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钟表眼镜批零商店,是全国八大眼镜专业店之一,过去一直垄断着郑州市及周围地区的眼镜销售市场。
当这家批零商店还在自得其乐吃老本的时候,它的周围先后冒出了十几家个体眼镜店铺和不少地摊,有的干脆堵住了批零店的门口。这些小老板进店转一圈,出门就把自己摊上同样的眼镜降低了标价。他们打出的“配镜迅速,立等可取”的幌子也很奏效。就这样,个体经营者凭着其本小灵活、嘴甜货廉的优势同时堵住了郑州市钟表眼镜批零店的财路。
一向自居老大的郑州市钟表眼镜批零店,面对“围攻”,冷静地分析了市场形势,并根据自己的优势,制订了“扬长避短、优化服务”的战略。
个体户的优势是进退自如,作价灵活,但他一般缺乏过硬的技术,配镜质量无保证,也无力造成经营上的声势。
面对这些情况,该店制订和实施了有效的策略。他们缩减了低档眼镜的销售量,以避开个体户订价灵活的优势;增加了中、高档眼镜的花色、品种。
由于一般顾客不大懂得配镜的技术,他们便在报纸上、电视上展开了宣传攻势。一是宣传配镜的基本知识,使顾客了解到配镜不适将给眼睛造成的损害;二是宣传本企业的信誉及提供的优质服务。在广为宣传的基础上,他们开展了“儿童眼镜百日服务”的活动。儿童配镜减价一半,免费验光,并聘请了3位眼科专家全天候诊,为儿童提供免费配镜咨询,保证儿童配上适宜的眼镜。
此外,他们还专门购置了5辆摩托车,为儿童把配好的眼镜送至家门或学校,大大方便了顾客。
这一系列措施,安排得细致、周密,一环紧扣着一环,让顾客不知不觉中中了“连环计”的“圈套”。
伴随着扩大知名度、提高销售量的结果,还培养了一批未来的顾客——儿童。于是郑州市钟表眼镜批零商店的复苏是可想而知的。
[计论]
连环计是一种权术,主要是让敌方互相拖累、互相牵制,或者通过巧妙的方法使敌人不战自乱,减弱敌人的力量,或乘机进攻,或乘机撤退。此计的关键是要使敌人“自累”,让它背上包袱,不能自由行动。这样,就给围歼敌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遇强敌则避之,待敌弱时反扑的战术
计曰:“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解曰:全军撤退,躲开敌人的正面攻击。视情况变化有时也不惜退阵,这也是用兵原则之一。
黔驴技穷,无计可施,走为上计。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军起义。义军攻战了原城。汉朝军队在统帅朱指挥下前来攻城。尽管汉军使用了声东击西战术,可仍然不能将城池夺回。这时朱下令:停止攻城,全军撤退。
此时的黄巾军粮草将尽,日子也不好过。终于盼到了敌军撤退,就想趁此良机追击对手。于是,义军倾城出动,杀向敌人。汉军则且战且退。渐渐双方离城已有20余里了。突然间,朱一声号令,汉军按事先的布置掉转队伍,反击义军。此时,另一支汉军抄到义军背后,断其退路。义军企图从侧面突围,但四面伏兵大起,已无路可逃。
汉军围城,无法攻占,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以退为攻,等其倾城出动,再相机得之,便如探囊取物了。
“走”之所以列为“上计”,是因为它可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回避激烈的冲突,开创出保存自己以战胜别人的有利局面。
在商业竞争中,若对手过于强大,或是市场发生了不利的变化,没有取胜的把握,可作战略转移,保存实力,以东山再起。
剪不断,理还乱
在台湾,录像机市场两大系统之一的Beta,就曾因面子问题不肯放弃,而造成极大的损失。
Beta系统是擅于开发电子新技术的新力公司所发明,与其竞争的对手是JVC公司的VHS系统。
Beta系统虽然是录像机产品商品化的开创者,在生产的品质上和技术上均领先VHS。可是它在一开始就犯了行销战略上的错误,它想垄断全部录像机的市场,而不肯将技术与其它电子公司分享。
由于新力公司的固执,迫使其它电子产品公司与JVC公司协力开发新的规格系——VHS。由于JVC公司以公开技术的方式与各大电子公司合作,分享开发成果,因此,在世界各地采用VHS系统的牌号较多,新力公司在初期虽然鹤立鸡群,一枝独秀,但在市场上却陷入孤单奋战的境地。
采用VHS系统的牌号,联合众家之力围攻原为新力所独战的市场,先是蚕食,最后则是鲸吞。新力公司Beta系统的市场占有率逐渐萎缩。VHS由于人多势众,声势越来越大,市场占有率反而后来居上。
新力公司虽然了解这种趋势对它不利,但却不甘心在这场世纪大战中认输,它极力地抗拒。
由于不肯割舍或放弃早已无利可图且无力挽回的市场劣势,新力公司反而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良技术和加强广告攻势。事实上,这样做违反了行销的原则,想要以公司的声誉和消费者的需求对抗,这不但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而且是注定要失败的努力。
新力公司的坚持,固然是为了商业声誉,也是它一贯坚持的信心。然而,市场是残酷的,消费者也是现实的。它的努力终于无法再坚持下去。
1988年春天,新力公司首次正式公开承认Beta不如VHS系统,并决定开始投入VHS系统的生产系列。
从1980年到1988年,将近10年的时间,新力公司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和财力,从事这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这10年中所投入的一切若用于开发新的产品,那又不知将是一番何等的光景呢?
可见战略性的“走”是何其重要。
撤退的哲学
当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突然宣布不再做大型电子计算机时,大家都感到震惊。松下已花5年的时间去研究开发,投下10亿多元的巨额研究费用,眼看着就要进入最后阶段,却突然全盘放弃。松下通信工业公司的经营也很顺利,不可能会发生财政的困难,所以令人十分费解。
松下幸之助所以会这样断然地做决定,是有其考虑的。他认为当时公司用的大型电脑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万一不慎而有差错,将对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到那时再撤退,就为时已晚了,不如趁着现在一切都尚有可为时撤退,才是最好的时机。
事实上,像西门子、RCA这种世界性的公司,都陆续从大型电脑的生产撤退出来,美国广大的市场,几乎全被IBM独占。像这样,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公司独占市场就绰绰有余了,更何况在日本这样一个小市场呢?
富士通、日立、日立电器等7个公司都急着抢滩,他们也都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等于赌下了整个公司的命运。在这场竞争中,松下也许会生存下来,也许就此消退。松下衡量得失后,终于决定撤退。
交战时,撤退是最难的,如果无法勇敢地喊撤退,或许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松下勇敢地实行一般人都无法理解的撤退哲学,将“走为上计”之计运用自如,足见其眼光高人一等,不愧为日本商界首屈一指的大将。
“走”或“不走”有时的确要费一番心思。该走的时侯不走,不该走的时候又走,都会产生困扰。所以,“走”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掌握时机,也要靠点运气,才能走得正是时候,走得理直气壮。
[计论]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然后再寻找战机,以图东山再起,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因为无论哪一种战斗,谁都没有常胜的把握,在瞬息万变的战斗过程中,不机警就不能应付,不变通就不能达权,所以退却并非怯懦的表现,也不是英雄末路。只有采取适当的权宜之计,才能有重振雄风的可能。
第一计未雨绸缪(1)
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的战术
“未雨绸缪”语出《诗经》:“迨天之未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指天未下雨时,先把门窗修缮好。
“未雨绸缪”的思想一直是中国人治世的格言。《易·既济·象》:“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商君书·更法》:“知者见于未萌。”清代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菜根潭》:“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方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未雨绸谬”运用于计谋之中,则指在双方互为敌手时,暗中纠正自己的毛病,堵塞自己的漏洞,等待时机成熟,然后一举击败敌手。瞽叟陷舜
舜帝在践帝位以前只是属于黄帝血统的庶民。他的父亲叫瞽叟,母亲叫握登。舜母中年而亡,瞽叟又取了第二个妻子,生了个名叫象的儿子。瞽叟总是偏爱后妻生的儿子象,千方百计要把舜杀掉。
及到舜长大成人,尧帝把自己的第二个女儿嫁给他,并赐给家产,试图立舜为自己的继承人。但瞽叟杀舜之心依然未死,企图把舜的财产和妻子夺过来给象。一次瞽叟要舜到仓顶上修理粉刷。趁舜不注意,就偷偷地在下面纵火烧仓。而舜则早有防备,马上用衣服裹着身子跳了下来,免了一死。
后来,瞽叟又要舜去挖水井,舜遵命掘了一个深井,并悄悄在下面的井壁上掘了个通往外面的暗道。一天,当舜还在井下掘土时,瞽叟就与象密谋,一起把土往井里填,企图把舜埋在井底。当把井填满后,父子俩非常高兴,以为舜必死无疑。于是就去舜住的居室瓜分财产和妻室。岂料舜却从外面回来了,使他们惊愕不已。
由于舜有宽阔的胸襟,对发生的一切都未予计较,并更加谨慎地处理父子兄弟间的关系,以致瞽叟没有达到他的目的,而舜在尧后则登了帝位。
小投资大回报
一位承揽某大企业发包工程的公司经营者蔡先生,以善于招待出名。他招待往来厂商的重要干部时,不曾出过差错。他在招待方面与其它企业不同的是,不但招待对方的干部,连对方年轻的职员,也在招待之列。当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