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刘大叔,被宋先生几句话,就把自家的田给挖了,种起果树了。据宋先生说,等过几年一定有好收成,水果稀少,种来卖一定比种地赚钱,就是没人考虑下这几年怎麽过。奇怪的就是宋先生没事老跑到刘大叔地里看果树苗,就差没帮忙给拔出来了。如果让易不凡说,易不凡绝对会告诉你,这是因为他想吃桃子却找不到地方卖,只好自力更生,但是他自己没地!他难道不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吗??
易不凡其实还是很怀念皇宫的生活,至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应季的水果,香酥的糕点,各式各样的菜肴。穿的那是绫罗绸缎,睡的那是楠木大床,怎麽打滚都没事。而现在,想吃顿肉都难,别说水果糕点这类奢侈品了。他天天瞅著自己家的两头猪和几只鸡,想杀,可他不会。让人来帮忙吧,人家说,这是要等到过年吃的。
如此过了半个月,易不凡是在受不了,跑到李婶子家,硬是把人家的鸡抓过来砍了,让李婶子给他做啤酒鸡。可这年头哪有啤酒呀,勉强用米酒来代替。易不凡这顿吃的那个香呀,简直就像八辈子没吃过饭一样。
唉,如果皇宫里的那位如果不是这麽变态次次都逼他自杀,那可真是个好地方。易不凡只要想起那位,心里那个恨呀,恨不得扒皮剔骨,吃肉喝血。他没注意到的是,他几乎天天都在想那位,谁让他天天都是吃糠咽菜呀,只要他一回想到以前锦衣玉食的生活,必然想到那个害他只能自杀了事的人!
易不凡在村子里教书是没有工钱的,没办法,他在这里教书还是人家看他可怜为了给他口饭而不让他感觉到自卑,才硬是把村里的娃儿都集中给他的。那些人可没人以为自己家娃儿会有什麽出息,不捣乱不闹事就好。其实就是把易不凡当成一个看孩子的,孩子不丢,不闹人就好。要不咋会连两岁的娃娃都给他,还好连娃娃姐姐也一并送给他,看孩子。
“虎妞,你在干吗?”易不凡给那些娃娃们出了几道题後下来巡视,发现带著弟弟的虎妞正拿些像是草的东西不知道干吗,於是好奇的问她。虎妞才八岁,如果不是要带弟弟,肯定就在家里帮忙干活了。虎妞抬头看易不凡,大大方方的说:“我娘说我叫多编几个篮子,过几天镇上有集的时候拿去卖。”
“恩?这种活叫你娘做就成了,你来这里是读书的。”易不凡挺纳闷的,为什麽这麽小的孩子都要为家计操心。他这一句话反把虎妞弄迷糊了,问易不凡说:“先生,我是女孩子,不让读书的。我娘说了,我只要把弟弟看好,多编点篮子就成,等我再大些能找个好人家嫁出去就是福气。”
“谁说的!”易不凡当场就炸毛,怎麽还有歧视女性的!易不凡这个受21世纪平等教育的大好青年,尤其长期受女性压迫的娃子,尤为清楚女性同胞的强大。易不凡苦心谆谆教导,说:“你这个年纪就是读书写字的时期,为什麽不让你读书,你要是认字会算数的话,至少你娘上镇上卖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帮她计算,免得人家少给你们钱。”
“娘说女孩子家不能抛头露面的,以後会找不到婆家的。”虎妞老实的将她娘说的话学一遍,她这个年纪还不懂得嫁人都是干嘛的,所以也不觉得说出口有什麽羞愧之心。可周围的孩子们哄堂大笑,说虎妞现在就琢磨著嫁人,是不是她娘已经帮他找好婆家了。
“你娘平常在家都让你做点什麽?”易不凡总算想起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大问题了,他说为什麽他这里基本都是男孩子,没一点红花点缀,虎妞不算,这是为了照看弟弟才来的。就算是女孩子也有学习的权利呀,文盲可耻,没有文化就会无知,无知会让人变得盲从。所以,他决定改变这一切,远的他管不了,这个村子的总没问题吧!
下午课业一结束易不凡就跑到村里长老家,这长老在村里很有威望,当初他这个学堂就是长老帮忙组织的。而这位长老是村中的富户,自己有地,有十几间大瓦房,百亩良田,典型的小财主,但是人却很好。经常会接济过不去的人家,像是易不凡这样的。
“呵呵,小睿呀,你今天嘴巴又馋了?看好厨子刚杀了一只鸡,东头的老王还送了块肉,就说去找你来吃饭的。”老头儿笑眯眯的迎过易不凡,他们家的丫鬟赶紧给易不凡添茶倒水。易不凡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茶也来不及喝,对老头儿说:“吴伯,跟您商量个事,你答应不。”
“你小子又想什麽歪点?你煽动你刘大叔把地都种成果树,还让他编排理由让我不收他五年的租钱,我可看你的面子允许了,你还准备干吗?”老头儿虽然是乐呵呵的,可那杀气连易不凡都察觉到了。刘大叔租了吴老头两亩地,这五年下来他可亏不少,要不是易不凡说的天花乱坠,他真不能应允。
“不就才两亩地,看您小气的,而且又不是说不给您,而是等五年以後慢慢还。您别看现在没收成,等果园的果树长好了,绝对买的上价钱,您到时候收的租可比光种地多的多。”易不凡不以为然,大大咧咧的叉开腿,端起茶,品口。
据他多日考察,这地方很少有人种果树的,想吃水果要不就是谁从城里过来捎点,要不就是山里的野果子。刘大叔的果苗还是托吴老头儿找城里的熟人弄的,显然吴老头也远见,明白这是个长远的活,才会答应。不过现在提这件事,无非就是怕他又出什麽馊主意。
“其实我这次来是想问问您,这村上未出嫁的女孩子又多少?六岁以上十五以下,当然大点也无所谓,只要有空。”易不凡开始准备他的人口素质改良计划,其实,女性的教育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呢。想想,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母亲,和一个没文化,张口闭口就骂街的泼妇,教育出来的肯定完全两个样。
看易不凡这人多麽的伟大呀,他还没明白这到底是个什麽地方,就为了人家的下一代而操心操劳。
“啊,你终於开窍了,准备开始自己找个媳妇?不过你要六岁的娃儿干嘛,太小,就是当童养媳你等的年数可要长了。”吴老头儿明显是故意歪曲易不凡的意图,打趣他。易不凡故意用眼角瞄下旁边的小丫鬟,说:“我要找也找翠儿这样的,既乖巧又聪明,还听话。”
“但是,我暂时没兴趣娶老婆,难道我要带著老婆到处混饭呀?”易不凡自己混饭没关系,可是他绝对无法忍受身为一名男同胞却养不起老婆的事实,既然养不起,那就先不要。这些只是借口,真正的理由是,村里的那些没文化的村姑,他看不上!
“喜欢翠儿呀,没问题,你什麽时候准备好八抬大轿,三媒六聘,我就把她嫁你。”吴老头儿看出易不凡没诚意,也就开起玩笑了。把一旁的翠儿羞红了脸,直接躲回屋里了。易不凡拍拍肚子对吴老头说:“吴伯,今天我看到虎妞了,挺乖巧的一个女娃子,可是她娘竟然让她那麽小的一个孩子帮忙做工。”
“我想了想,您能不能说服村里人把村上的女娃子都送到我那儿学认点字,这样对她们以後都好。”易不凡见吴老头没答话,便继续说到:“女孩子识点字没坏处,等她们出嫁了还能教孩子呢,谁能保证就一定有像我这样不要钱的先生教孩子认字呀。”
“你小子想得怪远,现在娃都才几岁,就考虑将来她们成亲以後了。”吴老头皮笑肉不笑的瞅著易不凡,易不凡昂起头说:“没文化的後果就是导致贫穷落後,为了不使广大民众不再封建迷信,我们一定要从娃娃抓起。”
易不凡差点把党中央的号召都说出来,还好他记得这不是他的那个时代,没有党中央。可封建迷信是什麽?这时代的潮流呀,吴老头盯著易不凡看,易不凡被他看得有点发毛,吴老头拍下桌子说:“好,村上没出嫁的女娃子至少有五六十,你教的过来吗?”
吴老头这是把十五六的都算上了,在易不凡学堂读书的娃子大多都是年幼在家帮不上忙的。而男孩子本来就调皮捣蛋,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呆著,所以才送过来让易不凡带孩子。结果,易不凡带这十几个娃子还不满意,连女娃子都要。
吴老头是听不明白易不凡将的那些东西,不过现在不是农忙时节,女娃子们在家也就打打杂,帮忙做个针线活、做饭什麽的。既然易不凡跑来跟他说堆他听不懂的道理,那就满足他。吴老头根本就不相信易不凡能坚持太久,还以为易不凡是借机会相媳妇呢。
没几天易不凡教书的屋子坐满了人,乡下的女孩子没那麽多规矩,但是还是和男孩子以及易不凡保持一定距离。一间屋子分成两半,一半女一半男,易不凡坐中间上首。桌子凳子没那麽多怎麽办?简单,搬几块土砖上面搭上块木板,一张长条桌就出来了。凳子更简单,各家谁没有小方凳,带过来就成。
易不凡教书还真下了功夫,他不直接让那些孩子们学什麽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在易不凡看来,那些东西都是没用的。他们学的是最简单的东西,易不凡给他们讲轻松易懂的小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讲完之後教他们写里面的字,顺便还学了如何做人,岂不乐哉。
这是文科,人不能只会认字吧,还要会算数,要不计算失误可要吃大亏的。枯燥无味的算术题易不凡不会让那些孩子们做,而是借以实际相互联系,那些孩子们听得有味,记忆深刻。大多数东西都是易不凡窜东家走西家混饭吃的时候听他们谈论的。
比如王大叔给镇上的人送柴,说好的是两天送一回,连续送三个月,每捆柴五十文钱,三个月下来应该给多少?王大叔不会算账,人家只给了两吊钱,可到底应该给多少呢?小娃娃们都有了兴趣,易不凡就趁机教他们学习。
娃娃学点东西最稀罕的是有人夸奖,回到家肯定要向自己家父母显摆。有知识的和没知识的一比较,出来了,虽然那些有“知识”的,也就略懂皮毛,可是学上俩仨月的皮毛知识效果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