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肃皇贵妃的逝去,雍正帝好是消沉了一阵,雍正帝冷清,却是重情,两位嫔妃也是真的入了他的心,再者,他对她们的印象也是极深的。宫中美人再多,没有手段在帝王心里占有一席之地的人,也只能郁郁寡欢老死宫中。如今身边解语花再多,敌不过在最美年华逝去佳人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不过雍正帝始终不是儿女情长之人。无论别人怎么说美女温柔乡;是英雄冡,雍正帝都不会因为别人而将自己放任堕落,心志坚定的雍正帝消沉一段时间就恢复了铁血君王正常。
自那次景娴情急之下进阶但找的破借口给别的嫔妃上眼药的行为让雍正帝的心中装了个梗之后,雍正帝心里是极气的。一个女人罢了,看他冷一冷,就好瞧了。加上年贵妃和宁妃的病逝,前朝后宫事儿极多,让他也没心情理会和景娴的事情。除了加重人手保护几个儿子,免得后宫混乱的时候让阿哥们出事,雍正帝的心不是放在朝政上就是在缅怀着两妃。
当然不是没有嫔位想趁势进驻雍正帝的心底或是借势上位,不过雍正帝和皇后御下极严,嫔位们除了在雍正帝进后宫的时候煲个小汤,温言尔语一下也不敢太出格,免得让悲伤的雍正帝拿她们出气,反而得不偿失。
景娴随大流也问候了一两回雍正帝。雍正帝爱理不理的样子,景娴也就懒得凑趣了。反正她已经做了她一个嫔妃该做的事情,别人再怎么看她也不会别样,景娴放心下来,乐得开怀过自己的小日子。趁着额娘瓜尔佳氏进宫的机会,联络感情加问候家族里的情况。知道安好,就本份的呆在她的启祥宫里照顾孩子或是到皇后宫中走走。
时间过了几个月,没有事情再堵着雍正帝了,暗黑的后宫也开始出现曙光,雍正帝冷落一段时间景娴,对景娴的成见也放下不少,加之本来景娴给他的印象一直不错,何况她还给他生了一个阿哥呢。景娴只不过是上眼药却不得要法罢了,没什么不可放过的,其实说实话,雍正帝心里对景娴的不满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宫斗技能太弱了。
在后宫随便拉一个人出来,瞧瞧人家明里暗里的战斗力,再看看景娴?是有大家嫡女的风范没错,雍正帝也正是喜欢景娴这样的气度,但保不齐景娴头脑一热出了个昏招,这才让雍正帝有些不高兴。现在再想想,觉得景娴应该不是那样的人,有可能是底下的人蒙蔽了她或是有人在后面挑拨,让她当了替死鬼。雍正帝帮景娴找借口,跟心里“美好形象”的景娴重叠,这才高兴了。想着好久没有去启祥宫了,雍正帝觉得他给景娴的教训已经足够,还有可爱的小弘佑也好长一段时间都没见着了,嗯!去走走也好!
雍正帝给自己打气,没搞明白心里为什么会对景娴上心。景娴是好,但也没好到刚进宫没多久就让他到念念不忘的地步吧。雍正帝忽略了自己一想到见到景娴心跳漏拍的节奏,如狮王巡视领地般,“问候”了大半部嫔妃,终是来到启祥宫。
一番见礼,景娴见到雍正帝就有些心虚,一大部分是雍正帝离开的那个晚上她做的那不靠谱的事儿,要说这还是她人生当中第一次给人上眼药呢,差点让小弘佑都被受牵连了。景娴是不怕雍正帝,但是又不是敌人,能不交恶,在景娴看来就不交恶为好。
忐忑坐在雍正帝的身旁,小弘佑还抱在她的手里。可爱的小家伙是很好的缓冲器,两人有心修复关系,你一句我一句将气氛炒暖,景娴就淡定了。
忽而雍正帝想到几个月前景娴的作为,说了一句:
“景娴以后切不再如此胡言乱语,好好照顾十一阿哥即可,其他事情有朕和皇后做主。”雍正帝话点到为止,景娴闻弦知雅意,换上讨好的笑容“皇上的好,景娴怎么会不知道呢。景娴以后不敢了,皇上放心吧。”温柔的眼光从小弘佑转而放到雍正帝的身上。
涨势得意的小人看来还真不太适合景娴,身上没有那根筋的话就算了。景娴释然,还好雍正帝不追究,不然她可要好好喝一壶了。看来前些日子出现在雍正帝面前,虽然没有能芳手抚慰雍正帝失去佳人的伤感,但是气也消得差不多了。
偷乐的景娴并不知道雍正帝之所以没有惩罚她并不是因为如此,除去雍正帝是真的对景娴有情之外,更多的是计较着她“奇人异士“还有他孩子的额娘这一身份,还兀自在那乐。因为她表现得实在是太白了,雍正帝轻易从她脸上看到了她真实的想法。
这样的景娴反而让雍正帝放下心来,这表示景娴心里极为重视他,并没有变得和其他妃子一般,松了口气,果然是自己误会了。
气氛太好,当嬷嬷抱走了小弘佑,雍正帝灯下看美人,越看越动心,有□绮思是难免的,扑倒景娴,倒是一番风流。
这边粉红泡泡正飞,另一边的景仁宫就没这么好了,雍正帝一道圣旨让后宫一片哗然。
熹妃气得佛珠扯裂,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安嬷嬷的事情还是扯到她身上了。虽然雍正帝温言告诉她只是暂时的,但是钮钴禄世家附庸家族却是跟她闹翻了。熹妃令小 春子彻查,人呆在景仁宫里大呼冤枉。
这与乱党勾结,一个不好,她真的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62背叛
“春公公稍安毋躁;不是我等不遵娘娘之命,真是我们家族等被不明人士攻击已是焦头烂额;想为娘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力有未逮。公公;求求你在娘娘面前为我等美言几句;只待整合家业完毕;我等立为主子娘娘办事。”京城角落有座灰旧的大院;明灭的灯笼在风中摆动;带来落魄的消逝。书房里一众数得上名的老少爷们在密谈。
“各位大人、各位主子,真不是咱家有意推脱,而是事情真的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大人们,求你们赶紧拿个主意吧!熹妃娘娘如果不是到了生死关头,哪里需要各位大人的援手。”春公公为难之色渐重,熹妃可是将重任放到他身上,若此事办不好,他可不敢想象他的下场如何。
激灵灵打了个冷颤,春公公想到熹妃的手段,头皮一紧,不由苦着脸催促道。对于熹妃,那是积威日盛,春公公不敢反抗,这么些年,虽然为熹妃做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情,不复在原世家子弟家族的慵懒肆意,但不得不说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才和得到尊荣是一个男人的追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付出一些,春公公觉得也不是不可以。
人有事世无常,若非那个晚上遇到红姗所扮演的神秘人,被她下了药体验一番什么叫生死不能,打破了他这么些年来的洋洋得意,天下无人之感。他现在也不会在风雨飘摇中困难求生,做一个间谍。
起初对于红姗的威胁他不是不想虚与委蛇一番,但是受过那药效的折磨之后,也不由应着怕死的心思转风使舵。这世上能活着,谁想死啊。
神秘人花了这么大力气在他身上,所求的不过是在不违背原主子和生命的情况下给他漏漏风什么的,也不是不能忍受的事情。事实上他也没法不照做,由不得春公公任性,那药丸子的毒根本没有解呢,况且谁知道现在有没有人在监视他?
如果不照办的话,一时三刻之后谁能保证他的小命还在。
红姗的手段历历在目,春公公不认为自己伟大得宁死不屈。
唉,好吧好吧,现在他就是人家手里的棋子,想怎么下就怎么下,还是把自己手里的事情做好就是。只盼望能在狭缝中求生,在此事了结之后能有个活头。
遇到这般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好,自然好处是大大的,可是若搞不掂则甚至会……那他这些年搞来的钱财也好,小命也罢将毁于一旦。唉!难啊!
就不知那神秘人所做的承诺是否真的算数。
小春子在红姗要人命的药丸之下欲仙欲死,对红姗让他反卧底在熹妃钮钴禄氏身边搞破坏也是屈身从命,不敢二话。现在熹妃让他联络小世家搞搞手段把安嬷嬷从套牢里弄出来,而红姗则是让他把熹妃和她身后的世家们离心。
对于红姗那要人命的手段极为犯憷的小春子为了小命,只得照办。而红姗给他允诺不论他的手段,她一律不过问,只要他将这件事办成,就将他身上的毒彻底解了,还会给他一大笔钱,恢复自由身,将他送得离京城远远的,保证没有认识的人找到到他的下落,在这之前他们的人会保证他的人身安全。
小春子一方面窃喜,一方面不信。但是红姗可不是婆婆妈妈之人,对于小春子的犹豫不决,可不会给他借口,要干也得干,不想干也得干。
小春子现在身上还拿有“灵眼”的调动令牌。不过他并没有妄动,因为他相信熹妃不仅仅只有他一个可以动用的人,要出了马脚,随便来个高手,他就死人了。而红姗这一边,他根本还不知道来历,虽然现在他帮她做事,但是谁知道他是不是弃子,所以忧心忡忡,想着法子保自己的小命。
只要一想到那麻痒的滋味,小春子面孔犹有惊悸,倒在各世家人眼里是对熹妃的担忧和忠心了。
话说实在的,虽然这么些年他们私底下从那位为钮钴禄氏批命的大师的口里得到熹妃的尊贵命格,但女人始终是女人,能为双方带来利益的情况下,话都好说,但只要熹妃这里出了什么他们不可预见的事情,他们堂堂一族之长、一家之主也不是那么实心实意奉熹妃为主。要看也是看在四阿哥弘历的面上。
因为从龙之功啊……众人心头火热,为熹妃做这么多事情,不就是为了子孙富贵,为了家族繁荣吗。可是他们几十年间,帮熹妃做的事情不少,却从未从熹妃身上得到过几分好处。一切都是他们找的出路。
怀疑啊!怀疑啊!钮钴禄氏当真有那凤命吗?要说前些年熹妃一跃与年贵妃独霸后宫他们还有些相信,加上弘历入了雍正帝的眼,不说时时将他带在身边教导,但在几个成年的皇子当中却也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啊。
眼看着事就成了,太子之位也是掌中之物了。可是老天爷啊,就是要玩他们,熹妃不进冷宫似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