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贤抵良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妻贤抵良田-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原没说什么,只点头说好。
种好了树苗,明因将那一袋子的杏花铺满了小丘,父女俩便走了,留下那胭脂万点的小山丘
和身姿挺拔的小苗。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章 初到樊城

樊城。
坐了一天的驴车,又走了五日的水路,下岸后又颠簸了整整三日的马车,陆家父女终于是到了这传说中的繁华地。
一进入城内,便见得熙熙攘攘的人,樊城地处两江汇流处,来往商客云集,商铺林立,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街道两旁店肆林立,一路走过,茶楼,酒馆,当铺,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作坊,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各色各样展现在眼前。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地普洒在红砖绿瓦或那眼色鲜艳的楼阁飞檐之上,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樊城晚景增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
放下帘子,明因移了移位子,坐久了屁股都麻了。
陆原见了,笑着说:“快到了,再忍忍。”
这一路,陆原给她讲了这个从未谋面的姑母的情况。原来姑母是樊城的谢员外谢叔恒的续弦妻子,这谢家,在樊城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了。家有一位少爷和一位小姐,少爷谢禾是谢叔恒已逝的夫人所生,但是由于生母去得早,谢叔恒续弦时他才三岁,而姑母陆黎为人温婉和善,又对谢禾疼爱有加,自然是与亲生的无异了;小姐谢如儿则是姑母所生,据说是个刁钻古怪,伶俐调皮的性子。明因倒想了,樊城数一数二的谢家的少爷?不就是那日杏花林里主仆二人提到的…原来是这般人物!
正想着,窗外传来吵吵闹闹的一阵,明因掀了帘子一角,瞧见一群人正围着一圈,大约是围着看热闹的,中间的两个年轻人大概是这闹剧的主角了,正各自带着身后一群人对峙着,都是一脸的凶神恶煞。明明挺俊秀的长相,怎的如此不待见自己,外头惹事是怎么的?马车匆忙,一目掠过,只瞧了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华楼上当当挂着“荟萃楼”。
等到夕阳完全躲进天边的大山里,明因终于听到马车前叮叮咚咚响了一路的铃铛安静了下来,掀帘一看,黑底烫金的门匾上大大的写着“谢府”二字。
终于到了!刚刚车夫竟绕错了路,绕了小半个樊城才到了谢府。
还没下车,就听到有人大喊一声,“到了到了,舅老爷和表小姐到了!”下车跨上门前的石阶,便见一穿着湖蓝色弹花暗纹交领襦裙,头梳倾髻的妇人一脸喜色的迎出门来。
见她一张标志的瓜子脸,柳眉杏目,笑时眼角眉梢隐露着浅浅的皱纹,眉眼间有种让明因觉得亲切的熟悉感,想必这就是姑母了吧!明因心想着。
果然一上来,就捧着明因的小脸心肝宝贝地叫,末了还死抱着明因,激动地泪流满面。明因有些尴尬,倒是陆原,似乎是早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情景,走近拍拍他姐姐的肩膀,跟明因说道:
“这是你姑母。”
明因福了福身子,颌首温顺的叫了声“姑母”,陆黎这才觉得失态了,拿起手帕擦了擦满脸的泪水,一手拥着明因,一手扯了扯陆原的宽袖,道:“赶紧进来,厨房菜都做好了,就等着你们呢!”就挽着明因进门了,边走还便念叨着:“好孩子,路上风餐露宿的定不好受,一定很累了!我早让人把厢房收拾好了,今晚好休息的舒服些。也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今天就先将就些,你若有什么爱吃的再告诉姑母,明日就叫人安排着。”
明因听着她关切的话,心里一暖,又想起娘亲,鼻头有些酸。“姑母,不用那么麻烦了,这些个我不挑的。”
“真是好孩子…”一听这话,陆黎心中思忖着,究竟是委屈了这么乖巧的孩子,便又开始掉泪。
明因一见,有些无奈,这姑母…可真爱哭…
陆原默默走在一旁,心中有些五味杂陈。
谢家的庭院与它漆着朱红色的大门一样,里外并无太大差距,典型的江南风味,粉墙黛瓦的。这些年,明因跟着陆原走南闯北的,对这些倒也是觉得不足为奇。倒是院中的花草藤蔓,种类多得让明因不住咂舌。
刚踏进屋,便见一中年男子面色不佳的从屋内另一个门走了进来。
陆黎见他,便道:“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见陆黎带着客人进门,男子脸色稍稍一缓,微微一笑,道:“原是大舅子到了。”
陆原微微颌首,也微笑着道:“姐夫,多年未见,可好?”
两人相视,接着就都大笑了起来,明因见状有些朦,来了笑着解释道:“他俩原是久识,
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这样。”
坐着寒暄了一阵,谢叔恒道:“家中早已备下酒菜为你们接风洗尘,你我二人今日定要痛饮几杯!”说着便让人上菜。
菜已上桌,只是桌上依旧只有他们四人。
明因坐在陆黎旁边,一边忙着应推着陆黎不断夹进自己碗里的菜,一边纳闷着,不是还有少爷小姐一双呢么?这么这会子都不见踪影?此时陆黎开口道:“家里的两个小魔王…”
“娘!”还没说完,就被一声欢快的叫声挡了回去。
跑得飞快的一个身影,带的粉色裙摆飞扬,猛地扑在陆黎身上,险些把她扑到。
“娘!你可知道,今日我从小四手里得了这个,好看吧!他本不给我的,可还是给我得了。娘你说,我要把它别在哪儿好呢?”小姑娘根本没注意到其他人,只顾着向她娘亲炫耀今日从戏园子小厮那里得来的东西。明因一见,便知道是谁了,不禁感叹,确实是母女啊!一样的明眸皓齿,一样的瓜子脸,一样是标志的美人啊!只是这美人,为何见了有些眼熟?
“如儿!”陆黎轻诧道,“这是舅舅,还有姐姐。”
谢如儿这才发现,餐桌上还有其他人。
“见过舅舅,”又转过头,“姐姐。”做了福,打过招呼,看着谢叔恒脸色很是阴沉,接过身后丫鬟递来的碗筷,坐下吃饭。
“你舅舅和姐姐以后会住在府里,你要懂点事,学着点你表姐。”谢叔恒开口冷冷道。
“是。”谢如儿扒着饭,乖乖巧巧的应了句。
“不不…怎么能学我?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不通,学我才会坏事的。”明因摇着头表示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学习对象。
谢叔恒抬眼,暗想:“这孩子,很是谦逊。”不觉点了点头。
陆黎满眼心疼地望着她,心下愧疚:“既无能给让孩子享受到一丝半点,还让她小小年纪便承担了如此家务,不该啊!”
谢如儿抬眼看了明因,这年头,还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不通的女子?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章 杏花茶

……
吃过饭,经了一番洗漱,明因进屋时,陆黎在厢房里等着她了。
“明因啊!”陆黎这一声叫得亲切,明因不禁心头一酸。
“姑母…”明因糯糯的叫了一声,伸手放到陆黎伸出的手中,就着势坐到了陆黎的旁边。
陆黎握着明因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久久的没有开口,心想着,等了这么多年的这一刻,终于是到了。低着头,溢满眼眶的泪水也不敢轻易地落下,怕明因起疑。此时,明因也因陆黎的情真意切,不觉想起自己的娘亲,也没说什么。
两人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坐着,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明因突然轻笑出声。陆黎知道自己又失态了,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疑问地问道:“怎么了?”
明因笑靥如花的回道:“我想起有这么一句诗,说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呵呵…我们现在竟是有些应景呢!”
“胡说!”陆黎佯怒嗔怪道:“这诗讲的是离别之境,我们虽多年未见,但也好容易欢聚一堂了,怎的能和那诗一样呢!”
明因缩着脖子,笑笑着轻吐小舌。陆黎一见,也笑着举手轻抚她的小脸,拉着她的手家长里短的说了好多,又问了她许多以前的事,讲到开心的事,陆黎跟着笑,讲到伤心的事,陆黎便抹眼泪。讲了很久,陆黎才不舍地离去。
江南的春晚,不似北方那么冷,暖暖的,直暖入人的心底。明因分不清,是身体暖,还是心暖。这一夜,明因梦到了已逝的娘亲,远远地看着自己,笑得欣慰。
……
一大早,谢如儿就在床上滚来滚去的睡不着,索性起了个大早,拎着昨儿个从小四那里抢来的石坠子,在手上甩来甩去的把玩着。后面还跟着一个打着呵欠揉着眼睛的丫鬟。
“都说你困就睡嘛,干吗非得跟着我!”谢如儿自顾自的走着,也不回头,不用看也知道那丫头现在肯定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那丫头一听,立马睁大了眼强调道:“不行的!老爷说了,要我看着小姐!”虽说被她跑了很多次。
谢如儿回头无奈地看了她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又无奈地继续走了。
她爹也真是,她谢如儿要想走,是这丫头拦得住的么?
走过侧院,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面而来,夹杂着早上凉凉的空气,闻着更是舒爽心扉,竟纾解了一夜未睡的郁气,连一旁的丫头也觉得神情清明了许多。
左观右看,旁边的厢房正开着窗。这厢房,住的不就是昨日来的那位表姐?
走近一闻,还真是那里飘出来的香气!
谢如儿绕到厢房的门口,见房门已开,便走了过去。
明因正坐在桌边翻着书,旁边泡着一壶不知什么茶,热气从壶嘴冒出来,氤氲在周围。她看书看得认真,未发觉门口有人。
“笃笃笃。”不轻不重的敲了敲门。
听到敲门声,明因抬头一看是谢如儿,便放下书站了起来。
“姐姐好生认真呢!这么大早的就看起书来了。”谢如儿巧笑兮然,跨了门槛走进屋里。
明因笑着道:“妹妹快别取笑了,只是今日起得早,又无甚去处,闲来无事随意翻翻罢了。”
两人坐下,谢如儿一门心思全在那壶茶上了,问道:“这是什么茶啊?好香!”
明因取了两个润瓷浮纹杯子,倒了茶,递了一杯给谢如儿,见站在谢如儿身后的丫头一脸羡慕的望着那茶杯,明因便也倒了杯给她。她一惊,退了一步,羞红着脸说不敢,谢如儿见状道:“既是表小姐给的,拿了也无妨,且就喝吧。”又转了头对明因道:“这是跟着我的,叫她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