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胜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论辩胜术-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鲁迅在《论辩的魂灵》中概括了当时的顽固派和许多反对改革者的奇谈怪论。其中写道:“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这段话揭露了一系列的诡辩伎俩,其中之一是:甲生疮,甲是中国人,

 606



695。论 辩 胜 术

所以中国人生疮了。

这则推论中,小前提“甲是中国人”只对“中国人”的部分对象作出了断定,只是说甲是中国人中的一个,而不是说甲是“所有的中国人”

,而在结论中,“中国人生疮了”却对“中国人”的全部对象作出了断定,也就是说“所有的中国人生疮了”。小项“中国人”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却变为周延了,这就是小项扩大式诡辩。

 607

论 辩 胜 术。

795。

虚假例证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一事实都是如此。这是因为,有的事实只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事件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真实表述,比如,“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在西方降落”

,这叫经验事实,它反映的是日地关系的表面情况;有的事实是对客观事物事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的事实描述,比如,“地球绕太阳作公转”

,这反映的是日地运行过程中的内在的实际联系,这叫理论事实,它只有在观察和实验中搜集到的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思维才能把握。在论辩中,只有从搜集到的经验事实的相互联系中,通过科学抽象找出其内在的本质联系,这样才是有说服力的;如果随意地找出一些经验事实作为论据,这是缺乏科学性的,甚至会流于诡辩,这种诡辩就是虚假例证式诡辩。

比如说:上海等地1988年曾甲肝大流行。

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发病原因都属吃了来自同一地区的不洁毛蚶所致,上海这次甲肝患者有87~90%有食毛蚶史;经过检查化验,从居民所

 608



895。论 辩 胜 术

食毛蚶中发现有甲肝病毒存在,通过对搜集到的大量事实的综合研究,最后确认上海这次暴发流行的甲肝是食源性甲型肝类,暴发的直接原因是部分市民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了的毛蚶。

这个结论是医行卫生部门在大量的经验事实面前,通过科学的研究所作出的,从而揭示了这次暴发甲肝的本质原因,因此,它是证据确凿的东西,是科学事实。可是,有人却对此反驳道:“上海有几万人没吃过毛蚶,为什么也得了甲肝?”

“我和××都吃了毛蚶,为什么没得甲肝?”

这就是典型的虚假例证式诡辩,这种以随意找出的经验事实为论据,是毫无说服力的。

列宁曾经指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完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末,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

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末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



①《列宁全集》,第23卷,第279页。

 609

论 辩 胜 术。

95。

虚假例证式诡辩正是被列宁所斥责的连儿戏也不如的东西。

 610



06。论 辩 胜 术

循环论证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题的,论题的真实性是由论据推出来的,这就要求,论据的真实性应当无可怀疑。可是有的诡辩者的论据的真实性又倒过来需要论题来证明,这就发生了循环,这叫循环论证式诡辩。比如:从前有个人,不认识几个字,却又总喜欢对别人的文章大发议论。有一次,他又说道:“凡是写文章都是以趣味取胜。

文章怎样才有趣呢?

只有写得有趣味,文章才有趣味;如果文章写得没趣味,文章就没有趣味了!“

这个人的论题是文章要有趣味,论据仍是文章要有趣味,论题与论据的含义相同,用有趣味来证明有趣味,这叫同义反复,又如: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曾这样论证:“铁之所以能够压延,是因为铁有压延的本性。”

用压延来说明压延,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得到证明。

法国古典喜剧家莫里哀的剧作《假病人》中,有个情节是写医学学士阿尔冈进行答辩。

 611

论 辩 胜 术。

106。

博士问:“请问你,什么原因和道理,鸦片可以引人入睡?”

阿尔冈回答:“由于它本身有催眠的力量!”

用“具有催眠的力量”来论证“可以引人入睡”

,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说了等于没说。

也有的诡辩者的论据间接地需要论题来证明,这叫恶性循环。

比如,数学课上,有个学生问:“老师,为什么平行线永不相交?”

“因为它是平行的呀!”老师答。

“怎么知道它是平行的呢?”

“因为它们是永远不相交的。”

证明“平行线永不相交”要以“平行”为论据,证明“平行”时又倒回来要用“永不相交”为论据,这就发生了循环,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得到证明。又如,化学课上,老师拿出两杯无色透明的溶液,要同学们辨别:哪一杯是酸溶液,哪一杯是碱溶液。老师叫起了一个思想正在开小差的小王。只见小王眼珠一转,答道:“酸溶液旁边的就是碱溶液,碱溶液旁边的就是酸溶液。”

“哈哈!”同学们大笑起来。

小王不以为然:“笑什么,二者必居其一嘛!”

同学们笑得更响了。

这也是恶性循环,什么也没说清楚。

 612



206。论 辩 胜 术

轻率概括

所谓轻率概括式诡辩,是指诡辩者仅仅根据某类事物中个别的事实、片面的经验,便贸然地作出关于该类事物一般性的错误结论的诡辩方法。

鲁迅在《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里,这样写道:“一个旅行者走进了下野的有钱的大官的书斋,看见有许多很贵的砚石,便说中国是‘文雅的国度’;一个观察者到上海来一下,买几种猥亵的书和图画,再去寻寻奇怪的观览物事,便说中国是‘色情的国度’。”

鲁迅这里所指出的旅行者仅仅根据下野的有钱的大官的书斋的情况,便得出中国是文雅的国度的结论,观察者仅仅根据上海某个角落的情况,便得出中国是色情的国度的结论,这种结论就是不可靠的,这是以偏概全,轻率概括。

轻率概括式诡辩是荒谬的,这是因为,个别与一般是辩证的统的,个别中必然存在着一般,因而我们可以根据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情况推出关于该事物的一般性的结论,这就是简单枚举法,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个别与一般又是

 613

论 辩 胜 术。

306。

对立的,个别中除了一般的属性和特征外,还包含着自己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因而如果仅仅根据个别的表面的现象推出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这就难免产生谬误,导致诡辩。

楚王与晏子的一次论辩也是如此。

据《晏子春秋》载,一次,齐国的大臣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楚王为了羞辱晏子,就在设宴招待晏子时,让两个武士押着一个被绑着的人来见楚王。

楚王故意问:“他是哪里人?”

武士答道:“齐国人!”楚王又问:“这人犯了什么罪?”

“偷盗罪!”楚王便回头对晏子说:“齐国人原来是惯做强盗的呀!”

很明显,即使那个齐国人真的是强盗,也不能证明所有的齐国人都“惯做强盗”

,楚王玩弄的也是轻率概括式诡辩术。

 614



406。论 辩 胜 术

强加因果

诡辩者故意将因果联系强加于根本不具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情况之间,为他的谬论作出似是而非的论证,这就是强加因果式诡辩术。

数学家欧拉与狄德罗的一次论辩就是如此。

狄德罗是法国百科全书派的著名领袖。据说他应女皇之邀访问俄国宫廷期间,曾宣扬自己的无神论观点,女皇大悦,而她的一个枢密顾问对此不以为然,便与当时在场的数学家欧拉暗商一计。欧拉本人是个信徒,他宣布有个上帝存在的证明,要是狄德罗愿意听,他要当着宫里所有人的面讲一讲。

欧拉逼近狄德罗,厉声说道:“A平方减B平方等于A减B乘A加B,所以上帝存在。

回答吧!“

非常明显,“A平方减B平方等于A减B乘A加B”跟“上帝存在”

之间根本不具因果联系,即使再高明的数学家也无法由此而证明上帝的存在,可是欧拉利用狄德罗缺乏数学知识而将两者说成有因果关系,这就是强加因果式诡辩,并且诡辩居然一时得逞。狄得罗束手无策,奏请允许其立即返

 615

论 辩 胜 术。

506。

回法国,获准。

要反驳强加因果式诡辩,我们就必须揭露诡辩者所叙述的事物现象之间根本不具必然的因果联系,而不要被对方似是而非的论证所迷惑。请看下面一则论辩。

1978年,美国新泽河西州某机场检查出一位乘客手提包中竟携带有炸弹。

顿时如临大敌,因为在恐怖活动十分猖獗、劫机爆炸事件屡屡发生的当今世界,这当然不是等闲之事。

那乘客被带到警察局。检查发现,炸弹是空心的。于是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