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心理操纵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分钟心理操纵术-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买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懂事的店员就会把找回的零钱用纸包好,以免孩子不小心在路上将钱丢掉。”
一位著名的华盛顿记者曾对作者讲过一些新闻记者是如何献些小小的殷勤而成功地做到定期访问柯立芝的。那些记者对柯立芝那些著名的、十分乏味的幽默能够抱以大笑,对此,柯立芝一定十分满意。
人们很容易忽略他人在哪些小事上有所希望,这种忽略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手下就有一位年轻人因为小事而未能当上分公司的经理。本来,上级已经指定他去担任经理的职务,他也做好了就职的准备。但是,据卡内基的秘书欧文斯说,就因为他最后见卡内基时“穿得很不像样子,根本没修饰一下自己。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一般人都会修饰一下自己的。于是,这就有足够的理由让卡内基免掉先前的任命了”。
这就是一个不会办事的年轻人。他忽略了上司在衣着这样的小事上的看法。哈佛商学院院长都纳姆说:  “虽然,没有哪本讲商业的书会郑重地告诉你,你应该知道老板讨厌哪些细节。可是,多注意这样的细节不是很重要吗?”
第2章 与他人结交朋友的心理策略
进人他人的“私人乐园”
民主党员罗斯福在奥马哈的一次筵席上,发现有很多自己并不认识的共和党人。
很明显,这些共和党人认识罗斯福,但由于之前他们并无什么交往,所以他们之间只是礼节性的应酬。但在筵席结束之前,罗斯福想对每个共和党人表示自己至诚的好感。当时,刚从非洲回来的罗斯福正为1912年的选举做准备,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展现自己魅力与风度的绝好机会。
他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这些在筵席上与他素不相识的人。他准备了一个计划,可这一计划的实施必须由一个简单的问题展开。
当时,罗斯瓦特博士就坐在罗斯福身边,他回忆说:  “在彼此互相介绍之后,罗斯福悄悄凑近我耳边对我说:  ‘罗斯瓦特,你说一下我对面的这些人的大致情况。’于是,我向他简单说了一下那些人的性格特点。”
接下来,罗斯福就开始着手“进攻”这些陌生人了。对他来说,这太容易不过了,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情况,明白每个人自傲的东西和特殊嗜好等。
所以,从这件事我们就明白为什么罗斯福会被人称为“私人交际天才”了。
接着,罗斯瓦特博士又回忆道:  “了解这些人的背景之后,他与在座的每位共和党人谈话的尺度与分寸马上就了然于心了。”
为了应对这些陌生人,他一遍又一遍地打听有关那些人的细节。这样,他才能吊起那些人的胃口,那些人也认为罗斯福对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这种策略,罗斯福满足了筵席上的每一个人。散席后,罗斯福也成功地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与支持。
罗斯福十分擅长运用这种心理策略。在他做了总统以后,著名新闻记者马可森也说过:“他早在一个人来拜见他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关于这个人所有的资料……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虚荣心,所以,让人觉得你对他们所有的事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把这些事真正地放在心上,这就是对人的这种虚荣心最合适、最有效的恭维。”
罗斯福真诚地重视那些与他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和他们特别关注的事情。于是,他就运用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方法满足了所有他想赢得其好感的人的自尊心。
大人物通常都会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策略就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也应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人。
大人物都懂得这样一个事实:每个人的个人兴趣是人与人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既然这样,如果能有效利用这种差别的话,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如果想了解一个人,就得先掌握与之有关的各种资料,比如这个人生活中的人和事,他曾说过、想过、做过的主要的事,他的习惯、嗜好以及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等等。这些都是应该了解和掌握的。这种策略的关键之处在于:从外围着手,在攻入堡垒之前,先了解堡垒的周边环境,以做到胸有成竹。有了这样稳固的基础,在你要逐步接近堡垒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准确地抓住对方所想,轻而易举地得到自己想要的
结果。
一位优秀的销售人员就曾把这种人们赖以生活、活动的个人空间称之为“私人乐园”,这是很高明的。
能在人际交往中顺利地进入他人的“私人乐园”,是大人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加利在初任美国钢铁公司总经理时,就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麻烦——他的同事对他并不太欢迎,也没有几个人支持他,所以他的工作很难做。
据加利的一个熟人说:“一次,他对我说,在他刚做钢铁公司总经理之时,很多同事都不太认同他。他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而想要有所改变,就得先从他们为何不欢迎他下手,还得努力与他们交朋友,之后,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同,从而改善自己困境。”
   这位著名的工业领袖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
史可特是西北大学的校长、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曾说过:“加利常在他给下属写的有关业务的信件中夹杂点私人话题:或写几句话谈谈收信人最感兴趣的事,或谈及收信人的特殊才能、收信人的家人和朋友,或顺便提起他们上次见面的愉快情形,等等。于是,没过多长时间,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开始拥戴加利了。”
其实,这种让他人感觉到你的关注的方法是十分简单的,但简单的方法却往往会收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努力记住他人的癖好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商人兼政治家十分不喜欢马可?汉纳,他甚至都不想见汉纳。
当时,马可?汉纳是克里夫兰的大商人,几乎是世界闻名的美国政坛的风云人物了。麦金利正是在汉纳的帮助下,才于1896年顺利当选为总统的,并且是他的坚持才使美国采用金本位制。
尽管如此,在年轻而骄傲的纽约商人、政治家威廉?比尔眼里,汉纳也不过就是个“笨蛋”,一个克里夫兰的“红发妖魔”而已。有一次,比尔为了信仰而专门到圣路易斯参加议会会议,偶然间,他看到了一家报纸上登有诋毁汉纳的报道,于是便感觉汉纳十分恶劣,视汉纳如瘟疫,避之唯恐不及。
后来,有朋友劝比尔,如果想在政坛上有所作为的话,最好还是见一下这位共和党领袖。权衡利弊之后,比尔才决定退让一步,登门拜访汉纳。
于是,比尔在南方某个宾馆的一间拥挤而喧哗的房间里见到了汉纳。当时汉纳十分沉静,穿着一身灰色的衣服,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旁边放着一杯水。
经过介绍之后,汉纳就开始“进攻”这位对自己有所不满的人,他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话,多得不让他人有插嘴的余地。
出乎意料的是,比尔发现汉纳从头到尾讲的都是与他自己有关的事:关于他父亲(一位民主党法官)的事,还有他自己对政纲的意见。汉纳说!“你来自俄亥俄州吧?……你父亲是不是比尔法官?”比尔目瞪口呆。“嗯,你父亲可害得我几个朋友在一次石油生意上损失了许多钱呢!……’’讲到这儿,汉纳概括地说:“其实很多共和党的法官都远远不如民主党的法官……我想想……你是不是有一位在阿需兰的伯父?……好,现在……你对我的政纲有哪些看法呢?”
就这样,这位就在前不久还鄙视汉纳的年轻而高傲的政治家开始说话了,当他讲完了自己想说的话时,已经口干舌燥了。
汉纳说:“不错。”
几天后,威廉?比尔就成了汉纳忠诚的支持者。
在此后的几年中,为自己曾经最厌恶的汉纳服务是威廉?比尔最愿意做的事情。
查尔斯?什瓦普是著名的锦标赛冠军骑师,他还曾建立了佩恩莱享钢铁公司,他也这样认为:做一名成功人士的公认的利器便是对他人怀有浓厚的兴趣。
“一战”期间,查尔斯?什瓦普担任紧急装备军舰公司的领导,他就曾运用了这样的策略,使一个下属听从自己的指挥。
当时,他对担任火克岛造船所所长的海军司令说,如果他能提高军舰的制造数量,从30艘提高到50艘,他就将得到一头“全美最棒的泽西牛”。海军司令听后十分兴奋,日夜赶工,果然创造了造船史上的最高纪录。所有的功劳都得益于什瓦普事先了解到那个海军司令平生最喜欢泽西牛的事实。
塞乐司?克提斯先生曾是《星期六晚报》和《妇女家庭杂志》的出版商,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懂得如何运用这种策略以取得巨大成功。
起初,他在缅因州波特兰的一家卖织品的店里学做生意,刚过学徒期,他就开始独自创业,办了一份微型杂志,就是如今名满天下的《妇女家庭杂志》。
可在当时,没有一个著名作家会替这样微不足道的小杂志写文章。而如果想提高杂志的销售量,最好能刊登一些著名作家的文章,因此,克提斯得与一些名人建立起关系才行。路易莎?沃尔科特女士就是当时著名作家中最受人欢迎的一位。不久以后,这位作家帮克提斯扭转了命运。
一天,克提斯听说这位女作家对慈善事业十分热心。
根据爱德华?博克的记载:“这位能力非凡的约稿专家将矛头对准了那位女作家,他以给她的慈善事业捐助100美元为代价邀请她写一段文章。对于一个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人来说,这个条件确实充满了诱惑。于是,她十分高兴地为他写了一篇文章,他则将一张loo美元的支票送给她作为回报。”
  ?其实,克提斯只是在名义上把支付给她的稿费作了改动,投他人之所好,就轻而易举地使这位女士改变了对自己杂志的态度,获得了她的好感,顺利地渡过了他出版事业的第一个难关。
英国著名外交家弗利德里克?汉密尔顿爵士在他的事业起步之时,也曾运用过类似的策略来对付一位十分难缠的老绅士。
汉密尔顿在外交界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