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之恋,夏日如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城之恋,夏日如昔-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拿个亚军已经是很好了。”
不理会摇扇子的女生说什么,夏明轩盯着乔子昔问:“你刚才去哪了?”
“谭旭受了伤,我送他去校医室。”
夏明轩撇撇嘴,别人的事就那么上心,自己兄弟的事反而忘了一干二净!
生的一头自然卷的语文老师用一口极重的江西口音说着林徽因的情史,貌美如花的多才女子是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最热衷的,于是附和貌美兼多才的林徽因就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她可歌可泣的爱情之旅。这边跟徐志摩浓情蜜意,那边又和梁思成许下承若,后来还与金岳霖暧昧不清。终究是多情胜过多才啊!
下课铃声一响,老师们永远都要说一句,“我们把这点内容讲完,也就是耽误大家一分钟的时间。”
结果,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匆匆忙忙地捧着书出了教室,上这一节课的老师刚好到门口,两人相视一笑便擦肩而过,好像是预谋了什么那般默契。
夏明轩还是那一副样子,每天早上来到教室啃完了早餐,便用手肘去戳正在早读的乔子昔,“数学作业拿来。”
刚开始,乔子昔还是要在抽屉里翻一下,到后来就直接把作业放在桌角。
期中考试,乔子昔进了全级前十,在挂在墙上的级排名表第一眼就可以看到。
夏明轩的名字在翻了五页后终于看见了。
乔子昔鄙夷地看着他,“排名表一共就六页。”
那次考试过后,一篇打了零分的作文被贴在了学校的宣传栏里面,署名和班级都被涂掉了,剩下内容和老师的评语‘心术不正’。
作文里有一句话,“那些自命不凡的老师总是把自己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后照亮了祖国未来的花朵,我就说为什么一中最近老是停电,原来是蜡烛太多了。蜡烛买了一辆车,每天开着它在学校里晃啊晃,同学们都说他成了一条大蜡烛。大蜡烛在所有的蜡烛面前说那车值几十万,我看也就不过几万块……”
乔子昔瞟着夏明轩,“你写的?”
夏明轩咬着汽水瓶里的吸管,百无聊赖道:“如果我要写的话,怎么说文笔也比那小子好上几倍。”
高中三年的书一般只用两年左右就要上完,剩下一年全部用来复习。所以都是一个学期上两本课本的,老师们苦口婆心地对那些抱怨上课进度太快的同学说:“一定要尽快适应,如果不快点把课上完就没有时间复习,没时间复习的话怎么上高考的战场……”
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后,又继续埋头讲课,说到一些自己认为简单的内容的时候就说:“这个很简单,同学们自己回去花点时间看一下。我们就跳过它来看下一个例题……”
下面哀声一片。
老师稳住阵脚,扶了扶鼻梁上的眼睛,“同学们真的要习惯老师讲课的速度啊,现在不是初中生了。”
随着高考制度和高考形式的不断改革更新,从零八届开始,市里面的教育局为响应高考改革便开始实施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政策。
时间就在上课和下课中慢慢流逝,高一的第一个学期接近了尾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议论选理科还是文科的声音。
夏明轩说:“子昔,看你长得这么斯文,一定会选文科吧。”
“让你失望了,我选的是理科。”
夏明轩贼贼地笑,“跟我选的一样。”
乔子昔用眼角斜睨他,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尖。
校园广播里一个清甜的女声对着麦克风深情款款地说:“上了高中的我们有过迷茫,有过抱怨,也曾想过放弃,但是我们依然会迈着向前的步伐……”
期末考试的时候,出成绩的速度比火箭还快,最后一科还没考,就已经知道了语文成绩。有一口很浓的江西口音的语文老师拍着乔子昔的肩膀说:“这次的作文写得偏题了,得了四十分,其他的卷面分数也只是六十几分,我看你的水平应该远不止这个分数的。”
夏明轩说:“你管那个老头干嘛,我语文作文还得了三十九分呢。”
“你是在安慰我么?”乔子昔笑着。
期末考试过后的见面已经是高一第二个学期,分班的结果还没出来,还是以高一(13)班为整体。开学典礼上,身高不足一米六的校长坐在主席台的最中央,手里拿了一份不下八页的演讲稿。
随着国歌的奏响,全体起立,可以看到我们敬爱的校长比他左右的校领导足足矮了一个头还多。有一句话是说对了,浓缩都是精华。
那一份演讲稿没讲多久,听说是因为校长的视力不好,所以把字体放的很大。看着有□张的演讲稿也就那么几千字。
开完了开学典礼,下午就是高一级的年级大会。高一级的三个级长都是温和可亲的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起来抑扬顿挫慷慨激昂。
 


 、文理分科

就在那时提出了一个贯彻高中剩下时光的口号,那便是“二零一一,只争第一!”
口号喊得极其响亮。级长说零八届是他带过的最优秀的一届,这一届的学生上进心很强,学习氛围比上一届好了很多。还一一地将各种好的现象列举了出来……
说得下面的掌声和尖叫声雷动。
最后的一个环节总是颁奖,级领导摆出一叠橙红色的奖状和一些当做奖励的笔记本,清了清嗓子后便对着一张名单便念着获奖的人的名字。
乔子昔的名字是最后一个念的,他排在级里面的第十,比期中考试时落后了五名。原因是语文只考了一百零六分,拉低了总分。
分班的结果是开学后的第二天出来的。一大群人围着班主任看那张具体的分班表。这样太乱,班主任便叫他们回座位,自己一个一个地来念。
乔子昔捧了一本青年文摘在看,夏明轩用手肘去戳他,“你说我们会不会分到同一个班?”
乔子昔放下书,看了一眼正在念名字和新班级的班主任,对夏明轩说:“理科班有十二个,所以机率有多大你自己算吧。”
乔子昔的名字在夏明轩的前面,班主任念道:“乔子昔,高一十八班。”
夏明轩手里转着笔,调侃说:“不错,十八班武艺!”
乔子昔和夏明轩分在同一个班的概率是十二分之一。在概率学上有一句话是说:“大概率事件不一定发生,小概率事件可能会发生。”
夏明轩伸出手说:“兄弟,那十二分之一的几率给撞上了,以后多多关照。”
乔子昔瞥了一眼他伸出来的手,用手里的杂志去拍,“我还以为你不会算呢。”
“这点数都不会算简直就是在侮辱我那一百四的IQ!”
“一百四除以二吧。”
“你别太小看我,我要是认真起来,还能跟爱因斯坦来个平起平坐!”
乔子昔不理他,收拾着桌面上和抽屉里的书准备去新教室。过了十分钟,一叠书就整整齐齐地放在了桌面。
乔子昔用手掌拍着那一叠很厚的书说:“要我关照的话就帮我搬书。”
夏明轩应了一声好。
班上的女生也凑了过来,“明轩,也帮我搬一下吧,我的要下去一楼,这些书太重了,我一个人都不知道怎么搬。”
乔子昔伸手把夏明轩手上的一叠书抱过来,“我自己来搬,你帮她们。”
夏明轩说:“我先帮你送过去,等一下回来帮她们。”
书很重的话只要分两次或三次搬就好,女生们都有种虚荣心,总觉得有帅哥帮忙搬书是一件很能满足青春期幻想的事,于是,那天夏明轩累得个半死,上下楼来回跑了十几趟。
换了新的班级,夏明轩和乔子昔的位子被分开,成绩越好做的位子就是最前面最中间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座位是按成绩排的。
夏明轩被分到一个角落,成堆的书还没有收拾就伏在了桌角睡了去,窗外的大王椰子树的树影投射到他俊俏的脸上。
头上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后,夏明轩就醒了,抬起头看到的是似笑非笑的乔子昔。
“同学,放学时间到了。”
夏明轩双手举高伸了伸懒腰,“今天累死我了。”
“谁叫你要讨那么多女生的欢心,自作自受。”
“这叫做怜香惜玉懂不?”
“是是是,你就继续你的怜香惜玉吧,我要回去了。”乔子昔转身要走,夏明轩拿起挂在一旁的书包起身跟上。
“一起吧。”
乔子昔用眼角斜睨他,“我家跟你家方向相反。”
“那也可以一起走到校门口啊。”
分了文理科,夏明轩还是一副整日游手好闲的样子。每天早上,乔子昔的作业还是会放在桌子的右上角,夏明轩啃着一块面包过来拿,连话都不多说一句。
坐在乔子昔后面的女生叫叶小瑶,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总是穿着看不出身材的休闲服,头发剪得很短,远看总能被看做是男生。
叶小瑶拍着乔子昔的肩膀,乔子昔侧着头听她说话。
“我说,你就这么愿意让他抄你的作业?”
偷窥了一眼最后面正在埋头抄作业的夏明轩,乔子昔笑得无奈,“是他愿意抄,我有什么办法。”
就算不抄乔子昔的,他还是会抄别人的。
每天的课表被安排地满满当当,一张A4Z纸上写着‘数学,化学,物理,生物,英语,语文’,文科的课少的可怜,一周就那么一节或者两节。在枯燥乏味的函数、加速度、细胞结构中偶尔出现一点历史地理成了理科生的一种消遣。
教文科的老师一般不会严厉,在学习氛围如此紧张的高中课堂,一节课都拿来放视频也是常见的。
还是班主任说得对,“你们选了理科就要把全副心思放在理科上面,文科那些东西等到高二第二个学期再看一看就能过了会试!”
这不能怪班主任,因为他是教物理的。
校园广播里经常放一首歌:“你就是我心中的棉花糖,甜蜜的梦想,彼此牵起了双手,谁都不要放,去眺望,在远方……”
高中禁止谈恋爱的,每一次的班会课,班主任都要在里面穿插一些不要谈恋爱的思想,好像在高中时期谈了恋爱就等于毁了人生。
星期一升旗的时候,管纪律的女主任偶尔上去说那么几句,无非就是全校通报一下那些被捉到谈恋爱且屡教不改的人。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地把名字念出来,下面就围着中了彩的人起哄。
女主任说得很激情澎湃,最后一句话说:“如果你们还是要继续谈恋爱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