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当权贵官家都严苛分开嫡庶,民间不必特意下令,想来有心上进的都不会愿意纳妾生庶子的。
虽然就算这样也无法保证大青所有男子都娶得上妻子,毕竟人口比例摆在那儿,就是皇帝也不好硬是下旨让人多多生女儿的,但如此用不了十年,想来民间的旷男怨女也会少很多。再其他的……哪怕真的每一百个总有两个娶不上妻子的,也正好可以更加激励男儿上进,皇帝再不准备干涉的。
现在,不过花了区区小一月就将宗室人口繁衍过多导致的皇家私库压力,以及户部上报的大青全境登记在册的男女人口不平衡的问题,都基本解决了,心情大好的皇帝批好最后一份奏折,看看天色,不过申末,倒是恰好和太子一道儿用晚膳了。
因皇三子皇四子现在都住在东宫,又是时候和太子一起下了学的,皇帝再偏心也不好那么偏法,再加上今儿恰好是水清进宫练娃娃兵的日子,虽看这时辰他应该早回去了,皇帝也不免随口带了一句,命在端本殿摆了家宴,传皇三子皇四子一道儿来,如是皇长子尚未出宫,也令他一并过来……而自己,则径自往太子寝殿后头的小园子里去了。
果然!
虽早有准备,皇帝见着那个一手揽着太子肩膀、另一只手还覆着太子的手,一块儿摩挲着地上一棵小嫩苗的臭小子,还是反射性地觉得牙根儿痒。
只是皇帝到底是皇帝,连自己育种出来的种子种出来的娃娃,却也只能算是那臭小子家的儿子、自己反倒又隔了一辈去这样的事实都认了,自然也不会再去和贾敬明着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自找没趣。
皇帝脸上甚至依然带着每见太子必有的温和慈爱笑!
慢慢儿走到太子身边,还没有完全无视贾敬、竟对着他略点了点头,只不过手上可丝毫不带犹豫的,什么揽着肩膀啦、什么手拉着手和小嫩苗交流啦,皇帝既来了,可就没贾敬什么事儿了。
偏太子丝毫不觉得不好,被他皇父揽着竟比在贾敬怀里还笑得欢,看得贾敬面瘫脸下牙根儿也痒了起来:
人都认了是我“母亲”了,竟还不叼回窝里啃吧啃吧吃干抹尽,尽让他出来和我捣乱,真是……
鄙视老父亲的行动力一百遍不解释!
作者有话要说:真是的,我自己的鼻炎眼炎略好点,我妈妈又感冒了…
还好只是普通感冒,不过最近感冒的人似乎挺多的?亲们也要好好保重哦!
、72章
虽贾敬在东宫出没也不是真的没人知道;例如顾文航、例如皇帝和太子身边儿的暗卫们,可有人知道归有人知道;皇帝带着四个儿子一道儿家宴什么的,就算他是皇帝嫡长孙的另一个爹;也没有资格现身。
隐身去也不是不行,但贾敬也好些天没回贾府里头看看了;又刚刚惦记起他家老父;少不得和太子打声儿招呼,隐身出宫去了。
因尚不到申正;贾代化果然还带着小贾璋在练习骑射。
还别说;贾璋小小人儿;骑在小马上还挺很似模似样的;正扬着小脑袋和骑在大马上的贾代化说了些什么;然后忽然策马弯弓,一溜烟儿跑过,前头十个靶子上竟就颤颤插着十只小箭,虽只得两个正中靶心,但对于贾璋这样的小儿来说,五十步半石弓,能有如此成绩已是极不错。
贾代化看得放声大笑,正要招呼贾璋往他那儿去,却见贾敬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慢悠悠地接过贾璋手里的小弓,从马背箭囊里取出一把箭,随意搭到弓上,懒洋洋地也没见怎么瞄准,一弯弓一放手,十个靶子上正中红心一点都多出一点子翎羽。
贾敬随手取的竟是十只箭,而且随手一射就是直透靶心,只留了那么点箭羽没彻底穿过!
贾璋的眼睛立刻比看向贾代化还要亮十倍,贾代化嘴里含着一口酸水,偏偏因周围还有几个小厮在,还不能将心中那句“你一个不是人的家伙,跑来和小孩子炫耀,羞不羞?”问出来,憋得那叫一个难受。
只得眼见着小璋儿这个明明也略知道敬小子来历的小傻蛋,竟也傻乐傻乐地绕着那得瑟得尾巴都翘天上去的臭小子转,贾代化脸色一阵青一阵红,难看得很!
只因贾敬刚冒出来时已经先和他见了礼,虽是没让起就自个儿起了的,但别说贾敬别有来历,就是原来不明所以只当是原来那个敬儿时,贾代化对上他就一贯没什么底气。现在知道了这小子来历不凡、以后且还有要仰仗他的时候,又因为原来那个敬儿竟再也无法补偿、对着这个敬儿也越发气短,贾代化虽咬得牙齿咯吱咯吱响,却啥话也说不出来。
就是心里头,无限咆哮的不过是:混蛋臭小子!老子逗小璋儿一会子容易么?偏你就跑出来捣乱!有这闲工夫,怎么不在宫里往太子跟前儿显摆去?
贾敬却不管老父心里如何咆哮,偶尔瞥见那五颜六色的脸色,心下也只有畅快的。
尤其见着贾代化明明不擅长掩饰情绪、却偏偏还要在大孙子面前做出一副不动如山的模样,小璋儿一看过去就硬挤出自以为慈爱温和的笑,小璋儿一转头就彻底变成便秘扭曲脸,又有小璋儿担忧地问一句“二叔,祖父是不是着凉了?怎么脸色那么古怪”,贾敬终于满意了,大发慈悲地不再逗弄小贾璋,一把将他从马上抱了下来,一起往贾代化那儿去。
贾代化原本被幼子打击得哇凉哇凉的心,在大孙子关切担忧的眼神中,终于回暖了一点儿。
但很快又受到打击了。
因开春天气转暖,陈氏又知道公爹喜欢这几个孩子,虽自己做媳妇的再有心孝顺也不好到公爹跟前儿服侍,倒是将次子长女都一并儿打包了过来,让他们和长子一道儿陪公爹吃饭。
这本来是贾代化最志得意满的时刻,在三个小豆丁——虽然其中两个还是小小豆丁——崇拜孺慕的眼神中,完美扮演一个英勇的慈爱的祖父什么的,对于一个已经好多年没有在儿子们跟前享受到被崇拜被无条件信服福利的老人来说,实在是非常愉悦的事儿。
可贾敬今儿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明明早先儿就说过不用吃饭了,这么多年也鲜少有和贾代化一道儿吃饭的时候,偏偏今儿,他还就理所当然地在正院留下。
不只自己留下,还特特喊了贾敷来。
这么着,都不需要贾敬再和刚刚忽然出现时一般炫耀,小豆丁们的注意力就被分出了大半去。
吃饭时还好点,按规矩是该“食不言、寝不语”的,虽贾代化本就不是个非常讲究规矩的,平时对小豆丁们私底下的要求也不甚严格,但他也不是个会干涉儿子儿媳教孩子的,因此用饭一向少语。
但吃过饭,本就因为小豆丁儿投注在自己身上的眼光少了许多的贾代化,越发心酸了。
因贾敷问起长子功课,贾璋一一说了,末了少不得说一回刚刚贾敬眨眼就射出十只箭的神奇,贾敷次子,名唤贾珍的娃儿听说了,少不得看着贾敬时,那眼睛就格外亮晶晶的;就是他双胞妹妹贾珊听说,也以一种小女孩儿仰望盖世英雄的眼光看着贾敬,那小嘴儿张得、那口水儿流得,贾代化都不知道该担忧还是该庆幸:若敬小子不是她二叔,只怕这小妮子就要扑过去咬一口了。
也不只怎么的,贾敬一直拉着贾敷待在贾代化的正院,直到小豆丁们都回去了他们方回。这让平日本该在晚间享受儿孙绕膝之乐的贾代化很内伤。
虽然小豆丁儿们也不至于就不理他了,贾敷和贾敬也是该行礼行礼、该答话答话,可是怎么说呢,这兄弟两个,一个文雅风流,一个英武挺拔,至今都是京师大半仕女的春闺梦中人,原本也是贾代化最引以为傲的的孩子,现在也不是说就不足以引以为傲了,可有这么两个人在,小豆丁们的眼神又都是雪亮雪亮的,贾代化的魅力就不够了。
最重要的是,像当年水清在父皇母妃间取舍的理由一般,比起几乎天天晚间儿都能见到的、总是愿意对他们笑眯眯很慈爱的祖父,还是平日里不总是和他们一道儿用饭的父亲、和更加少见的二叔稀罕呢!
虽也不是不孝顺祖父,可孝顺二叔的机会更难得不是?
贾代化对着儿子不够底气,对着孙子舍不得发脾气,少不得将自己憋出一肚子气儿,才开春的天气,次日一早起来倒把自己气得嘴边儿都起了个火泡。
陈氏昨儿就听说了晚间的事,只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虽不好意思自己一片孝心倒反成了这样儿,又不好打听公爹和小叔子的事儿,少不得将三个孩子拘跟前儿教导了一番,令他们无论再稀罕谁,也不可再忽略了祖父去。
两个小的也罢了,贾璋却很知道昨儿是自己忘形了,脑袋瓜子就有些儿抬不起来,好在陈氏也没很说他,倒还特特将两小的交代给他:“珊姐儿也罢了,珍哥儿再小也是男子,外头母亲或有照看不到的,可要多依赖璋哥儿照看管教。”
贾璋应了,少不得从此对自己越发严厉要求,除了文学武功,这最不擅长的接人待物的本事也开始努力学了起来,但这是后话,且不说他。
却说今日贾代化带着一嘴儿火泡去上朝,皇帝见了免不了奇怪,他放在贾家的探子可不会因为东宫里种着两家共同的血脉就彻底撤出来的,因此对于贾家,不说大小事情无所不知,但好歹有什么大事,他肯定会有点消息的。
这好端端的,探子连个消息都没有,怎么贾代化就出了一嘴火泡?
下了朝,皇帝少不得将贾代化留了下来,先借口惩罚灌了他两杯苦丁茶,自个儿处理国事接见大臣,回头得了空,少不得问几声。
贾代化是从来不把皇帝当外人的,虽早年怕儿孙受不住,在外头看着还似乎有几分小心,例如宁国府的规制什么的,但真到了私底下,这位可是连公主媳妇都敢说不要就不要了的。更何况现在两人连共同的孩儿都出来了,又只是无关宗族传承的小私事,贾代化又一贯羡慕皇帝和皇子们、尤其是太子处得好,少不得一五一十详详细细地说了,末了还涎着脸:“万岁臣自觉近来也没招惹那臭小子啊?怎么忽然特特回府与我找茬的?您帮我分析分析呗?”
皇帝从早朝见着贾代化一嘴儿火泡,心里就有些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