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人家(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户人家(完结)-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前国公府有没有跟卫连舟借过钱,这个不得而知,也不可能去问卫连舟。但卫连舟娶了媳妇后,再拿钱就要过卫奶奶这一关了。侄子与侄媳妇,看着好像差一个字,这一个字却是差远了。

钱在谁手里谁当家,既使最后做主的是卫连舟,但卫连舟看着并不像是愚孝不明事理的人。要是沈书娴当家之后,列出一二三条不合适拿钱给国公府的理由,卫连舟看着也不像会把钱硬往国公府搬。

为了以后拿钱方便,所以不等新媳妇进门,先给你个下马威,让你知道国公府的威名到底有多大,弄不好以后不用自己开口,就主动把钱送来了,也许这才是这封信的真用用意。当沈家,当沈书娴都当是包子捏。

“先问清楚最好。”沈书娴说着,心里多少松了口气,被人求与求人是两个位置,即使国公府现在看着如此盛气凌人……极品亲戚哪家都有,总不能因为这个就不过日子了。只要自己处于主动位置,那事情她就能主导。给人家花着钱,却又被人鄙视着,那得包子到一定境界。

就是这样,这事还是十分头大,古代并不是有钱就有地位的,商户没有官家照抚也很能生活下去。就像沈家给谢家,郑王府,连长史官都要上供一样,只看要如何平衡。送给你三个,还能落七个,这生意能做,要是挣十个全部都要送出去,那生意干了何用。

沈书君素来是行动派,马上动手写信,江氏帮沈书君磨着墨,忍不住插言道:“平常商户经商,总得需要官家照抚,卫大爷那么大的生意,更得有人照看着。”就是国公府比较穷,需要卫连舟的钱过日子,但卫连舟经商也可能需要国公府的照顾。

沈书君手上笔没停着,却是道:“我听郑王爷说过,卫连舟的亲姐嫁的很不错。”

谢衡一个在京城说的上话的王爷,都说卫连舟的姐姐嫁的不错,还是卫连舟外公没倒台之前订的亲,那应该是真不错。现在的卫家,卫二老爷是闲差,基本上就是废了。国公府如何虽然不知道,但看卫二老爷当日宠妾灭妻,这么大的事,卫大老爷都没插上嘴,估摸着也不怎么样。大伯一家虽然能照抚,但有个更给力的亲姐在,卫边舟可能更依靠姐姐。

沈书君把信写好,既然问了,不止卫家的情况问了,连卫连舟姐姐的情况也问了。江氏把信封好,唤来婆子,让婆子马上让管事寄出去。

折腾到现在己经过了晚饭时间,沈书君虽然心情郁闷,但饭总是得吃。丫头传饭,林姨娘收拾好也跟着一起吃饭。

沈书君仍然显得心事重重,直问沈书娴:“你想不想去京城?”做为女方,自己送上门去让男方家人相看,不算很有面子的事,尤其是离的还如此远。偏偏提出这个要求的又是卫大伯,要是卫连舟在,自然由他来决定,现在找不到他,这个决定就不好下了。

沈书娴笑着道:“京城是繁华之地,哥哥要是愿意领着我到京中游玩,见识一下天下脚下的风光,我是很乐意去。”

卫大爷信上说的是让沈家特意上京一趟,沈书娴想的是游玩之余去国公府一趟。至于卫家人是什么态度,目前来说沈书娴并不是很当一回事,首先她本人还没嫁过去,这门亲事虽然不错,但她也不是非卫连舟不嫁。

就是嫁过去,卫连舟十年没回过京城,并不表示这一辈子都不会回去,这些亲戚总要面对。还有十年前的卫连舟到底是什么样的,沈书娴也十分的好奇。在成婚之前把男方所有的事情了解清楚,会对她更很有利,毕竟订亲之后可以退亲,成亲之后想和离那就不容易了。

沈书君心里也是这个主意,卫大伯属于长辈,长辈传唤不去就有点失礼。去了之后怎么样,那就再说,好就好,不好就算。卫连舟说的明白,婚事他自己做主就好,不用问别人。要是没出族之前,亲大伯的话很重要,出族之后,大伯就不是大伯了。便道:“等收到谢大哥的回信,我就带你去京城逛逛。也不住客栈,国公府更不去,住谢大哥家中去,他家园子大,倒也方便。”

“呃……不太方便吧。”沈书娴说着,要是沈书君一个人去,在书房住下就完事了。她要去了肯定不能跟着沈书君住书房,要是住到后院去……谢延丰不知道有没有儿子,也不知道年龄多大了,要是年龄差不多,住起来就不方便了。

沈书君笑道:“不妨事,谢大嫂非常温柔和善,膝下二女一子,大女儿十五岁,小女儿八岁,儿子更小,今年才六岁。”要是谢延丰儿子十五岁,过去借住可能不方便,现在儿子才六岁,能有什么妨碍。

沈书娴不知道说什么好,干脆就不说了,给谢延丰的信才寄出去,收到回信时才能知道国公府到底是什么状况,现在就说要住哪还有点早。

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虽然是卫大伯让他们去京城的,但弄不好还能见到卫二老爷,逼死发妻,贬弃嫡子,这等人渣太少见了。还记得谢衡那天说的,说卫家几爷几爷死了,应该就是卫二老爷的儿子,要是卫二老爷的儿子死绝了……

“哥哥,像卫大哥这样被逐出宗族的,还有没有可能被召回去?”沈书娴问着,在古代来说,子嗣是第一大事,要是绝户了那不亚于灭顶之灾,虽然是卫二老爷把卫连舟逐出宗族的,但要是儿子死绝了,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有没有可能再把贬书收回去?

沈书君想想道:“当日卫二老爷逐他出族用的是不孝不悌的大罪,贬书是要在官府留底的,想翻案……”

这个罪名太大了,就是卫二老爷儿子死绝,还可以过继,近亲要是也死绝了,还有远亲。把一个不孝不悌的儿子召回,可能性太低,己经闹到官府,就不是宗族说了算的。要是这么容易就能翻身,卫大伯如何会让卫连舟经商,该让他好好准备科举,等翻身之后就直接去科举入仕途。一个这样的世家子弟去经商,是无奈之举。

“这样也好。”沈书娴说着,要是卫连舟被召回去,考不考的上功名不好说,那样渣的一个爹,还有一大群亲戚,这些都是正经亲戚了,哪里有在海口自己当家做主来的逍遥自在。

“商户配商户,门当户对。”沈书君说着,沈家宗族就是乱七八糟,这些宗亲们哪个不是想着办法占便宜,只要自己手里有钱,出族也挺好,省了好多烦事。

饭毕沈书娴回屋,春分和立夏两个看沈书娴满腹心事,沈书君大发脾气的事她们己经知道了,此时看沈书娴这样,春分试探的问:“姑娘,出什么事了?”

“也没什么,可能再过一两个月我们就可以到京中一游。”沈书娴笑着说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穿成古代小姐,有机会四处出门走走也是难得的事。抱着游玩的心情去,至于跟国公府如何应对,只是订亲而己,更何况卫连舟是除籍,并且不可能被召回,想在她跟前摆谱,还早了点。

春分和立夏愣了一下,两人相视一眼,春分道:“京中一游?姑娘……”沈书娴这话也未免说的太轻巧,那是京城国公府,比沈家身份不知道高多少倍。以前周嬷嬷说起来,只说绍家的富贵,规矩之大,人口之多,,更何况现在是国公府。

沈书娴淡然一笑,只是走到书桌边上,看着一桌子的字。辛苦练字几个月,本来想的是,互通信函,在成亲之前先培养点感情。没想到遇到的是,成亲之前先要去过五关斩六将,摆平国公府的亲戚。还没进门,就要开始斗,进门之后……

“明天我跟嫂子说一声,叫个好裁缝来,你们两个还有吴妈妈,都做两身好衣服。”沈书娴说着,沈家有钱了,主子们的衣服都十分好,丫头婆子的仍然是那些。一般贴身丫头主子都会打赏衣服,倒也不会太差。但她的身量比春分和立夏都高些,赏的衣服改改虽然也能穿,但都不太合身。

现在要上京,自己的衣服首饰打点好,身边丫头的也不能太次,反正时间不急,她也可以慢慢想想要准备些什么。

“谢姑娘赏。”春分和立夏说着,本来是好事,此时也高兴不起来。

沈书娴看看她们俩,不由的笑了道:“只是上京玩玩而己,没什么好担心的。你们两个这样子,我如何带你们出门。”

“我们就是觉得……”春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商户人家的小姐到高门大户里也就是当妾而己,卫连舟的身世是有点复杂,沈书娴能嫁过去当正妻,但那些亲戚们如何能看的起商户之女。

“给我磨墨,我练会字。”沈书娴说着。

春分和立夏又愣了一下,怎么好好的又要练字了?

沈书娴笑着道:“我总不能现在就睡觉吧。”长夜漫漫,又没有电脑也没有电视,晚上能做的不是看书就是练字。

“是。”

送走江月姐

江氏让张财家的把裁缝叫来,除了沈书娴的两个丫头以及婆子外,估摸着要跟着上京的小厮管事们,也一并裁了新衣。规矩之类的,江氏想想也就算了,上京的事最多拖上月,一个月能教出什么来,要是学的不伦不类,还不够让人笑话。

至于其他要准备什么,江氏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主要在等谢延丰的信。所谓知己知彼,总要先知道国公府的情况,再想如何应对。

一连几天安贞没过来,夏婆子不敢过讨赏,江大太太也没带着江月姐过来给江氏添不痛快。晚间沈书君歇在江氏房里,把丫头凭退,江氏趁机道:“有件事我左思右想,总觉得不太妥当。大爷就要带着姑娘上京了,要是此时把月姐送过去给长史官当外室,她可是我庶妹,旁人说起来……”

“谁知道那是你庶妹,把送亲的人吩咐好,只说是随意寻来的。你远在淮阳,谁还会拿着你的户籍看。一个外室送过去,你以为江月姐真有惊天动地的美貌。”沈书君不当回事的说着,他现在满脑子还是要进京的事,江月姐那么想去,那就让她去好了,都不值得他花心思想。

江氏想想又道:“我还是觉得不太妥当,万一闹大,国公府知道了,岂不是伤脸面。”把江月姐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