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到位,所以人数还不是很多。
离开兵营,陈绍心里久久难以平静。向民团的士兵们如此郑重承诺,承诺庇护,承诺包容,承诺责任,承诺以后的幸福生活,他心里却没有丝毫后悔。
地租的事情,说是谈判下来的,不如说是陈绍亲自带人上门去逼的,虽然凡事留了一线,没有逼死以华士镇镇长为首的几个地主,但陈绍深知必有麻烦在后面,而且现在地里的粮食都可以收割了,陈绍有种预感,麻烦很快就会到来。如果不是考虑到杀掉这些乡绅老财影响太大,早把他们关起来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的走到了种子基地,想到里面几个科学家正在研究种子升级的事情,既然走到这里,干脆进去看看研究得怎么样了。
“请出示证件。”
无规矩不成方圆,基本上所有的重要设施都有保安团的人站岗,从一开始就严格的超乎寻常的规定,让保安团士兵也不敢破例放自己团长免检过关,仔细检查了证件后才放行。
“老板!”负责种子基地的是一名高薪聘请回来的爱国留学生。叫安海,看到他和一群生化科学家一丝不苟地在那里检查简易温室的几样蔬菜种子生产情况,陈绍就不禁想起当初聘请他回来的场景。还记得詹姆斯从第一间战车工厂拿回他自己的装备时的样子,其中一个小盒子引起了陈绍的注意,一个类似心电图的东西,经过詹姆斯的介绍,他才知道那个小盒子就是所谓的测谎仪,陈绍厚着脸皮扣了下来。
除了保安团几位负责人外,种子实验室、兵工厂和机械厂的几位负责人或主要研究员,是第一批被测谎的科技人员。陈绍采用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单独聊天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实验。让他很满意的是,这些人不论国人还是洋人都没有任何问题。不论是因为超高待遇的工资,还是单纯的忠诚和服从,抑或因为陈绍的伯乐之恩而看到了充满诱惑的希望,这些人都很忠诚。
既然回到了这个最有机遇的大时代,这个中国人最悲惨无助的时代,陈绍就不得不小心谨慎,因为他不能容许自己的建设事业出现任何哪怕一丁点的意外。而且这件事,陈绍严命小秘书绝对不能透露出去,自己也是决口不提。
“安海,水稻种的最后检测结果怎么样?”陈绍蹲下身打量起在简易温室里涨势不错的两三样蔬菜,一边问道。
“根据抽样检测,99%的种子活性都达到了经理你制定的技术指标。实验室里的麦种,也达到了95%以上的发芽率,长势都非常不错。老板,年初推广的新稻子下个月就要成熟了,这一批水稻种再推广出去,清河村的吃饭问题,可基本上就完全解决了。真是神奇的种子,我敢保证它们是划时代的发明。”
安海兴奋无比地说道,留学外国四年,学的是生物学,根本没想到回国后有什么适合他的工作,只是当初一个叫肯尼斯的外国人信誓旦旦地告诉他将要在中国投资建立一个实验室,他才回来的。没想到,原来是中国人自己开的公司,还让他赶上了这么具有挑战性的实验。
陈绍给他的稻种和一些技术资料,还有一群专业的科研人员,让他如痴如醉的日夜学习,别说回家,整个人连吃带住都搬到了种子场。
“它们是不是划时代的发明不重要,关键是要能让食不果腹的人们吃得上饭。”陈绍感慨道。“稻种有没有发现其他问题?”
“没有什么问题,这个种子基地很神奇,什么土壤都可以模拟出来,我常常在想这个基地是怎么建设的?”
“没有问题就好,你就安心的研究你的种子,至于种子基地那是另外一个科研团队搞出来的,你也别问太多。”陈绍含糊其辞的说。
“行,我也只是有点好奇而已。”安海除了种子外,对于其他的事物没有太多的好奇,只是感到惊奇而已。
“还有,过几天,我让一些小学的学生来这里帮忙,顺便也学习学习。”
“嗯,老板,早该如此了,我们几个有时候确实忙不过来。”
“我会尽快落实的。”
看着沉浸在实验中的安海,陈绍似乎看到了许许多多日后的爱国科学家,或许是李四光,或许是钱学森,他们也许都比安海伟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心。
而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不断地聚集起来,给他们更是给自己一个改变落后中国的机会。
第十三章 收粮
1914年,12月2日
今天整个保安团都暂停的训练,除了巡逻站岗的之外,剩下的所有人,全部下地帮忙收割粮食。
水田里,一株株被颗粒爆满的稻穗压的弯下腰的稻子,似乎喻示着丰收的喜悦。不出半个月,收割晒干好这些谷子都将颗粒归仓,填饱农民们饿了几十年的肚子。
不过,也不是人人都高兴,有的人,老脸拉得比驴长,两眼儿跑光不说,还夹带吹胡子瞪眼睛。
“多好的收成啊!”
声名狼藉的华士镇镇长李榴皮望着眼前一片连着一片的金黄色稻田,两眼冒出了贪婪的绿光,可眉头却蹙成了皱巴巴的一团,嘴里吧嗒着烟袋子,贼眉鼠眼的样子不知道在打着什么主意。
“爹,今年泥腿子们也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了,该死的,连我们家都舍不得天天吃,我呸!”
镇长的大儿子啐了一口。
老谋深算的李榴皮,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边想着这半年来变得越来越诡异的事情,先是莫名其妙来了一个外乡人,接着在清河村落了脚,办工厂,起先是大把大把的大洋拿来孝敬自己,自己财迷心窍居然帮他搞了个保安团,现在人家是要人有人,要枪有枪,自己也奈何不得,虽然镇上也有几条枪,可还不够人家塞牙缝。
由于自己的家人没有在他的工厂上班,买不到化肥,而且地主也领不到种子,和那些使用过化肥的水稻相比,自己的地里看起来像是被猪啃过,产量少得可怜。这姓陈的还不准自己改收大米当田租。就那些世世代代的泥腿子,什么时候也配吃白花花的大米饭了?自己平日都是三天才吃一次,他们倒好,半个月后就能敞开肚子吃了。
这一亩田,至少说也有五六百斤的收成。
去年的今天,那些泥腿子哪里买得起什么种子肥料,都是从自己的粮仓里提点烂红薯烂土豆拿去做种,可这一转眼,泥腿子们居然比自己过得还好了。
“爹……爹……”镇长的大儿子连喊两声才把李榴皮从思索中喊醒过来,“爹,要不我们这次来点狠的,半夜给他们拔干净了。前几次开田埂缺口放水,也没治得了他们,这次干脆来个狠的。要是让他们吃饱了饭,我们家的利钱可就放不出去了。”
别看他岁不大,可这心肠是一等一的黑,和那张小白脸一配,真个叫做狼子狗心不是人。
“利钱?不,绝不能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把稻子收回去!”
望着远方的群山,汪德才忽然想到了办法,带着自家的狗犊子几乎小跑一般地回去了,也亏了他五十多岁的老大烟身子骨儿。
夜色刚黑,几个黑影就从李府摸黑出门了,鬼鬼祟祟的大晚上也不知道要去哪里。
“大哥,今年的稻子收成可真是好上天去了。就我们家那几分田,少说也要打几百斤稻子。”
余亮看着自家田地里的水稻对身边的余星说道,余星点点头回到:“多亏了陈老板,今年过年,就有大白面擀饺子馄饨皮了!”
“大哥,要不明年要是民团招兵,我去好了,家里的老娘就给你照顾好了。”
“别,还是我去吧,你还小,还是继续去钢材厂上班,年龄小民团估计也不会要你。”
“不,我去。”
“我去”
就在兄弟两个争来争去的时候,几个人低头从他们身边匆匆忙忙走了过去。
“咦,大哥,那个矮子不是李扒皮府上的管家吗?去年来收租的时候,就是他叫人打我们的。”等那几个人走远了一点,弟弟余亮急忙对哥哥余星说。
“是啊,这帮害人精走那么快,还低着头,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难道是惦记上我们地里的粮食了?”
“要不这样吧。我们跟上去看一下,如果有情况马上向陈老板报告。”
兄弟两互相点了点头,猫着身子跟了上去,加上天色黑了下来,前面的几个人也没有发现。
跟了有一段路,来到镇上李府门口,跟在后面的兄弟两看到那几个人在哪里敲门,突然其中一个比较壮硕的汉子抬起头来往后面一望,幸好兄弟两个躲得快,而且借着李府门口的灯光,兄弟两个都看到那个汉子的脸。
“那不是王麻子吗?李扒皮怎么和他勾结在一起了?”
“对,是王麻子,看来李扒皮是看上我们的粮食了,陈老板不让他来收租,联系土匪想要来打劫。”
“那我们赶快报告陈老板,陈老板是保安团团长,叫他提前做好准备。”
兄弟两个趁着夜色,急忙赶回清河村。
“格老子,区区几个村的田,最少能收成三四万斤大米!!”刚刚从清河村打探情况的王二麻子坐在李府的大厅咒骂道。本来他是不相信有那么多的粮食,再加上他和李榴皮有来往,才过来看看,顺便探探道。
广西,华石县靠近老虎山的大山深处。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匪窝,而其中最大的一股就是眼前这位一脸麻子所在的麻匪,这人圆头秃顶,一条刀疤贴着下巴倒挂到耳根,一张长满麻子的蛮脸,让见识过他凶残的人都记忆犹新,这个老虎山的王二麻子。整个老虎山上大大小小的麻匪七八个,就数王二麻子的规模最大,大当家是王二麻子的亲哥哥,早年袍哥出身的兄弟两个,几十年杀人如麻才带出了千多人的队伍,由于不巧灭了一个桂军将领的全家,一直被对方惦记着。而老虎山,就是他们逃离这种寝食难安日子的最好地方,又有几万斤大米的巨大诱惑,让他再也坐不住了。
李榴皮(李榴皮用闽南话的口音翻译过来是:你扒皮)佝偻着身子鼓吹起来,“王司令有所不知,这姓陈的不知道从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