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道:“二郎,如今你也成熟了,希望你今后也能如现在这般为李家考虑。有空的时候多结交点朋友,如果有朝一日,我们也是要回山西的。假如我们李家真的有那一天,二郎,为父百年之后,李家的一切就都将交给你来继承。”
李世民一听这话,也不禁激动起来。父亲的话已经在向他表明,有机会,李家也会去争夺天下的。而如果真的坐了天下,那么他就将是太子。克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高兴道:“父亲大人请放心,世民定会为李家的将来而奋斗!”
紫微宫两仪殿。
几十名宫女正在大殿的两边挂纱帐,这是为了午后擒拿陈克复的准备。到时这纱帐之后会有几十名禁卫隐藏其中,以防陈克复最后暴走伤人。
一名内侍小跑着进殿,跪在墀台之下,“启禀陛下,纳言唐国公李渊求见,说有紧急事务。”
杨广疑惑了一下,这个时候李渊能有什么急事入宫求见。对着下面的人挥了挥手,“你们都先下去吧,宣李渊进来。”
李渊在内侍的带领之下,一见杨广立即拜倒在地,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后惶恐地道:“陛下,臣有罪!”
看着这个表哥,杨广伸手虚抬了一下,淡淡地道:“这里又没外人,不必行如此大礼,有事就说吧。”
“陛下,臣识人不明,没有看出陈克复是一个谋逆反贼,还将女儿下嫁于他。臣有罪!”李渊头也没抬,又磕了几个响头。
杨广也被李渊的表现给搞的迷糊了,他今日午后借议事之机要擒拿陈克复的事情,只有黑衣铁卫的人知道。就连宇文述和裴蕴,高真等人都还不知道。可看李渊的表现,他却是知道了。
“陈克复是当朝左相,更是朕钦任的漠北道行军大元帅,兼节制辽西、辽西、室韦十五郡军事的朝廷重臣。而且卿昨日才将女儿下嫁于陈克复,为何今日却跑来跟朕说陈克复谋逆叛乱?”
“陛下,臣也一直没有发现陈克复的狼子野心真面目。今日犬子去见他姐姐,结果却意外发现,陈克复居然已经带着他的部下叛逃了京师了。臣听闻御史台最近掌握了不少陈克复谋反的证据,想必其定是听说了此事,最后做贼心虚,狼狈叛逃了。臣有不查之罪,无脸再担任陛下给予的纳言、辽东留守等职,请陛下革职!”李渊一连磕头,一连说的声泪俱下,好似完全被陈克复蒙蔽了一样。
“什么?陈克复叛逃出京了?”杨广一惊之下,长身而起,一双眼睛也如铜铃一般的瞪着李渊。这个消息着实惊到了杨广,陈克复的厉害杨广是清楚的。所以他才计划将陈克复引入宫中之后再拿他,为的就是确保万无一失。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就这样隐秘的计划,陈克复居然能先一步知道,而且就这样在他的眼皮底下逃出了京师。
这陈克复一出京师,不亚于龙归大海、虎入山林。如果再让他回了辽东,那么辽东的几十兵倾刻就会起兵作乱。前前后后花了无数心血的辽东即将再度不保,而且辽东一乱,东突厥的所有谋划也必然将前功尽弃。
愤怒的杨广将桌前的所有杯盏一扫而空,那些金银器皿乒乒乓乓摔落在了宫殿的地板之上。
呼哧呼哧的急促呼吸起响起,杨广的手都有些颤抖的指着大殿,“来人,马上召集所有京中众三品以上职事官员入殿议事。另马上召禁卫军所有郎将以上统领立即入宫见朕。另,马上令金吾卫出动兵马,封锁京都、全城戒严。着令,立即锁拿所有陈克复族人打入刑部大牢。”
殿中的诸内侍们已经许久不曾见到皇帝如此震怒,惊惶之下忙弯腰应答,匆忙传令而去。
第339章 分兵合击
两仪殿中,黑衣铁卫的几个统领都已经赶到。黑衣铁卫属于杨广新建的一支秘密武装,不但负责保卫皇帝的职责,也担任着秘密调查、逮捕等任务。只要有杨广的手令,他们就是一支拥有极大权利的武装。
黑衣铁卫的对外名称是禁卫骁果军铁卫营,但黑衣铁卫三千人只由杨广调动,其余十二卫四府、兵部等都无权调动。在杨广的手中,这支最初只有几十人的小队伍,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膨胀到了三千人,甚至还在快速增加。他们的权利大得惊人,可以绕过任何官府和官员,已经隐隐和后世明朝的东厂及锦衣卫相似。
统领司马德堪、副统领杨武、达奚明、独孤恪、鱼朝青五人一身黑衣黑甲单膝跪在殿中,大气也不敢出一口。他们已经刚刚得知,皇帝让他们监视的陈克复居然已经消失不见,一两百人就这么不见了,无影无踪。而他们负责监视的黑衣铁卫居然还傻傻的守在辽国公府外,到现在也还不知道真相。
“臣等失职,臣请马上调派兵马追击陈克复!”司马德堪低头头,沉声道。在心中,他已经对那些负责监视的铁卫骂了几十遍了,甚至已经在想,一会要怎么处罚这些人。自得杨广看重,组建了黑衣铁卫以后,司马德堪明面上还是骁果军郎将,正四品职。但是如今他却已经随时伴驾,而且几日前还被晋升为宜阳侯、加封金紫光禄大夫散官,终于身着紫袍。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却没有想到,属于居然会出这样的错。
身为杨广的心腹,他自然知道陈克复有多少的重要。可这样重要的人物居然弄丢了,这可是能引起一起大战的疏忽。
杨广丢过去一张手卷,“这是朕的敕书,朕命令你们立即出动所有黑衣卫士。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我找出陈克复的踪影,朕给你们全权,允许你们征调一切需要的力量。朕只关心陈克复一个人,必须将陈克复活着带回来,至于其它人,生死不论。如果陈克复回了辽东,你们知道后果!”
司马德堪捡起敕书,“臣等遵旨!”五人弯腰退出大殿。
一名内侍上前禀报,“陛下,京中从三品以上职事官,已经在外面候见!”
“宣!”
京都之中从三品以上的官员很多,但如果只算职事官的话,却很少。三师三公、三省六部的三省长官、六部尚书,御史台等三台长官,十二卫大将军、将军,九寺五监长官,东宫的三师三公等。整个朝中,除去那些三品以上的散官、爵位,真正从三品以上品级的职事京官数量很少,人数不满百。
此时赶到宫中的人数不过是七十余人,文武各半。众人来时都已经听到了些风声,知道事关陈克复,具体的事情却又不知。不过一入殿中,所有人都发现,往日最得皇帝恩宠的陈克复却没有出现,众人也都明白了,看来陈克复果然是出事了。
“诸位爱卿,之前御史台一直弹劾陈克复在辽东招兵买马、囤积粮草,意图谋反。但是朕一直不相信,可是就在刚刚,唐国公李渊亲自向朕禀报,朕才得知。朕视之为子倒,倚之为国之干城的陈克复,居然已经叛逃出京了。”
杨广的话一落,众臣都哗然出声。不少大臣都想不明白,以陈克复如今的地位,为何居然还会谋反。宇文述和裴蕴、高真等人对视一眼,眼中却满是克制不住的激动。陈克复一反,他们也就安全了。只是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是,陈克复居然还能从京城之中悄然逃脱,真是让他们有些惊讶。
宇文述迈步出列,高声道:“如此乱臣贼子,不过是另一个杨玄感罢了。请陛下下旨,让兵部立即向中原各地调发兵令,务必擒拿陈克复,绝不让他有机会回到辽东。”
杨广点头道:“刑部马上向天下各郡下发命令,只要发现陈克复的踪迹,须立即上报。各地官府有责任立即抓捕陈克复,记住,必须活捉陈克复。而且须秘密抓捕,不能让普通百姓知道此事。”不到万不得已,杨广不想将辽东军逼反。如果能安抚辽东,杨广愿意付出这个代价。
“兵部和十二卫府也须马上向中原各地的卫府和军镇下发军令,配合搜捕陈克复!务必活捉陈克复押解进京!”
裴世矩也出列道:“陛下,还须双管齐下,严防辽东生乱!”
杨广目光如炬,问道:“爱卿有何提议?”
“陛下,陈克复叛逃,不管怎么逃,他最后的目的必然是辽东。朝廷一边派军追捕,一边严令各地方配合搜捕。且须早调兵在运河及各条大道之上拦截,特别是如河北北平的临榆关、山东的港口码头,这些地方都应派重兵拦截。另外,关键还在于辽东。只要我们能派兵接管辽东,那么陈克复就算跑回辽东也不足为惧。”
裴世矩停顿一下道:“如今辽东各郡太守、通守等官员都还在朝中,无法掌控辽东。唯有派兵马入辽,兵行神速,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辽东,不给陈克复及辽东反应的时间。”
宇文述上前奏道:“陛下,如今辽东之地,有荣国公之长子来楷五千水师舰队在卑沙及汉城二港口,辽王五千侍卫军在平壤,犬子化及的五千左屯卫兵马在国内郡。且在辽西的怀远镇有裴仁基大将军父子率马步军三万驻守,涿郡有虎贲郎将罗艺的五千幽州铁骑,河北之地还有右武卫大将军李景的两万人马。另外,在山东还有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统率的三万水师舰队,淮南还有江都郡丞王世充统领的三万江淮军。这些兵马都是距离辽东最近的兵马,只要抓住机会,定能一战而平。”
杨广沉吟好一会后才道:“据朕所知,陈克复在辽东有精兵十三万,乡兵一万,民团四万,且还能在一个月内装备十万精壮战士。而且陈克复早已经谋划了近两年时间,辽东之地皆是其心腹部将。甚至如今辽东兵将的家眷亲人,也尽皆移民辽东。如果战争一起,辽东二十七万大军都将是朝廷的敌人。虽然朝廷兵马众多,可一时间却无法齐聚辽东。朕思虑再三,发兵辽东,得分三步行动。”
“立即使用禁卫军新训练出来的飞鸽传令辽东,令国内郡五千左屯卫军及五千辽王侍卫军合兵一处,再命辽东水师来楷的五千水师立即发兵,一万五千兵马合兵拿下汉城港口,以此为据点,等待朝廷水师大军登陆汉城。另,立即令裴仁基父子三万兵马坚守泸河、怀远、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