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姑驯夫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村姑驯夫记-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胡子也不客气,也说,“内人确是会过日子。”香姐听到大胡子当着外人的面这样夸奖自己一下又红了脸,心里甜滋滋的,也稍稍忘了花钱的肉痛,一口一口吃起馄饨来。
两个人吃过早饭走一会儿就到了收毛皮的店王记皮货店。店主王掌柜早就跟大胡子熟识了,见他拉着香姐进了店忙抱拳问道,“胡兄弟来了,这是弟妹吗?”
大胡子只笑着点了点头,就把狐狸皮拿出来放在柜台上,王掌柜一下子就直了眼,随后又恢复了一脸乐呵呵的样子,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这块好皮毛买下来。
他想了一下说道,“这火狐皮应该是冬天打的吧,皮毛长绒厚,成色很好,是一等皮。可是个头略微的小了点,裁起来不够一件皮衣,四贯钱成交,狐兄弟你看怎么样?”
“可以裁一件的,”一边默默无闻的香姐忽然说话了,见大胡子并未嫌她多话,她忙走上前来,拉起火狐皮对王掌柜说,“我刚刚看到成衣店里的衣裳,都是皮和布一起用,你看这一块做前襟,这一块做毛领子,还有这边可以做袖子……”香姐边说边比划,在她心眼里就是王掌柜不知道要怎么用狐狸皮裁衣服,所以自己告诉他怎么做,却把王掌柜说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大胡子看得暗自好笑,这王掌柜向来喜欢占点便宜,平常不愿跟他计较也就随着去了,可这次的火狐皮拿到外面不下一百两银子,在这里只卖四贯钱着实少了。
他作势把狐狸皮拿回来,说道,“家里还指着这火狐皮过年,你这价钱太低了,这样吧,我再去别处看看。”
王掌柜连忙说道,“胡兄弟,先别忙……”
“哎,别拿走,我买了!”一个脆生生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对话,王掌柜往门口一看,立马换了一张更加真诚的笑脸,走出柜台说道,“呦,这不是莺大姑奶奶吗?”
香姐也转过了头,看见一个身穿上好棉衣、头上梳着两个髻的小姑娘走了进来。这小姑娘目光灵动,长相清秀,嘴角一翘便脆生生的说,“谁是你姑奶奶?我家小姐正想要这样一块好皮毛,多少钱,我买下了。”




13、赶年集(下)

王掌柜转头看了看大胡子,大胡子连头都没回,垂着头不知道想什么,他眼珠一转,就说道,“莺姑娘,这块可是上好的火狐皮,全青山镇再也没这么好的,正配得上林大小姐,这样吧,我也不多要,就二十两白银。”说完了还做出一副很肉痛的样子。
“二十两?”莺姑娘上前拿起皮毛摸了摸,皮毛光滑、触手又软又厚实,果真是上好的货色。心里只当是占了便宜,便说,“那就这么订了。”说着就拿出了银子给王掌柜。本来还想跟那买皮毛的大胡子说一句话,谁像他一直窝着身子不敢抬头,心里只当他是山野村夫见不惯世面,拿着这块上好的皮毛就走了。
王掌柜乐呵呵的送走了莺歌,心里的石头可算落了地,他转头就对大胡子说,“胡兄弟,今年算是你运气好,碰见了林家小姐的丫鬟,这家人刚从汴梁搬来不久,很是有钱,这不,我也没想到能卖这么许多银两。”说罢就道,“这样吧,给你十五两银子,你看怎么样?”
“十八两。”大胡子说道。
“十六两,不能再少了,小店做生意也不容易啊。”王掌柜笑的嘴角都僵了,心里气的要死,要不是卖家赶上买家,他能多赚十几两银子,可现在价钱都让大胡子听见了,东西也卖出去了,人家就是要十九两都不算少。
“十七两,不能少了。”大胡子面不改色的说。
“好,成交。”王掌柜心一横,就从那一堆碎银子里称出了三两,其他的悉数交给大胡子。大胡子也不再寒暄,只说要买些年货,抱拳跟王掌柜告了辞,放拉着香姐出了店。
从那莺歌进门到离开,再到大胡子砍了价拿了钱带她离开店,香姐一直没有说话。大胡子还以为她嫌跟王掌柜要的钱太少,说道,“我不太会讲价。”
香姐回过神来,却说道,“刚刚那火狐皮怎的卖了那么多钱,咱家有十七两银子了?”大胡子看着她抬起头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才恍然大悟,拍拍她的脑袋,笑道,“可不是的。”
不怪香姐这么激动,虽说二十两银子等於二十贯钱,可银子比铜板值钱多了,只有富裕人家才会把铜板换成碎银子。拿孙家来说,从香姐记事起这样的碎银子基本上没出现过,一块狐皮就卖了十七两,真是想也想不到的大好事。
想到这里香姐开心的不得了,刚刚吃馄饨的心痛也忘了,一双眼笑的都成了月牙,大胡子也被她给逗笑了,忍不住拉了她的手说,“不早了,咱们去买年货。”
这时的人已经很多了,大胡子带着香姐慢悠悠的逛起集市来。两边是热热闹闹的人群,香姐左看右看,开心的不得了。路边有各种各样的小吃,什么香酥饼、豌豆黄、冰糖葫芦、炸!子等各样小吃;还有风车、拨浪鼓、鸡毛毽子等各样玩意;更多的就是过年的年货,鸡鸭鱼肉、瓜子花生还有窗花、爆竹、福字……看得人眼花缭乱,人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路过一个写对联的摊子,香姐忍不住上去看了两眼,写对联的是镇子上的教书先生,他对着香姐一笑,问道,“可要对联?五十文一副。”香姐想了想还是拉着大胡子走了,边走边说,“五十文也太贵了,够吃两碗馄饨两个炊饼的。”现在香姐看到什么都要换成馄饨和炊饼,听得大胡子直乐。
逛得起年集的多是殷实人家,人人怀里都抱着一些年货,大胡子丝毫不吝啬,拉着香姐买了四斤熟牛肉、二斤猪肉、四斤瓜子、两种共四包酥皮点心、一斤红果、两包麦芽糖、两大张剪窗花的红纸,又给她买了一串冰糖葫芦拿着吃,虽然家里有了银子,香姐还是想着要省下钱来作家用,大胡子却假装板起脸说家里是他做主,到了后来香姐只能由着他买了。过布摊的时候香姐扯了四尺青布一尺白布,说是要给大胡子做一身过年的衣裳、一双新鞋,大胡子也乐呵呵的答应了。
两个人逛到下午,统共花了三两零五十一文钱,小筐子里已经慢慢一筐东西。本来大胡子想带着她去镇中的小摊吃点小东西,香姐说什么也不肯,大胡子只得随了她,接过来香姐手里的小筐子自己挎着,带着她回了家。




14、烤红薯

“香姐歇一歇,红薯烤好了。”大胡子放下木匠活从外屋进来,看着香姐还在缝着衣服,忙按下她的手说,“你都缝了两天了,眼睛都熬红了,这哪受得住?”
“没什么的,还有几针就好了。”香姐抬头一笑,就要继续缝衣服,大胡子连忙拉住她的手,说,“又不是过年非要穿新衣裳,别忙了,一会儿收拾一下,咱给妈她们送年货去。”
“不行,全家人都做了新衣裳,哪能没有你的?”香姐牛劲上来了,抢过衣服继续做针线。大胡子无奈,转身出了屋,过一会儿拿着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进来,剥下外面的皮,捏了一小块红薯肉吹了吹,说,“张嘴。”香姐一看红薯送到嘴边了,也不客气,张开嘴就吃了进去,红薯是做好早饭以后放进炉膛里的,现在软绵绵甜滋滋的吃着正好。
大胡子又给她的时候,香姐就摇了摇头,说道,“你也吃。”大胡子就掰一块吃了,再给香姐,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不一会儿就把红薯吃完了。
大胡子吃完就去了外屋,等到香姐做完最后一点针线,捶着胳膊走出去的时候,发现大胡子竟然在写春联。
“啊呀,你会写字啊?”香姐忙凑上前去说道。
大胡子笑了笑,说,“学过几个字,胡乱写写。”香姐虽然不认识字,但是看着他写的怎么看怎么觉得好,好似比那镇上的先生还要厉害许多,不由得越发佩服起大胡子,“你这字写的真好看。”
“认识吗?”大胡子落下最后一笔,抬头冲她一笑。香姐愣了一下,大胡子问“怎么了?”香姐忙说,“没事,就是觉得你刚才笑得真俊。”
一句话说的大胡子也哈哈的笑起来,一脸胡子都跟着乱抖,哪里还有刚才俊俏的样子。
大胡子写了两幅春联,一副贴在家门口的门框上,一副卷好了要带给孙家,香姐帮着大胡子穿上了新衣裳,自己也换上了那件墨绿的小袄,套上了灰狐狸皮的坎肩,下面又搭了唯一的一件浅绿裙子。这裙子还是因为要嫁到钱家,王孙氏花狠心让她扯布做的,没想到现在嫁了大胡子才穿上,香姐想起这事来,心里的滋味怪怪的,一时又想起钱栋梁夏日里去帮忙收麦子,一时又觉得庆幸,大胡子对自己很好。
今天是大年三十,香姐特地用大胡子买的银簪给自己挽了个简单的发髻,再穿上这一身衣服,整个人看上去水灵又漂亮。大胡子见到她眼睛都亮了,忍不住道,“没想到我媳妇这么好看。”香姐一听脸又红了,忙拿起小竹篮往前走了几步,回头说,“这么晚了,还不快过去。”
大胡子哈哈一笑,接过篮子拉着她下了山坡。两个人将集市上买的年货分成了两份,连同香姐新剪的窗花,一起给孙家送去。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休息,乡里乡亲的都换上最好的衣裳走街串户,香姐和大胡子到孙家的时候,屋里正好坐着同族的几位婶子,还有隔壁的赵奶奶和她的小孙子虎子。
见到大胡子那一刻,满屋子的人倒抽冷气,虎子第一个哭起来。能不哭吗,多少年来村里人吓唬小孩子都用大胡子,这可是头一次离么近,还以为他是要吃自个儿呢。赵奶奶忙哄着他,屋子里的几个婶子面色僵硬,话都不会说了。
香姐忙打开那包芝麻糖,拿出两块递给虎子,说道,“虎子别哭了,这是给你的糖。”虎子看见香姐手里拿两块糖顿时不哭了,他吸了吸鼻涕看看大胡子,大胡子既没看他也没吃打算吃他,只是熟门熟路的把篮子里各式各样的好东西放在孙家的桌子上,二姐忙走到一旁盯着看。
孙二姐早就不怕大胡子了,这个姐夫会给娘看病又给他们吃的用的,还对香姐那么好,王孙氏原先还有些忌讳,现在总念叨说这大胡子不像是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