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记 作者:沈夜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徐福记 作者:沈夜焰-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郎泽宁那时还没那么牛掰,就算得到了一点点的温暖,几次碰壁之后也就抵消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路还是自己走,事儿自己扛,自己挺自己。所以说,成功男人或者沉稳凝重,或者豁达大度,或者严谨认真,或者宽和温厚,那都不是天生的,都是被生活一点一点磨出来的,他一定有比旁人更严肃、更复杂的经历。
郎泽宁一进大学,就以赚钱创业为自己唯一目的,至于学业,拜左威廉所赐,他的英语那叫一个呱呱叫,这点恐怕得让徐春风很是失望伤心。其余什么马哲啦、邓选啦、毛概啦,期末背一背就行。
他在学校里很沉默,有意识地和同学们保持距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还不是很适应自己有别于常人的性取向。师范英语系就是女生多,可他对女生偏偏没兴趣;男生呢?直男在一起勾肩搭背你给我一拳我给你一拳吃一个碗里睡一张床上洗澡在一个喷头下夏天光膀子冬天钻被窝太平常了,可他觉得不行,那对他来说叫性骚扰。你天天性骚扰别人或者被别人性骚扰一个试试?保你三天都待不下去。他也不太愿意和那些同学在一起,他们不是埋怨食堂伙食太差就是老师水平不高,要不就是条件不好女孩子太高傲,没完没了就知道抱怨,抱怨抱怨日子就过去了。郎泽宁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时间,改变不了现实,就改变自己吧。
郎泽宁刚开始对徐春风的态度也是那样,别指望被摸一把屁股看着对方笑两下就突然发疯似的非你不可,那不叫爱情,那叫发情。郎泽宁早上起来就出去瞎跑,晚上熄灯才回寝室,什么活动都不参加,上课都不去,一个月里和徐春风见面的次数少得可怜,能注意到他才怪。
等他终于注意到那个小子的时候,徐春风正在倒霉。

徐春风家是农村的,上面有俩哥,算他三个男孩子。农村有句俗话,叫“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更何况是三个“半大小子”。他家一年收入也就一千块钱,还得年成好的时候,所以他考的是师范,这个不交学费,每个月还有补助,可生活费还得自己张罗。出来的时候,他妈给了他五百元,大哥要结婚,女方家是要房子的,这已经不少了。
学校有几个贫困生的名额,他申请了一个。学校这笔钱是一些企业赞助的,这些企业领导也就是想沾粘学校的干净气,弄得自己像挺有文化似的,连带出个好名。于是就搞了个捐助仪式,领导讲话呀,记者采访呀,挺热闹。
辅导员提前找到徐春风,她觉得这孩子实诚,写了个感谢稿,让他代表被赞助的同学上台念,还特地嘱咐徐春风别穿得太好,朴素一点。
徐春风大部分的衣服都是捡他俩哥剩下的,为数极少的几件是临走前他妈带他到县城里买的,不用特地,也够朴素了。可这事让徐春风挺堵得慌,咱说过,春风是个要脸的孩子,他觉得受人恩惠,是应该表示感谢,可用的着这么大张旗鼓吗?他上台看着台下一众人士腆着肚子脑满肠肥一副施恩的嘴脸,就特闹心,磕磕绊绊念完了感谢稿,还被主持人解释为“感动的”。
徐春风低着头走出会场,觉得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伤害。他把手上那张巨大的假支票团吧团吧塞进了道边的垃圾箱,有心想把两千块助学款退回去,到了辅导员办公室门前,又停住了——他是真没钱,也不能再向父母要,既然已经收了,就收了吧。
谁知道更糟糕的还在后面,那个上台递给徐春风假支票的企业家,居然是封玉树的爹。当天晚上徐春风就知道这件事了,还是封玉树亲口告诉他的,再加上封玉树同学的种种行为(这个咱以后再表),徐春风痛下决心,饿死也再不领救济粮!





5

5、大前门(3) 。。。 
 
 
说饿死,可也不能真饿死,徐春风想找点兼职干干。可他能干啥,是英语系的学生偏偏英语还不咋地,去商场超市搞促销人家还都要女孩子,再加上学业还不能扔了,能干活的时间着实有限。一个老乡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去送报纸,这活好,早上4点取报纸,送一圈回来7、8点钟,正好上课,一个月500。
徐春风去小河沿的旧物市场买了一辆二手车,幸好送报纸站就在学校马路对面不远,徐春风交了200元押金,轻轻松松成了红马甲大军中的一员。
老师傅带他走了两天,第三天就去别的片儿了。他把所有的报纸放在车上,一早4:30准时出发。
郎泽宁遇到徐春风,已经快中午了。他也是骑个自行车,后座上放着货,老远就看见十字路口边上围着十来个人。一开始还以为是交通事故呢,无意中一瞥,正看见人缝中露出的假阿迪四条白杠杠,他没办法不联想到徐春风,在他印象里,也就那小子穿过这种衣服。
走过去一看,可不是,小破孩深深低垂着头,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旁边一个中年男人指手画脚地乱嚷嚷,看样子还挺生气。
徐春风正骑到十字路口,赶上红灯,停下来等信号,旁边一个男的忽然开口:“靠,这不我的车吗?”下来一把扯住徐春风的自行车:“你个偷车贼,你给我下来,快点下来!”
徐春风当时就愣了,半天没反应,那人提高了声音:“我说你下来听见没有?”抓住徐春风的胳膊,用力一扯,徐春风差点摔倒,趔趄一下才站稳了。自行车可立不住,报纸撒了一地。徐春风生气了:“什么你的车啊?我刚买的。”
“你买的?你在哪买的?有正规发票吗?这车他妈的就是我的!”那人火冒三丈,一指左车把上的红漆小点,“这就是我做的记号,一个星期前刚丢,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你还狡辩什么呀你!”
那个红点徐春风买的时候就看见了,可他买的本来就是旧车,也就不能计较品相,梗着脖子争辩:“才不是,是我买的,花了50块钱呢。”
“哈,你还有理了,我告诉你,这车它就是我的,正规渠道买的,有发票有保修卡,我是上了牌子的。大家来看看大家来瞧瞧。”那人招呼围观者,“别以为把牌子摘了就完事了,车架子上还刻有编号呢,XOXO419,看看是不是,是不是?”
有人凑热闹上前瞅一眼,编号刻得特小,不仔细看还真辨认不出来,果然是XOXO419。这下徐春风没词了,他怎么能想得到自己买的居然是个贼赃?更想不到还会在大马路上碰到车的失主,被人抓了个现行。这么大个城市,在路上并排走两辆车同型号同颜色的都不太容易,更不用说俩人同骑过一辆车了,这概率估计和大海捞针有一拼,偏偏就让徐春风赶上了,你说他倒霉不?
这一下证据确凿,徐春风傻眼了,男人不依不饶非得要把他带派出所去。徐春风当真是百口莫辩,杵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被那人骂个狗血喷头,周围的指指点点。他低垂着头,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郎泽宁站在圈外,听那人骂了两句就听不下去了,扒开人群挤进去:“嘿,大哥,行了啊。”
那人见来个管事的,等起眼睛:“什么行了?这事没完,快点跟我去派出所。”
郎泽宁和颜悦色地说:“大哥你别生气,谁丢了车都着急,今天也真是凑巧了。这车不是他偷的,真是买的,在二手市场买的。当时就图便宜了,也没问发票什么的。”
那人不依不饶:“你说买的就是买的啊?我不管,让警察问个明白。”
郎泽宁从兜里掏出学生证:“大哥,我俩都是学生,家里困难没办法,出来打工赚学费。他送报纸,我卖点零碎。你看他,细胳膊细腿的,像贼吗?再说了,要真是偷来的车,早就出手卖了,也不能自己骑着满大街逛啊。”
那人看看学生证,说:“贼也没在脸上写字啊,我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声调低了点。郎泽宁笑:“当然去派出所问明白最好了。可大哥你看,咱俩都农村的,考上个大学不容易,真要闹到派出所去,把学校领导叫来,这大学就没法念了。大哥,你也有孩子吧,一家子希望都在这孩子身上呢,能抬抬手就抬抬手吧。”
那人没说话,他看出郎泽宁不是农村的,不过那孩子挺像,而且有学生证,也确实是大学生,心里挺犹豫。
郎泽宁拿出包烟来,抽出一根递给那人:“大哥,来支烟。”那人瞥一眼,是玉溪,也就没言语,让郎泽宁给点上了。郎泽宁顺势就把一盒烟塞到那人兜里:“大哥,就这么着吧,都是学生,也不容易。”
旁边有人帮腔:“行了吧行了吧,车都找回来啦。”“就是就是,差不多就得了吧。”
郎泽宁笑:“说句话大哥别生气,要不是我这个同学把这辆车买来骑上,你还找不到呢,这也叫缘分。”
说得那人绷不住,扑哧就乐了,旁边人也笑。那人夹着烟:“行,小伙子,有你的。这事就这么地了,我也没吃亏。”转头对徐春风说,“谢谢你同学吧,以后小心点,别光图便宜。”上前把报纸摆到地上,骑一车推一车走了,其他人见没热闹看,也散了。
郎泽宁走到徐春风身边:“没事吧你。”
徐春风不吭声,蹲下来捡地上的报纸。郎泽宁说:“没有自行车,你这报纸恐怕送不了了。”徐春风还是不吭声,把散落的一份一份捡起来,用力擦着报纸上的污渍。
郎泽宁有点不乐意了,我看在同学的面子上,出来帮你个忙,你可倒好,别说谢谢了,连句话都没有,这可真是上杆子不是买卖。也就不再说,推车转身就走。
徐春风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也知道多亏郎泽宁自己才能脱身,他想说话,可说不出来,心里的委屈酸楚难受一阵一阵地向外拱。春风从小到大都是好孩子,懂事又听话,是老师父母宠着的人,别人给个白眼都得细想半天,要是老师批评一句,跟天塌了似的,这样的错误绝不再犯,好几天睡不着觉。今天可倒好,丢脸都丢到姥姥家去了,那么多人围着,被人指鼻子骂是小偷,他哪受过这种待遇呀,死的心都有。而且竟然让自己同学看见了,还是自己以前看不上的同学,你说怎么就这么倒霉呢?
郎泽宁骑了两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