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高科技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高科技霸主-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的懦弱性格,逢事都希望低调一些,遇到战事都主张逃避,而日本等国嚣张跋扈的气焰则日渐高涨,遇到两国产生纷争时,国内当权者和普通百姓高调地都主张以武力解决。

日本不但对积弱的大清频频动武,而且对于欧洲列强的俄国,也不惧以武力相抗衡,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这与日本近代历次战争的完胜后形成的自信心是大有关联的,日本人自甲午以来,屡战屡胜,获得了大量战争赔款和海外利益,使得他们的信心和胆量越来越强,不惧怕任何人的挑战。

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敢于挑战美国,主动发起珍珠港之战,也是基于这种心态产生的过渡膨胀的自信心,因为日本对比自己大很多倍的中国,国力比它强的俄国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对于美国他们也产生了同样的心理,认为美国也会像中俄那样被日本打败,但历史不会永远按照一个模式延续下去,日本人最后栽了,因为他们真的碰到对手了,又或许是因果报应,他们最终尝到了失败和沦为别国操控的恶果。

所以现在国人缺乏的已不是战争所需的武器装备和财力物力支持,而是与日本开战的勇气和决心,胆怯而缺乏自信在这次开战之后不久,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多数人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而鼓足勇气决心要与日本人死战的人少之又少。

李天成意识到自己的到来,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振奋民族精神,解决人们心中失去已久的那份自信心,让他们重新回归到一个大国臣民应该有的敢于应对挑战、敢于面对艰难险阻的心态上来。

所以对日本一战是李天成毫不犹豫地做出的决定,他此时就是要依靠此战开始渐渐恢复国人的自信心,让他们了解日本人和列强不是不可战胜的。

李天成和军政府高层详细分析过日本目前的国力,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实力,认为日本陆军想要全面对中国开战,他们还不具备相适应的工业生产能力和财力,一旦进入旷日持久的僵持战,他们必当会被拖垮而战败。

而日本的海军只能取得制海权,对于陆上战争帮助不大,所以日本人此时也根本没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能力,而只是想在盘踞中国东北的同时,将魔爪渐渐伸向华北地区,然后慢慢一点一点地蚕食中国的领土。

他们的做法是温水煮青蛙的办法,而不是一口吃一个胖子,日本人也知道他们一口吃不下中国这块大蛋糕,要慢慢地吞食才行,要是动作过大,将水烧得过热,那只青蛙会很快跳出锅子外面去,逃离自己的魔爪之外。

综合分析之后,李天成认为日本不会派兵在上海沿线登陆,那样等待他们的将是中国军队把他们拖入的持久战,他们占不到便宜,最后只能败退收场,还会导致耗费财力过大,而使得国力逐渐衰竭的后果,日本人不敢冒这个险,他们追求的是稳步推进的大陆政策,一步一步地使日本壮大起来。

另外南方大片地区还有列强各国势力存在,日本想要在这些地区用兵,一定会引起这些国家的强烈反对,甚至是出兵干涉,所以日本必定不敢将战争扩大到广大中国内地地区,树敌过多,也是日本要避免出现的局面。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英国公使

第一百四十一章 英国公使

李天成认为,在陆上不宜与日本人产生大规模战争,日军不会像国内军队那样,打不赢就向振国军投降,他们会选择死战,打起来将是一个**烦。

现在只能通过解决海上一战,威慑住日本,让他不敢再轻易冒犯南京军政府的控制的地区,主动退却,就可达到此次战争的目的。

而李天成对于日本不断增兵山东也产生了很大的忧虑,日本陆军的战力不可小觑,他们在国内已调动陆军多达十几万人,准备派往山东和天津、河北等地,加上他们扶持的北洋军,一共会达到二十万人以上规模的陆军。

日本已与袁世凯达成了协议,为北洋军提供武器装备和弹药、为其训练军队,扩大北洋军的规模,和北洋军一起防卫中国北方领土,日本国内的运兵船还在往天津运兵,他们计划之中,前期要往中国去一共十三个军团,将近十五万人的兵力,这个规模的兵力是振国军所难以承受的。

对于日本不断增兵,袁世凯也表示了反对,根据此前他与日本人达成的协议,日本派遣到中国的军队人数不得超过五万人,而且仅限于山东、直隶南部地区,其它地区则不允许日本军队进入。

但急于求助日本的袁世凯此时也受到日本人要挟,日本根本就不理会袁世凯和清廷的反对,继续肆无忌惮地向华北增兵,袁世凯和隆裕太后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日本人为所欲为。

日本实际上是利用了目前中国的混乱局势,和清帝、袁世凯有求于他们的软肋,达成了对袁世凯和清廷的要挟,让他们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起初日本人还只是以撤出军队,放振国军北上来威胁清政府和袁世凯,此时却已毫无顾忌,因为他们的军队已完全有能力控制住北方局势,再保持着伪善的面纱已无必要,此时是可以用拳头来说话的时候了,清廷和袁世凯若是不服软,日本人将会用拳头敲打他们几下,令他们软下来为止。

在南京,军政府在上海战事发起半小时之后的下午…左右,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向各界声明了振国军对日本开战的决心和信心,号召全体民众鼓起勇气,支持振国军的这次军事行动,并坚称振国军有能力取得战争的胜利。

各大报纸随后也纷纷刊登了这次战争的消息,做出了各自的评论,大多数报纸都对振国军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少数报刊则发表了自己的隐忧,担心振国军只是逞一时之勇,认为振国军对日军并无优势,振国军所拥有的远程炮火,日本依据克虏伯大炮的加强版已展开研制,很快就会有了生产远程火炮的技术,也会生产出来,用于中国战场。

为对付振国军的直升机,日本也在欧洲技术的帮助下,研制出了一种四十毫米口径的小口径高射炮,这种炮火源于日本海军使用的快速装填和发射的小口径火炮,利用这种法国研制的快速火炮为基础,日本人结合德国人研制出的高射炮技术,已开发出一种可以对空射击的高射炮,专门用来对付振国军的直升飞机,估计在一两个月之内,这种高射炮就会投入战场使用,而他们此时也在将小口径加农炮改装成高射炮,只不过是它的射速和射界都不足,难以有效对付直升飞机,但却不失为对直升机的一种威慑。

对比振国军和日军战斗力之后,有些媒体发布了悲观的言论,认为此一战将会使得局势陷入另一个泥潭之中,日本会借机再次从中国获取更多的索赔和利益,对于这些悲观言论,军政府表示驳斥,宣传在南京军政府执政期间,宁愿战斗到最后一名士兵,也绝不与日本签订有损国家主权的条约。

李天成此时正在南京总督衙门内办公,原江苏总督刘坤一的办公署归他使用,他的住所也搬到了总督府内,有两个连的士兵负责总督府的保卫工作,其中有一个是李天成自己的警卫连。

“李先生,英国公使朱尔典从北京赶来了,他正在外面会议室等候。”蓝文虎敲响了办公室的褐色花梨木大门,然后向坐在古典造型檀木椅上的李天成汇报道。

李天成正低头阅读着申报上头版头条杨紫茵写的评论,杨紫茵此时已回到上海,可能受到了李天成的影响,她这次的评论显得比较激进,不但坚定支持振国军对日本开战,而且声称必须要强有力地打击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号召全体国民起来对日本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让日本这个嗜血民族体会到中国人民不可侵犯和不可战胜的。

当然杨紫茵的评论此时已加入了一些李天成的因素,李天成托付她的评论要着重于鼓舞民众的气势和精神,让他们读了之后都热血沸腾起来,积极地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这次战争之中、广造舆论,使得全国都出现支持对日战争的热潮,也让日本人看到,中国的民众在渐渐觉醒,他们不再是只会睡觉生孩子的愚民,日本人要与中国开战,将不再是面对某个中国政府,而是面对着全体中国人民和他们手中的武器,在心理上给日本人造成一定的威慑力。

“请他稍等片刻,我马上就过去。”李天成早就和朱尔典约好,是朱尔典主动提出要来南京会见他,所以立即抬首望了一眼蓝文虎,点头会意道。

随后李天成便放下报纸,离开座位,走出了古色古香、有一股子浓郁书卷气的办公室,沿着宽敞的走廊,朝十几米开外的会议室走了过去。

一到会议室门口,李天成便看到里面坐着一个金黄色头发的中年男子,正是身材高大,长着一副鹰钩鼻子的英国公使朱尔典,他旁边还有一个偏瘦的华人翻译官,年纪大约在三十出头的样子,手里提着一个黑色公文包,正在与朱尔典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两人表情看起来比较严肃。

李天成现在已习惯了穿着军装办公,每次会见来客也都是一身戎装示人,而朱尔典和华人翻译则都穿了一套标准的黑色西装,显得也颇为干练的样子。

“你好,李天成先生,我是英国人朱尔典,特来与您会晤,请多指教”朱尔典见李天成到了门口正往里面走进来,面上带着微笑,顿时便站了起来,往前走了几步,伸出手去与李天成握了一下,然后便客气地用蹩脚的中文说了一句,但眉宇之中却带着一股子英国人特有的傲气,这股傲气一下子便被李天成捕捉到了,但他却没有太在意,只是不屑地瞥了朱尔典一眼。

“朱尔典公使这次前来南京有何贵干,我可不是中国元首,公使大人怎么会有空来到南京要与我会晤,有空你应该去紫禁城找隆裕太后或是去找袁世凯才对?”李天成早已猜到朱尔典的来意,却故作不知地问道,而他所用的竟然是一口标准的英语,这使得朱尔典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