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旅程 作者:[美]麦可·纽顿 翻译:林东 陈琳洁 陈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灵魂的旅程 作者:[美]麦可·纽顿 翻译:林东 陈琳洁 陈景明-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谈会的细节。
所有灵魂自我评价的座谈会,不论是随同向导、同伴或是一群大师,当中都有一个共通点:我们得到的回复和前世分析,若要受人评断,也是基于一生中的行为与任何抉择的原始动机。我们的动机会被质疑和批判,但不会以责备的方式让我们难受;然而,如同我在第四章解释过的,那也并不表示只要灵魂事后忏悔, 就不必对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业障的报应会在未来的人生浮现。我曾听说,灵界的大师会不断对我们耳提面命,因为人脑并没有与生倶来的道德感,良心则归属于灵魂。灵界是非常宽宏大量的。这世界永不衰亡,我们需要学习的课程也永无止尽;为了成长而奋斗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被给予机会。
与向导最初的辅导座谈会结束后,我们就会离开这个地点, 加入其它许多灵魂活动的潮流中,然后进入类似中央收讯系统的站台。

第6章 过渡时期
所有的灵魂,不管有没有经验,最后都会到达灵界的中央港埠,一个我称为驿站的地方。我曾提过,灵魂死后的行程速度随灵魂的成熟度而不同。任何进入灵界的灵魂一旦通过辅导座谈会,似乎就不必再绕来绕去了。多数回乡的灵魂显然以大群移动的形式被运送到灵界。
有时候,灵魂由他们的向导护送到驿站,我发现这情形对较年轻的灵魂来说尤其正确。其它灵魂则由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引导进入驿站和后来的地方,静静等待其它人现身。依我看,是否有人陪伴全凭向导的意愿。在多数案例中,仓卒与否并不是讨论的重点,而是灵魂不至于在旅程中闲荡。我们在途中的心情取决于每一世死亡之后的心理状态。
灵魂的聚集和迁移涉及两个阶段。驿站并不是灵魂落脚的地方。灵魂被带到这里集合,然后被分派到他们最后真正的目的地。当我听到这个特别汇合处的描述时,我想象自己正和一大批旅人通过机场的乘客集散中心,那里容纳得下我们所有的人,并能输送我们至不同的目的地。某个当事人描述这个区域像是「大型运货马车的车轮毂,在那里,我们从中心点沿着轮辐被转送到指定的地点。」
这地方对我的当事人们来说,就像是让一大群互不相识的灵魂进进出出,有效率而不拥挤。有人称之为「交通不会壅塞的洛杉矶高速公路」。或许灵界还有类似这种车轮毂的地方,也有类似高速公路般的出入口坡道,不过每个当事人都认为自己进出这驿站的路径是唯一的。
进入这个灵界过渡区时,我所听到对灵界的观察已经不再是分层排列和朦艨眬眬的第一印象了。灵魂彷佛正穿越过巨大星云的疏松臂弯,进入更一致的天界。当灵魂在驿站的开放空间徘徊,准备之后转往的预定地点时,我喜欢聆听当事人此刻兴奋的语气。他们为呈现在眼前的永恒世界而迷惑,秉信在某个地方存有创造的源头。
当他们见到四周完全开放的环境,眼前的灵界也成了充满千变万的亮光之处。一般人谈到深邃空间连想到的漆黑,从未于此时被任何人用来描述当下的情景。在这类似圆形竞技场的空间, 当事人所看到的前景是灵魂汇聚之后,便像无数星光射向四面八方;有些快,有些则飘然而行。比较远的能量汇聚处,被形为「朦胧纱罩之岛」。我听说灵界最棒的一点是有一股永续强大的心灵力量,以某种神秘的和谐引导着每件事。人们说这是一个纯粹只有意念存在的地方。
意念有许多种形式。灵魂回乡时,对他们最有利的就是开始会见等在那里的灵魂;尽管可能在通道入口时便见过其中几个灵魂了,但大多数都还没见过。毫无例外的,当灵魂想与对方联系时,特别是在移动的时候,他们只需要在心里想一下对方就行了。剎那间,被呼唤的灵魂便会在这位翱翔中的灵魂心灵里现身。灵魂的这种心电感应足以让两个实际上相互接近的能量,在没有影像的条件下,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我所有当事人对于灵魂在灵界的行程、路线和目的地的叙述,具备某种一致性,虽然他们在途中的所见所闻各不相同。
我从档案中找出一个经历过此路线而至最后终点的当事人, 而且其对此过程要比其它人来得更具叙述性与代表性。我选了一个四十一岁、领悟力高、从事平面设计的成熟灵魂。这名男子的灵魂已经在长期轮回中多次游历过这段行程。
◎案例14◎
纽:现在你已经准备好踏入回乡旅程中的最后阶段,你就要回你灵界的落脚处了 。当我数到三,这段最后过程的所有细节将会清楚地呈现出来。因为你很熟悉这条路线,所以回报你的所见所闻将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准备好了吗? 
人:好了。
纽:(提高我的语调成命令的口气)——我们就要开始了。二——你的灵魂现在已经离开了辅导座谈会。三!快点,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人:距离……无边际……看不到尽头的空间……永恒……
纽:所以,你的意思是说,灵界是毫无边际的?
人:(长时间停顿)老实说——从我飘浮的地方来看——它看起来是没有尽头的,但是当我开始要真正移动的时候,它却变了。
纽:变得怎样?
人:嗯……每样东西都……没有形状……但是当我……滑快一点……我看到自己正在一个巨大的碗里面移动——上下颠倒。我不知道这碗的边缘在哪,或甚至是否存在。
纽:这么说起来,是移动让你觉得灵界是球状的啰?
人:对,但那只是一种感觉……围起来的世界……当我快速移动时。
纽:为什么快速移动——你的速度——会让你觉得自己在一个碗里? 
人:(长时间停顿)奇怪,虽然当我的灵魂在飘的时候,每样东西看起来都是直直地出去——当我沿着接头路线快速移动的时候, 那变成……一种圆的感觉。
纽:接头路线是什么意思?
人:朝某个特定的目的地。
纽:在既定的路线上快速移动,如何使你产生灵界是圆的感觉?
人:因为随着速度的变化,这条路线似乎……变弯曲了,他们为我弯出一个更明显的方向,给我较少的移动自由。
备注:其它当事人针对这类线性描述也说到在某种限制的空间内,跟着指定好方向的路线前进,有人称之为「颤动的弦」。
纽:所谓较少的移动自由,是指个人掌控度较少吗?
人:是的。
纽:可不可以更精确地描述一下,你如何沿着那弯曲的接头路线移动?
人:那不过是比较有目标——当我的灵魂沿着路线被引导至某处时,就好像身处白净的水流中——只是不像水那样厚实——因为这水流比空气还轻。
纽:那,在这灵界的气氛下,你并不能感受到密度,比如像水的密度?
人:没错,但我想要说的是,我就像让水面下的水流沿线运送。
纽:你为什么这么想?
人:嗯,就好像我们都正在游泳——沿途被输送着——在无法掌握的快速水流中……在某人的引导下……在空间中彼此上上下下……周围没有任何实体。
纽:在你的上面或下面,你有看到其它灵魂也是有目标地前进吗? 
人:有,就好像我们从溪流开始,然后所有从死亡回来的灵魂一起被导向一条大河。
纽:你觉得这群回乡灵魂的数目在什么时候最多? 
人:当这些河流汇聚成……我没办法描述…… 
纽:请试试看。
人:(停顿)我们被聚集成……海洋……在那里打转……慢慢地动。然后,我感觉像被拉开,又跑到另一个小支流去,那里比较安静……好多心灵里的念头……都跑去我所知道的那些地方。
纽:之后,在你身为灵魂的平常行程中,也会像你刚刚描述的那样,彷佛在溪流和河水中被推来推去吗?
人:不,一点也不会。那是不一样的。我们就像鲑鱼一样往上游产卵——回家。一旦到达那里,就不再像这样被推动了,我们可以到处飘。
纽:是谁推你回家的?
人:更高级的灵魂,他们负责我们回家的行程。
纽:像你向导那样的灵魂吗?
人:在他之上,我想。
纽:这时你还有什么感觉?
人:祥和。那里是如此祥和,让人实在不想离开。
纽:还有呢?
人:哦,我也有一些参与感,当我随着充满活力的水流缓慢移动时。
纽:好,现在我要你继续随着这充满活力的水流向前移动,到你应该去的地方。仔细瞧瞧四周,然后告诉我你看到什么。
人:我看见……各种光线……不完整的一块块……被走廊……区分开来……
纽:你指的走廊,是一连串围起来的通道吗?
人:嗯……比较像一条长长的……廊道……从每个地方突了出去……从我的方向朝远方开展出去。
纽:那光线呢?
人:那些是人。在突出来的走廊里面,那些人的灵魂朝我这方向又射出光芒。那就是我所看到的——一块块光芒上下快速移动。
纽:这些人群是有组织地沿着走廊突出的地方各自分组吗?
人:不是,这里并没有墙;没有任何东西是有组织、有棱有角的。我很难向你解释,很难确切地解释……
纽:你做得很好了。现在我要你告诉我,是什么东西将光群沿着你所说的走廊分开来?
人:人们……被薄的、一小束的……细丝……分开……使得光线变得像牛奶般模糊,就像结了霜的玻璃那种透明度。我经过时,见到他们能量所产生的白炽光辉。
纽:你如何在这群光芒中见到个别的灵魂?
人:(停顿)就像许多的光点。我看到一大群发生的光点……像挂着的葡萄,全都亮着。
纽:这一丛丛表示不同能量的灵魂,彼此之间保有距离吗? 
人:有……他们被分成小族群……我就要去自己的族群了。
纽:你在回去自己族群的途中,经过他们时还感觉到什么? 
人:我可以感觉到他们所传达的想法……如此千奇百种……但凑在一起时……又是这样的和谐……但……(停止) 
纽:继续。
人:我不了解现在身边经过的这些……没关系。
纽:好,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