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上再调派两营轻骑兵撒出去搜寻,一定要仔细地找,无论如何一定要见到人。”陈克复很严肃地道。

“元帅,让我们也带人去找张帅吧!”底下两位年青将领站了起来,却正是秦叔宝和罗士信两人,“我等都是张帅部下,如今主帅生死未明,我俩有何颜面安然坐在这里,请元帅成全。”

陈克复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两位未来的名将,不过这个时候,这两人只不过是两个初出茅庐的小将。二人官职不过是一个正六品的越骑校尉,这还是因为来之前打卢明月之时作战有功而破格提升上来的。

虽是初见,对于这两个名字,他却早已经是闻之久矣。隋末之时,天下最有名的两大集团,一是关陇集团,二就是山东集团。关陇集团本是在西魏之时就已经逐渐强大起来,后面的北周、隋甚至是唐,这个集团都是主导。杨坚李渊那都是这里出来的,都是手掌兵权的实权人物。

而山东集团不是哪一家哪一派,而指的是这个巨大的地域,这里的山东地方指的很大,甚至包括了河南。山东集团在隋末十分重要,无数的强人都是从这里出来的。杨玄感起兵之初,就联合了这些人马。中原动荡,就属山东之地出的盗匪最多。而且在后来也形成了瓦岗和高鸡泊、豆子岗两大武装势力。

就连历史上李世民夺他哥哥的江山,也主要依靠的是他收编的这些山东势力。而张须陀自己也属于山东,他部下的秦叔宝、罗士信当然更是这里面的杰出者。

如果要认真分关陇和山东豪杰的不同,那就是关陇是朝堂之上,山东豪杰是江湖草莽。对于一心想要复国的陈克复来说,关陇集团的世家大阀那都是他的竞争者。哪怕隋灭了,之些大族也只会想着取而代之。唯有山东豪杰,才是他真正最想拉拢的,也是最有机会和把握拉拢的。

陈克复走到两位小将面前,仔细地打量了二人一遍。秦叔宝身高七尺,脸黄却无须,年纪也不过是十六岁,虚岁应当是十八。秦琼身材高大,但却是一脸忠厚老实的相貌。罗士信站在秦叔高的身边却像是个弟弟一样,身高只有五尺多一些,但是整个人是短小精悍。满脸的横肉,身上满是腱子肉,一脸冷漠,满脸如钢针一般的短须。陈克复知道他今年士八岁、虚岁二十,但是一眼看上去却更像是个十四五岁没长开的半大小子。和秦琼站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像是秦琼的小弟。

伸手轻轻的拍了拍二人的肩膀,二人昨天刚奋战了一天一夜,此时都是脸带疲色,特别是一身的铠甲都还染满血渍。

“我知道你们二人,叔宝和士信。你们二人虽然年轻,却是张帅帐下最勇猛的小将。上次打卢明月,就是你们二位带兵破了他的老剿,最后才得胜。叔宝好像上次还来过辽东是吧?”

秦叔宝一看陈克复如此显贵的辽东元帅居然还知道他的事情,那张黄脸都激动的有些红了起来,忙点着头道:“去岁征辽,我是军中骁果。元帅账下的沈光将军原来与我同为一队伙长,只是我却没他那么大本事。”

“不,你比他一点也不差。真是一见如故啊,等会一定要好好和你聊聊。叔宝你和士信的心情我能理解,不过我觉得你们两人都征战一天一夜了,这个时候更需要的是去休息。我会加派人手去搜寻张大帅的,等沈光将军到了,我再把他的骑兵调去一起搜寻。”

“哦,对了,刚才听说张大帅是去解救后军程咬金校尉时失踪的,那么有这个程校尉的消息吗?”陈克复的心里有些疑惑地道,按他知道的,程咬金历史上并没有当过官军的,一开始是乡兵,后来是入了瓦岗的伙。怎么现在,突然却又成了张须陀的部下,还是一名校尉,难道历史的改变居然这么大了?

叔宝温和的笑了笑,“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来时在东阿碰到了东阿乡兵头领程咬金兄弟,他听说我们是来辽东的,非要跟着来。所以张帅收编了他的三百部下,提升他为军中越骑校尉,一起来了辽东。昨日大战之时,张帅令他带一千人护卫着苏相。说来,路上程校尉多次和我们提起,他最崇敬的将军就是元帅您呢。”

陈克复笑着点了点头,他没有想到,张须陀居然一下子收了三个这么有名的部下。心里不由的更是暗暗打定主意,这次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办法将这三人拉拢过来。

“大帅,我们何时进攻?”郭孝恪有些忍不住问道,这大军都已经把辽人赶到辽河边上了,却又迟迟不进攻,让他有些心痒难耐。虽然如今他们兵马只有六万,而对面的辽军有九万人。但是他认为,自家六万人绝对能完胜这九万人。

陈克复目光从帐中诸将的身上扫过,就连秦琼和罗士信两人都在等着他的回复。

“诸位,你们真的觉得我们现在应当像辽人发起进攻吗?”

李世民点点头道:“大帅,辽人联军已经差不多两天两夜没休息了,这个时候正是军士疲乏之时。此时我军新到,当趁此机会,立即向辽人发起进攻,不给辽人任何喘息之机。如此,定能一战而击溃敌军。”

看着众人都点头表示赞同的样子,陈克复摇了摇头,“非也,战有很多种方式。现在开战,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这是个亏本的买卖。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策。眼下辽人退无可退,如此我们此时发起攻击,虽然必胜。但是如此一来,辽军临死反扑,也必然会对我军造成重大伤亡。所以,本帅认为此时不当战,而当围。”

“围?”

“没错,辽人六合城大营的兵马已经被歼灭俘虏,辽军所有的力量都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而我们则不一样,再过半天,鲁世深、沈光二位将领的五千轻骑兵就能赶到。而且本帅已经派了传令兵回辽东城,调六合城一万兵马,别调重步兵和重骑兵赶来参战。除此外,本帅还调工兵营携带投石车和弩床赶赴战场。我们的既然有这么多的援兵和精良器械,为何还要拿将士们的性命却和那些卑贱的辽人换?”

李节赞同的道:“大帅说的有理,这次辽东城之战,我们已经伤亡很大了。现在一切已经明朗,此时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再和辽人拼命了。只要围住了,后勤粮草全无的九万辽人,用不了几天,不被冻死也要被饿死。到时,我们就能轻松的将这辽人赶下辽河喂鱼。”

第258章 收编拉拢

辽河战场附近方圆一百里。

清晨的朝阳已经升起,只是那红红的太阳,却仿佛也被冰给冻住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身上没有半分的暖意。地上厚厚的积雪,依然没有半分融化的意思,地上无雪的地方早已经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霜。人走在上面,如同踩在石子上一样,卡卡做响。

辽东冬季里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覆盖在大雪之中,比起中原的冬天来,辽东的冬天来的更加的寒冷。就连没有风的时候,也会让人有种如同处于冰窟中的感觉。就仿佛无时无刻,都有个大冰块贴在身上,吸走每一分热气。

程咬金带着一队伤兵穿行在辽东那不见天日的密林子里,他已经快有些记不清楚自己到底走了多久,只是心底的恐惧驱使着他带着人马不停地走着。

偶尔从高大的树梢中穿透下来的一缕阳光,让他知道现在还是白天。头一次来到辽东的他,从没有想到一到辽东之后。见到的并不是高大雄伟的辽东城要塞,也不是年轻英雄的陈破军元帅,而是一来就打了一个大大的败仗,带着千把号人穿行在这深深的密林里。

好怀念山东的日子啊,哪怕再冷的天,穿上夹袄,带上顶皮帽子。还能在家围上个火炉,烤上几个火热的大煎饼,多么惬意的生活啊。真是不出门,不知家中好,这一刻他甚至有些想回山东了。

“程大人,兄弟们走不动了,停下来歇歇吧!”几名抬着一个简易担架的士兵道。

“那好,就歇歇吧!”

一天一夜了,近万的隋军士兵对整个辽河战场方圆一百里内,展开拉网式搜查。轻骑兵,步兵,一队队的士兵对附近的所有山坡、密林、田地、溪流展开搜索。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找到张须陀,第二个目标是找到苏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搜捕那些辽人民夫奴隶。如果愿意主动投降的,隋军会放他们一命,将其俘虏。如果敢跑的,一律就地斩杀。这一天一夜来,漫布于山林之中的五六万辽人民夫奴隶,已经有数万人被就地斩杀,无数横七竖八的尸体,堆满了山林之间。

远方的林中,响起一阵喧闹声,紧接着是一阵号角声。这是山林之中,隋军士兵用来联络的信号,听到那信号,附近的搜索队伍都拼命的向那里靠拢。

陈贵带着数十骑纵马奔驰,没一会就到了那处喧哗的地方,刚刚赶到,就听到有人高兴的大喊,“找到了,找到了。”听到那声音,陈贵不由猜到了原因,他忙走上前去。

大群的士兵正围在一处密林之中,一棵高大的松上之上,隐隐的藏着几个人影。这个时候,那树上已经有一个人正往树下爬。陈贵一眼认出了,这人虽然灰头土脸,蓬发覆面,却正是有过两面之缘的通事舍人黄英。

“黄大人,你怎么上树去了?”

黄英一张脸有些通红,尴尬地道:“后军中了埋伏,我们在乱军之中走散了。到处兵荒马乱的,也不知道要往哪躲,所以暂避树上,让这位将军见笑了。我怎么在张大帅军中没有见过你,请问你是哪位将军。”

“在下辽东行营右厢军行军总管陈贵,奉元帅之令来搜寻各位。请位苏相国可在?”陈贵笑着回答。

树梢之上一声老气的声音传来,“老夫在此,老夫在此。天保佑啊,老夫再三劝说张大帅不要和敌军交战,要等陈大帅来接应。哎呀,张大帅就是不听啊。这位陈将军,请问陈元帅现在哪里?”

陈青看着在树梢之上露出花白脑袋的苏威,也不由有些惊讶于他这么一个看过花甲的宰相,居然还能爬到这么高的树上去,不禁是佩服不已。宰相果然不是凡人,哪怕是个六七十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