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收割的现场来,此时庄户们都是满脸的笑容在收割着,因为这收割的稻谷里面有大半是他们的收入,所以他们才是笑容满面的,杨恒的规矩就是,稻谷收割下来之后,很快就要把稻谷给脱粒,然后就是直接把稻谷入仓的入仓,进庄户家的进庄户家,交税的交税,而且税收的人员就在边上观察着,甚至量稻谷的斗都在他们的面前看着,每量出一定数量的稻谷之后,他们就会抽取一部分当做税收来收取,“驸马,这是你的完税收据,你收好,下官告辞了。”“老父母慢走,老父母慢走。”也不知杨恒是从哪里学来的,竟然叫县令为老父母,让县令有些哭笑不得了,这算是什么称呼,他无奈的摇着头就跟着粮车走了。
“阿郎,你并不老呀,怎么驸马会这么称呼你呢?”跟在县令后面的衙役们纳闷了,在这个时代,这上下级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复杂,所以衙役们跟县令说话都是很随意的,甚至都不称呼县令的职务,或者是明公这个称呼,而是直接称呼阿郎,这样显得更加亲近不是么。
“呵呵,这,我也不知道了,不过驸马这人还是不错的,你看他对他的庄户们,他们分到多少粮食呀,足够吃的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收割的这么快,而且他还不欠我们的税收,就是调侃一下老夫又如何呢,”县令也顽皮了起来,他收到了粮食,自然是很高兴了,尤其是稻谷这种粮食,那是这个地方很稀少的一种粮食呢,要知道,自从杨恒来到了他的治下之后,他的年评可是每年都达到上评呢,甚至还连续在这里当了两任的县令了,眼看他就要往上提了,这怎么能不让他高兴呢。
“是啊,驸马真是一个好人,我有个远房的亲戚,就是在驸马的庄子上住,由于他是晚来的,可他并没有收到什么排抵,竟然也能在驸马府上找到合适的活来干,甚至他们的孩子都在驸马开的学堂里面学习呢。“几个衙役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杨恒来了。
杨恒庄子上的这些庄户,甚至是老爹庄子上的庄户们都是有自己的土地的,可他们的土地很少,虽然说是有授田,自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授田的了,杨恒庄子上的这些庄户就是授田不多的人家,自然他们就需要佃杨恒家的田地来种了,而杨恒也很乐得如此,这样他就可以少添置一些下人了,要说这些田地,其实都是李二奖赏的,还有他们的一些必授的田,尤其是杨恒的一些功绩太多,李二没法提拔他,那只好给他赏田地了。
第一卷 第二八四章 琐事(二)
秋收的工作,随着不同的庄稼陆续的成熟,也都慢慢的完成了,甚至秋播也都完成了。
秋播,自然不止杨恒一家如此了,现在在杨家的周边,甚至来说在整个长安的周边,都会种植冬小麦了,这个时候,可不是杨恒刚刚穿越来的那段时间了,在那几年,真的很难见到有几家是种植冬小麦的,为啥呢,因为没有几家喜欢吃这个小麦的。
要说这个,也正是杨恒纳闷的一点,因为那个时候,人们普遍种植大麦多一些,大麦,其实跟小麦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也就是那种酿造啤酒的原料了,可为啥没有在华夏出现啤酒这个东西呢,对了,好像还有一种啤酒花的东西添加在里面,然后才会做出啤酒来。
或许,大麦跟小麦有口味上的区别吧,确实,杨恒也感觉到用小麦粉做出来的胡麻饼,春饼等各种饼食要比用大麦粉做出来的口味差些,再细一品,也不是口味差,或许是习惯问题吧,还有就是种植的原因了,在杨恒种植冬小麦之前,这里的小麦产量相对大麦来说产量要少一些,可不是杨恒的前世,大麦的产量要比小麦产量少多了。
当杨恒做的发酵之后的面粉做的馒头出来之后,这大麦也开始慢慢的种植的少了,市面上也多出来发面馒头这种食物了,相对之前,也不是没有馒头这种食物,不过是略有发酵的半发面的馒头,自然那口味还是用大麦粉做的好吃一些,就是这几年,大麦也还是有一定的种植量的,大麦的抗旱性能要比小麦强多了,所以在一些水源稀少的山地还是要种植大麦的。
现在杨恒也是有些担心,大麦这个东西。也许很快就要在大唐消失了,为啥呢,就是因为水车的利用。还有就是在初唐整个的大唐境内水系相当发达,很容易就会把水给提到高处去。尤其是经过杨恒改进的小麦的种子,那是要比大麦的产量高出几倍还要多呢,在这个粮食产量很少的年代,人们很容易会抛弃产量少的大麦,而去种植那产量高的小麦的,口味,别开玩笑了。这饭都吃不饱,还要什么口味,就是富人们的家中那也是需要给下人们吃一些高产的小麦的好。
杨恒有时会在想,难道自己的到来。会让一个物种消失么,不过再仔细考虑之后,有些哑然失笑了,这大麦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至少一些官员富人们的家族之中。还是需要这个好口味的食物的,不会让它消亡的。就是杨恒自己,也是喜欢吃一些用大麦粉做出来的食物的,杨恒到这里之后学的有些好吃了,也不知是好是坏。难道他开始朝着吃货这个目标前进了不成。
想到吃,对了,那山中的葡萄怎么样了,杨恒突然想起,本来是今年预备往山外移植葡萄的,可竟然被一场突然而来的天花给耽误了,不成,还是到山中去看看的好。
…………
看着眼前的景象,杨恒惊呆了,但只见满葡萄园的花盆,上上下下的,用绳索拉着,而且是在花盆的里面各有一支葡萄长在那里,甚至有的盆里的葡萄上面还长着葡萄呢。
“小郎君,你来了,你看,我们按照你的意思做了,果然很好,这些花盆里面的葡萄今年基本上都结果了,如果说从盆地割下来的话,拿回家中,放在屋子里面养着,也许在冬天还能结一茬葡萄呢。”
这时有果农上前跟杨恒介绍道,原来,在去年的时候,杨恒曾经提过这么一个建议,“唉,如果不是我明年要急着移栽这些葡萄的话,也许还可以用花盆来养葡萄呢,就直接把葡萄的新枝从花盆的底部穿过来,然后在花盆里面放上土,我想这葡萄还在秧上,那么它既能结葡萄,也能生根呢,到时把花盆底部的葡萄秧割断,这颗在盆中的葡萄也就成活了,第二年还能继续结葡萄呢。”
“小郎君,你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法子?”当杨恒说出这话的时候,有老农就感兴趣了,竟然寻根问底了。“这个东西呀是这个样子,你看,那花盆,在烧制的时候,在底下事先做上一个洞,其实这也是做花盆必须的,为啥呢,因为有洞才能保证花盆里面水分合适呢,而这个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它,让一课新的葡萄秧的枝桠从下面穿过来……”于是杨恒给这些老农上了一堂关于用花盆养葡萄的课,要说这是杨恒创造的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了,杨恒也是在前世从一个农业节目里面看到的这么一个办法,于是在这里想了起来,而这些老农却不这么想,他们自然会认为这是杨恒想出来的,小郎君说的,那一定是真的,他们从不怀疑,于是才有了这个结果。
“嗯,好,不错,你们都不错,对了,还有多少新的枝桠可以利用?”“小郎君,难道你还要……?”“啊,不是,现在压枝能不能成,如果不成就算了,明年是一定要移植到外面的了,不然这耽误的时间也太长了,对了,这些花盆里面的葡萄等以后让管家来运出去吧。”
说实话,这虽然是一个惊喜,可杨恒并不是特别在意,现在他们缺的不是水果,而是葡萄酒,自然有他也不会反对的,正好今年没有东西可以送礼了,那这正是好礼品呢,而且对于一些产业的股东们每人发上这么几盆葡萄也是一样好的年礼不是么?
“张老,你来。”张老,也就是这些老农里面负责葡萄的那个老农,“小郎君,你叫我。”“是啊,你说,这些盆中的葡萄到冬天还能再结一茬葡萄么?”既然想到了送礼,那么送结着葡萄的跟单送一棵葡萄可是不一样的。
“嗯,如果肥料充足的话,再打一次叉,并及时放入温室,能有大部分的葡萄会结果的。”“那就好,那[wrshu]就好,对了,还有刚才那个问题,新葡萄秧还有么。”“有,有,明年一定不会耽误了移植葡萄的,最起码能够保证一亩多地的葡萄园的,不知小郎君你需要多少。”“嗯,这足够了,足够了。”
“姐夫,姐夫,这些盆中的葡萄能给我几十盆么?”那个,怎么什么地方都有你呢?杨恒有些郁闷,明显,豫章要的话,自然是为了送到皇宫里面去显摆的,可他又不能不给,这样的话,也许有些大臣的礼物就要另想了,因为豫章送多了,李二也会赐给大臣们的,这总归是一个新鲜东西不是么,要知道到了这个时候,金银对一些大臣来说也只是一个数字了,李二对他们的奖赏也就是例行公事一般,不奖赏好像缺点什么,奖赏吧,他们还真不缺那些金银了,而这葡萄,自然会让李二眼前一亮的,甚至杨恒也打算让李二敲诈了。
“怎么样,姐夫,你就给我吧。”豫章抱着杨恒的胳膊撒起娇来了,而杨恒则是一个机灵,这小女娃也开始长大了。
“好吧,给你给你,你离我远些好吗。”“嘻嘻,就知道姐夫好了,啪。”豫章竟然很大胆的在杨恒的脸上亲了一口,明显,这个媳妇是跑不了了,杨恒就等着李二的怒火吧。
也许有人会说,杨恒凭什么会让两个公主倾心,自然,这女人的心思是没法研究的,杨恒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两个公主看重他,算了,还是顺其自然吧,李二发火就发火吧,大不了多给李二一些技术好了。
第一卷 第二八五章 超级爆竹
“轰……。”正当杨恒跟老农们谈论葡萄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一声巨响。
“这是什么动静,难道?”杨恒一惊,然后在心中有了一个想法,难道是火药研究成功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想到这里,杨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