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君臣相得 作者:寒夜飘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君臣相得 作者:寒夜飘零-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澜清无奈起身,理好衣衫,静静理着龙袍。
帝王倾身,在臣子耳边轻语:“只需沈卿……”
“陛下,北益州传来紧急军情。”兵士捧着八百里急报进了元清宫,候在水阁外的谷东明终于开口扰了陛下的兴致。
岳煜不悦扫向阁外,见了谷东明身侧那长途跋涉而来的兵士,这才缓缓开口:“进来回话。”

44、云王起兵

一个月前;沈澜清初回京城时;便由睿王岳昕写了封信给靖王。
没想到;靖王的回信迟迟未到;潜在北益州的探子倒是先送回了急报。
秘折上,蝇头小楷规规整整;密密麻麻。
垂眸看了秘折第一句;岳煜便挑起了眉——三日前;云王府为世子岳渊治丧,云王岳拓悲伤难耐;昏厥于灵前。
唇角掠过讽笑,岳煜合起折子;平静地道了声爱卿辛苦;赏了送信兵士十两银子。
着外边候着的内侍引着兵士下去歇着;谷东明回到水阁,小心觑着神色平静的主子,欲言又止。
“谷东明。”有事不禀,一直偷看沈卿作甚?
“主子……”谷东明猛地打了个机灵,立时收回了不小心飘去沈澜清身上的目光,眼观鼻鼻观心,木着一张马脸,毕恭毕敬地回 ,“德妃薨了。”
才进冷宫三日便薨了,下手够利落,也够沉不住气的。
余光扫过帝王的脸,沈澜清不动声色地观察帝王神色——清冷、平静,无情如昔。
短暂地沉默,岳煜缓缓开口:“德妃苏氏,以妃礼入殓,规格从简。”
吾君到底念了一场夫妻情分,给德妃苏氏保留了死后的尊荣与体面。
然,一句从简,丧礼规格便不止下降一格半格。
身为四妃之一,丧礼却远不及北益州云王府为世子岳渊操办的那场丧礼奢华。
世子岳渊之丧礼,比起大岳太子的丧礼规格,有过之而无不及,云王之野心,不言而喻。
丧礼尚未结束,云王岳拓紧接着便以一场声泪俱下的哭诉与指责,当着北益州权贵撩起了最后一层遮掩的纱幔,将野心摆上了明 面,不再是心照不宣。
至此,北益州之权贵尽数被绑上了云王造反大船。
云王说:“本王待君主一片忠诚,将嫡长子送入京城伴君,一去便是八年……”
云王说:“哪知吾儿岳渊于京中受尽欺凌……”
云王说:“本王假借病重,求得吾儿回府探亲,本想趁机留吾儿于身侧侍疾……”
云王说:“哪知帝王一纸诏书,吾儿不敢违抗,不得不随钦差同路返京,结果却被一杯毒酒了结了性命……”
云王痛哭流涕:“非吾不忠,实乃是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非吾要反,实乃是帝王不仁,已不容本王苟活。”
“……”
北益州权贵相继效忠,握着半数水师的北扬州靖王府由世子岳贤出面,予以响应。
定安五年,六月初十,云王岳拓于属地内自立为帝,国号云,年号天启。
定安五年,六月十一,云帝岳拓追立嫡长子岳渊为太子,册封嫡次子岳凌为顺亲王。
定安五年,六月十五,云帝亲帅十万军马集结于秦岭之北,蓄势待发。

庄严宝殿,满堂肃穆无声。
帝王身着玄色龙袍,端坐御座,神情清冷,目光平静:“殷卿之意是劝降?”
“云王所领十万兵士尽皆我大岳子民,感念圣上仁慈,亦不会心生反意,无非是将有所命士不得不受罢了……”殷鸿习惯性捧了 捧肚子,“何况云王所道杀子之仇云云尽皆胡言,所以,老臣以为,圣上只需派 出钦差传上一道旨意,赦免十万兵士谋逆之罪,并查明云王世子亡故之因,此祸便可平息。”
岳煜未置可否,环视诸卿,似笑非笑:“诸位爱卿也这般认为?”
“臣以为,此乃撤藩良机,不容错失……”沈铄兀然出列,云淡风轻地进言,“劝降不如发兵,毕其功于一役,借此机会收回云 王、靖王两府军权属地。”
“姚将军镇守西疆,廉将军拱卫凉州震慑北狄……”岳煜指尖轻叩御座,“沈卿以为朝中何人可领兵平逆?”
“安王勇武,睿王睿智……”沈铄双手举着笏板,不疾不徐地道,“平定些许叛逆,想来不是难事……”
“……廉鹏举将门虎子,犬子沈澜清自幼习武熟读兵书,亦是可用之才,可随行军中护卫两位王爷安危。”
老狐狸,让沈澜清领兵,既可远离京城,又能手掌军权,这才是你的真实目的吧!
岳煜骤然眯眼,缓缓收拢五指:“两位伯父意下如何?”
安王、睿王分座于御座之下,难得未像往常那般针锋相对,一个斜倚王座,似笑非笑,一个
怡然端坐,浅笑如昔。
睿王轻弹王袍:“臣日渐老迈,领兵作战恐怕力不从心,不如先礼后兵。”
安王瞥了沈铄一眼,附和:“酒色醉人肠,臣沉于酒色之事日久,领兵之事早已生疏,不如找条三寸不烂之舌前去劝劝岳灿那小 子,看能否让他直接带兵攻打岳拓。”
“哪位爱卿愿献出三寸不烂之舌,为朕解忧?”目光扫过沉默地诸卿,定在殷鸿身上,岳煜不紧不慢地问,“劝降之计既是殷卿 所献,想来殷卿心中已有合适人选,说来听听。”
您这么问,没有也得有了,殷鸿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细汗,阴测测地瞥了一眼沈澜清:“臣以为,一等侍卫沈澜清对北益州、北扬 州之事知之甚详,乃上佳人选。”
老狐狸!
沈澜清无声腹诽,耳观鼻鼻观心,静听帝王裁夺。
清冷地眸子里快速滑过不悦,岳煜不见喜怒地否定:“云王恨不得将沈澜清拆吃入腹,派沈澜清前去劝降无异于送他去赴死,殷 卿所荐人选倒是真挺合适……”
“……合适云王用来祭旗,而非劝云王投降。”
“呵!”安王岳晅轻笑,“陛下此时还有闲心说笑,看来心中早有计较,不如直接下旨吧。”
“知我者,安王……”岳煜于御座上站起,俯视群臣,冷声道,“妄动刀兵,劳民伤财,受苦的是我大岳百姓,况且云王先祖与 太祖皇帝乃同胞兄弟,太祖皇帝金口许诺,许予云王府永世富贵……”
“朕不忍看百姓遭祸,亦不愿轻易违逆太祖心意。”
“户部郎中殷瑜,朕命你前往云王大营游说,只望云王乃一时鬼迷心窍,能迷途知返。”
“睿王岳昕……”岳煜话语微顿,看向起身躬身的睿王,“劳您跑趟靖王府,一解朕心中疑惑。”
“臣遵旨。”
“散朝。”

大朝散了,还有小会。
御书房内,见岳煜写好亲笔信,交到睿王手中,安王岳晅大喇喇地挤到岳煜身侧,拱着岳煜肩膀,轻笑:“啧!小冰块,你说那 奸人老胳膊老腿儿,禁不禁得起折腾呐?”
岳煜肃着脸,不紧不慢地放下御笔:“大伯父若是不放心,不如亲自护送二伯父走上一趟。”
“嗤!”安王嗤笑,“本王会不放心他?”
睿王含笑看着安王,目光温柔纵容:“大哥放心,心愿未偿,我定然会安然归来。”
“管你死活。”安王按着岳煜的肩头,借力起身,绯色人影拾阶而下,“无事可议,本王便先回府了,府中美人还等着本王回去 临幸呐!”
睿王面色未改,淡然瞥了一眼走至门口的绯色身影,躬身:“陛下,臣也告退。”
安王、睿王一先一后离去,沈澜清唇角弧度无声加深,这才是孽缘。
御书房内仅剩下岳煜、沈澜清和殷瑜,殷瑜目光在沈澜清脸上滑过,勾起唇角,哼笑:“陛下,可还有其他事要臣去做?”
“仲瑾……”岳煜指尖轻叩桌面,“莫要明知故问。”
“臣不解,请陛下明示。”
“去云王大营劝降不过是个托辞,好歹多年伴读……”岳煜轻笑,“朕确实不舍得送沈澜清去祭旗,却也没有送你去赴死的意愿 ……”
“……你不信岳渊已死,朕亦不信。”
“无需你去劝降,只需你去寻得岳渊下落,将他带回京来便可。”
“臣叩谢圣恩。”殷瑜敛笑,叩拜,“臣定不辱命。”
殷瑜躬身退出御书房,帝王清冷地声音于耳边响起,带着几分漫不经心:“沈卿,你猜殷瑜能否找到岳渊?”
内忧外患,陛下还有这兴致……
沈澜清失笑,笑自己杞人忧天:“陛下何不将岳渊的下落直接告诉殷郎中。”

45、君臣私语

“陛下何不将岳渊的下落直接告诉殷郎中。”
无他人在场;沈澜清言谈间添了几分随性。
平平淡淡的语调;岳煜硬是从中听出了一丝嗔怪;低声轻笑:“沈卿;好事需多磨。”朕还未得偿所愿,怎能让殷瑜那厮轻轻松松便 如了意?
好事多磨?
沈澜清敛笑;微扬的唇角似笑非笑;抬眼直视帝王;一双凤眸意味颇为深长:“陛下圣明,陛下所言臣必定谨记于心。”
“……”眼皮子兀然一跳;拇指按在太阳穴上,岳煜低叹;“沈卿;朕颇感头疼。”
“陛下圣体欠安?”沈澜清故作惊讶;面露忧色,抬脚便欲往外走,“臣这便去宣御医。”
“不急。”岳煜一把攥住沈澜清的腕子,将人强行拖住,沈澜清挑眉,回眸,故作疑惑,“陛下?”
“朕乃心病,宣御医无用……”手上用力,将人硬拽到竹榻上,岳煜侧身枕上沈澜清的大腿,从下往上看着优美的颈线,清冷平 静的声音隐隐泛起微澜,“不如沈卿给朕按按,兴许管用。”
“……”垂眼,看着目光深邃、好整以暇地等他服侍的帝王,沈澜清嘴角抽搐,重生一回,愈来愈觉得吾君无耻,这可怎生是好 ?“臣斗胆相问,陛下方才所言可算是圣旨?”
岳煜挑眉,指尖抚上半掩在紫色领口下的喉结,暧昧摩挲:“分明是请求。”
“呵!”
沈澜清轻笑,拇指轻按在帝王太阳穴上,中指指腹贴上帝王眉心,缓缓推向发线,“臣不胜惶恐。”
“无需……”盘旋在喉间的手滑向颈侧,捏了两下柔软的耳垂,岳煜意犹未尽地收回手,轻覆在沈澜清手背上,“沈卿,你无需 怕朕。”
“敬畏之心,臣片刻不敢失。”覆于手上的力道兀然加重,沈澜清指尖微顿,垂眼盯着那只保养得极好、漂亮却握着无数人生死 的手,不疾不徐地补了三个字,“臣惜命。”
拢紧手指,扬起闲在胸前的左手,勾着脖颈将人拉至眼前,盯着安然自若的眉眼,岳煜缓缓眯起眼,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