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帝又深深凝视了承乾一眼,才起身离开。
不让承乾恭送圣驾,太宗帝背负双手缓缓的走出起晖殿,回想着与承乾的短暂相处,太宗帝心里甚为愉悦,那个孩子在他的脑海里不再模糊不再难以看懂不再难以接近,又细细回味着,发现这改变的契机似乎就是在他蹲下的时候?
那个时候,他只是想看看那孩子的表情,想看看那个聪慧,但又有些狡诈心机的孩子在想什么?
然后,他看到那个孩子紧紧捏着衣袖的手,小手上甚至浮上了青筋,还有那孩子的表情,好像很平静,但眼里深处的茫然还是被他发现了。
他不由的伸手包住那孩子的手,那孩子的手软软的,小小的,好像他只需轻轻的一用力,那孩子的手就会断掉般,这样的脆弱。。。。
那时候,心里的某个地方似乎被什么刺了一下。
快要离开起晖殿的时候,他回头看了眼点着烛火在黑夜里静谧安宁的起晖殿,原本锐利冰冷的眼慢慢的连他自己都没发现的柔和了下去,那是他的儿子,他的皇长子,李承乾,住的地方。。。
躺在床上,承乾凝视着自己的双手,想起父皇的手在包住他的手那一瞬间,他心里的刹那意外,这,就是父皇的手?父皇的手竟是这样温暖。。。。。。。。。
从没有被父皇握过手的,或许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但是怎样的感觉自己早已想不起来了。。。
缓缓放下双手,承乾望向窗外的夜色,心头有些期待,或许,这世,他真的可以和父皇做普通的父子。。。。。。。
*****************
此时,李靖和长孙无忌坐在庭院中,看着满天星斗,一边闲聊着,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今儿个皇上所下的旨意。
“长孙大人,您跟中山王殿下比较熟悉,不知中山王殿下可喜爱兵法?”李靖微笑问着,语气甚是淡然,似乎只是随意问出一般。
长孙无忌端着酒杯的手一顿,看了微笑的李靖一眼,兵法?对一个终身要坐轮椅的孩子教授兵法?就算学了又能如何?那孩子难道还能上战场?哼!这个满肚子坏水的家伙怕是拐弯抹角的在打探吧?随即轻描淡写开口,“李将军可放心,据无忌所知,中山王殿下聪慧懂事,李将军不必过分担忧。”
果然无法瞒过这个家伙,李靖摸摸鼻子,有些无奈叹气,“不瞒长孙大人,其实李靖心中此刻甚为彷徨,皇上这道旨意实在令人。。。。。。费解呀。”
长孙无忌沉默的放下酒杯,想起上回皇上一怒之下说出的那。。。。。让人发寒的话——
“朕很庆幸,你现在是坐在轮椅上。。。。。”
皇上不是心慈手软的人,或者说,皇上,绝对是个冷酷残忍的人。这点,满朝上下,后宫之中,或许,除了太上皇,除了自己的妹妹观音婢,就只有自己明白吧。
但冷酷如何?残忍又如何?他是帝王!将来必定缔造大唐盛世的帝王!若杀伐决断的狠心,如何缔造未来的盛世?!
只是,当这份冷酷的心用在那孩子身上时,长孙无忌心头也是惊惧不已。特别是走时,看见那孩子还低着头,心头也不由心酸,也不明白,为什么皇上要如此?生活在宫中,哪个孩子会没有心机?
于是拐弯抹角的去探听自家妹妹长孙皇后消息时,皇后却微笑的说不必担心,暗示着中山王殿下一切都好。
心头虽然不大相信,也想着今后要暗暗护住中山王殿下,可谁想,今儿个的这道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圣旨便下达了。虽然同时下达的还有给吴王李恪,魏王李泰的圣旨,吴王的老师是自己和程知节,魏王的老师是虞世南和侯君集。
长孙无忌手指轻敲桌面,心头琢磨着,虽然明面上看去,三位皇子的老师,以中山王老师的分量最轻,但,魏征和李靖可不是简单的。
现在的中山王殿下是绝对与储位无缘的了,皇上还安排魏征和李靖给中山王殿下,这到底是何意?
是想其他人不要轻视中山王殿下?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长孙无忌心头无解,索性就见招拆招吧。便开始说道,“李将军,在下想,我们只要做好皇上派下来的差事就够了。”
***********
立政殿里,长孙皇后听着枫叶的低语,若有所思,吴王和泰儿也都有老师了?
皇上到底在想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PS:资料补充——
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省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凌烟阁24功臣第一人(贵戚豪族英冠人杰——赵公长孙无忌 )备注:本文玄武门兵变时,长孙无忌24岁!!(这也是史实的时间哦)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大伙儿都知道吧。)凌烟阁24功臣第四人(智者尽言青史美臣——郑公魏征 )备注:本文玄武门兵变时,魏征41岁!!(这也是史实的时间)
12
12、解心结(5) 。。。
翌日,太宗帝来到立政殿和长孙共进晚膳。
这顿晚膳,太宗帝的胃口一般,李福心头默数着,两碗米饭,少了一只鹿腿,也少了一只羊腿,陛下今儿个的心情似乎不怎么好啊。
用膳完毕,挥退伺候的人,只留下李福和枫叶,太宗帝才开口说道,“朕已经叫人去寻访良医了,应该过些时日就有消息。”
“良医?可是宫中哪位贵人身体不适?太医也没办法吗?”长孙惊愕,后宫之主,如果连哪位贵人身体不适都不知道的话,那可是她失责了。
太宗帝缓缓摇头,“是乾儿的腿。”
长孙皇后愕然。
太宗帝见长孙愕然,便淡淡开口,“朕想,咱大唐天下能人辈出,或许有人能医了乾儿的腿也说不定。”
长孙心里虽然很是惊讶,但喜悦压过了惊讶,这个念头在她心里也盘旋了好久,太医们都说乾儿的腿没办法了,可她心里却总是不信,她的儿子乾儿怎么能在轮椅上坐一辈子?!想过去外头求医,可皇上自登基以来就非常忙碌,甘露殿的灯常常连续几个晚上通宵达旦,她也一直找不到什么机会跟皇上开口,只能趁着上次兄长来探望自己时,偷偷的拜托自己的兄长去留意下民间有没有什么良医?如今皇上先于自己开口了,乾儿的腿就真的有希望了!而且,这也说明皇上的心里还是看重乾儿的。
“这太好了!”长孙皇后神情有些激动的说着。
太宗帝笑了笑,想到承乾的性子似乎在受伤后便安静了不少,模糊的印象中,那孩子很活泼的,便对长孙说道,“乾儿一个人在起晖殿也闷,观音婢不妨叫长乐和豫章多多过去陪他。”没有说承乾的行动不便呆在起晖殿会很闷的话,下意识里,太宗帝避开了这话。
长孙皇后温柔一笑,“是,我知道了。”
太宗帝微微点头,起身准备走出立政殿时,忽然想着昨儿个和承乾用膳时,承乾吃得不多,便又转头对在身后一直恭送的长孙皇后道,“对了,乾儿最近瘦了很多,观音婢多费点心思,让御膳房多做些乾儿爱吃的菜。”
长孙皇后笑着应道,“是,我会注意的。”见太宗帝似乎颇为担心的样子,便又笑笑开口道,“乾儿这孩子有些挑食,我会好好盯着他的。”心里却在想,乾儿昨儿个跟陛下您一起用膳怎么可能吃得多?也不知道那孩子后来有没有再用点点心?小银子昨儿个回报的时候也没说清楚。真是的!
太宗帝点头,便转身离开了立政殿。
目送太宗帝走远,长孙身边的枫叶轻声开口,“娘娘,这下您放心了吧?皇上还是很看重中山王殿下的。”
长孙轻轻吁了口气,想着乾儿那孩子弹着琴恬淡满足的样子,便不由微笑,心里想,那孩子大概也不会在乎皇上看不看重的,不过,能得皇上看重,对那孩子以后在宫里的生活会好一点,想到这里,她柔声开口,“枫叶,明儿个叫御膳房做点米汤。”
“是,奴婢遵旨。”枫叶恭敬应道,又低声问道,“娘娘,明儿个可要叫上长乐公主,豫章公主?”
“嗯。也好。”长孙皇后点了点头。
************************
承乾这日晨早醒来,正欲自个奋斗穿衣着裤时,红玉恭敬的进来跪下,“恳请殿下让奴婢伺候。”
承乾看了红玉一眼,微微扬起眉,心里讶异,他曾下过命令,没有他的吩咐,不要随意进他的房间,以珠儿的脾性,她应该有告诉过红玉才是,那么,看了眼红玉脸上的平静的但很坚持的神情,他心里思量,她就是故意的?
继续慢慢的穿着放置在床头的衣服,他开口道,“不用了,你先退下吧。”声音很是冷淡。
红玉却跪伏在地,很是坚持,姿态也很恭敬,“奴婢恳请殿下准许奴婢伺候殿下更衣。”
承乾微微顿手,看了眼红玉,那恭敬谦卑的姿态有些别扭呀,或许是因为飘荡多年,对人的心思变化的察觉要敏锐得多,那红玉的恭敬谦卑的态度背后有那么一丝丝的高傲?
也是,从甘露殿的第一宫女忽然被扔到了这小小的起晖殿。。。。。。。。承乾心里微笑着,面上却又低头继续慢慢的穿着衣服,动作很是悠闲和自然,没有再开口说一句话,而红玉依然恭敬的跪着。
好吧,父皇赐给他的宫女也真的非常忠心尽责。承乾有些无聊的想。
坐在卧榻上,承乾看着红玉,慢慢开口,“起来吧。”
红玉却没有起身,只是依然跪伏在地,声音很是死板的开口,“奴婢不敢,奴婢没有伺候好殿下,奴婢有罪。”
承乾盯着红玉,嘴角一勾,似笑非笑的开口,“你的确有罪,身为起晖殿的大宫女,连我的话你都不听了。”
红玉一愣,下意识抬起头,就见承乾微微勾着的笑容,风淡云轻,可那双灵秀的眼眸却清冷极了,心里一抖,莫名的萌生了一种惧意,急忙低下头,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