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 第9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张仲坚元帅回报,说已经按陛下旨意准备好一切,今晚将依旨而行。”陈雷上前轻声道。

陈克复点了点头:“那就好,对岸的情况如何了,打听的清楚了吗?”

“对岸一切果然如陛下所料,昨天宇文士及带一万残兵并没有回潼关,而是撤入了广丰仓城之中。到今日中午,从长安方面又有一万兵马增援。傍晚时,又有几支兵马陆续进入了广丰仓城,每支兵马三五千不等。现在广丰仓城之中,估计有近四万人马。”

陈克复心里一估算,已经猜测这些援兵肯定都是渭南一带的兵马了。甚至长安城肯定也调派了一部份兵马,算起来,最后赶到的增援兵马中,肯定还有武关、蓝田一带的兵马。

不过只有四万人马,这些还是让陈克复有些失望。

他先前让元礼骗宇文士及,在渭水北岸伏击许军,也只是整个计划中的一小步而已。调动潼关一部份兵马过渭水增援蒲津,趁机伏击吞并其一部兵马。然后故意陈兵渭水北岸,兵锋直指广丰仓,目的就是想要攻敌所必救,引许军离开潼关、长安、武关等城池,让他们集结到渭南。

如此,才好进行下一步。可是现在赶来的许军加起来才四万,关中几个重要的城中肯定还留有不少兵马,这对他的计划可就不大好了。

“陛下,那些被围的许军快要饿死了,是不是该给他们些食物?”张出尘有些不忍心的道。

陈克复沉吟片刻:“那些许军不过是用来迷惑对岸的宇文士及,二来昨天我军也没有带那么多粮草在身边。不过既然今晚就有行动,这些人也就用不着了。快个人去招降,如果愿降,就让他们扔掉武器投降,我们即给他们换到俘虏营中,给他们食物。如果不愿降,就让他们继续留在那里喝西北风好了。投降的暂时不要整编,把他们先押回冯翊城中看管,等这边解决之后再说。”

陈雷下去传令之后,陈克复望着对岸,叹道:“看来是打的还不够痛,既然如此,那就再打狠一点吧。”

又是一个无月之夜,夜幕低垂,狂风呼啸。

渭河流缓,两岸平坦,处处皆可架设浮桥。南岸的许军两天来也是沿岸遍派斥候,随时观察着北岸陈军的一举一动。宇文士及早已经发下话来,只要陈军敢渡河,便要来个本利全送,打陈军一个落花流水,全赶下河去喂鱼。

虽然一连两日陈军皆无动静,甚至有斥候探到,陈军依然还在围困那数千被围的弟兄。被围弟兄数次发起突围,并没一人投降。这个情报传回,让心中受伤的宇文士及难得展颜而笑,大叹路遥知马力,真正是疾风知劲草。关键之时,才显出了梁元礼将军与麾下数千将士们的忠义。当下下令,把所有被困北岸的将士名单抄录一份,发回长安,让朝廷给各家将士家眷厚加抚恤,不能亏了这些忠贞将士。

南岸的许军将士见到北岸还有一支坚持战斗的国朝忠贞将士,心里不免觉得陈军在围杀那数千将士之前,不可能会南渡。如此一来,监视着渭水的斥候们也不免有些懈怠。尤其是在这寒冷的晚上,他们可不觉得陈军能偷偷摸摸的把浮桥给搭起来。

这样的天气,就算是大白天的搭一座浮桥,也得诸多时间。大晚上无星无月,如果又不点火,想渡河怎么可能。

不过显然这些这样想的许军斥候并不清楚陈军的风格,陈军向来就喜欢兵出奇招,不走寻常路就是这支军队的最大风格。

渭水滔滔,北岸河边此时人衔枚,马裹蹄,两万兵马静静的潜伏着。

“来了,来了!”

一名斥候飞奔着过来,兴奋地对陈克复喊道:“陛下,张元帅到了。”

果然,黑暗中数十骑人马赶至。为首一人却正是本来驻扎在武关对面的张仲坚大胡子,一见到皇帝,他立即上前行礼。

陈克复一把拉起他,“一切准备好了吗?”

“一切如陛下所说,五百艘船,已经过了渭口,臣先行了一步,他们马上就到。”

“有人发现没有?”

“放心,臣等十分小心,这次所选皆是小船。潼关守军被陛下一招骗走了两万,只剩下一万人马现在坚守着潼关,连关城都不敢出。”

“那就好。”陈克复笑着点头。这两天来北岸的陈军一直没有半点动静,等的就是今天晚上。

在对岸的许军看来,陈军要想攻打他们,那首先就得过渭水。而要过渭水,以现在的天气和水量,那就必须得搭浮桥。而浮桥却不是那么好搭的,几个小半天时间哪里可能搭的起来。而只要陈军一搭桥,斥候们肯定能马上发现。到时来个半渡而击,这可是个击败陈军的绝好机会。

所以在大多数许军将士看来,陈克复不可能会做这样的蠢事。

而陈克复正利用许军的这种思维方式,来了一个出其不意。

渭水河宽,水流平缓,河岸平坦。要过河确实唯有搭浮桥这一步,但浮桥的搭法可不止一种,其中最快的一种,那便是舟船相连,瞬间可成。

早在前天,陈克复就已经派人急传旨意给张仲坚这位前水师元帅,让他准备一批小船,趁夜时从黄河偷潜入渭水。

现在,船已至,浮桥也就没半点问题了。

五百条船,可以直接在渭水中搭起十座浮桥,而且几乎是瞬间可成。舟船相连,扑上木板,一座简易的浮桥瞬间可成。

“陛下,浮桥已经搭好!”传令官兴奋地道。

黑夜之中,陈克复也是十分的兴奋,望着滔滔的渭河水,还有那南岸的远方,郑重道:“渡河!”

“陛下有旨,全军渡河!”

传令官纵马飞驰,将命令一遍遍的传递给潜伏等待的诸军将士。

“过河,过河。”

一个接一个方阵的步骑开始整齐有序的迅速渡河,一切都早有计划。三万兵马过河,并没有丝毫的混乱,也没有多少声响。而且为了做到隐秘和突其不意,早在船只刚到之时,一批精锐就已经乘着船最先渡河。他们将成为渡河先锋,将南岸十里之内的敌人斥候清理干净。

渡河是紧张而又激动的,这么大规模的行动,就连陈克复也不能保证计划能够完美的实行。计划再好,也总担心会有意外之时。不过让他始终担心的事情最终并没有发生,将近四更天时,三万将士已经全部渡过了渭水,在南岸整队待发。

第950章 渭水之战(五)

月黑风高,天寒地冻。

两天前那的渭北之战,到现在还让永丰仓城中的许军士兵们心寒。两万潼关精兵,居然被一个降将轻易的玩弄于手掌之间,骗的晕头转向,傻傻的连夜赶到了渭北敌人的埋伏之中。

一想到要不是当时秦王急着渡河,以至于没有停下来搭建足够的浮桥再渡河,才让他们这近半的兵马没有陷入包围,想想就让他们有种后怕的感觉。

听说渭北那数千兄弟还在坚持着,至今还未降敌。这样的风雪天里,也不知道这两天他们是怎么过的。

呼呼的风更紧,仓城上值守的许兵双手抱着长矛在怀,缩着脖子不停的跺着脚以御寒。

不经意间抬头一瞥,夜幕的城下似乎有大片的阴影在向这边移动。

打着冷颤的许兵呼着白气扭头对旁边缩在城垛下闭眼假寐的伙长道:“牛哥,你快看那是什么?”

“估计是狼吧,这大半夜的难不成还能是陈军飞过渭水来了不成?”另一个老兵油子也缩在城垛下避风,看都没看就说道。

那伙长却有些警觉的睁眼,侧头将耳朵贴在冰冷的城垛之上仔细聆听。越听他就越眉头紧皱,最后目光中已经露出了恐惧之色,他猫着腰靠着垛口往城下望去,只见那白茫茫的雪地中,影影绰绰居然似乎有无数的白猪在动。

身为经验丰富的底层军官,牛哥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敌袭!击钟,发讯号!”牛哥那嘶哑而凄厉的声音已经响彻夜空。

那个小兵还没有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在此时,咻的一声呼啸,一支没羽的铁箭已经穿过了他的脖颈。

“敌袭,敌袭!”

城头上一阵大乱,有的慌忙起身张弓搭箭,有的还在茫然四顾。有几个已经在向警钟处奔去,还有的已经点起了呜镝火箭,向空射去。

“铛铛铛——”警钟终于响起,惊起城中军卒无数。

不过一切似乎都有些晚了,城下的敢死队五百锋卒已经披着白披风摸到了城下。一把把连弩将密集的箭雨不要钱一样的沷向了城墙上,还有几队士卒将几座轻型的投雷车已经搬到了城下,迅速在箭雨的掩护下,向着城头上投出了第一披烟雾弹。

箭雨,烟雾……

城头上的守军一下子被打的找不着南北,而陈军敢死队却已经迅速的利用飞索攀墙而上。

广丰仓只是一座存储粮食的大仓库,虽然因为粮仓的重要性,围着粮仓修建了仓城,可城墙根本无法和那些重镇要塞相比。不到两丈的城墙,在那些龙精虎猛的特战队眼中,不过就是堵小土墙罢了。

如果是大白天正面强攻,那个时候城上还会有各种城防利器,不过现在嘛,就是一堵墙而已。

“吱呀!”

广丰仓的北门已经打开,速度快得惊人。

早已经等候在一旁的马宁立即率五千西凉骑兵翻身上马,纵马冲向北门。

“马宁五千西凉骑兵从北门入城,贺若隆、贺若东两位将军率五千兵马围东门,常仲兴将军率五千兵马围南门。另外,出尘,你率五千女兵守在西门外二里之外,一见许军从西凉冲出,立即在后追击。记住,你们的任务是追击,而不是与敌接战。陈雷,交给你一个最重要的任务,你将随军的五百骑破军营甲骑具装带到城西十里处埋伏,以逸待劳。等到许军到了,先放过最前面的,只管截杀其中军。你们是重骑兵,只需要冲锋一次即退,后面的由朕与诸位将军来对付。”

“陛下,我们已经突其不意拿下了北门,何不直接围起歼敌?干嘛还要放他们跑了再追,岂不是麻烦?”

陈克复笑了笑:“兵书有云,围三必阙。虽然我们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可我们只有两万人马,宇文士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