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这时候回了府,贾珠来了家书,信中的事让贾政不由得变了脸色:王夫人病了。
贾珠的信里没有明确说明,但是送信的人却是个嘴巴伶俐的,得了贾珠的吩咐,便把事情统统跟贾政说了。
原来,自从搬进了新府,贾珠媳妇李纨管家,老太太指点着,王夫人依然被要求在自己房里自省,可是即便贾母放了话,可李纨终究是媳妇,少不得要去给王夫人请安,这一来二去的,李纨虽然也不是傻的,但终究稚嫩了些,被王夫人套了不少话出去,细细想来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可却已经来不及了。
李纨也的确是太累了,如今贾兰年纪还小她也不放心全都交给奶妈子带,贾母虽然把宝玉、探春、惜春带在身边,可终究年纪在那儿摆着,李纨也是要帮着的,还有贾环,他如今还是和赵姨娘一处,却是个懂事的,李纨也要提携着他一二,这些再加上管家的重担,李纨真的有些吃不消了。
王夫人却是清闲的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想方设法把权力给拿回来上了,这种悬殊的情况下李纨如何能应付的下?王夫人巴不得李纨越忙越好,于是提出来要去庙里吃斋念佛几日为老爷祈福,这里有够正当的了,贾母也不好拒绝,这下子李纨又要安排出行的人、车马、路线和安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更是□乏术了。
可全都安排妥当了,最后还是出了大事,就在王夫人刚刚踏出府门的时候,从旁边的小巷里冷不丁的窜出一个女人来,这女人披头散发衣衫褴褛,声音凄厉的对王夫人喊着什么,手里还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尖刀直愣愣的扑了过来。
旁边的仆人反应迅速,最终王夫人只是手臂被划了一个口子,那疯女人被大家按在了地上,嘴角都磨出了血,却依然厉声喊着:“我就算是死也要拉着你陪葬,我辛辛苦苦服侍了你那么多年,最终却得了这么个下场,我不会放过你的,你等着——”
王夫人又是受惊又是受伤,这庙里也不用去了,直接回府疗伤吧,这身上的伤好了,王夫人却真的病了,只要一合上眼睛,她就会看到那个疯女人的脸,府里面新来的丫鬟不明白那疯女人的身份,其实跟着贾母过来的曾经的丫鬟们也都不记得那人是谁了,不过王夫人那些年跟在身边亲信的大丫鬟没几个有好结果她们是知道的,因此听见这些小丫鬟们打听,便把心里的猜测当做事实说了出来,越说越觉得自己所说不错,这些新来的丫鬟们一个个都瞠目结舌了,她们印象里的太太可是个和善的有着菩萨心肠的老好人,怎么会这么可怕呢?
接下来,守夜的丫鬟们每天晚上都会被王夫人的惊叫声惊醒,贾母不得不加派了好多人手到王夫人的房里,可即便这样,王夫人的情况却越来越糟糕,太医直说并没有病只开了些安神的药,这药吃了不少,却依然没有好转。
王夫人一天天的瘦了下去,身体也越来越虚弱,后来太医也连连摇头,说是怕是不好了,让他们准备后事,贾珠这才写信让人立刻给贾政送了过去。
看着母亲如今这样,贾珠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他还可以说一句自作自受的风凉话,可是现在,他心里复杂的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感觉了。
而那个疯女人究竟是谁呢?没有人去关注她了,不过是一个疯子,贾母放了话看她可怜没有为难她,府里的猜测也越传越真,到了贾珠的耳朵里也便信了,因此贾珠错失了唯一一个知道这件事的背后藏着弘皙的机会。
王夫人解决了,赵姨娘不足为虑是个蠢妇罢了,弘皙的心里两块大石头落了地,至于自己那个让自己拿不到把柄的侧福晋,弘皙的眼里闪过一丝狠辣,他势必要辜负他的结发妻子,那么,最起码他为她解决掉这个曾经堵了她的心的人吧,嗯,就让她陪葬好了!
弘皙拿定了主意,从书房离开,去了这侧福晋的院子,接下来的时间里,整个贝勒府的人都知道,侧福晋关佳氏极尽贝勒爷的宠爱,贝勒爷除了她的房里,没去过别人那儿!这关佳氏着实风光了好一阵,得意的她并不知道,她最终得了多么悲凉的下场。
弘皙一步步的把所有的障碍一个个清楚,贾政那边却听过下人的回话后久久没有言语,王夫人落得这样的下场是他始料未及的,他心里有感慨,却没有了怜悯——看过了苏州穷苦百姓集聚的地方,看过了因为水患无钱治理沦为乞丐的农户,他如今的心肠再也不会为王夫人而动容了,说句不厚道的话,大抵这就是所谓的多行不义必自毙了,贾政叹了口气,给贾珠回了信,让这下人带了回去。
送走了下人,这件事是家务事,那么必然要告诉一下贾敏,贾政便去了林府一趟,贾敏听了这话也是唏嘘了一阵,她未出嫁的时候和二嫂的关系只是平常,她也隐隐约约能察觉到二嫂和颜悦色的后面总对自己有着一丝敌意,待出了嫁,自然就更淡泊了关系。
只是贾敏想到母亲这般年纪,分了家和二哥他们过,二嫂又这副模样,母亲和珠儿媳妇身上的胆子更重了,只怕母亲也累坏了可怎么办。
又想着林如海寄回来的家书,说是边关的事有了变化,恐怕上面的意思,他还要留任不知多久,贾敏想着林府这边已经没有什么大事,她和林如海本不是奢欲过多的人,府上人丁也不繁盛,用不了那么多人伺候,因此府里现在很是清静,管事的又是自家的老人,没什么问题,这样想着,贾敏不由得动了去京城的念头。
自从出嫁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了心理着实想念,而且黛玉如今也大了,身边兄弟姊妹半个都没有着实孤单,她看着黛玉小小年纪就沉浸在书海里面,若不是她总是带着她管家,让她也学这些这些,她那性子说不定现在成什么样了,她既喜欢女儿才思敏捷又有风骨,不想让太多的世俗改变女儿身上这些闪光的地方,又怕女儿的性格发展成了孤僻,再加上二哥也总是说家里的两个女孩儿,贾敏便想着,也许黛玉身边多一些年龄差不多的姊妹会更好。
这念头一生成就抹不下去了,贾敏决定,回京探亲。
黛玉进京贾政善财
贾敏要带着黛玉回京城探亲的事让贾母非常高兴,老太太一想到自己就要见到最疼爱的小女儿,恨不得这运河上的船都长了翅膀像鸟儿一样能飞过来,原本因为劳累而有些低靡的精神头也瞬间抖擞了,老太太开心,底下的人自然也松了口气,而王夫人,终究没有熬过一个月,就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午夜挣扎着死去了。
贾敏到了贾府的时候,正是王夫人的丧礼的筹备期间。
顶着诰命夫人的身份,又有贾珠这儿子,王夫人的丧事也不可草率了,李纨从来没有办理过丧失,又有着这么大的压力,更是憔悴了下去,这时候贾敏的到来,着实让贾母和李纨二人缓了一口气。
贾敏在路上就听说了贾府事多,便不想麻烦本就已经忙坏了的贾府,便让人不要通知她们确切靠岸的时间,因而当贾敏一行人的轿子已经到了贾府门口,贾母才知道她们到了。
贾母心中又气又喜,连忙让人到门外去接,不多时,贾敏带着黛玉、浩玉在一群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进了贾母的房间。
贾母早就从炕上下来,站在门口等了好久,旁边鸳鸯和珍珠搀扶着她,贾敏和黛玉刚踏进房门,就见贾母满头银发颤巍巍的眼里还含着泪光,贾敏鼻子一酸,也禁不住眼泪掉了下来,母女二人抱在一处,贾母颤抖的摸着贾敏的发丝,嘴里不住的说:“好,好,这么多年了,可算回来了。”
贾敏也哽咽着说着:“母亲,女儿回来了。”
李纨也得了信赶了过来,方一进门就见老太太和一个容貌俊丽的夫人抱在一起两个人都流着眼泪,便知这必定就是敏姑姑了,连忙上前含笑说道:“老祖宗,敏姑姑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这可是大喜的事,该笑才是。这想必就是黛玉妹妹了吧,往日也常听父亲提到黛玉妹妹满腹诗书,如今这一见了,才知道什么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李纨说着又看着被奶妈子抱着的小浩玉,对贾母说着:“老祖宗您看,这小浩玉也是个机灵的小家伙!”
李纨的一番话让贾母和贾敏都笑了,贾敏这才拉着黛玉给贾母行礼,说道:“这就是你外祖母。”
黛玉福身一礼,叫了声外祖母,贾母把她扶了起来,细细打量了一番,连连点头:“好,好,比你母亲小时候还俊些!”
接下来又把李纨介绍了一番,黛玉叫了声珠大嫂子,而后贾母让人去把宝玉他们都找来,贾敏一听他们都在上学,便连忙摆手道:“母亲不急,如今我也是一下了船就到府里来给母亲请安,这带来的东西和丫鬟婆子小厮们还没安置到宅子里去,待这些都稳妥了,我再带着她来府里,到时候自然哥儿姑娘们都下了学,岂不是两全其美?”
贾母一听急了:“家里又不是没有地方,如今这东北角的院子还有着三间房,充作客房之用,已经收拾妥当了,你们在这里住下就是了。”
贾敏一笑:“母亲,林家在京城里也有宅子,这么些年也只是派人打理着,也不知道成了什么样子,可有人玩忽职守私下里背着我们用它做别的营生,往日里在江南鞭长莫及也便罢了,如今既然来了,哪有不去照看一番的道理,母亲想我,我也十分思念母亲,待我把那边安置妥当了,再回来这里住着,母亲以为如何?”
贾母听了这话便点点头不再说什么,于是贾敏带着黛玉先行去了林家在京城的宅子,那宅子里的下人们却还是不错的,虽然难免照顾不周致使宅邸有些破败,却也没有像某些人家一样,用宅子做别的营生私下里谋利,贾敏把东西和这一次带回来的人都安置好了,然后把所有人聚集在一处,各自分工,采买东西,重整园子,待所有的事项都分发出去了,天色已经有些晚了,贾敏这才带着黛玉、浩玉又去了贾府。
此时宝玉、探春、贾环和惜春俱已下了学,都听说了今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