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学生介绍自己说——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藤野先生的形象可以说是呼之欲出。
陈望道和藤野先生在两位作者的笔下是多么有特点的人物。这固然和作者的写作能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两位作者都有很强的观察能力。
为提高你的观察能力,可做以下练习:
(1)在乘坐公共汽车或火车时,看一眼你周围的某个人,然后在心里尽量详细地描述他的外貌:长相如何、发型怎样、衣着如何。然后再看一下,以检查自己的描述是否正确。
(2)回想一下教室或办公室或你常去的商店里都有什么物品,写在纸上,等再次去时核对一下,注意那些虽然天天看见却被你遗漏的东西。
(3)闭上眼睛回忆周围的自然环境,从高楼大厦到一草一水,越详细越好,然后睁开眼睛对照。如果细微之处仍然记不清,那就再重新观察,直到细节完全清楚为止。
(4)现在请你想一想你的朋友、同事等,要非常详细:鼻子什么样、嘴巴的形状、前额有什么特色、身高、体重等等。等再见到他时纠正错误之处,并且找出自己未曾观察的地方加以注意。
2。不以貌取人人们在观察对方时,往往产生直觉。
对方相貌堂堂,笔挺的西装,雪白的衬衫,目光敏锐、谈笑风生。
直觉:这个人事业有成,胸怀坦荡。
对方其貌不扬,尖嘴猴腮,矮胖身材,满脸麻子。
直觉:恐怕没什么水平。
对方一脸凶相,嘴唇抿得紧紧,身材高大,呲着黄牙。
直觉:此人心地歹毒。
对方长得真靓,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黑发如缎,眉如柳叶,更有两个迷人的酒涡。
直觉:心灵美好的姑娘。
产生这些直觉是正常的,但如果凭直觉去对待别人,那就失之偏颇了。
也许衔洒自如的人心术不正,美丽动人的那位也许水性杨花;也许其貌不扬的人才高八斗,也许相貌凶狠的人性格善良,一只蚂蚁都舍不得踩死。
以貌取人无形中使你的交际范围缩小,不利于社交面的拓展。严重的还会使你误上贼船,身心受到伤害。
3。适当修饰认为以貌取人不可取,并不表示混灭人们的爱美之心。毕竟爱美是人的天性。在社交中给他人以美感还是很有必要的。契河夫说:“人们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服、心灵和思想。”
解放前,在南开学校有一段容止格言悬挂在镜子上方。内容是:“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做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用现在的话说:要搞好个人卫生,洗净脸,常理发。衣服要穿得整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要肩平,背直。待人接物不卑不亢,神情恬淡端庄。
周恩来总理就是在这段格言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读中学时,周恩来并不像有的阔家子弟那样有很多衣服,他仅有可以替换的两套衣服。但无论在什么时候,他穿的衣服都很整洁。衣服上出现了口子,周恩来就把他缝补得齐齐整整后再穿在身上。
担任国家总理以后,他仍然严格地要求自己,即使在病中也不懈怠。有一次他病得很重,连脚板也肿起来,原先的皮鞋、布鞋都不能穿了,只能穿着拖鞋走路。总理仍然坚持参加外事活动。身边的工作人员劝他:“您就穿着拖鞋接待外宾吧,外宾是能理解您老人家的。”但总理摇摇头说:“不行,要讲究个礼貌嘛!”最终总理穿着一双特制的布鞋接待了外宾。
修饰仪表是一种礼貌,也是一门艺术。修饰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1)打扮得体。一般来说,严肃的场合要穿得正规点儿,如毕业典礼;非正式的场合,可以随便点儿,如朋友聚会、郊游等。
西方人对服饰的讲究是有名的。比如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就要穿不同的衣服。每天都要换一身衣服。如果你不换,别人要么认为你不讲卫生要么怀疑你在外边过夜。过去的欧洲人竟然在印发请柬时注明如何着装。
如果请柬上注明:“WhiteTie(白领带)”,那么你就要穿黑色燕尾服,系白领带。
如果注明:“BlackTie(黑领带)”,那么就要穿白衬衫,系黑领带,穿深色西装。
如果注明:“Inforrmal(不正式)”,那么这时候你就可以自由地挑选西装和领带的颜色。
(2)要与自己的身份相协调。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如果打扮得像一个小姑娘,扎上两条麻花辫,穿上鲜艳的服装,未免让人感觉滑稽。
一位青年女学生,如果手指上套着金戒指,脖子上挂根金项链,浑身珠光宝气,就显不出青年人的朝气蓬勃。其实,青春本身就是美的,根本用不着刻意雕饰。
一位女教师,如果像电影演员那样浓妆,就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当然,营业员和服务员小姐可以化淡妆,以有利于业务的开展。
(3)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亲友结婚,你衣着不整,头发凌乱不堪;别人办丧事,你穿上崭新艳丽的服装,这都不合适。因为与周围的环境下协调。别人结婚是喜庆事,男士穿上西装,刮刮胡子,女士修修眉,化化妆,穿上自己喜爱的衣服,这都是应该的。而对方失去亲人时,心情沉重,你最好穿一身索色或黑色的衣服与当时肃穆的环境相配合。
凡事都要有度,人是爱美的动物,出席人多的场合时,人们都希望自己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切记要审时度势。
记得在我的弟弟结婚那天,有一位打扮非常妖艳的女宾来到时,全场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了。她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以为别人都在欣赏她。
其实别人投去的目光中多的是责备,毕竟这是婚礼,不是舞会,唱主角的应当是新娘。
(4)要与自己的身材、肤色相协调。
同样一件衣服,穿在别人身上很美,但未必适合你,不能困为这件衣服别人穿起来有品味,自己就盲目购买。鲁迅先生就很懂得服装美学,他曾经说过这样一番有见地的话:
“人瘦不能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的,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些,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竖条子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可见,抽象地谈论衣服的美丑是不恰当的。
我们可以利用视错觉来增强美感。如果你身材矮小,最好不要穿上身很长的衣服,以免显得你更矮;如果你觉得自己太高,想显得低一些,那就再加一件上衣,并降低腰线;如果你的腿较短,那就穿高腰裤,可显得你的腿比实际的要长些;如果你的腰很粗,那就不要穿紧身衣服,最好穿宽松的衣服。
选购衣服时,要考虑到自己的肤色。肤色白的人可以挑选任何颜色的衣服;肤色较黄的人适合穿暖色调的衣服,如红色、橙色;肤色较黑的人可以选购冷色的衣服。
(5)饰物数量不要过多。以一两件为宜,最多不超过5 件。有位女士手指上套满戒指,自以为很美,其实给人的感觉是庸俗。
三、交往情景将与对方交往的时间、地点、与对方交谈时所获得的重要信息(如对方的爱好、职业、忧虑、快乐等)记录在档案中,下次见到对方时,如果他对你印象不深,你可提醒他,某时某地我们曾见面等等。
如果对方说:“我喜欢旅游。。”那么下次再见到他时,便可从旅游入手。
“最近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峨眉山?那里好玩吗?”
这时,即使是世界上性格最内向的人,也会滔滔不绝地把他的见闻、感受告诉你;诸如秀丽的峨眉山水、顽皮的拦路猴子、缥缈的如诗如梦的白云。。
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你们的谈话会变得轻松而愉快。
经常看到有的人为交谈而交谈。至于别人到底谈了些什么,他不注意分析。别人把自己的痛苦、近况等告诉给他,他听完后也就忘到脑后去了。应该改变这种不良的社交习惯。要在社交中做一个有心人,尽力从他人的谈话中捕捉有用的信息,记在档案中,并让它们在以后的社交中发挥作用。
我的一位朋友向我谈起这样一件事:
那是两年前,我当时正待业在家。闲着没事,就去帮一家日用品公司推销香皂。
有一次,我到一家杂货店推销。店老板客气但坚决地拒绝了我。我估计这主要是他与我不熟悉,不相信我的缘故。我环顾四周,看到一个15 岁左右的女孩子从里屋穿过柜台急匆匆地走出去了。
我间老板:“这小姑娘是。。?”
老板说:“这是我的二女儿。”并骄傲地告诉我,他的女儿正准备参加下个月就要举行的体操比赛,电视台将对此次比赛进行现场直播。
回家以后,我立刻查了一下有关体操的知识,并在比赛那天看了现场直播。我注意到他女儿所在的那个队获得了第二名。
第二天上午,我又来到店里,一见到老板,我就与他谈起了他的女儿。
我把比赛情况很在行地评价了一番,对他女儿的表现作了肯定。笑容在老板的脸上漾开,显然他对我的话感到满意。接着我们又聊了其他的事情。
在我将要离开时,老板突然开口道:“请你给我先送两箱香皂来吧。如果销售情况好的话,以后再多送一点儿。”
我的这位朋友善于捕捉信息,以体操比赛为突破口,巧妙地消除了隔阂与陌生,成功地把商品推销了出去。
下面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利用交往时获得的信息而取得成功的。
服务于纽约某大银行的理查斯·华特,奉上司指示,秘密进行某家公司的信用调查。正巧华特认识另一家大企业公司的重事长,这位董事长很清楚该公司的行政情形,华特便亲自登门拜访。
当他进入董事长室,才坐定不久,女秘书便从门口探头对董事长说:
“很抱歉,今天我没有邮票拿给你。”
“我那12 岁的儿子正在收集邮票,所以。。”
董事长不好意思地向华特解释。接着华特便开门见山他说明来意。可是董事长却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