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克复虽然打了几次胜仗,但基本仰仗的还是破军营这支百战强兵,又有着如李奔雷这些老将们的帮助才行。在破军营,他基本上除了拿些大主意,所有行军之类的事务都不用他去操心。如果不是那些人,完全让陈克复来统一支兵马的话,估计能领个一团两百人马就已经不错了。

就算是到了现在,他自认为和李奔雷等老将那里学了不少的领军知识,可是和眼前的李节比起来还是觉得差的远了。这样的人要是能为己用,当他的参谋长是最合适的,只可惜,这样的人却不是和自己一路的。像李节这样出身的人,又怎会甘愿屈居他之下呢。他不用想也能知道,如果李节在自己手中完全讨不到好的话,这人到时一定会调走的。

心里叹息了一声,继续笑着道:“李世民、李玄霸,本将令你二人增招的事情怎么样了?”

李世民来到破军营之后,还是头一次有资格参加军中议事,此时他虽然和他四弟各领兵一千五百人,不过在这营中却也根本排不上号。要不是陈克复通知让他们也来参加军议,这里根本没有他们的位置。

李世民听到最上首的陈克复叫他,激动的站了起来,“回大将军话,末将按大将军令下,已经增招了两千二百人。大将军给的条件太优厚了,大营中是人人争相来报名啊,要不是大将军要求只增招两千二百人,估计就是招一万二千人都能招到。”

对于这支李世民折腾出来的重步兵,陈克复也是十分的看重,虽然一支强大的重步军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但是这样的一支部队却是让他心动的,只要一想想那些曾经记载于史书中的强大陌刀队,他就热血不已。

现在他虽然还没有陌刀,也没有陌刀战法,但是他相信,只要肯投入人力物力进去,那么在这个时代,陌刀必定会源于他的军中,陌刀也必定能给他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086章 立讲武堂

“好,既然如此,本将就再下令,允你二人再征招身体强悍高大者两千,记住,一定得是那种身高六尺以上,手能举百斤以上巨石之人,哪怕是人不够,也要宁缺毋滥。现在虽然专用的斩马剑不足,但是我已经下令让营中的武器匠人们加紧打造。这支部队我是寄予厚望的,我不希望你到时把他们练成了一支普通的步兵,而是一支能和破军营甲骑具装的重装骑兵一样的强悍重步兵。至于如何训练,使用何等战法,到时你多向军中的各位前辈请教,特别是李节将军,你们也是一家人,你小子有空多向他学习学习。”

陈克复自己是不好意思去请教李节的,而且就算是他肯不耻下问,估计李节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气量来教他这个对手什么吧。

李世民现在就是一热血小子,心中还没有那么多的弯弯道道。一听陈克复的话,马上就转头对李节行了一个礼,“李节将军乃是我之族兄,是我李氏之中我辈一代最为耀眼之人物。小子向来对李将军敬仰不已,只是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向将军讨教。如今有这样的机会末将求之不得,以后定登门拜访求教。”

李节虽然有些不大愿意,毕竟这李世民也是陈克复的小舅子,但是想想那李世民也是他李阀子弟,又有陈克复的出面,他也不太好直接拒绝,只好点点头同意。

陈克复看到李节同意了,脑子一转,笑着道:“常言道,赶一头羊也是赶,赶两头羊也是赶,就是赶一群羊也是赶。如今李节将军身怀兵法韬略,又愿以拿出来教导军中后辈,此真是大好事一件。现我军中不说这新成立之新军,就是我破军营的一众将领军官们,也大都是从底层提拔而起。”

“且军中诸将不比李节将军这等世家大族出身,自小熟读兵书,又有家族前辈教导。我破军营包括我在内,那大都是泥腿子出身啊,识字的都少,更不要说懂兵法了。过去还好,咱们只是陛下的禁卫,每次只要依陛下的军令就行。可如今我们孤军在外,一切却得靠自己了。现在破军营更是分守五地,不少将军们也得独自领军,坐镇一城。这不禁让我很是担忧啊,毕竟一没有经验,二又不懂兵法。”

说到这里,他大笑了几声,对李节道:“刚才李世民向李节将军求教,却让我想到一个主意,现今我们征兵练军,练的不过是士卒。可是兵再强,如果将不强也是无用。所以我想来想去,不如我等白天练兵,晚上练将,现在破军营主力还在此,军中的众多沙场老将都在。又有李节将军带来的数位熟知军法的大将,此乃是大好机会啊。”

李节听到陈克复的话,冷笑了几声,心中暗想,难道陈克复想让自己成为这些丘八们的教习?想他堂堂正四品的折冲郎将,难道要受此辱,不但领兵权要被全被剥夺,还要被打发去做一个教习?

想到此不禁有些恼怒,这陈克复也欺人太甚了一些。

对着陈克复一拱手,李节冷冷地道:“大将军,这李世民乃我本家兄弟,我教好教坏也不是什么事。可是如今军中这么多的将领让我来教的话,不免过于儿戏了,更何况本将虽然如今不领兵,但是也是得了大将军的命令,负责训练事宜,又哪有这么多的空闲来做此教习?”

对于李节的反应,陈克复倒也是无所谓,笑了几声后道:“李将军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想法是在军中成立一讲武堂,不单单是由李节将军来教习。军中自我起,所有将领都将要成为讲武堂的教习,而军中不管是破军营还是新军,所有团以上的军官都要参加讲武。而且所有的军官回去之后,也必须将所听到的传授给下一级的旅、队等军官。现在我们时间很紧啊,我们面临着的是整个高句丽,所以我们必须尽全力,才能在这辽东之地生存下来。”

李节还是有些不太明白的道:“大将军,如今我等领军在外,现在让这些将领们来学习兵法战阵太晚了点吧,这未免有些临时抱佛脚之嫌啊。想本将自八岁起习武学文,自十岁起跟随家父学习兵法战阵,到如今也是学了二十余年,却也不敢说学会了多少,这兵法之事又岂是短时间能学成的?只怕大将军想法虽好,却没多少作用啊。更何况,据我所知,我破军营众将识字的都不多,更何况这些新军中新提拔出来的军官们,这些人可大都是农夫出身啊。”

“李将军所言有理,不过我并不打算如李将军当初那样的来教。所谓兵法,也不过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要教的不是大将军,也不是一军大将,我们如今要教的不过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层军官。所以,识字与否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时间短也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的是来一次突击,将这些将军从一个士兵转换成一个将军,哪怕不是一个出色的将军。但是只要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将军就行。”陈克复道。

帐中的一众军官们一听大将军居然打算让他们去学兵法,一个个都愁眉苦脸的,“大将军,我等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识的,斗大的一字只当是倒下的扁担,可如何学习这兵法阵势啊?这可比上阵真刀真枪的对砍还要来的麻烦啊,大将军,要不,我等就算了吧,让李世民和罗林他们这样的去学就好了,我们就算了吧。”

陈克复扫了众人一眼,“李节将军还记得那前日攻城之时否?我等列阵于旁观战,众将领不是对着当日的攻城讨论争辩吗?这就很好,所以我们的讲武堂就那样来。我们不要学习什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什么黄石公,什么孙膑,我们不学那些。”

李节等一众贵族出身的将领们都愣了一下,“这学兵法,孙子兵法那是入门的必学之书,这也不学,那也不学,那学什么?”

陈克复笑了一下,“诸位刚才也说了,这军中将领大都是些连字都不认识的人,我们教孙武,教黄石公等人的著述。诸位说能有什么用呢?我们讲了半天,他们能听明白吗?”

“那大人说这讲武堂怎么教?”

“讲武堂嘛,当然是要讲的。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分设骑兵科和步兵科。所有的讲武堂教习不是别人,就由我们这些将领来担任,所有人都是教习,也都是学生。我们也不讲那些听不懂的兵书,我们就讲那些大家都能明白的。比如,我们的骑兵科的军官们,可以挑一些比较经典的,打的很好的战例,把所有的战例清清楚楚的讲出来。然后我们再来具体的讨论这些战例中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甚至哪些地方做的不是很好,也可以讲哪些地方能做得更好。总之,就是讨论。”

李节有些疑惑地道:“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大家能学到东西吗?”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要让他们从头开始,那我们得从什么时候教起,又得教到什么时候?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出一大群兵法家,而是为了学以致用,能马上将眼前军队中的将领们进行一次短期培训,以加强他们的能力,帮助我们更好的在辽东立足。”

“可是,我们不是只需在辽东殿后半个月就行吗?这教的再快,也赶不上吧?”李节还是觉得陈克复的这想法有些不着边际。

半个月,陈克复笑了笑,他是打算几年之内都不会离开的。不过,这样的想法他是不可能告诉李节的,培训军官,陈克复的目的最主要的不是眼前,而是将来,现在不过是提出这么一个借口罢了。

陈克复不着声色的笑了笑,“反正现在大家每日训练之余也是没事,让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说不定还会弄出点什么麻烦事来。现在我们把所有的军官都弄起来学习了,他们也就没有时间瞎想了。更何况,学了总会有些用的。毕竟我们不但要学习讨论过往的战例,也是讨论眼前的局面,这多少总能让这些军官们有些清楚的认识。”

李节虽然还想反驳,但是最后也还是算了,反正他觉得最多半个来月,到时就得回军了。只要回了朝,他就不相信还会没有办法制的了陈克复这位跋扈的将军。

陈克复一声令下,辽东城下的所有领两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