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美井 作者:天然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良田美井 作者:天然宅-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冬宝也往嘴里夹了一个,肉丸弹性不错,炸的也很够火候,就是有点咸,估计是用来做肉丸汤的。

小旭不停的捏着丸子吃,仰起头一张小嘴油乎乎鼓囊囊的,笑嘻嘻的问道:“姐,以后是不是我们就住一起了?”

冬宝捏了捏他的耳朵,笑道:“是啊,我的房间都收拾好了。好了,别吃了,都让你一个人吃光了,晚上你还吃的下饭吗!”小孩子哪能吃这么多油炸的丸子,万一要是闹肚子就不好了。

小旭恋恋不舍的放下了手里还捏着的一个丸子,伸手抹了下嘴巴,看着远处商量明天婚事的李氏和严大人,悄声对冬宝说道:“我一个同窗说,要是有了后娘,就要过苦日子了,要是有了后爹,也得过苦日子。”

冬宝笑了起来,也悄声说道:“那你有后娘了,我也有后爹了,咱们俩都得过苦日子了,可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啊?”小旭笑嘻嘻的说道,李大娘是好人,才不会让他过苦日子哩!

冬宝掏出帕子擦干净小旭嘴上的油,把小旭的头搂进了怀里,笑道:“那咱们苦命的姐弟俩只能相依为命了!”

远处,李氏站的离严大人两尺远,低着头红着脸问道:“小旭的衣裳试了没有,还合身吗?不合身我再改改。”

“合身,小孩子的衣裳不讲究那么多,做的大一点,过两年也能穿。”严大人说道。

李氏点点头,又问道:“明儿……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咱请的人不多,也没啥好准备的。”严大人搓着手上的泥,“你啥都不用管了,明儿等着我过来接你就行。”

“好。”李氏笑着点了点头,脸上还带着有些羞赧的红晕。

严大人看着她微微一笑,左右看看没有人注意这里,冬宝和小旭两个孩子围着一个碗吃丸子,帮工们忙着自己手上的活,便伸手碰了碰李氏的布满红晕的脸,又像触了电一样收了回来,自己的脸也红了。

冬宝吃丸子的间隙里,无意间抬头看见了这一幕,看两个加起来有六十岁的人还纯情的跟中学生似的时,差点把嘴里的丸子给喷笑出来,哦不对,人家中学生现在都不这样了。

不一会儿,李氏和严大人就说完了话,过来领着冬宝回了宝记铺子。

晚上临睡前,李红琴拉着李氏到院子里说了半天的话,没等李氏回来,冬宝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明天就是李氏带着她出嫁的日子,马上她就要融入一个新的家庭了,冬宝原以为自己会很激动很兴奋,没想到自己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醒来的时候李氏已经换好了新作的那身桃红色衣裙,除了戴着金耳环和金钗,李氏盘的光滑的发髻上别了一朵红花,在清晨的阳光下,衬的李氏的脸格外的娇羞明艳。

“醒啦?赶紧起来吧。”李氏笑道,把放在床头的衣裳递给了冬宝。

冬宝和小旭的新衣裳都是大红色的,而正牌新郎的衣裳是蓝色的,新娘的衣裳是桃红色的,乍一看,俩孩子穿的比新郎新娘都喜庆。冬宝穿好衣裳出去,铺子和院子里都已经贴上了大红喜字,张秀玉正拿着篮子往果盘里装炒花生和瓜子,看见冬宝后忍不住捏了捏冬宝的脸,笑道:“刚我跟我娘还说你,真是个心宽的,今儿这么大的事,你还能一觉睡到这时候!”

 第226章 李氏的婚礼

早饭是秋霞婶子做的,煮了十几个糖水荷包蛋,一个碗里盛了两个,端着大木托盘进来,一人分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鸡蛋,喜滋滋的催促道:“赶快吃,一会儿严大人就该过来了!”

“不用那么急,没那么早……”李氏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

等吃完了糖水鸡蛋,几个人刚收拾好碗筷,外面就有来贺喜的人了,都是宝记铺子周围的老板娘,还有以前李氏在街上摆摊时认识的几个摊主,聚在铺子里说说笑笑,吃着喜糖花生,恭喜着李氏的好日子。

众人聊了会儿后,就听到街上开始响起了由远及近的鞭炮声,拍手笑道:“来了,肯定是来了!”纷纷站起来往门口张望。

冬宝和张秀玉站在了人群的最前面,远远的就看到严大人身形挺拔,精神劲儿十足,一身蓝绸布的袍子,胸前挂着一朵大红花,领着一顶轿子和几个人朝这边走了过来,轿子后面跟着鼓乐班子,一路吹吹打打,喜庆热闹。

李氏也在众女眷的拥簇下走到了门口,羞红了脸,不敢抬头去看严大人。

严大人一向严肃的脸上满是笑意,脸颊微微有些发红,看着已经走到门口的李氏,难得的在众人前开了一次玩笑,弯腰做了个请的手势,笑道:“夫人请上轿。”

众人又是一阵欢笑声,目送着李氏羞红了脸,低头含笑坐上了轿子。梁子连忙高声喊道:“新娘子上轿了!”

轿夫们便意思性的把轿子在肩头晃了两下,李红琴笑呵呵的跑过去给轿夫们一人塞了一个红包,这是安州一带的规矩,轿夫们要使坏颠新娘子,新娘子的家人就要给轿夫们红包,以求个路上安稳。

梁子穿着一身崭新的石青色的衣裳,怀里抱了个沉甸甸的大布袋子,等李氏一上轿子,就从布袋里抓了一把出来撒向了人群聚集处。

人群中顿时慌乱起来,大人小孩都笑逐颜开的争相去捡地上撒落的东西,不少捡到铜钱的人喜悦的叫了起来:“我捡到钱了!”

安州这一带成亲时有这样的风俗,把铜钱,花生和喜糖混在一起,在迎接新娘回家的路上撒一路,争抢的人越多,预兆着新婚夫妻以后的日子越喜庆,主人家就越高兴。

当然了,大多数人家都只会撒花生和喜糖,能撒的起铜钱的人家并不多,但饶是如此,也多的是人哄抢,毕竟喜糖和花生都不是天天能吃的到的零嘴,以前在塔沟集的时候,全子就喜欢去看热闹抢这个,回来还会分给冬宝一起吃。

冬宝琢磨着,要是哪家成亲办喜事,撒铜钱花生喜糖都没人抢,可见这家人品差到何种程度了……

梁子做为撒喜糖的人也很开心,俊朗的小伙子一把把的专往小孩子多的地方撒,看着大人小孩争抢一团,喜气洋洋的,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大家也开心。

只是冬宝有点遗憾,李氏不是像她在电视里看到的那样穿着大红嫁衣,盖着红盖头嫁给严大人的。其实她也是到了古代后才知道,除了大户人家成亲有这种讲究,庄户人家是不讲究这个的,有人盖红盖头,也有人不盖红盖头,新媳妇穿一身新做的红棉袄红棉裤,坐在板车上由新郎拉回婆家的不在少数。像李氏这种二婚的,一心想低调不张扬,更不会在这方面讲究了。

冬宝跟着李红琴和秋霞婶子几个人,在李氏上轿后,锁了铺子门跟上了迎亲的队伍。严大人也不是多张扬的人,一般人成亲都要在镇上的街道里绕个两三圈的,严大人只走了一圈便领着队伍进了家门。

严大人家里更是热闹,门口支了两张桌子,柳夫子笑眯眯的坐在桌子前负责登记礼单,柳夫人磨墨,旁边坐着林实清点礼品。

“柳夫子好,刘婶子好!”冬宝先笑嘻嘻的向柳夫子和柳夫人行了个礼,又看向了林实,笑着问道:“大实哥,你什么时候来的?”

林实笑道:“一早就过来了,夫子要我来早点帮着支应。”现在是麦收时节,林实和全子都放了假,林实穿着干净崭新的蓝底暗纹长袍,腰间扎着一条黑腰带,少年身形挺拔,麦色的面庞带着温暖的微笑,在上午金色明亮的阳光下英俊的要命。

冬宝看着林实,嘴角不自觉的就弯了起来,越发觉得自己英明果断,早早的把这么好的男孩给定了下来。

院子里人声鼎沸的,站满了前来贺喜的宾客,大多数都是冬宝不认得的,李氏的轿子还停在院子里,严大人正在中间朝宾客拱手打招呼。摆放好的桌子上放满了喜糖花生瓜子茶盅,供宾客取用,还有帮工不停的提着大水壶给茶盅里添水。

冬宝看到不少宾客往院子东北角的地方张望,几条长案板拼成的桌子上,一排排的碗盘里装满了已经做好的菜,准备一开席就端上桌,灶台上架着比冬宝还要高的大蒸笼,冒着热气,馒头和肉的香气混合在一起,飘散在院子里。几个宾客凑一起啧啧叹道:“请的是屈老师儿!屈老师儿做喜宴可是没的说!这都好几年没见他出来给人办喜宴了,严大人的面子就是不一样!”

安州这边把做喜宴的厨子叫老师儿的,有时候会把修理东西的师傅也叫老师儿,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对手艺人的一种略显尊重的称呼。

“冬宝姐!”小旭瞧见了冬宝,立刻扑了过来。

冬宝笑嘻嘻的接住了他,悄声问林实道:“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啊?”她记得李氏和严大人合计过,请的人也就五六十个,而且主要都是严大人这边的客人,李氏这边除了李长风和李红琴两家亲人,剩下的就是秋霞婶子这样的乡亲好友,加起来也不过十二三个人,看院子里这阵势,得来的有一百多人了,而且门口还有不少人拎着礼物等着进门贺喜。

“都是镇上做买卖的。”林实小声说道,“听说严大人成亲,不请自来的,你们没过来之前,来了不少人放下礼物登记了名字就走了,都没留下来。”

冬宝点点头,问道:“那严大人怎么说?”

林实笑道:“人来都来了,礼物也送了,大好的日子总不能把人往外撵。严大人的意思说让我们看着点,要是送的礼不贵重就收下,贵重的话就先放着另外登记,他过后想办法。那些人来了说是讨杯喜酒喝就走,可也不能真让人喝杯酒就走,还得安排上桌吃酒席。梁子哥去镇上买菜去了,老师儿说来的人太多,准备的菜不够。”

“那来得及吗?”乖乖窝在冬宝怀里听两人说话的小旭有些担心,素菜还好说,能现做,肉菜就麻烦了,都是昨天做好的,现做怕是来不及。

林实点点头,摸了摸小旭的头,笑道:“来得及,今儿我跟我爹送来了一百斤的豆腐,够做不少菜,老师儿也说了,昨天做的肉菜多,盘子装的实惠,每个盘子里多少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