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 第4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最怕的不是其它,而是这些名为农民义军,实际上为盗匪的农民军会劫掠各郡。到时这些如蝗虫一般的农民一一扫过各郡,哪怕他们赶去击败了张金称,一时也是无法挽回这些盗匪造成的毁坏。

要想建好一县一郡很难,但是毁坏却太容易了。

辽东军虽然算不得什么正规军出身,但这些年却也是军规严厉。在辽东除了与高句丽作战,更多的时候还是建设。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的乱世之中,生活已经有多么的艰难。就算是辽东各地,也因为如今辽东军与朝廷早已经对立,而生活艰苦了不少。更别提河北山东这样的中原之地,多年的朝廷与农民军的压榨,早已经让各地民不聊生。

眼下辽东军进入河北,那么将来这些河北百姓也将是辽东军的治下之民。河北十八郡,人口过百万,如果任由张金称洗劫,将来这烂摊子还是得由辽东军来接手。不说别的,一百多万张嘴,每天都能吃空一座山。

参谋本部幕僚长兼金吾卫大将军李奔雷自然明白这些,不过他还是将眼下辽东军的实情说出来,“殿下,之前从辽东调动的四万兵马已经到了北京城外,不过原定好的契丹等各部盟军六万人马,还得有一个月左右才能到达河北。眼下虽然我们在河北有兵马近五十万人,但实际上可用之兵并不多。”

五十万人,听起来绝对是一个大数字。最起码,在大隋开皇仁寿年间时,大隋的常备兵也不过是六七十万人。如果辽东军光河北就有五十万人,那数目还不庞大。

但是实际上,陈克复与诸将都明白,这不过是帐面上的一个数字罢了。

这五十万人之中,河北的降兵就达到了二十三万人,契丹等各部族的盟军又达到了五万人左右。真正辽东军的兵马只有二十二万人左右,但这二十二万人之中,却还有着突厥俘虏兵三万左右。剩下的十九万人之中,临渝关、军都关、飞狐关、蒲阴关、井陉关五大关口就驻兵超过了十二万人。剩下的不到七万人马,其中还有三万得驻守北京城,又有一万人马分驻六郡。真正可用的机会兵马只有辽东军三万人。

除去各关城与北京的驻兵,辽东军与突厥俘虏兵与盟军,还有河北降军加起来也有三十来万人。不过河北的降军太多,没有经过完整的整编之后,陈破军不敢将这么支大军放心地拿来作战。反而辽东军如今有太多的兵力,被用来监视整编河北军。

“河北降军整编的如何了?”非常之时,陈破军也知道不能按原计划一步一步来了。

李奔雷道:“按原计划,河北军在打乱重编后,还要在这里整训三个月。然后按表现,将三分之一左右发回辽东等地驻守。眼下才整训了半个月左右,已经按计划将十万降兵整编进辽东军中。辽东军一时也无法消化太多,只能一步步来。要不然,只怕河北降后的数量太多,不但会影响到辽东军的战斗力,也容易引起军中不稳。”

陈克复摇了摇头,“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眼下河北局势变幻,我们必须开始准备下一步的进攻。特勤司传来消息,太原城局势已经越来越明朗,只怕用不了多久,太原城之争就会决出输赢。到时不管谁赢,都不可能将这半壁江南丢弃。他们一定会率兵南下,到时河北山东局势又会不同,我们不能错失眼下的大好时间。唯有先抢下河北山东,我们才算真正有实力争夺天下。”

“李司长,你们调查司最近对罗艺的调查怎么样了?”陈克复对着调查司的司长李忘生道。

“回殿下,据我们调查司的监察,罗艺如今和河北军的将领们没有太多接触,反而是天天主动与我们辽东出身的文武官员们主动接触的多。不过眼下河北降将们人心惶惶,不少的将领都经常去找他,撇下了薛世雄,倒把罗艺当成了河北军的领军人物。”

调查司负有监察大权,对于这些降将都有监察。罗艺一家自然也在监察之中,如今罗艺自觉当日他打开了临渝关,又杀了李景,带着二十多万河北军投降了陈破军。兼之知道女儿成了陈破军的人,心中也是十分得意。虽然一时还有些收敛,但却也是天天在家中设宴,整日邀请辽东出身的文臣武将收买人心。全然没把自己当成一降将对待,而且也没有再与世家薛家来往走动。

仔细地听了这些后,陈克复对罗艺的人品倒也有些不齿。不过此时他倒也就需要他这种识时务的人,那薛世雄一家人,虽然表面上投降了他,但是实际上却是有些并不太配合。就是整编之事,也是有些爱理不理。

负手在殿中又转了几圈之后,陈克复道:“我看这样吧,从河北军中抽调一支五万人左右的兵马,再编入两万辽东军和三万突厥战俘。将部队混编,以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罗艺为行军副总管,毛翊为行军长史,沈光为行军司马。另抽调一批真心归降的河北将领调入军中,加紧整编,准备随时南下。”

对于河北的局势,也只有早点早决。不过陈克复也不肯倾兵南下,到时反而后院失了火。想来想去,还是稳守一些,先将罗艺及五万河北军征入军中,混编后南下。剩下的十几万河北军,还是得多加些时间进行整训消化。

第二天,李靖与罗艺就开始征调兵马,迅速集结了十万人马,然后开始整编训练。

“陛下下,张金称派来使者求见!”内侍官小声禀报道。

今日是十日一朝的大朝会,杨杲也坐在龙椅之上,只是他虽然端坐龙椅之上,但实际上一颗心早不知道飞到了哪去。对于殿中大臣们的议事,他一个字也听不进去。昏昏欲睡之中,突然听到有人打断了陈破军等人的商议,也是一下子清醒过来,拿眼向陈破军望去,看到大丞相陈破军点了点头,忙道:“快宣!”

“末将张思力拜见陈大帅!”

那名张金称的使者是一个满脸络腮胡须的大汉,膀大腰圆。被内侍带入宫中太和殿时,还一路东张西望。进入了太和大殿时,也是十分无礼。见到天子杨杲坐在龙椅之上,也不上前行礼。

他左顾右望,看了半天终于找到了陈破军,踏着那靴子就走了过去。也没有弯腰也没有下跪,只是如江湖人一般轻轻一抱拳,就算行礼。

陈克复看这人明显就是一员武将,可身上却穿着一件从五品以上从三品以下的绯色朝服,偏偏腰间却又勒着一条金腰带,头上却戴着一顶不伦不类的乌纱小帽,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的怪异。

光这么看一眼,陈克复已经心中判定,这人也定然怕是那种盗匪出身,身上的这杂七杂八的玩意,也大概都是从那些官员的身上抢来的。看到他不懂半点礼仪,进来不拜见皇帝,却还对着自己如此大咧咧的叫陈大帅,他心中已经有七八分不喜。

“张金称派你前来,有何话要对本王说。”陈克复冷冷打量着这使者道。

那使者杨思力傲慢的道:“末将前来是奉我家将军之命前来,听说陈大帅前些日子弄了杨广的儿子登基,给自己弄了一个王爵。还一口气封了十来个王爵,我家将军如今占据河北二郡之地,拥兵二十万,所以派末将也来讨个王爵。我家将军有言,只要封个渤海王就行,至于官职嘛,就封个尚书令什么的就行。”

陈克复不怒反笑,“哦,张金称真是如此说?”

杨思力看到陈克复发笑,觉得是在取笑他,面色恼怒,“我家将军还说了,等过几天他打败了高士达,就要带三十万大军来涿郡城拜见陈大帅。”

第494章 河北苏烈

有道是无知者无畏,对于这样一个连死字怎么写都不知道的莽汉,陈克复都不由的笑出了声。不但陈克复大笑,就连殿中文武大臣们也是纷纷哄然大笑。这样的莽汉子,还真是惹人发笑。也不知道那张金称是不是一时得了点势,就已经狂妄的没边。

莫要说张金称这样的盗匪乌合,就是当初杨广调派南北两路大军数十万人围辽东,陈破军也从来没有怕过。如今张金称不过是一盗匪,火拼掉了两支农民军,聚集了十几万乌合之众,居然也敢跑来北京城不言不惭,真让陈克复有些佩服他的胆肥。

“本王念尔等无知,这次初犯就不予追究。暂且将尔项上人头寄存大你脖颈之上,回去告诉张金称,他想要朝廷封他渤海王,这算不了什么。如今朝廷就给他一个机会,只要他马上率部归降朝廷,那么朝廷就破一次例,给他一个渤海王又如何。半月之日,如果朝廷收不到他的归降表书,那到时就别怪朝廷没给他机会。半月之后,如没有降书上表,朝廷挥师百万,雷霆一击,必将其灰飞烟灭。”陈克复冷笑着道。

“陈大帅,你也莫口口声声说什么朝廷,谁不知道这天子不过是你立的傀儡。我看陈大帅也不要说什么归降不归降了,我家将军与陈大帅合作一起打天下,到时打下江山,一人一半,岂不快哉?”那使者杨思力依然是不知死活地说道。

陈克复眼睛一瞪,对这人已经是厌恶至极。看到这人的德行,就已经能知道张金称是什么人物了。

“绑了!推出午门斩首,把他的首级与本王的话交与他的随从带回去给张金称。”

陈克复一怒,那杨思力终于慌了。一时双股战战,跪地求饶道:“请陈大帅饶命,请王爷饶命啊。”

厌恶的一挥手,早有羽林军过入拖着杨思力如死狗一般的拉了出去,午门外一刀落下去,硕大头颅滚落地上。

大殿之中,罗艺跳了出来,大声道:“殿下,那张金称不过是一匹夫,却也敢对殿下无礼。请殿下许末将立马率兵南下,将那匹夫擒来听候殿下发落。”

那边鲁世深、郭孝恪等大将也纷纷要求带兵去灭了那张金称,一时群情激愤,殿中无比热闹。陈克复倒也知道,这些人闲了这么久,自然也是想着南下赚功夫去。更何况,要去打的又是张金称这样的农民军,又有谁会有压力。

“禀报殿下,河间郡高士达派使者求见!”一名内侍在外面高声道。

刚刚砍了一个使者,没有想到又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