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 第8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打,这次一定要打,但绝不能莽撞而行。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雁门防线,我们不能拿这条防线冒险。未谋胜,先算败。我们得先考虑到最差的结果,雁门我们赌不起。”

骁骑卫大将军,辅国大将军衔,扶余郡公陈青疑惑道:“陛下之意莫不是让王仁恭元帅单独出战?陛下,臣以为不可。虽然王元帅上次奇袭突厥取得了辉煌大捷,但事情可一不可再,再想突袭突厥大营并不可取。而且经上次一战,虽然王元帅所部已经休养恢复,但王元帅与薛定国元帅两军相合也不到六万之数,突厥光在大利就有三十万,更何况,在草原上还有十万,随时可以迅速回援突厥。”

陈克复哈哈笑了两声:“扶余郡公刚才说得没错,突厥人在大利有三十万,王仁恭与薛定国两军步骑加一起才不过六万,敌众我寡。不过,朕并没有说让王薛二位元帅去打统叶护。”

多年来一直随侍陈破军身边的羽林大将军陈雷却是心中一动,脱口道:“陛下之意是打草原上的那支十万人的突厥铁勒九姓部族军?”

“没错。”陈克复笑着点头道。

上柱国,镇军大将军,兰陵郡公,太子太傅皇甫无逸也不由眼前一亮,出声赞道:“善!这支突厥军刚刚扫平了铁勒草原,如今正移军霫国与奚国边境,按情报他们并没有进攻两国之意,似乎只是准备震慑两国,并且防止我军从东面的契丹草原绕入突厥后背。他们与统叶护大利城的军队相距遥远,且周边并无强敌,肯定会疏于防守。如果我们突袭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王薛两位元帅虽然只有六万兵马,但绝对能击败这十万突厥军。”

右仆射杜如晦这个时候也有些兴奋道:“不不不,我军并不止有六万。诸位大人难道忘记了刚刚左仆射所说的辽阳新结盟的盟军已经有十万之数?”

“没错!”陈克复笑着点头。杜如晦的头脑很清晰,并没有忘记刚刚结盟的那几个盟友的兵力。九相之中,有着杜断的杜如晦官列尚书省的二位主官之一的右仆射。本来陈朝官制也大多脱胎于隋制,隋制中,隋初尚书省的两主官为相,左仆射为首相,右仆射为副相。左右仆射分领尚书诸曹,左仆射又有纠弹百官之权,权力大于右仆射。后来杨广即位,对首相杨素多有犯忌,不断的削弱左仆射的权利。

隋文帝时,废录尚书事,尚书令虽置而常缺。于是尚书左仆射成为朝廷首相。高颎为左仆射达十九年,杨素为右仆射,与高颎共掌朝政。杨素代高颎为左仆射后,隋文帝以其权重,对之疑忌,命他三五日一至尚书省评论大事,表面对他体恤和尊崇,实则削夺他的权力。隋炀帝时,杨素进位尚书令,买不问事;杨素死后,尚书令位阙。

陈朝复国后,朝廷设九相,皆加参加政事衔。三省六部中,主持朝廷行政事务的尚书省的二主官便成了公认的首相和副相。虽然公开上,九相地位相同,且轮流执掌政事笔批红,但因尚书省的重要地位,左仆射的权利依然是远高于其它八相的。

虽然房玄龄办事稳重,忠心不二,不过向来比较重视制度的陈克复还是在暗中对仆射的权力加了限制。陈克复以仆射当求访贤才为理由,命令尚书省细务悉由左右丞处理,有冤溢大故才呈报仆射,如此一来,便等于将两位仆射的权利同时分出了一大部份来转交给尚书省左右丞。

相对应的,还增加了右仆射的一些权利,如此一来,尚书省基本上是四头执事,左右仆射与左右丞虽为上下,但职事权利却分割清楚。按例,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省六位主官皆加参知政事衔为相国,而另外三位相国,则朝中三品以上官员皆有可能,不但六部尚书,就是九卿五台,甚至是如尚书省的两丞都有资格为相。

如此一来,尚书省的权利更重,但相反的,尚书省的两位主官权利反而下降了许多。杜如晦为右仆射,却也敏感地感受到了这些,面对这些细微变化,他也唯有更加尽兴办事。近来朝中有股传言,说是皇帝有意将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调回朝中,职务便是尚书省。

长孙无忌是国舅,向来得皇帝信任,当初更是曾经为九相之一。他若回朝,必然入相。尚书省不可能一下子出三位相国,极有可能便是他让位给长孙。虽然他也觉得他不是那种为外利所桎梏之人,但心中也不免有些失落。可是现在听皇帝的意思,明显是准备主动出击,与突厥人进行一场大战。

以王仁恭与薛定国两位元帅领兵,六万陈军加十万辽东盟军,这一仗的胜算很多。而如此一来,河东前线许久的平静也将打破,这个时候,身为河东总督的长孙无忌也不太可能会调入朝中。一想及此,虽然总提醒自己,皇帝的旨意,不论是雷霆还是雨露,都是君恩。但如果能保住副相之位,谁又愿意让位呢。

在他有些走神之时,龙椅上的陈克复却已经与众臣迅速地拿出了一个进攻方案。此时,皇帝已经口诏,中书省的翰林学士已经在当场拟诏,门下省已经在商议派往王薛两位元帅处传旨的官员了。

第919章 以攻代守

腊月初八,天寒地冻,冻死寒鸦。

萧关要塞之内,陈克敌正与诸将围着火炉军议。

“探马回报,薛举父子已经彻底击败刘武周。刘武周被恭仁杲一路从灵武追到了榆林,最后走投无路,抱木跳河,游过黄河,逃入了定襄大利投奔突厥统叶护,可惜对于统叶护来说,地盘兵马全无的刘武周不过是一个丧家之犬。统叶护与宇文化及再次结盟之后,便在当天拿刘武周的人头祭盟了。”徐世绩笑着说道,一世枭雄刘武周的亡命,对于陈军来说,不过是一件必然之事。这次不死于突厥人之手,下次也必然会死于陈军之手。早死晚死,又有何区别呢。

陈军诸将真正关心的还是刘武周死后之事,刘武周被灭了,尽夺其地盘的薛举却让人忧虑。

击败刘武周之后,薛举夺得灵武、五原、盐川、朔方、榆林、弘化陇上六郡。刘武周原来所占据的其它诸郡,雕阴、延安、上郡,北地、安定、平凉六郡则除了少数几城,基本上落入了陈军手中。

如此一来,薛举的秦军实力大涨,收降了后周的那些降军之后,兵力已经暴涨到了十五万之众。而且现在关陇四方势力,论起地盘来,也以薛举最广。陇右、陇上甚至还延伸到了河西一部份,秦军的地盘就如同一只沙蝎那张开的巨大钳子。

而入陇的陈军,便首当其冲的被包围在其中。

西有薛举,东有宇文化及。陈军据守萧关,并打下了从萧关到东面黄河与河东的交境陇山一线。没了刘武周,陈军的形势一下子间反而便的严峻起来了。

“刘武周真是个没卵子的怂货,好歹他手里也还有着七八万的人马,数十座城池,居然不到半月的时间就彻底被击败,连一兵一卒都没带走就把全部家当送给薛举了。真想不明白,就凭他这怂样,当初是怎么把梁师都他们给火并掉的。”黄君汉摇头骂道。刘武周倒是死痛快了,萧关的陈军却一下子陷入了两面包夹之中,这全都因为刘武周的没用。

陈克敌长吁了一口气,皱眉道:“现在再去骂刘武周已经没任何意义了,关键还是薛举的态度。他刚吴并了后周地盘人马,只怕他不会就此停下脚步啊。”

“薛举之前投降归附,虽然并非真心。但若说他刚火并了刘武周,就敢打我们的主意,这不太可能吧?”苏烈不敢置信道。

一直没说话的单雄信却道:“我看很有可能,薛举父子都是残暴之人,尤其是那薛仁杲不但残暴,而且无信。当初薛举起兵之时,扶风郡的大盗唐弼拥兵十万,拥立李弘芝为天子,自立为唐王。薛举派兵攻打唐弼,久战不下。薛举便依郝瑗之谋派人劝降唐弼,并许诺只要唐弼杀死李弘芝归降于他,便依然许其为王。结果等到唐弼杀了李弘芝率军降薛仁杲之时,薛仁杲却突然出兵袭击了没有防备的唐弼,唐弼只骑逃走,薛仁杲夺其全部兵马与地盘。”

这件事情,可谓是天下皆知。尤其是对于出身于义军的单雄信等将领来说,薛仁杲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是十分不耻的,如果薛仁杲真打败了唐弼还无可厚非。可即答应了归降,却又背后突袭,这就是无信无义了。江湖出身的义军将领,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人。

“狗改不了吃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薛仁杲的生性,这种小人既然夺了刘武周的地盘,势力暴涨,那他绝不会再甘心俯首称臣。更何况,他先前归降也不过是假意。最大的可能,薛仁杲接下来会进攻我军。又或者,他会暂时按兵不动,等我军与宇文成都两败重伤之后,他再来得渔翁之利。”徐世绩也十分赞同兄弟单雄信的话。

“按薛家父子一向的做事风格,这确大有可能。无论是他们选择哪一种,那结果都会对我们十分不利。宇文化及这次调集了十二万兵马前来反攻萧关,我们压力巨大。就算能守住萧关,到时也会伤亡惨重,如果再有一头野兽在一旁流着口水窥探,那这事就麻烦了。”

单雄信看陈克敌皱眉不言,低沉声劝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碰到薛举父子这种无信之人,不如下先手除之。眼下大雪,宇文成都驻守长武,暂时还没有立即进攻的打算,我们何不学那薛举,一举突袭秦军,打他们措手不及,先灭了秦军。就算灭不掉,也必须重创他们,把他们打的无威胁再说。要不然,放着这样一头野兽在身后,我们如何能尽全力与许军大战。”

胡海听到单雄信如此激进的计划,不由的惊讶地张大了嘴,好半天也没发出声来。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发。胡海发现他们这群人在一起,还真是他娘的相似。似乎这些人都不知道什么叫畏惧,不知什么叫规则。

好半晌,胡海才笑道:“俺老胡倒没想到,和单将军这么和脾气。咱们要是早个几年遇到,俺老胡定然早就拉着你结拜了。单将军这话虽然对俺老胡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