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神箭无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神箭无敌-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闻言我略一沉思,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居庸寨左右都与长城相连,除非蒙军能攻下左右两段的长城,或是将整个长城团团围住,否则长城就可以自任何一处得到补给,区别只是多走些路【奇‘】少走些路而已。既然粮草【书‘】是这样,那么兵员自【网‘】然也是这样,如果居庸寨伤亡惨重,我自可以从长城的别处抽调人手。

这也正是长城的好处之一,与城池比起来,它几乎就可以说是无法围困的。对襄阳,蒙军可以将其围个几年,而对长城,他们却只有强攻一途。

“那么如今当务之急,我等便是要加强这南口的城防了。”我望了望脚下的地形,不由眉头微皱。相对于北门居庸关来说,这南口简直就可以用拙劣来形容。左右两边地山头上地敌楼全都有如两支手臂一般伸向北方,这样虽可以加强北方地防御,但南口却显得朝内突出,若蒙军自南面而来,南口便要面对三面的进攻。南易北难,这点倒是与西川地剑门关十分相像。不过这也无可厚非,这长城本就是为了防御北方蛮族的入侵的。

“是。”王坚与朱五四二人显然都很清楚这一点。对此也没有丝毫疑问。

“属下以为。”这时朱五四再次语出惊人:“我等何不先给蒙军一个下马威?”

“喝……”北门居庸关地瓮城城门一开,王坚亲率的一千名骁骑军精锐便有如风驰电掣一般地狂涌而出。他们在蒙军惊异地眼神之下,只片刻的工夫便自居庸关前的那条狭小的山谷里奔了出去。

一千精锐,这个数字是王坚在反复掂量后定下的数字,少些,则对蒙军产生不了多大的伤害;多些,则那狭小的山谷便不能容如此多地人马轻松撤回。而这次突袭的计划。却是来自朱五四那令我也惊异不已的脑袋。

“蒙军战马众多,过冬草料自然奇缺,而我军由于战马少,草料还不致于少至让战马掉膘,这一来一去,此时我军的战马该优于蒙军,我等应把握这千载难逢的少有时机,以骑军对蒙军来一次突袭。壮我军军威,灭蒙军士气。”

朱五四如是说,分析得在情在理,于是王坚便立时自五千骑军内精选了一千精骑对蒙军发起了这一次不大不小的突袭。目的并不是要杀伤蒙军也不是幻想将其击退,只是想让居庸寨中的军士长长士气,克服他们对蒙军地恐惧心理。毕竟居庸寨中的一万五千余名军士中。有超过一万名是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

战马狂嘶,铁蹄踏起一层层黄土;战士们高声吆喝,腰刀闪耀着鱼鳞般的寒光。这一千名骑军不是别的,正是来自那在忠顺军中,由我亲手训练出来的新兵营,他们几乎是从我来到这时代起,便一直跟随着我经历了无数次地战火。长期的战场生活,将他们每一个人都磨练成了不惧生死的勇士,哪怕是现今只以区区一千人面对十万蒙军,他们也毫无畏惧地挥刀而上。他们的气慨。他们的豪气。使得这支仅仅一千人的骑军,却拥有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出了谷口。三里之外便是蒙军的营寨。相对于宋军在野地扎的营寨来说,蒙军的营寨根本就算不上寨,没有鹿角,没有铁蒺莉,甚至连最基本地栅栏也没有,所谓地营寨不过就是平地上扎起一排排的蒙古包而已。但这也正适合蒙军地作战习惯,他们擅长骑军,擅长进攻,营寨周围没有任何障碍,他们便可以随时自任何一方对来犯之敌发起进攻,也可以自任何一方撤退。

以平时蒙军的习惯,只要有敌来犯他们的营寨,他们便会很快组织起骑军前来迎战。但是这回,他们过了许久也不见任保的反应,或许是被眼前这只有一千之数的骑军给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他们或许不明白这支骑军的意图,又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将这支骑军放在眼里。一千人,蒙军派出去打探消息的阿赤勒斤也要比这多得多。

三里的路程在全速冲锋的骑军脚下,也只是盏茶的时间,王坚等人很快就靠近了蒙军的营寨,这时蒙军也终于组织起了两支人数相当的骑军往王坚部左右包抄而来。正如朱五四所说的,马多难过冬,他们的马匹果然无一不瘦弱,速度竟比王坚等人的马匹还要慢上许多,看来此次蒙军这个亏是要吃定了。

见蒙军两支骑军包抄而来,王坚当机立断,立时变换了阵形,骑队拉转马头,凭着高速度朝其中一支蒙军的右翼飞速奔去。蒙军突遭此变,急忙也跟着变换阵形,但苦于战马体弱,速度比平时慢上许多,还没等他们作好迎战准备,王坚的骑队便有如尖刀一般插了进去。

血花飞溅,惨叫声与兵刃相击声骤起,但也只响了很短暂的半刻钟,一切便又消失在了轰隆隆的马蹄声中。王坚的骑队很干脆地自蒙骑之间穿插了过去,跳出了蒙军的包围圈,蒙军被冲散的那支骑军也在旗号的指挥下退回了寨中。蒙军虽个个悍不畏死,但却并不代表着他们会做无畏的牺牲。相反,由于蒙军人数奇少,蒙将个个都很重视部下的生命。是以这种以侧翼对敌的战势,自然是没有必要让他们徒逞英勇的。

“万岁,万岁……”见我军一千骑军在十万蒙军面前逞尽了威风,居庸寨上的新兵们不由高声欢呼起来,他们挥动着手中的旗帜,高举着自己的兵器,将战鼓敲得轰响,为战友们高声呐喊助威着。

不过,更让他们欢欣鼓舞的还在后面。却见王坚一众骑军趁蒙军新退还不及作出反应之时,没有作任何的停留,绕着蒙军的营寨奔走,并不断地往蒙军营寨中发射着火箭。霎时营寨之中便是火头四起。由于长城之外缺少水源这是长城的一大特色,为了让来犯之敌缺水,长城尽最大的可能将河流包围在长城以南,加之准备又少,搞得蒙军无法及时扑灭这些火头,为了不让火势蔓延,他们只得迅速将起火的营帐砍倒,以沙土扑火。一时喊叫的、奔走的、气得乱吼乱骂的、须发皆燃的,狼狈之态尽显于居庸寨众军士眼下,再次引来了军士们的一阵欢呼。

只怪居庸寨兵力太少了,见此情景我不由暗道了一声可惜,如果居庸寨中有四万可用之兵,那么就凭蒙军现在这样乱作一团的景像,我等便可一举将其击溃。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就算居庸寨有这么多兵,只是走出眼前这段百余步的狭谷却不知要花多长时间,如若待蒙军反应过来,只怕我大军便是有去无回了。居庸寨这地形,还是只能防守,不能进攻。能进攻,也只是像眼前这样的小部队骚扰而已。而且这样的进攻,也只能用一次,下一次蒙军若是有了防备,便不会那么轻易得手了。

不多时,王坚等千名骑军便在众军士的雀跃声中,绕完蒙军营寨一圈,无惊无险地奔回了居庸寨。这之前也曾有两支反应快的蒙军千人队试图阻住王坚,但都被王坚凭着速度和随身携带的霹雳火球给轻松冲破,甚至还有一支两千人的蒙骑试图挡在谷口封住王坚的退路,但只几下便被山顶的弓箭手射了回去。

狭谷只长百余步,而山顶的弓箭手又登高射远,谷口自是在我军的控制范围之内,至此,第一次的士气之战,便告完胜。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四十三章 宋廷

说实话,离婚对士兵的打击还是有的,不过还没有到让士兵自宫的地步。假若有一天订阅降到了零,偶还可以考虑一下,呵呵。

还有,谢谢各位书友对士兵的关心。

————————————

五日,让人难耐的五日,无论是蒙军还是宋军,都在焦急地等待着背后那支不确定的骑军——纽璘的骑军。

古时的通信颇为不易,许多作战计划常常会因为消息无法到达而不能实施,更何况蒙军与纽璘军之间还隔了一条有史以来最长的隔离墙——长城。是以谁也不敢保证纽璘军会收到消息如期前来夹攻。

至于我对于身后的这支纽璘军,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纽璘军能来,那未尝不是好事,相对于埋藏一个隐患在长城之内,倒不如早些将其解决。但是,倘若当真如此,却也肯定了南宋朝廷与蒙古的苟和。当初赵昀联蒙灭金我还可以理解,毕竟金国也是异族、也与大宋有深仇,但是如果这回南宋朝廷再与蒙古联合对付我,我却不知他们为的是什么了。

权力?金钱?还是因为别的什么?难道这一切还会比驱逐鞑虏、还会比民心、还会比百姓的生命更重要?倘若失去了百姓、失去了民心,那么就算拥有再多的金钱再多的权力又有什么用,终归不是还有失去的一天。

但是政治这东西,有些事就是这么不可理谕。倘若朝廷人人都会以江山社稷为重,史上地南宋也就不会做出这么多自毁长城的事了。从这一点来说,我更希望纽璘的军队不要来,或者,来了也跟南宋朝廷扯不上半点关系才好。

我心事重重地走在南口的城墙上,抬眼远远地望向南方,在那边。还存在着一个朝廷,还存在着一个皇帝。那个朝廷那个皇帝,是不可能容许像我这样的人和势力存在的,虽然我对他们来说或许是有利的,毕竟我为他们打退了压在他们心上地一块大石——蒙古。但是,他们心中都对我存在着一种恐惧,他们都很明白我只要一个命令,他们的朝廷。他们地皇帝或许便会就此不保……

我该怎么处理这样的关系?逆我者亡?还是继续忍让?我的心抽搐着,一向果断的我却不敢轻易下决定,因为这个决定一下,就等于判了千万大宋军民的死刑。

城墙上下无数军民正忙碌着,搬土运石,架设火炮,搬运箭矢,好像只有我是多余的。五日来蒙军曾对北门居庸关做了两次试探性的进攻。却最终让我对居庸关放下了心,正如王坚所说地,只要居庸关还有箭矢,只要居庸关的军士还有一千之数,再多的蒙军也无法从这里跨越过去。想想当年成吉思汗也无法自金人把守的此处攻打过去,自是有其一定的道理。于是。这南口的城防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了。蒙军也发现了我等加强城南的城防,便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