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巧,他儿子张小宝跟儿媳妇王鹃也在那里,嗯!确实太巧了,于是张尚书不因私情而废公,本着举贤不避亲的态度,与二位考生亲切攀谈。
张小宝和王鹃两位考生,感怀朝廷恩重,说了很多肺腑之言,所以……估计有人要倒霉。”
官员各自想心事,朝堂上一时沉寂下来。
李隆基也不着急,他还在琢磨刚才张忠说的话,要从中想到更多的东西才行,毕竟那是小宝的主意,里面的弯弯绕绕多着呢。
源乾曜身为中书令,站的位置最靠前,不顾别人的眼神,于官员背后往下挪,一直挪到张九龄的后面,停住。
把张九龄吓一跳,鬼呀,你走路不出声。
“源中书可是觉得风大?”张九龄转头问。
源乾曜抬起手来摆摆:“子寿客气了,就是想跟子寿聊聊。”
“好啊,不知源相有何教与子寿?”张九龄见源乾曜称呼的这么亲切,心中开始不停盘算。
源乾曜也不管对方是否在腹诽自己,亲切地问道:“子寿最近可与张节度使有过偶遇?”
张九龄这下放心了,原来源乾曜想在自己口中得到有用的消息,因为自己跟张小宝的关系还不错。
遗憾地摇下头,张九龄说道:“上月小宝离京之前,见过一面,小宝新琢磨出来一道岭南那边的菜,让我去帮忙品品,味道确实不错,小宝手艺了得。”
说完,张九龄闭嘴。
源乾曜郁闷了,心道,我还不知道他做菜的手艺好?皇上都吃呢。但你不清楚我问的是什么?菜做的好能关乎朝堂,他算计人的本事更好。
见对方不说了,源乾曜只得继续问:“那几日中书事务略多,遗憾不能前往,呃……子寿在席间可与小宝说没说过今后近段时间的大唐局势?可要说实话,回头我找你喝酒。”
“说了,但与今天的事,绝对没直接关系,局势的事情,源相可亲自去与小宝谈,陛下要说话了。”
张九龄回着源乾曜的话时,看到皇上在上面坐直身子,提醒道。
“好,就回,抽空喝酒。”源乾曜从别人的身后快速地向回移动。
刚站回左边第一的位置,就看到皇上瞪过来一眼。
接着便听皇上说:“朕有闲钱少许,放在皇后的义女手上掌管,今天的事,让朕突然想起那钱,打算拿出来点,略尽寸心,众卿然否?”
“哦……原来如此。”臣子们知道皇上说的是什么钱了,大唐钱庄里的收益,所谓的皇后义女,指王鹃。
但是那笔钱可绝对不是少许,具体有多少得问张小宝,张小宝运作的钱庄真是了得,最开始的时候是合股,后来他家先撤出去,接着一个接一个把其他股东踢开,到现在就成了皇上一个人的,张小宝帮忙管理。
群臣当中,要论最难过的,非户部尚书王晙莫属,他明明知道有笔钱很多,却插不进去手。
有钱到什么程度,在多数官员中,他算比较清楚。
先是皇上把应该由户部支出的皇宫用度给停了,直接从钱庄取钱花,结果就是,宫中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几倍,想盖楼就盖楼,想修池子就修池子。
就连自己户部办公的地方,皇上也出钱给装修了一番,那叫一个舒服啊。
接着就是大唐哪个地方出点小灾小难,地方上的表还没呈上来,大唐钱庄的钱就以皇上的名义先送过去了,哪里百姓自己要筹钱修路、搭桥时,钱庄补贴性的钱也会立即到位。
光是今年到现在,粗略地帮着计算下,钱庄就已支出去,不下一千万贯,户部到是省钱了,国库充足,这个计算的钱,是自己户部通过地方其他呈表来计算的,但一定还有不知道花在什么方面的钱。
这可不仅仅是说皇上的钱庄有钱,更能体现出张小宝的情报系统达到了何种程度。
“其钱财,‘财大气粗’不足道;其情报,‘遍布天下’难定说呀。”王晙无奈地喃喃道。
李隆基坐在上面等别人消化他说的事情,心中很高兴,终于知道了吧,朕有钱。
别怪朕不把钱庄交给你们管,实在是你们家太“穷”,朕怕你们贪污,更担心你们本事不行,把钱庄管没了。终归要有人去管,朕派张小宝为何不行?
终于,有人不纠结于此了,站出来问:“陛下,臣想问,陛下打算给工部的钱,少许是多少?”
“朕不是给,是投资,工部做出东西之后,要给投资之人丰厚的回报,柴油机很快会投产,众卿也知道,朕的钱不多,平日里还要用于宫中花消。
故,朕打算起个头,众卿也可以参与投资,到时,按投资比例获得回报,朕打算年前啊,先投到工部研究项目八百万贯,专款专用,工部其他方面经费,还需户部支应,毕竟工部不是商铺,对,等年后呢,再看情况追加,众卿以为如何?”
李隆基使劲地谦虚,说八百万贯的时候,尽量让语气平淡。
整个含元殿,突然间出现了一阵很整齐的叹息“哎……哎……”
只有张忠没反应,看着其他人叹息,心中明白,那是一种无力回天的感觉。
自己的儿子跟儿媳妇做的事情,他们阻止不了,因为大唐百姓的日子确实好过了,大唐的军队也更精锐了,国库更是充足了,识字的人也跟着多了。
尤其是周围国家的关系,到现在已灭掉了一群。
自己的儿子跟儿媳妇让人找不到攻击的借口,因为让你做,你做不到嘛,真正厉害之处,不是皇上偏向,而是民心所向。
张忠如此感怀着,他甚至想过,把小宝跟鹃鹃当成别人的孩子,然后自己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去评价。
结果是,刚一把小宝和鹃鹃想成别人家的,内心深处就十分抗拒,谁家的孩子也比不上我儿子和儿媳妇,他们没资格拥有,是我的。
连自己都能跟自己较劲嫉妒,更何况是别人了。
高力士站旁边琢磨琢磨,皱眉头,来到皇上近前,关掉话筒,劝道:“陛下,是不是太乱了,工部,毕竟是朝廷的一个部分,您往里投资,还让其他官员也投,工部算谁的?”
李隆基也思忖一下,摇头道:“不乱,工部没动,投资的是工部的科技研究项目,是独立又关联的。
你觉得乱,是因为管的事情太多,各部下辖的所在,职能越来越完善,作用也更突出,甚至还需成立新部门。
以史起,乃公天下,居权者,亲理治下民,狩猎、耕种、织麻、修筑,所管不多,下获罪,其一言而决。
再后者,始为家天下,又国成,列六卿,卿下令百人,是为百官称,百官治民,其时民所用所食可比当今否?”
听完皇上的话,高力士懂了,回道:“陛下所言极是,以前的官员少,各部门也少,百姓吃的穿的也就那样,现在官员多了,百姓生活也好了。
以后可能部门增加的更多,分的更细,只要他们真有本事,而且不贪不占,百姓的日子会更好过,是臣想谬了。”
“无妨,力士也是护主心切,此计乃小宝所出,既然是他说的,那便可说明,他跟鹃鹃认为官职分的还不够细,还不至于使他们感到乱的地步。”
李隆基隐隐感觉到,张小宝和王鹃似乎非常熟悉现在的官员体系,甚至是他们两个还有一套,不,是几套可以随时提供选择的体系。
对,是体系,不是单独的某个官职,庞大的体系,不仅仅作用在官职上,也包含了军队、经济、农业、科技等等的方面。
可以成套或者是单独挑出来一部分往外拿,怎么学来这么多?那两个高人的国家,真的繁杂到如此地步?
那样的国家,民生要到何种程度?天天吃肉?出门全是蒸汽机拉的马车?或者是柴油机拉的马车?每个村子里面都有一个电台来快速传递消息?真吓人,生活太好了。何时大唐能如此?
使劲地想了想那个国家百姓生活条件的李隆基终是想不出来,决定再问问小宝跟鹃鹃,让他俩说详细点,比较一下,然后大唐照着努力。
李隆基与高力士在上面自己聊开了。
下面的官员也各怀心思,亲张王两家一派的人,跃跃欲试,只等皇上跟高将军说完,问问拿多少钱出来,参上一股。
保持中立的官员,目光在亲张王两家与反对张王两家的官员身上来回扫,一副天下皆醉我独醒的样子。
反对张王两家的官员纠结了,心中愤怒又惴惴,愤怒于张忠眼看又要压制不住。
前段日子,张小宝和王鹃,加上九个小孩子去弘农,让人觉得有机可乘,从张忠手中得到点好处,再分点权。
张忠好说话,只要不耽误他的正事,平时该让权的时候会让权。
反对张王两家的人跟张忠争的是工部的小商品经营的代理权,工部研究出来的东西,自然由工部自己来卖。
工部开发技术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于是,主要技术产生中,多了不少的副产品。
挑不属于“尖端”的拿出来,招商,进行代理,这也是为什么工部无数个项目一起上马,还能有闲钱对司农寺与兵部进行供给。
别人也知道,说赚钱的手段,工部用的必然是张小宝的主意,不用担心赔,是需考虑可赚多少,人家那可是凌驾于大富翁顶级排行榜之外的存在。
最近一段时间为什么工部缺钱了?很简单,因为张小宝去弘农看到地方,那时已想到建一个游乐园。
所以,在制造柴油机的时候产生的部分齿轮咬合与轴承连动的技术,暂时就停止向外拍卖代理权。
张小宝在工部的发展方面,没使用赤字经营循环模式,但也是一步紧一步,有一环出错,资金链马上断掉。
如今不就是断了么。
在张小宝让技术停止拍卖经营代理权的前一天,反对张王两家的人,已找过张忠,说给张忠推荐几个代理商。
张忠也答应了,给谁不是给,儿子跟儿媳妇太过强势,自己应该做出部分妥协。
于是,卖代理权的事情停了,本就反对张王两家的人心中更恨。
在张小宝和王鹃不在的一段时间中,使劲找张忠的毛病,其中以户部尚书王晙尤甚。
张小宝等人回来那天,众人稍微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