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情感诊所:不快乐的人是笨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人情感诊所:不快乐的人是笨猪-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觉得自己那几年书白念了,苦也白吃了。
在深圳,不管你是洋博士,还是土本科,只要你能为公司带来效益,就是好家伙。我干着销售人员的工作,拿着一份可怜的底薪,然后就靠提成了。
我做得很艰难,许多单位连资料都不让我递进去。常常被一些带着大盖帽的门卫拦在门口,好像我是那些推销袜子、化妆品之类的弟弟妹妹。我感到受到了羞辱,有时真想愤怒地闯进去,与他们的总工坐下来好好谈谈,给他们讲讲新产品、新动态。几个月下来,我的单子很少,没订下来几个,我嘴里起了泡,牙龈也肿了,半边脸肿得像刚出炉的面包。心情也沮丧到了极点。
这时,突然公司要培训一批售后服务人员,却苦于没有人来讲课。我毛遂自荐,说让我试试吧。我备了一晚上的课,第二天现场发挥得很好,把原理讲得深入浅出,又配合一些自制的道具,连对此毫无兴趣的财务人员都说他听明白了。我的课讲得很成功,他们都尊称我为周老师,老总对我也极为赞赏,要大家向我学习。我没有因此而感到一丝一毫的快慰,而且,竟然觉出了“矬子里拨大个”的沮丧。几天后,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我向老板上交了辞职报告。
良禽择木而栖,我还是想到一家跨国公司做管理、挣高薪,不然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博士学位。可是,路在何方?我实在是不知道。经过了三个月的求职,目前我的工作还是没有着落。我变得孤独且封闭,再这样下去,我快崩溃了。
心理分析
高学历的人就像天空中的小鸟,如果没有猎头公司来抢宝,又没有一块可以栖息的绿洲,那小鸟是断不会落脚的。这情景让人想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句子。学历越高,其实越不好找工作。因为心理期望值摆在那里,不可能和小学文化、卖茶蛋的人一样一点不挑拣。另外,想选择的职位相对就会高一些,工作环境相对要好一些等等。只有在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公司,高学历的人才会受到相应的优待和尊重。如果在一家小公司,人们会犯忌妒的毛病,把鹤立鸡群的人物压垮。
所以,这位男士还是应该去一家有规模、上档次的大公司里谋份差事。但是找工作这件事万万急不得,一切要靠机缘巧合。所以送你八个字“稍安勿躁,耐心等待”。总会等来属于你的那顿丰盛的午餐。
可行性方案
1.休养生息
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不着急找工作。一边休息,一边了解国内的国情。
2.继续充电
依据用人单位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自己欠缺的方面再次充电,为谋求高级职位打好基础。
3.到日企招聘会去碰碰运气
国内每年春天都有大型的外企招聘会,日企招聘人才的机会也有很多。可以到网上查询并投递简历,必要的可以去面试。
麻辣涮涮锅
钟镇涛的那首《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一度非常流行,歌里这样唱道: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过得比我好,什么事都难不倒,所有快乐在你身边围绕……深情的演唱营造了一个浓浓的爱的氛围。如果这句话反过来说,只要我过得比你好,你听后一定非常生气。
前不久我看了一个相声。说有一个人爱生气,为什么呢?他一看见自己认识的人过得比自己好就生气,一听见别人家里穷,或者下岗他就乐得前仰后合,半天合不上嘴。相声是夸张了些,但这种心理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
刚毕业时,在一家小公司工作。每次打电话,同学都要寻问一下工资,我总是很窘迫,每每略带伤感地说,我挣的钱可能是咱们同学中最少的,然后报上数目。然后同学就会安慰我,别难过,咱班某某比你挣得还少。我一听,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她说的某某是我的好朋友,我并不希望她比我挣的少,因为她家在外地,家里很贫困。但此时我无言以对,毕竟同学是一番好意,但我的确感到了人和人之间的那一份冷酷。
不要说在金钱面前,就是在灾难降临的时候,人也有一种希望有人与自己共赴危难的心理。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南湖散步,有人提议划船,有人则站出来坚决反对,说以前有人给他算过,他容易在水边丧生,坚决不予以前往。提议的朋友就劝他:你怕什么,就是死也不是你一个人,有这么多人陪你。这种劝术和以前安慰我的同学的劝慰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拿他人的不幸做为安慰自己的良药。
其实想过得比别人好,这本身没有错,但我们总是喜欢摆一副伪善的面具来掩饰自己的“雄心”,仿佛一说出自己的宏图大志就露出狰狞的面容,一说出自己想赶超谁就撕破了朋友之间的一团和气。于是每个人都收敛锋芒,卧薪尝胆,表面上与世无争,甘于淡泊,其实无不憋着一股劲,“野心勃勃”想要成为世界首富,国家首脑,企业集团总裁,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首席执行官……甚至只要看见或听见自己的熟人发迹、升官、出国的消息,就接连几宿都睡不好觉,心里在找种种借口为自己不如别人而开脱:人家家产雄厚,人家官场有人,人家有亲戚在国外……
而当同学中谁一下子迈上新台阶,从平民一跃成为一部门总管或某公司经理时,往日的谦虚便一扫而光,说话时眼睛向上,走路时派头十足,那种优越感暴露无遗。因为他不再需要掩饰自己,他无论怎样“口没遮拦”,也不会遭来嘲讽和白眼,只能收获艳羡和崇拜。仿佛成功使他拥有了某种权力,可以随便轻视别人,而无需担心会因此伤了同学朋友的心。因为所谓的友情此时在他的眼中已无足轻重了,他拥有了比友情更“贵重”的东西——金钱,他认为金钱可以换回友情,可以修补友情,可以代替友情。
其实,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想活得好一些,这本来无可厚非,但重要的是不要把别人的成功看成是对自己的嘲讽,也不要把自己的富有看成是可以轻视别人的理由。在学历上亦是如此。
个案八:
咨询者姓名:7
年龄:32岁
职业:某公司销售人员
咨询师笔录:
博士学位,高处不胜寒
只要我过得比你好

第11节:个案九:我无法停下脚步

个案九:无法停下“匆忙”的脚步
1
我从小家境贫寒,家里人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供我勉强念完了大学。毕业后我一个人来到上海发展。
在上海,生存压力很大,竞争很激烈。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上,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周六周日经常加班。我的空闲时间很少,一到休息时间,我就在家里狠狠地睡上半天,因为我严重地睡眠不足。
我的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因为那是老板给我配的,以方便随叫随到,解决工作上的问题。所以,我不敢有半点懈怠,家里总有一块电池在充电,还有一台手提电脑,随时处在工作状态。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手机响,因为那意味着我的工作准是又有麻烦了。就这样我的神经绷得紧紧的,总是处在一级战备状态。
我总是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成绩,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研究资料上,大年三十还往美国发传真,联系业务。由于我工作努力,表现出色,我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和器重,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薪水达到了公司里的第二位。公司还给我配了一辆白色的小跑车;那种似乎在草原上疾驰的感觉,真是爽呆了。
我十分风光地在那家公司工作了两年,后来,我找了一个老公,嫁到了成都。我老公在网络公司上班,我因没有找到月薪高于五千元的工作,就索性呆在家里,暂时做全职太太。
成都是全国最悠闲的城市,大白天的,在茶馆里就聚集了很多人吃早茶,一吃一上午,边吃边摆龙门阵,好像他们总是无事可做。我却一点都不习惯这里的生活。
离开了紧张的工作,我的心就像被抽空了一样地难受。白天,老公上班了,留下我一个人面对着空荡荡的房子发呆。我站在窗前,看着楼底下如蚁的人流,如水的车流,我开始莫名地心慌。
于是,我报名参加了一所大学报考MBA的学习班,每天按时去上课,风雨不误。回到家里,列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把自己想要得到的目标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果然考上了该所大学的MBA,但是,我并不开心,因为我想得到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主管的职位,而这个职位又不是凭着一张MBA文凭就能轻易获得的。
我又开始计划要去一家大银行实习,学习银行的业务。然后等到外国银行进入中国的时候,我就可以谋一份银行的差。
我不停地忙啊,学啊,没有哪怕一天时间的空闲,和老公去逛逛街,散散步。偶尔同学聚会,我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不停地询问哪家公司招聘高级管理人才?得不到答复便惴惴不安,如坐针毡。
在家里,我不干什么重活,却整天头痛,胃也一阵阵地刺痛。晚上整宿整宿失眠。早晨起来,枕头上总是散落很多头发,我这是怎么了?
心理分析
咨询者患了一种叫做“都市匆忙症”的心病,这被心理学家认为是强迫症的一种。都市里的人们每天为大量的工作所包围,内心无所归依,时间一长,这种匆忙的状态被认为是一种心灵的彼岸,可以让自己无助的心靠岸,找到一种安全感。好像只有自己在忙着,自己的前程就是光明的,“钱途”就是锃亮的,“钱景”就是美好的。否则,就是孤独的,倒霉的,不走运的。
咨询者这样的都市人之所以总想让自己陷入一种忙碌的状态,是因为在她的心里缺少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所以,当她闲下来时,无聊、空虚、焦虑、抑郁、失落等不良情绪就会经常钻入她的内心,让她慌乱和不安。
所以,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出一个清晰的计划,是摆脱“都市匆忙症”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可行性方案
确立一个正确、清晰的人生目标。
可以尝试外国学者经过反复探讨而得到的一个寻找人生目标的逐步突出法。
A.寻找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