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突然感觉耳朵根子发热,脸也跟着热了起来,自己刚才确实有些骄傲。没有仔细看清楚、想明白就妄下结论。人家王松说的“SMART分析”和我用的“SWOT分析”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我还这里自鸣得意呢,真是井底之蛙呀。
“我先向大家针对韩国喜视项目需求目标中的‘明确性’进行分析。通过‘明确性’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最终目标是否明确应该做到哪一步以及何时完成。”
我这回参加Kickoff可真没白来,上来就学到了一个新的方法。于是,我把大学上课抄笔记的本领都拿了出来,在本子上照着王松的PPT不停地记录。
“最后我会将这次Kickoff的PPT文件发送给大家,所以大家不用忙着记录。”
听到这里,我才抬头去看王松的脸。当我和王松目光相对的时候,我看到一张没有表情的脸。虽然这张脸没有特殊表情,但是,从中我感觉到王松这句话包含着对我的关怀。不太喜形于色,这就是王松的表达方式。我放下笔,看着王松,笑了。王松的嘴角也微微抖动了一下,如果不是当时我正视着他肯定发现不了。
“通过‘可度量性’分析,可以了解到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测量最终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可完成性’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在规定的时间内,最终目标是否合理,能够实现。”
王松没有再看我,继续向在场人进行报告。我放下笔,两只手相互搓了搓,让手心上的汗水散开些。不用忙碌着抄笔记,就可以一边听王松的报告,一边看投影仪上的演示,一边思考。
王松继续讲。
“‘相关性’分析,让我们就最终目标是否很重要、很有价值、是否值得进行下去进行评估。通过‘可跟踪性’分析我们能够明确是否可以对整个项目的时间进程进行跟踪检查。”
……
“好,分析完需求目标,我们再对整个项目的实现进行分析。”王松继续讲。
第一步分析“需求目标”,现在是第二步,分析需求目标的实现。我一边听着台上王松的报告,一边把自己认为的重点部分画成脑思维导图。这哪里是在进行项目开题报告,简直就是王松在为我讲授“项目开题教学课”。
……
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样子,整个Kickoff会议结束。这次会议,我主要是听和想。原来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也学过软件工程的课程,以为自己对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方面了解得差不多了。这次听了王松的“项目开题教学课”才发现,自己还差得远。我了解的那点儿东西,首先是停留在书本理论阶段,其次就是肚子里的东西还是太少太少。而且,看看王松,工作那么多年,还向我学了在PPT中使用“导航页”,这种学习精神,值得借鉴。老爸有的时候总说我有些自大,我还不服气。看来,自己是该好好反思了,夜郎自大,盲目的自我感觉良好可当不了饭吃。
回到工作位,我赶快在Google和百度里将今天听到的新名词搜索了一遍:Kickoff、SMART分析、逻辑树……
这叫做趁热打铁。我发现,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有时候脑子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不马上解决,便会就此搁置了。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我原来遇到事情就经常向后拖,结果不是忘记这个就是没做好那个,做事情向后拖是很多错误产生的根源。问题在那里,不会因为我们现在不处理它就会自动消失,该在那里的还在那里。所以,慢慢地我从办事情拖沓转变为“立即行动”。记得绩效考核的时候,主管打分,我的执行力分数特别高,可能就和这个“立即行动”的习惯有关系。好的习惯受益终生呀!
“喂!张工吗?你们那里弄过来的系统是怎么回事?接到监视器上,根本就看不到调试信息。这叫我们怎么调试系统!你们就这么对待客户吗?两个样机,我已经都快递回去了,我们现在着急给客户演示,你赶快修好。再这样,我要找你们陈博士理论理论啦!”
电话那边,永乐公司的宋经理不问青红皂白,我这边刚一“喂”,电话那边就是这劈头盖脸的一通数落。听得我脑子一下子嗡嗡直响,心跳加快,手也有些发抖……
《职场菜鸟升职记》 犯错误(1)
作者:张玎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说实话,永乐的样机是我发的,但是,样机是从福来那里领的。福来说没问题。所以,宋经理这一通电话,我也一肚子火。你发飙,我还一肚子气不知道向谁发呢!
虽然心里这样想,毕竟我是永乐的窗口,嘴上可不能这么说。我做了一个深呼吸,做了几个笑的动作,然后回答宋经理的电话。
“好,宋经理,等我接到样机后马上给您解决这个问题,您别着急,我们加派人手,尽最大力量支持您开发!”
因为永乐有开发实力,所以我们当时将永乐划分为A类客户,只提供给他基础的开发硬件设备和软件接口。
“嗯,这还差不多!”
电话这边听来,宋经理的语气缓和了许多。这就叫做“伸手不打笑脸人”吧!既然宋经理的情绪缓和了,这就好办了。我就来个“得寸进尺”,呃,不对不对,“得寸进尺”是贬义词,我这个得叫做“乘胜追击”。
“宋经理,您看,您也挺忙的,我收到您返回的有问题的机器,具体问题,我和您那边谁联络呀?”
“哦,你拨分机2618找黄维超吧!”
“好,我记下了,您看还有别的问题需要我现在处理么?”
“呃……行,先这样吧!”
“嘟嘟嘟嘟……”对方挂断了电话。
这时,有一股子憋闷的感觉从下面一直堵到心里。我可知道为什么大家把愤怒和不愉快叫做“生气”了,真的是一股气堵塞在胸口的感觉。真恨不得马上找福来过来,理论一番,他给我的样机,怎么到客户那里就不好用了?不过,现在还没有看到那两台不好用的机器,毛主席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所以,还是等拿到有问题的机器再说吧。我站起身,来到楼梯间,一边上下楼梯一边深呼吸。走了两个来回,刚才释放出的“肾上腺素”被消耗了不少,我的心情也舒缓了很多。
人在紧张、兴奋、气愤……的情况下“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使得人可以应付紧急状态。如果不让这些“兴奋剂”尽快消耗,恐怕情绪要好长时间才能恢复。快速恢复情绪的方法,就是行动起来,加深呼吸,走动,消耗掉这些“肾上腺素”。
快递送来了两台样机,上面用黄色的标签纸写着大大的几个字“没有调试输出!!!”我倒要看看这问题出在哪里!
说罢,用螺丝刀拧开机箱盖,插上电源插头,打开开关。面板指示灯正常,内部几个发光二极管也显示正常……
“嘭!”
突然,一声闷响,然后是一个火球从样机主板上腾空而起,接着是一阵白色烟雾伴随着刺鼻的气味飘散开来。
我赶快向后撤了几步。
刚刚才心绪平静了些,现在又是一阵剧烈的心跳。
“怎么啦!”
“停电啦!”
“唉!保险断了!”
周围很多人都站了起来,向我这边张望。我虽然心跳得厉害,可是人却呆呆地站在那里,就这样呆呆地站着。
“午阳,午阳!”赵经理一边喊我一边晃动着我的肩膀。
“啊……啊!是!”在赵经理的晃动下,我才回过神来。
“没事儿吧?”赵经理问道。
“哦,哦,没……没事儿,没事儿……”
我战战兢兢地回答着。
“来,关上电源!”赵经理对我说。
我赶快关上我工作位上的所有电源。
“没关系,电源短路,跳闸了,我叫孙师傅把闸合上就好。”说着,赵经理拨通了我们这里负责行政的孙师傅的电话。
也就不到一分钟的工夫电闸就合上了,刚才站起来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坐到座位上,继续他们的工作。少数人还在那里借刚才的断电侃大山。
我正要开电脑,赵经理拍拍我的肩膀说:“走,午阳,放松放松。休息室,我等你。”
说完,他向休息室走去。这次与以往他叫我开会不同,这次他没有拿工作记录本。虽然是休息室,但是,我内心的感觉似乎比到会议室单独谈话还要紧张得多。
哎呀!会不会我把设备弄坏了让我赔偿?要不,就是损坏公物要扣我的考评分数。不然,就是……总之,一大堆的惩罚、赔偿、批评、记过之类的东西在脑子里东冲西撞。样机弄坏了不说,还弄得整个工段停电。看来,这次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赵经理已经走出去好远。唉!我长叹了口气。没办法,挨批也要扛着,谁叫咱这回惹祸来着。这就叫做“木匠带枷锁”——自作自受。
来到休息室,赵经理坐在藤椅上,我没敢坐下,脑子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赵经理,是我错了!”记得我在大学入学的第一天,辅导员就告诉我们“辩解和成功不在同一屋檐下。人都是过一辈子,有人在不停地辩解,另外一些人在不停地表现。那些不停辩解的人最终碌碌无为。人要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这次,我上来主动承担错误。
“人没受伤就好!”
“可是,可是我把设备弄坏了。”
“先坐下,你老站着我都坐不住了。”赵经理边说着边欠起身子,向下用力拽了拽我的手,我也只好顺势坐下。
本来做好了挨骂的准备,赵经理没骂我,我反而感觉很不自在。
“不做事情是不会犯错误的。你想想,如果你不开样机的盖子,不去检查里面是不是有问题,怎么可能发生今天的情况呢?因为你工作了,所以才可能发生错误。这次错了,下次注意,吃一堑长一智。”
“话是这么说,我就没看到别人犯这样的错误。”
“那是你没看到,这世界上不犯错误的人根本就不存在。王松厉害吧,照样犯错误。福来怎么样?每天都被王松骂。别说别人,就说我自己,上个周末我学车就犯了错误。”
赵经理停了一下,眼睛看着休息室的窗外,好像在回想。
“上周末,就是前天,正好我学驾照。最后一门‘实际道路考试’。平时教练也感觉我练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