得明慧小家子气,上不了台面。
严绍荣平静地看着她们母女情深,早知道这一家子是这样的德行,严绍荣已经见怪不怪了,慢慢走回宜清宫时,严绍荣见到明慧正在翻看宫中的账目。
但好久没有翻动的那一页,证明了明慧心思没有在上面。
明慧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一滴泪滴在账本上,迅速晕染开来,明慧摇摇头,轻轻地拍打自己脸颊两下,默默地提醒自己不要放在心上。
拖拖拉拉到了晌午,明慧吩咐郭嬷嬷摆膳,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情影响了食欲,明慧只吃了小半碗饭就吩咐宫人将午膳撤下了。
直至现在,她都不曾关心过皇帝的动向,惹得赵朱妍的钉子都有些着急了。
明慧不是不关心,而是她早就知道,皇帝一定无时无刻不黏在赵朱妍身边,关心再多也没有用。
严绍荣静静地站在明慧身侧,看着明慧心中难过,他感同身受。
殿中除了明慧空无一人,忽然,明慧轻声说道,“喂,花妖,你在不在?给本宫依靠一下吧。”说着,本坐在圆凳上的明慧身子慢慢地往右侧倾斜,到了一定程度便不在动弹,真的就像是靠在某人身上一样。
严绍荣看着靠在自己身上的明慧,伸出手抚摸她的脸颊,温柔而又充满眷恋。
明慧再一次感觉到微风拂过脸颊,一只手温柔地抚摸着她的脸颊,不知怎么的,眼泪便掉了下来,若是花妖真的存在该多好。
她真实地感觉到自己倚在一个人的身上,但她不敢去看那人到底是谁。
严绍荣揽着明慧的肩膀,缓缓闭上双眼,就让他们享受一下这短暂的安宁吧。
也不知过了多久,明慧忽然听到宫人的脚步声,慢慢地睁开双眼,端正坐姿,眼睛瞟了瞟,不见身旁不见任何人,这更加证实了花妖的存在。
待到宫人走到自己跟前,明慧便低声询问,“何事?”
宫人轻声说道,“皇上和德妃要来,还请娘娘接驾。”小心翼翼地说着,丝毫不敢看明慧的神情,心中暗暗叹息,得宠就是好啊,敢让皇后前来接驾。
这话要是皇帝说还合情合理,但关键是这话是德妃说的,就显得越俎代庖不说,还是对皇后的侮辱,是个人都看得出来,但皇帝就是毫不在意。
应该说,皇帝只希望讨得赵朱妍的欢心,哪管别的女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这点儿跟严绍荣有几分相似之处,不过,严绍荣对皇帝是持嗤之以鼻的态度就对了。
明慧在心中嗤笑,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