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田园大唐- 第7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丫鬟知道的不少,又回答了姚老头的一个问题。

她说的最后一句话,三个老头选择性地相信了,要说没保密,也确实没保密,饲养家禽和套种、套养的方法都拿出来了,北方盖大棚的方法也交了,但那都是张王两家不需要依靠这样方法赚钱的情况下或者是需要交换利益的时候才交的。

如今这个蜂窝煤是准备用来交换利益,还是不需要依靠它赚钱?让人难以琢磨啊。

可能是也觉得自己说的话有点站不住脚,丫鬟小桃又解释一句“其实在褒信县做这个事情,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打击四海书院的跨行业经济策略,前段日子他们来卖银矿石,就是一连串的计划。

只不过是遇到了小公子,不等他们计划连在一起就给掐断,但后续的还有点小麻烦,他们买的林地,要高价收购的稻草,会让本县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缺柴用的情况,从别处运柴火过来,会增加成本。

小公子的意思是,让别人知道,只要他还在,就不要想着用通过打击我大唐民生的方法来获得私利,别报有侥幸心理,一点机会也不会给,哪怕仅仅是短时间的柴火和稻草上面的算计,趁早死了这份心。”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小桃身有荣焉地抬抬头,一副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样子。

三个老头懂了,原来是小宝生气了,因四海书院的人,在知道了他于褒信县当官的时候还敢过来找事儿,并且没有认输退走,想要针对性地专门打击对方一次,起敲山震虎和杀鸡儆猴的作用。

就是告诉其他还没有这样想法的人,在我的面前不要耍手段,耍上手段的,只要我过去,你也得给我退,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张老头笑了,“呵呵,好,够霸气,能配上鹃鹃。”

“看样子两个人确实是得到真传了,最主要的不是单纯打败别人,若只是打败,我那乖孙女馨儿也能做到,主要是小宝在收拾对手的时候不忘了兼顾民生,计隐难寻见,计出则连环。

恩,张家教导他的高人一样,最少也要一石二鸟,不然就不算计,以后就指望他们两个了。”

最了解张王两家行事手段的毕老头如今放心了,他觉得就算是张王两家一直躲在背后的高人死了,也不用担心没有人继承,到时候等小宝和鹃鹃再大大,把本事教给别人,以后一代代大唐都不用担心遇到突发的危机。

除非是遇到的皇上昏庸,估计那样的事情不能出现,若现在的皇上昏庸,或许张王两家的高人就能……就能……李珣?这个不能再想了。

想到了什么事情的毕老头不由得一哆嗦,同时对张王两家又有了一丝的恐惧。

姚老头没有像毕老头那样,从三水县就跟着张王两家,对两家的了解上就不如毕老头,根本就不知道张家行事从来都是计中计,一计出来绝对不会仅仅至于一个目的,而且用计的时候让人琢磨不透,等看出来想拦也拦不住。

就比如把三水由中县提上县,八手连推,全是在别人想不到的时候一点点布局给布出来的。

他是从病了之后,差点死掉,被带到舒州之后才逐渐融会到张王两家的生活当中,比起毕老头差很多,但他也知道了一部分的情况,比如舒州的建设,被人决了河堤的安排,以及翼州的各种做法。

对张小宝和王鹃开始了解的时候就是两场不同的战争,两个人一联合,不仅取得了两场战争的胜利,还算计了吐蕃一把,给剑南道低价换来很多的牲口,当初谁也想不到在打退吐蕃经济战的时候马上就进行反击。

按这样说的话,估计小宝还有后手。

如是想着,姚老头就又对丫鬟小桃问道:“除了这个,还有什么?”

“还有?还有吗?”小桃反问了一句,低头想想说道:“可能还有,我听小公子和小娘子提到过,以后多多造纸,继续钻研印刷,让更多的人都不用为纸张而费神,不好的纸就用来做装蛋的东西,方便运输,还能盖房子。

其他的就不懂了,应该还有,小娘子和小公子商量这个事情,商量了三天,同样用不到这么长的时间。”

“那就是还有”三个老头同时想道。

只要了许多事情,三个老头心情不错,见一时半会儿的蜂窝煤也晒不干,又跑到模型那里去找乐子了,显得很高兴。

……

有人高兴就有人愁。

张说现在就在发愁,究竟安排谁到新蔡县,首先得是自己的人,其次必须能独撑一面,懂进退,以后的新蔡县可就不是像现在这样简单了。

“子寿,帮我想想,应该派谁到新蔡县,要真有本事的,能够干实事,还能在那里与张王两家的买卖进行周旋,又不可以限制张王两家经商才行,万一派过去个愣头青,上来没把原来县令的毛病找到,先对张王两家的买卖动手,那可就惹大祸了。”

张说自己一时没主意,转头问被他找来商议事情的张九龄。

张九龄也愁呢,他实在不想搀和进来,两面都不想得罪,张王两家行事拦的住吗?皇上都只能用条件来交换,何况是旁人。

听张说问自己,只好说道:“就派一个听话的人过去,带上两个灵活的副手,去查新蔡县的账,但不能牵扯到张小宝和王鹃,更不能涉及到同安郡王,收拾完冯常功他们,就收起心思好好做事。

有了麻烦多向张小宝和王鹃请教,千万不可自作主张,就像在陆州当官的人一样,萧规曹随,估计就不会出事。”

张说也想到了此点,但他又担心宇文融那边反对,背后使绊子,以退为进,把位置让出来,又不让自己安排的称心人过去,而是把自己这边能力不行的人送到新蔡,等着看热闹。

自己这里,真正能下去做事儿的还真不多,又能做事情,又是科举出身,这样的人有,比如蒹葭书院考上来的人,用起来是真顺手啊,可那不是自己的人,是张王两家的,不行,绝对不行。

沉思了好一会儿,张说才微微一叹“六品以上的官员不能去,只能从六品下到九品的人中派了,就他们六个吧,先写三个,另三个等别人反对再提出来。”

“也好。”张九龄见张说主意已定,知道反对也没用,跟着赞同一声。

张说找来笔墨,于上面写了三个人的名字,在下方又写上三个,仔细地想想,这才开始真正地写成官文。

第319章 朝中朝阳闻众议

张说把主意定下来,第二天一早,早朝了。

也不知道今天的天怎么就这么热,一早上就有点闷,太阳刚出来就让人感觉到汗水往外渗。

今天又是人多的时候,凡是京中五品及五品上的人都来了,在外面站成两溜,好在有人给打“伞”。

张说就琢磨着,是不是该等着下班了之后,再去找皇上说说人选的事情,顺便在皇上那里蹭点茶水喝,家中茶不多啦,自从和鹃鹃交恶那一下之后,张王两家前几天送茶的时候就没带自己的份,小孩子报复心真大。

他这样想,但有人不会让他这样干。

早朝开始,不等坐在两个伞下的李隆基问问春耕时套养的情况怎么样呢,源乾曜“忽”的一下就飘了出来,至少在张说的眼中是这样,跟鬼似的。

“陛下,臣昨日听闻褒信县的主簿张小宝及县丞王鹃呈章到中书省,欲言临县新蔡县由中县提上县后的官员补职之事,所提人有六名,臣以为可行。”

源乾曜就怕张说偷偷去说,现在不提一下,到时候就没有参与的机会了,自己总不好愣跟着张说吧,中书省又不是只有张说一个人,这点消息要是打听不出来,自己也不用干宰相了。

李隆基还不知道这个事情呢,没直接说话,而是看了旁边的高力士一眼。

高力士也纳闷啊,小宝和鹃鹃怎么走上正规渠道了?对别人的官员来说应当如此,但对他们两个那就不对呀,张忠好像就没走过几次正常的官驿,小宝和鹃鹃从来都是直接把想要做的事情写信送给自己,通过自己让皇上知道,然后达成目的。

想不通又同样不了解的高力士回了李隆基一个茫然的眼神。

见高力士也不知道,李隆基来了兴致,对源乾曜问道:“怎么能把新蔡县升为上县?与朕说说。”

简单的一句话,让百官听了之后是又羡慕又嫉妒,倒不是因为皇上问中县升上县的事情,而是皇上没提褒信县的主簿和县丞什么时候能管到新蔡县的事情了。

似乎张小宝和王鹃说的事情很正常一样,就该如此,赶上御史台了。

御史台和礼部的官员忍住站出来跟皇上说这个事情不合规矩的冲动,站在原地耳朵选择性失聪。

源乾曜心思也没放在这方面,对着李隆基回道:“陛下,同安郡王欲在新蔡县建几处买卖,以提高当地百姓生活水平,褒信县主簿张小宝和县丞王鹃此是应该正在新蔡县帮忙主持事情,哦,不,是在新蔡县查看如何能连褒信县一同行政。

此计划分四步……此四步一旦做好,想来相应的教化与医疗都会跟上,到时县中人口必过五千,故,提出补任之事,有人六名,陈熙、张含……”

把事情的内容对李隆基说出来,源乾曜同样也没忘了那六个人选,那可都是宇文融的人,虽然不算真正自己的人,可也能打击张说一下。

百官一听,眼睛在就宇文融和张说两个人身上来回扫,想看看两个人各自是什么反应。

换成平常的话,就算是上县的县令也不过是从六品的地方官,京中的官员没人稀罕,真去了那就是降职,可一旦有张王两家参与进去,就不简单了。

最开始的三水县,现在别人派不进去官,想派官可以,到那边先当刀笔吏,一点一点升,谁想直接安排过去一个县令,做梦吧,别说县令,就是主簿和县丞也不行,华原县也差不多,还有陆州与翼州,以及同安郡王所在的舒州。

这几个张王两家呆过的地方,一旦有位置,都想打破脑袋往里挤,宁肯先不要京中的位置,过去呆上两年,必然能回来,闲职的人就会有实权,礼部的就可能到兵部和户部去,乃是一条捷径。

只要别缺心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