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由检传奇-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全疆赴四川接兵干部坐的是临时调整的一列普通军列,乌鲁木齐到兰州运行还正常,兰州到成都运行就没有规律,有些小站一停就是几个小时,兰州到成都就走了二天二夜。成都整休了一天,在市区看了看。第二天又到了宜宾,参观了赵一曼烈士陵园,五粮液酒厂等地,然后坐船到了泸州市,我们的兵员就分配在泸县。我们到后县武装部召开了接兵干部和乡镇领导会议,会议要求地方各级领导要保证兵员质量,接兵干部要到乡村调查了解,走防群众接好兵。泸县是丘邻地带,经常下雨,村与村离的较远,户与户也不近,有的住在丘邻上,有的住在川区里,交通极不方便。我们下乡走在泥泞的稻田埂子上,不小心就滑到稻田里,经常低头看路走,有时走的头昏眼花,很不适应。人们说四川是天府之国,我们去后才体会到,不但环境优美,而且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吃的也非常丰富。我和连长、医生都是分区机关干部,兵员确定后就请假去了重庆,参观了渣子洞和白公馆,游览了市区。

根据新兵运输计划,泸县武装部与我们进行了档案和人员的交接,尔后派车将兵员送到了隆昌车站,部队到后,火车就在站上停着,还是拉运物资的那种车,车上铺着点稻草。我们按每个车厢坐的人数,以排为单位上了车,我和连长各负责一个车厢,这样便于管理。到成都时团长让我提前坐客车回家一趟,这样我就坐上去宝鸡的车又乘53次到武威下车回家,在家住了3天,待我赶上部队时,他们才到新疆库尔勒。负责、管理部队到达叶城留守处。那年负责新兵训练的是司令部参谋长,新兵没到前他就召开了新兵训练会议,会上决定让我带新兵训练。当时在留守处教导队还举办一起机要、通信在职人员培训队,副科长姚依林同志得知消息后,就反复找参谋长让我当机要教员,和他负责机要队的培训。参谋长是司令部的第一长官,机要科属于他的直接领导,他就只好改变了决定,让我负责机要队的教务工作。我们带着新兵刚到留守处大门口,姚就在那里等着,就把我接到教导队,负责起在职机要人员的培训。在职人员培训是很难办的,都是参加工作几年的老同志,既不能管理特别严格,也不能掉以轻心,既要讲要领作示范,又要注意方式方法,还要和他们沟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训练自觉性,完成培训任务。

1980年12月31日探亲归队时,妻子刘金玉随军,她父亲退休,其弟刘吉文顶替。我们四人从河西堡上车,吉文才14岁,他一路上不吱声,也不玩,一直爬在窗户往外看。81年元旦那天我们到了他父亲单位山口车站一同下车,他父亲住的房间很简陋,就是二张单人床,在啥都没有。他姐姐问他行不行,他什么话都不说,显得呆呆的。第二天我俩就去了乌鲁木齐,在车上妻子说:“父亲单位条件太差,除车站外四周都是戈壁滩,没有村庄和树木,只是一条从东往西的铁路,恐怕吉文待不住”,吉文工作后,虚心学习,尊师请教,不畏盛暑,不惧寒霜,坚持始终,工作和生活熟悉较快,他父亲在单位陪了一段时间,就回家休息。

在那个年月,坐飞机的人不多,但规定特别严,乘机人员必须有县团级以上单位证明才能购票。当时我都带着空白证明,随自己填。在乌等了3天才买上去和田的机票,妻子是第一次坐飞机,她的心情很痛快。在和田住了一晚,又坐公交车去叶城,上车时遇上雷明亮带其妻归队,这样我们就结伴而行。

第四章 军营十八年(下)

81年春节前,分区将在叶城休假和探亲归队人员组织到一起学习训练,待上山道路开通后回单位工作。当时科里决定又让我和副科长高炳坤同志组织在叶的所有机要人员办一起训练队。通过与有关部门协商,我们的训练队按时开课,训练的内容还是平常工作的为主,穿插搞些政治学习和其它活动,目的是让这些人集中学习,便于管理。4月份,训练结束后回科里,继续担任密码电报的阅办和电文的收集管理工作。有时帮助译电室翻译电文,有一次我正在翻译一份较长的电报,时任科长过来给我帮忙,这人心胸狭窄,为人处事焦躁,同志之间关系一般,平常科里人都不太尊重他。他说“听其他同志说你处理电报很快,今天我给你配合,看你究竟有多快”,刚开始我就慢慢发,逐渐就加快了速度,后来他就跟不上,停下给我说“你怎么这么快,”同室的其他同志都笑了。从此后他在没有和我配合处理过任何电报。

10月份科里往各边防站机要组配备密码文件,每年一次。分区专门派了一辆吉普车,由同科参谋郑海明、雷明亮同志和我三人负责,一路多数边防站都顺利,唯独到波林边防站车就有了毛病,司机没休息就修,待修好就到晚上7时左右,连夜赶往札达县,没想到车行至半路发电机不发电,就把我们甩下,在没有其它办法。10月底的晚上特别冷,我们就找毛刺放火烤,直到天明看见路,我背一支冲锋枪30发子弹,郑背一支手枪步行前往札达县求援,我俩穿着大头皮鞋,从弯曲地山路上一直走到下午6时才到札达县。我们以分区的名义命令波林边防站派巡逻车及人员带食品前往救助,晚上12时多才将该车拖到札达。

1983年3月19日(农历2月初五,星期六)早晨8时,儿子杨磊在新疆叶城中国人民解放军152野战医院出生,我们夫妻俩特别高兴,并告诉了家人,儿子满月后我就回到科里工作。5月初张掖战友李照探亲归队时,二哥将母亲送他家,由他带母亲到叶城,母亲、妻子、儿子在一起生活了三个多月。

1983年7月,南83政干字125号文,任命我为西藏阿里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副科长(正营20级)。

8月份,母亲提出要回家,因工作我又离不开,只好让妻子抱着儿子陪母亲一起回家。我将他们三人送到乌鲁木齐坐上火车后,随即返回科里负责工作。杨磊回家时才4个多月,到家后吃得是奶粉和鸡蛋面糊糊,因为吃得没营养,身体虚弱,抗病能力差,加之气候不适应经常病着,折腾地妻子没有任何办法,家里人就给他讲了个迷信,说正月里请个人栓一下就好了,他们就去信告诉我,正好山丹战友董学堂探亲,我就将此事给他说了,他正月里去了我家和姜好辉给杨磊认了两个干爸,现在我们三家感情很好。

1984年9月,我探親归队时,和她们母子一同回部队,乌鲁木齐坐飞机,杨磊才一岁多,机票10%。

1985年7、8月份,分区政委袁国祥(离休时少将),率领十几个人的大型工作组到所属边防站进行慰问战士,考察干部,掌握边防巡逻,边防指勤情况,了解当地的民情,社情和敌情动向,提供后勤生活保障等工作,是集军事、政治、干部使用、后勤保障为内容的一次综合性边防活动,同行的大部分都是科室领导,各站都有机要人员,分区就让我参加这次活动,五辆吉普车,在去三岗边防站的路上,成群结队的野马在戈壁滩上游戈,它们膘肥体壮,有时在路边和我们的小车赛跑,一气能跑几公里。工作组成员每到一站,都按各自的对口业务工作,我的任务主要是检查密码通报、配备、使用、保密等情况,了解机要人员和边防站干、战关系相处情况,掌握机要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便于使用干部和调整机要人员。在我任机要科付科长期间,我和各边防站机要人员的关系都处理的很好,所到之处,各站机要人员都给我准备好了铺盖,让我和他们住在一起,给以各方面的照顾,我们一同去的同志都羡慕。在扎达,我和袁政委去看望了武装部政委丁德福,我们三人在县城和了影(照片还保存着)。丁德福2002年调任甘肃省军区任付政委(少将),2003年8月份来金昌军分区检查指导工作时,他电话通知我后,我们一家去拜访了他,并在金昌设宴招待了我们。

1986年7月初,收到家里电报“母病重住院,速回家看望”。我拿着电报找分区领导请求回家看望,同意后我到留守处和妻子、儿子一同回家。母亲就住在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由小妹和弟弟护理,我们母子见面后的那份情感真是难以表述。经诊断治疗母亲的病很严重,我们也清楚,母亲年龄大了,手术做不成,住也没有什么新疗法,就出院在家休息。我回家看望母亲请得是事假,假期不长,归队时间快到时,母亲重病卧床,我们又怎能舍得离开重病在身的母亲呢?我心里很清楚,这次一别,我们永远也不会再见到母亲的。就在这时接到分区电报“兰州军区机要工作会议8月25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你参加,名单已报会务组,会后立即回单位贯彻执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8月23日就和妻子、儿子洒泪告别生我、养我、育我可亲可爱的母亲和家人前往乌鲁木齐。那次兰州军区机要工作会议档次很高,组织设施都是兰州军区机要局统一负责。参加会议的单位有西北五省军区机要局长,第21、47集团军机要局(处)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要处长和新疆军区师以上单位机要科长,会期7天。除大会外,参观了新疆军区机要局,新疆军区后勤部30分部机要科,游览了天池、白杨沟等地。在会议期间,会务就给我们南疆的同志买好了机票,我们三人和南疆军区机要处副处长、喀什分区机要科长同机到喀什,当天回叶城一路很顺利。

1986年9月25日,母亲因病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和这个世界。(文-人-书-屋-W-R-S-H-U)

1986年12月3日,新疆军区新86干令字204号文件任命我为西藏阿里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科长(副团19级)。

1987年2月,我去新疆军区办事,分区派了一辆吉普车,同车坐得有战友伊增福家属李玉红,她到乌后就回甘肃临泽了,我和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