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的古代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张云的古代生活-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云闻言点了点头,马婶见状向他微微俯身行了个礼,之后便离开了。

 见马婶离开了,张云便把马牵回马厩里,然后又从牲口棚里抱出了一些草料给马槽里添上,看着马儿甩着尾巴,欢快的吃上了,才离开后院,出了大门,把门锁好之后,拿着钥匙去了关大叔他们家。

 张云到关大叔家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客人了,是两位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正与关大叔一起围坐在桌子旁,桌子上摆着一些酒菜,有些已经动过了,很明显这是关大叔家里在请客那,张云估计是被叫过来陪客的。

 张云进来的时候,关大叔真在敬酒,见他进来了赶忙把手中的酒壶放下,向着酒桌上的客人们介绍到:“这是我的双婿张云。”

 然后回身指着那个年纪稍大对张云说:“这是你钟大伯。”

 又指着那个年轻些的说:“这是你齐二叔。”

 张云见状上前问候,那个被关大叔介绍要叫钟大伯的人赶忙拦下说到:“关老弟,你不用这么麻烦的给我们介绍他,我们虽然没见过他,可都认得他哩,而且我想不仅是我们,整个青石镇上,恐怕是就没有不认得他的,鲁地水师的亲卫队长呀,跟咱们县老爷平级的哩,以往俺们这些老百姓也只有远远看着的份,现下还是托了你关老弟的福气,才能跟他同桌吃饭,说出去可要羡慕死人的。”

 关大叔闻言很是骄傲,但他还是轻咳了一声,稳定了一下情绪说到:“看老哥哥说的,什么队长不队长的,那都是外面的事儿,进了咱们自个家,就都是自家的人,他就是个晚辈,还指望着你们这些做长辈的多担待一些那。”

 那钟大伯闻言揶揄的说到:“好你个老小子,你可真不老实,你说这话的时候,到是把你那得意的嘴脸收起来呀,咱们可是从小一起穿着开裆裤长大的,我还能不了解你,你现在心里肯定是在偷着乐吧,对不对?”

 关大叔被调侃的有些不好意思,便拉张云当起了挡箭牌,对着还站在地上的张云说到:“云哥儿,还愣着干嘛,快快过来,你也忙了一天了,肚子都空了吧,快来添一添,要是饿到了你,你母亲一会又要数落我了。”

 张云闻言做到了酒桌上,落座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在做的各位长辈敬酒,他还没傻,知道自己是过来干嘛的,人家说他的好话是一种恭维,他若是当真了,真的摆上了官架子,那丢的可就不止是他一个人的脸面了。

 几个人边吃边聊,在交谈中渐渐的,张云也就知道了关大叔这一次是为什么要请客了。

 原来关大叔家是老房子了,年久失修,到处都有小裂纹,再加上墙薄不保温,窗户开的又小,不利于采光和通风,以前没那个条件,家里又都是大人,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可是今年冬天,小关瑜被冻病的时候是真的把关大叔两口子给吓着了。

 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之后吃了几包药就好了,但是关大叔是真的怕了,以至于一向倔强又好面子的他,居然同意到双婿家里去过年了,就是因为双婿家里暖和,可以让他的儿子平平安安的过了冬天。

 可是也不能总在人家家里待着吧,所以冷天过去之后,关大叔就又带着妻子和儿子回来了,但是春天的时候,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就是外面要比屋里暖和,这一点在采光不好的屋子里尤其的明显。

 关大婶怕小关瑜受不了阴冷,就常常带着他到院子里去晒太阳,可是太阳总有落山的时候,在加上春天风大,吹的自家老婆孩子的脸都皱起来了,关大叔看的心疼不已,于是关大叔在清点了自家的财务之后,果断的决定要修房子,买家具。

 这一次关大叔请来的这两位,都是好的砖瓦木匠,关大叔把他们请过来,就是想叫他们帮忙整理一下房子的。

 那两位也是知道今个儿自己是过来干嘛的,于是酒过三巡之后,便开始谈上正事儿了,身为木匠的齐二叔先是将最新的桌椅、柜木的样帖拿了出来,让关大叔挑选。

 关大叔接过之后略微的翻看了一下,就给关大婶送过去了,男主外女主内,屋里的事情关大叔一项都是交给妻子去办的。

 那齐二叔见状就说到:“嫂子,你和璟哥儿慢慢的看,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就过来问,挑好了告诉我一声。”

 那边正在看图帖的两个人闻言应了一下,齐二叔见关大婶和关璟都听到了,就接着吃菜喝酒去了。

 而这一边,钟大伯真在认真的听着关大叔对整修房子的要求,关大叔说到:“屋顶是去年新翻盖的,不用在动什么了,墙壁是肯定要加厚的,最少要加半尺,这样外面的天气才能较小的影响到屋子里面的温度,才能保证屋里面冬暖夏凉。”

 钟大伯闻言看了看关大叔家的墙面说到:“你们家的墙够呛可以撑住这么大的重量,我尽量试一试吧。”

 关大叔闻言又说到:“窗户太小了,阳光进不来,屋里的总是闷闷的,夏天一到,到处都返潮,这得改的大一些。”

 钟大伯闻言又往窗户那里看了一眼回到:“这没问题,拆了重安便是。”

 关大叔闻言又指了指靠在墙角的木床说到:“这床不保暖,睡着又不暖和,我不想要了,你按着张云家里的样子给我盘一床火炕吧,还有院子也该平一平了,院墙也要推到重建,大门也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了,是得换一个新的………。”

 钟大伯越听脸色越不对劲,最后他终于忍不住打断了关大叔的说话,一头虚汗的问到:“你既然有这么多的想法,还要改这么多的地方,那你还不如就直接把房子推平了重盖那,这样大伙都方便。”

 见关大叔似是被自己的说发问住了,钟大伯开始给自己的这位发小算起了帐,他说到:“你看,你除了房顶之外其它的地方都要改,哥哥说句不好听的,这房子已经糟烂的不成样子了,你花这么大的力气去整修它,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到不如推平了盖新的,我把你房顶拆下来的东西都给你留着,等重盖的时候都能用上,你里外算一算,多花不了几个钱的,还能住个新房子,不比你现在修修补补的好多了,再说了,你现在是有儿子的了,等你们家瑜儿大了,你要是拿这样的房子给他娶媳妇,哪样的人家肯把闺女给你们家呀,反正你早晚都是要重盖的,莫不如现在就一起盖了,你也早省心。”

 关大叔闻言想了一会,看了看妻子又看了看张云,关大婶正在和关璟讨论花样,没工夫理他,说了句有他做主就继续看家具样式去了,而张云则表示无条件的支持他的一切决定,关大叔又在整修和重建之间摇摆了很久,终于拍板定了,就是重建。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伙的地雷,谢谢你们的支持。

84
这顿饭吃到很晚才散席,一家人出门送了客人,钟大伯家离的比较近,出门左转在过一条街便是了,而齐二叔家正好和张云他们家顺路,于是他们便结伴一起离开。

 第二日,关大叔他们开始整理家里的物品,而关璟则把自己家里的厢房收拾出来一间,准备给关大叔家放东西用。

 关大婶在家里仔细的挑选着物品,将它们分门别类的放好,把要留下的东西装到丈夫的马车上,让关大叔送到关璟他们家去,剩下的那些零碎的东西就拿给邻居们看看,要是有什么他们可以用得上的,就拿走好了。

 别看屋里的东西不多,可整理起来还是很费事儿的,关大婶整整忙乎的二天,才将家里的东西收拾干净。

 见妻子把东西都收拾好了,关大叔就把钟大伯他们叫过来了,钟大伯带着徒弟们先把关大叔他们家的房顶拆了,卸下来的房梁和瓦片都小心的堆放在不碍事的地方,预备着等盖房顶的时候在重新的用上。

 等到能用的东西都卸的差不多了,钟大伯又喊过来三、四十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群人带着镐头、铁锨和锤子,三下五除二,将院子里只要是还在立着的,不论是墙还是其它的什么东西,都给拆了个一干二净。

 眼看着刚才还是一座房屋的地方,转眼间就变成了一片的断壁残垣,那速度,看的站在一旁的关大叔彻底傻了眼,钟大伯见状赶忙提醒他到:“还愣着干嘛,找人把这里清理干净呀,早一点整完了,我们也好早一点动手盖房子。”

 关大叔闻言回了神,招呼着过来帮忙的亲戚朋友们都来搭把手,把地上的砖石瓦块都铲到马车上去,好腾出地方给工人们干活用。

 这一次关大叔他们家盖房子,过来帮忙的人可比上一次翻新房顶的时候多多了,远亲近邻的过来一大堆,不过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多力量大,等到张云他们过来探望的时候,房子的地基都已经打的差不多了。

 为了保证重建的房子结实暖和又耐用,关大叔不仅建房的材料是买的最好的,还特意让工人们把地基往下多挖了二尺,又往外加宽了半尺,虽然这样做会多费不少的人工和材料,但是房子建好以后会也结实的多,给自己家用的东西,当然是越结实越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关大叔不在乎多花一些银钱。

 钟大伯并没有亲自盘过火炕,只是在关外的时候见人家盘过,他当时好奇,就仔细的询问过火炕的盘法和需要注意的事情,虽然是都听明白也都记住了,但是他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所以这一次要给关大叔家盘火炕,钟大伯还真的是有些紧张,要是出了什么差错,虽然主人家是不会说什么的,但是自己的招牌可是要砸了。

 为了把活做好,钟大伯还特意的来到张云的家里,仔细的观察了张云他们家里的火炕,那细致的程度,张云估计那时就是家里有人,要不然钟大伯可能正的会把他们家的火炕给拆了仔细的研究。

 因为地方够大,关大叔和钟大伯商量了一下,决定盖两间正房,左右在盖两间的厢房,正房后面盖一处牲口棚,四面在立起来一丈多高的围墙,院子里原来的菜园子不要了,改到外面去。

 人多就是干活快,没到三天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