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但整个大隋如此传言,就是整个辽西、辽东也对这位大隋名将如雷贯耳。一个光凭着一万两人马,就能一次次将动辄号称十万的十余路起义军杀的落花流水,这样的将军太强大了。

铁答安和黄格还有扶余璋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十分的难看,一个陈克复他们都打不过。如今乙支文德居然要让他们去打如今大隋第一名将张须陀,这不是找死吗?

高建武看出了众人的恐惧感,就是他自己,同样也对于去攻打张须陀心里没底。可是如今已经没有了退路,在辽东城的陈克复和张须陀之间,他觉得张须陀更将厉害。

但是此时,让他在两人之间选一个对手,他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张须陀。辽东城的陈克复有辽东坚城可守,有无数的精良器械,甚至还有吃不完的粮草,只要陈克复不出来,他呆上三五年都没有问题。

张须陀虽然让他恐惧,威名赫赫,但是张须陀千里而来,手下兵马不过两万人左右。更关键的是,这支兵马为了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赶来辽东,他们都是轻骑前进。两万疲倦的轻骑兵,在高建武看来,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就算这两万人最能打,也依然只是两万人。而联军现在虽然折损了很多兵马,可同样还有十三万兵马,名加十七八万的奴隶民夫,关键时候,这些奴隶民夫发上一把刀剑,也是能参战的。再精的两万兵,打野战,三十万用人海战术也能把这两万人给淹死了。

“诸位将军,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如果错过了,我们一定会后悔的。就算我们现在撤兵,可是你觉得得到了增援的隋军会放过我们吗?诸位,战斗吧!张须陀再强,他也只是人而不是神。当年隋军三十万大军还不一样的是兵精马壮,可那又如何?还不是被本帅一战歼灭!”乙支文德开始劝说众人。

黄格犹豫的道:“可是,可是那是张须陀!虽然只有两万人,可这两万人却是张须陀统帅,大帅真的那么有信心吗?”

乙支文德咬咬牙道:“隋军之强,在于他们有坚固的铠甲,精良的器械。就如同辽东城头的隋军一样,那些弩箭天雷犀利无比。如果再有坚城可守,隋军确实难打。但是如今远来的张须陀我们却不必惧他,他千里轻骑而来,没有大型器械,且人马多疲惫,更不会有坚城可倚。更关键的是我们可以用计设伏!”

铁答安摇了摇头,“那张须陀为将以来,至今未曾一败。听闻他曾以五人败五万,这样的人我们如何打的过他?”一想起草原上那些人传唱的张须陀的战绩,铁答安就没有半点底气。草原上的人最重英雄,像张须陀这样的人,在他的心里,那就是一位英雄。

“张须陀勇猛,可堪和霸王项羽相提。其统率的军队每战必胜,至今未曾败绩,这却也是一个隐患。但凡这样的兵马,军中将士必然既娇且狠,胜固无事,但一旦败了,必然和项羽一样,一败涂地再无翻身可能。”

“战则生,退则死,诸位,是选择战生还是选择懦弱而死,全在你们一念之间!今夜本帅和王爷就将点齐兵马,去和那张须陀拉开兵马对战,本帅倒要看看,张须陀是否真的生了三头六臂。”请将不如激将,关键时刻乙支文德出言相激。一名将军,最在意的就是战士的荣誉。被人说懦弱怯战,这是很大的侮辱。

铁达安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好半天后终于下定决心,咬着牙跳起道:“好,我也点齐我部兵马去会上张须陀一会,不过高句丽必须先将扶余城割让与我室韦,否则我立马率兵回草原。”既然担了很大的风险,那么他必须拿回同样高额的回报才行。铁达安毫不客气,直接狮子大开口,索要辽东第二要塞扶余城。

“好,没问题!”高建武生怕他反悔,马上接口答应。现在的一切以击败隋军为第一要物,至于其它的,一切都可以先答应下来。

原本已经打定主意要打道回府的黄格一看室韦人已经答应,又看到他们索要了这么丰厚的条件,既担心单独退兵会被高句丽人记恨,又受不住那巨额的诱惑,也忙开了一个很高的条件,表示只要高句丽人能满足,他就留下。

对于紧随其后的百济和靺鞨人的要求,高建武没有半点犹豫,全部一口答应下来。为了郑重,还直接写了一份合约,按上血上印。

当天,联军吃光了最后一颗粮食,所有人都好好的休息了一个白天。等到了晚上的时候,两万留守的老弱兵马带着七万民夫奴隶按计策挟鼓带角,点着无数的火把再一次的来到辽东城下,发起佯攻。

而在高句丽的联军大营,十一万联军将士和十万民夫奴隶,开始连夜趁黑出营。二十一万人马,人衔枚,马裹蹄,偷偷摸摸,没有弄出什么大的动静,在那些搞出巨大动静的佯攻部队的掩护下直奔辽河而去。

是夜,漫天大雪降临,那飘飘荡荡的雪花,却十分好的掩盖了二十一万联军的踪迹。黎明时分,大军终于赶到辽河东岸附近。

“禀报元帅,隋军已经渡过辽河,正向我军一路奔来!”

在离辽河还有十余里的时候,斥侯快马来报,隋军已经杀到了。

寒冷的北风如同刀子一下的割在众将的脸上,望着前面茫茫的白雪,众人心中都是说不出的紧张。

“全军停止前进,列阵迎敌!”

天色微明,地上经过一夜的大雪,早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呼啸的北风不断的吹过,将每个人的身体吹的如同他们此时的心一般冰凉。

大地突然一阵阵的轻轻震动,远处的地平线茫茫雪地之中,突然一条黑线显现。黑线慢慢清晰,一支宏大的骑兵正面而来。对方此时明显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存在,所有的骑兵全部正排着整齐的阵列缓缓踏步而来。

高建武知道,这是敌人在调整阵形,准备开始进行攻击。同时也是为了最后休息一下,回复一路而来的消耗的体力。

茫茫雪地上一字排开的骑兵阵中,一杆高高的大旗迎风招展,那战旗上一个巨大的张字。为首一员将领,一身黑色的铁甲,脸上布满浓密的胡须。他跨下一匹大黑马,手中没有提马槊,而是提着一支粗大的铁枪。他缓缓的驱动着战马,望着远方足有上十万人的阵列,眉头紧皱,眼中布满忧虑。

在他的身后,正一字排开策马肃立着十余位将领,其中同是骑兵校尉的三位小将特别显眼,他们就是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不同于张须陀的忧虑,三人脸上却满是大战当前的兴奋之色,每人跨马提槊,跃跃欲试。

第251章 山东三杰

但凡将领,都会观阵术。

就是从对方的军阵排列、将士士气、铠甲装备等一切细节,推断敌军的战斗力。甚至有些厉害的名将,仅仅只是通过观阵,就能彻底的知道敌军虚实。

张须陀也在观阵,他从山东赶到辽东,一路上一人双骑,连所有的后勤粮草也全都是使用战马驮运,争的就是那么一线时间。只是终究因对战卢明月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刚到北平之时,他就已经听随在军中的辽东行营将领陈青说辽人已经开始围城了。

一路日夜兼程,总算在今日渡过赶了辽河,没有给敌军凭河而拒的机会。不过看到对方的人数,他还是有些沉重。这一眼看去,对方阵中最少也有十万人马,听辽东行营的将领陈青说,辽东城下如今有五十多万的辽东各族联军。一想到这个恐怖的数字,就连百战百胜的他也有着深深的忧虑。

他手下的兵马确实很强,但是很少人知道的是,其实八风营是一个步兵战车阵。每战之时,最外围为战车,配有鹿角专门对付战马,中间为步兵和弓箭手,最里边为骑兵。

战斗之时,整个阵形坚固异常,乃有八方风雨不透的意思。八风营的兵马靠八风阵打的其实是防守反击,先以战车为营,再不断如墙壁一样的推进。因为有坚固的战车加上尖利的鹿角,他们的步兵能结阵前进,而不用担心骑兵冲垮阵形。在这些坚固的阵形冲击之下,少有兵马能挡得住的。

而只要敌军遮挡不住,不管是溃败还是撤退,这个时候八风阵就会打开一道口子,最中间的骑兵就会奔驰而出,给敌人最致命的一击。也正是凭着这个八风阵,他才能在山东河南纵横驰骋,创下不败的神话。

如果此战是在中原,他还有着他完整的八风营,那么面对着眼前的这十来万辽军,他并不惧怕。观看了这么久,他已经看出来了,这支兵马并不强,恐怕只是一只二线部队。真正精锐的部队很少,只有最中间的那几支骑兵部队确实很剽悍。

用八风营冲这个阵列,他有十足的把握。但是眼下他有的只是一万八千多疲倦的士兵,虽然都是骑兵,可是人数太少,对于一个十万人的阵列,缺少关键有力的冲击力。

宰相苏威年已经过七十,虽然身体一直很好,鹤发童颜,但是也毕竟是一个老人。经过连续一个月的马上颠扑,人都快散架了。本来按张须陀的意思,是留支小队护卫着他慢慢地来辽东。不过此时的苏威正有些惶惶,担心杨广会借机杀他,虽然辛苦却也不敢拿命来开玩笑。

“张将军,这辽人怎得如此多的兵马,这可如何是好?”十万兵马,过去在那些他看过的奏章中只是一个符号,可是今天真的亲眼看到了十万人,那绝对是不一样的。无边无际,远远地看不到头,根本搞不清楚有多少人马。

张须陀满脸坚毅之色,“相国大人请放心,一会开战,我会派一队人马护卫着你和黄大人,你们只是紧紧跟着他们就行了。眼前辽人虽有十万,不过在我面前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罢了,再多的人马我也战过,何曾惧过。”

陈青有些犹豫的道:“大将军,不如我军先暂时在此和辽人对峙,我们派人先往辽东城报信,请陈大帅派人出城接应如何?”辽东行营有兵马十余万,如果通知陈克复让他出城接应,那么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小将罗士信虽然年轻,却是张须陀部下的一员跟随数年的老将了。他提着一支和张须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