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呼起来。被围在辽东城中已经快半个月了,众将也都觉得压抑起来。他们没有实力出城击败敌军,敌军同样没有实力攻城上来,两军这样的对峙,让所有人都有些受不了。

而援军的到来,势必打破这种僵局。

等众将安静了一下后,陈克复又平静地道:“援军正在半日路程之外,不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消息告诉大家。张须陀将军来了,而且已经和辽人交上了手。陈青将军刚刚从张须陀将军军中回来,高句丽联军昨夜佯攻城之时,已经大部出城。据估计,最少有二十万辽人已经去了辽河,现大他们正在和张须陀将军交战。”

李节一惊,“二十万?辽军联军这半个月伤亡惨重,五十万联军,最多只剩三十万人左右。现在居然有二十万出现在了辽河,那岂不是意味着辽军六合城大营只剩下了十万人?而且这十万人有可能还是那些民夫、奴隶?”

他的话让众人都开始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大帅,出兵吧,我愿意领步骑三万出城赶去战争,和张须陀将军前后夹击高句丽联军。现在是一个大好机会,一个彻底击败辽军的机会。”李奔雷老将军激动的站了起来,高声道。

高句丽联军的实力他们都看到了,如果不是之前已经调走了两万精锐骑兵出城,他们都可以主动对辽人发动攻击。不过就算真的有两万骑兵在,估计也没有人愿意出城做战,这是明摆着吃力不摆好的事情。放弃坚城去和辽人硬拼,就算能重,损失肯定也会很惨重。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辽人已经被调出了大营。双方正在激战,这个时候,如果隋军杀出,那么绝对是个大好机会。

毛喜摇了摇头,“我不同意副帅的意见,高句丽人和张大帅已经交战一天了,这个时候战场是个什么情况我们谁也不知道。就这样奔跑数个时辰赶去战场,很危险。张大帅只有两万人,可是据陈青将军的话,辽人却有二十万人。哪怕张将军再能打,也不一定能打得赢这二十万人。很有可能张大帅会吃亏,我们这个时候赶去,调两三万人去,那就是添油战术。再调多点,六合城还有十万人,辽东城同样有危险。”

“如果张大帅败了,我们又再败了,那就真的是危险了。到时有可能辽东都不保,那我们奋战几月的一切,都将成泡影。”

陈克复看到李奔雷还想反驳,忙出声道:“那依毛司马说的,此时张大帅有险,难道我们对增援来的同袍反而见死不救?”

“当然不是,只是如今我们做出的第一个决定都关系到今日辽东的整个局势,所以必须要慎重和全面。张大帅要救,但是辽东城更重要!”毛喜目光直视着陈克复,眼中满是焦虑。当听到张须陀和功威要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和陈克复说过,这是皇帝对陈克复起了猜忌之心。

而眼下在毛喜看来,正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张须陀的到来,引发了辽军的大军拦截。以他想来,张须陀再强也不可能打的过二十万人,有很大的机会会战败,甚至会有一小部份的机率会战死。不管是战败还是战死,对陈克复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眼于辽人已经实力大阵,辽东大营剩下的不过十来万兵马,如果再和张须陀两万精兵大战一场,必会再削落几分。到时陈克复之前布下的棋子只要生效,那么辽人的盟友就要可能回兵,甚至高句丽人自己都要回兵解南方之围。

到时候以陈克复手中的兵马就能打败高句丽人,打赢辽东之战不是他们的目的。要不然,这仗也不会打成这样,他们的目的是守住辽东,且最大限度的保证手中的实力。

所以如果张须陀战死,那杨广必然一时半会马上动手夺陈克复的兵权,最起码也得有一位镇的住辽东兵马的大将前来接权。而如果没死,只是战败,失去了兵马的张须陀也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考虑下一步。所以在毛喜看来,这个时候不要说去救张须陀了,要是能派一支兵马去杀了张须陀才是最好的。反正张须陀和高句丽联军差不多都是陈氏复国的阻碍,双方互战才更是他希望看到的。

既然要复国,这些事情就没有什么好妇人之仁的,他不停地用目光向陈克复示意,就是担心陈克复会意气用事,错过这么一次大好机会。

“那依毛司马之见,我们要如何做才能保证我大隋的最高利益?”

毛翊的眼神陈克复已经明白,虽然心里有些不忍心这样做,觉得这样做有些冷血,可既然选择了复国这条路,那么有些事情就不得不做。张须陀对大隋的忠心任何人都明白,张须陀到了辽东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反而会是件麻烦事。别人也许可以拉拢利诱,但是这位铁汉子,他实在是没有半分把握。

不过凡事不能做得太明显,要不然只会寒了众人的心。眼下陈克复和毛喜只好把事情上升到大隋利益的高度,摆明辽东的胜负比张须陀更重要。虽然有些牵强,但也总算是个理由。

毛喜有些欣慰的看到陈克复没有意义用事,笑着道:“眼下是一个大好机会,不管张大帅那边的结果如何。总之六合城的辽人大营中只有十万人,甚至可能其中兵力只有三四万人。所以我们当趁辽大帅制造出来的这个机会,马上挥兵攻打辽人大营。只要我们攻破辽人大营,将其所有的物资后勤毁了,那么哪怕辽人在辽河取得胜利,最后的赢家也依然是我大隋。”

没有人出声反对,就算是李奔雷老爷子这个时候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正如毛喜说的,只要攻破辽人大营,毁去其物资粮草。那数十万辽人哪怕将援军全部歼灭了,失去所有后勤粮草的高句丽辽军也将彻底处于下风,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战败了。

张须陀两万将士的性命,和整个辽东之战的最后胜利哪个重要?没有人敢说张须陀等将士的性命重要,为了征高句丽,大隋已经先后征伐了三次高句丽,死伤的兵马何止百万。耗费的钱粮又何止亿万,整个高句丽已经成了大隋皇帝的一个怨念了。前不久还和大臣们吵着要四征高句丽,如果不是中原大乱,眼下来的就是皇帝杨广了。

李奔雷一张脸阴晴不定,他是军中最高级的将领之一。就和当初陈克复对于新来的李节百般打压一样,他全都看的清清楚楚。而现在毛喜的理由说的最充足,他也清楚的明白,这中间还夹杂着其它的利益纠葛。陈克复是元帅,张须陀也是大将军,一个是辽东行营元帅,一个却又是辽东讨捕大使。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这小小的辽东一下子有了两位猛虎,这到最后肯定会有一伤。

毛喜是陈克复的老家人,他所做的一切自然是为了陈克复,这些在李奔雷看来都不过是高层倾辄,他本无意参与,只想做个纯粹的军人。但是现在事关两万将士的性命,还是两万名千里增援他们的将士,他无法视而不见。

不管李奔雷说话,陈克复已经出声了,“毛司马的计策很好,这是我们取得辽东之战最后胜利的一个绝好计划。不过我有一点补充的,六合城辽东大营我们要打,但是张须陀大帅那边我们同样不能就此坐视不理。张大帅两万兵马日夜兼程来援,现在落入了辽人圈套,我们无论如何也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兵贵神速,就由陈青、陈贵两位将军统城中所有的一万轻骑兵赶赴战场接应张大帅。辽东城由毛司马统一万步兵,再加城中民夫工匠防守。其余兵马由本帅亲自统领,另李奔雷副帅、李节长史一起出战。郭孝恪统重骑兵、李世民统重步兵全部随军出城做战。马上传令三军,即刻点兵聚将,今夜必须拿下六合城辽军大营。诸位,数月奋斗,成功在此一举,拿下联大营,联军必败。你我诸位,他日就能挥兵南下,饮马贝水,在平壤城庆功!”

高句丽六合城的大营有十万人,而陈克复一次出动了包括重步和重骑两支兵马的六万人马。哪怕辽人那十万人真的全是士兵,陈克复都不会有半分犹豫。如果他不出兵攻打辽人大营,那必然得出兵辽河,两相比较之下,唯有出兵攻打辽人大营才是最合适的。

天空的雪依然还在下,白茫茫的辽东滴水成冰,可辽东城中所有的将士却心中火热,热血沸腾!今晚,夜战辽东!

第254章 七进七出

雪花飞舞,乌云低沉,数千隋军骑兵已经气喘吁吁,手中的骑枪横刀是那么的沉重!

张须陀手握大铁枪连续将数个敌人刺落马下,可是还是有太多的敌人正在不断冲锋过来。一眼看去,整个山谷之中,居然足有五六万人,这人数已经远超于他,甚至是十倍于他。

这些人不是那些辽河边上一战即溃的兵马,这些人养精锐蓄锐,战力强悍,甚至足有半数的骑兵。披头散发、挥舞着弯刀的室韦骑兵,披着野猪皮、满头辫发的黑水靺鞨人,一件件黄色牛皮皮甲、举着长枪的百济步兵,甚至还有无数之前被他打败的高句丽人也合围了上来。

他明白,他是真的中伏了。

高句丽联军主帅太狠,居然先前直接用十三万人做旅饵,十三万人的溃败让张须陀的判断出了错误。仗打到现在,他估计辽人这次最少出动了二十万人,而他只有两万人。换做是任何一个将领统兵,二十万对两万,也绝对不会这样打,他们一定会二十万聚兵一处,直接决战。

但偏偏辽军人这样做了,而且做的这么彻底,一来就用十三万人做饵。任谁在用两万人击败了敌军十三万人后,也绝想不到,这只是敌人的诱饵。

一路上不到的用一路路的小伏兵,彻底的将自己心里的那点防备去了。一次次的交战,让他的兵马疲惫,折兵损将,更一次次的分散出了不少兵马。

敌军主将做的如此狠、如此绝,必然是为了一战而歼灭全军。如果敌军二十万人列阵辽河东岸,哪怕再自信的他,也不会去与敌军强战。有两万轻骑的他,如果不想战,辽人是无法包围歼灭他的。

张须陀抬头看了看天,天色阴沉,大战至此,已经过了足有五个时辰。这样的雪天,要不了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