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宝也配合着露出无奈的神色,“陛下,难道真的不能让臣和鹃鹃过去?这石头可是臣家中发现的,臣还打算在这边多建几个浴池呢,那个全是钱啊。”
李隆基心中得意,刚要说不行,突然想到了当初丰州是怎么给出去的事情,又把要出口的话给忍住了,仔细地打量起张小宝来,想要看看张小宝是不是在骗人。
张小宝则是一脸无辜地回望,那双眼睛就好像水晶一样,当中透着真诚。
李隆基很想笑,他此时早就发现了张小宝和王鹃的本事了,让人看上去非常的真诚,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骗,继续骗,还想骗朕一次不成,朕早知道了,凡是你们说出来的地方都是假的,凡是不说的地方也未必是真的,人家别人都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你们是虚中有虚,虚中有实,实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就跟鹃鹃在吐蕃打仗一样。
恩,对,大套有中套,中套中还有小套,环环相套,要是信了你们,那真是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李隆基如是想着,坚定了一下自己的信念,没被张小宝给带偏,准备试探一下,说道:“其实也不是不行,只是那边的官员又要调整,不知道调整到哪里去啊。”
“真的,只要陛下愿意把臣和鹃鹃放到登州,臣和鹃鹃保证,一定会让那边更加的繁华,至于原来的人可以派到别处去,想来那人对海边比较熟悉,不如就放到江南东道,那边不错,也是挨着海。”
张小宝露出欣喜的样子,李隆基却是绝对不相信会如此简单,眼睛眯起来,说道:“何必要去江南东道,不如就去安东都护府那里,那边的州也不少啊,当初你们不是就想去那里吗?”
李隆基脑海中出下了一幅地图,其中就有安东都护府,那地方真大啊,里面的州是一个挨着一个,还都是小州。
“来小贝,给你吃骨髓,吃了骨髓就不怕冷了,皇上伯伯说的那个地方,据说可冷了,以后咱们到了那边就好办了。”
王鹃这个时候给小贝弄出来一条骨髓,边说边把骨髓送到了小贝的嘴中,又开始给别人去弄。
“姐,那里真的很冷啊,那我们要去呢,行不行。”小远等待骨髓的时候问道。
“当然行了,姐姐和你的小宝哥哥可是非常厉害的,当初就想去那个地方,准备找一个临着海的,比如积利州,可惜皇上伯伯没同意,只给了一个丰州。”
王鹃给小远也塞了一条骨髓,并说着那个冷的地方。
这时张小宝马上顺着王鹃的话对李隆基说道:“陛下,不如把那边的一个地方给我们吧,我们不要麦饭石了,就是这种石头,我们是真的想去。”
张小宝的目光还是那样的真诚,让人看不出来内心的想法。
李隆基这下真的是为难了,一个接一个的地方,都是张小宝和王鹃想去的,但究竟是要去哪里呢?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从外面溜进来,对着高力士使眼色,高力士匆匆离去,李隆基也暂时不提张小宝和王鹃的去处,继续吃着。
过了一会儿,高力士回来,对着李隆基说道:“陛下,翼州那边来的鸽子,说是吐蕃已经派出了使者到这边想要和朝廷商谈用奴隶或其他东西交换粮食的事情,赶的很快,估计二月中旬能到京城。”
“又要换了?这可是小宝的功劳,来便来巴,朕要看看他们是否还会如以往那般高傲。”李隆基停下筷子说道。
张小宝自然知道吐蕃的事情,那里现在眼看就要过不下去了,连续的两年粮食不足,如果说头一次烧了他们的粮食,他们还能挺一挺的话,这一回他们可就真的挺不过去了,如果不是知道打不过大唐,估计早就发兵来寇边了。
这已成定局的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利用一下。
“陛下,臣决定不要这边的什么海了,就去剑南道,跟鹃鹃到彭州去,继续收拾吐蕃,让他们无法缓过来。”
张小宝一副忠心报国的样子,王鹃也在那里说道:“是呀,陛下,我们愿意过去,在那边狠狠收拾一下吐蕃,不为了赚钱。”
她不说最后几个字还好,一说李隆基就在心中否决了派两个人过去的想法,那里再让他们过去经营,别人就该反对了,就算自己再相信他们,众大臣也不可能都觉得他们不会造反,人一旦有了本事,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此事不妥,你们不能去那边,还是在海边找一个地方为好,长江和黄河也不适合你们,朕决定了,就派你们去登州,品级到就高点,没什么,至于安东都护府那里的冬天实在太冷,不去也罢。”
李隆基一边观察着张小宝和王鹃,一边说道。
张小宝和王鹃几乎同时低下头,可那低头瞬间微微上翘的嘴角却是让李隆基看到了。
“谢陛下,臣一定管好登州。”张小宝两个人同时出声感谢,那声音和平常略有不动,微微颤抖。
这让李隆基的心中又打起鼓来,莫非两个人真的想要到登州去?莫非还是作样子给自己看?实在是不好确定。
自己不能随便把话收回去,李隆基就对高力士使了个眼色。
高力士真不想夹在中间,但又不能装着不明白皇上的意思,于是说道:“陛下,此事太急了一些,还是与众大臣商议过后再作决定的好。”
“哦?急了吗?哎呀,朕这也是为小宝和鹃鹃考虑,难不成还有人会反对?”李隆基故作姿态地说道。
“陛下,还是谨慎行事为好。”高力士又劝道。
李隆基显得非常不满意,最后还是无奈地叹息了一声,对张小宝说道:“小宝,看样子此事并不好通过,还是再商议一番,如何?”
张小宝的眼中透出一股焦虑的神色,又马上隐去,嘴角上抬,对着李隆基说道:“陛下,其实臣和鹃鹃去哪里都成,陛下若是觉得费心,那就随便安排一个临海的地方。”
李隆基这下觉得张小宝和王鹃是真的想去登州,决定不可以让两个人过去。
“反正他们到哪都不会差了,还是重新选一下,恩,刚才说的安东都护府就不错,是不是应该考虑让两个人到那里去?
那里一直不好治理,正好还能看他们两个人的本事,只不过去那边呆上一段时间,等差不多了再弄回来,正好那里也挨着海。”
李隆基心中这样想着,又不能完全确定,准备等张小宝和王鹃不在眼前的时候,找几个近臣问问。
第371章 荒凉之地少人口
每年一度最正常的选官在春节过后也跟着结束,有人的位置上升,有人则是直接失去了官职。
外放的官员除了张小宝和王鹃之外全放了出去。
按张王两家的意思,张忠还不能离开洛阳,至少也要再呆上一年,对此李隆基并不关心,洛阳那边无非是个闲位置,有精力还不如放在张小宝和王鹃的身上。
这日早朝结束,李隆基把张说张九龄两个人留了下来,至于张嘉贞则是没有机会了,他已经不再是宰相,谁让他家人出事儿了呢,他就被支到了外面去。
张小宝和王鹃无力保住每一个人,很多事情并不是两个人都知道的,何况有时即便是知道了也无法改变,比如张说,关于封禅的事情,非要都弄成自己的人。
此时兴庆宫中除了在一旁伏侍的宫女和太监,就只有李隆基、高力士,还有张说和张九龄。
坐在椅子上,李隆基一手端着茶碗,一手捏着碗盖在那里喝茶,热气腾腾的把脸都给遮在后面。
张说和张九龄也不知道皇上找自己两个人干什么,同样跟着喝茶,心中却不停地想着今天早朝的事情,是不是哪个地方还没安排好。
“太不像话了,力士昨天要不是把张小宝和王鹃送你的茶拿过来,朕岂不是只能和他们家出产的次等茶?”
李隆基连着喝了三碗,觉得饱了,这才停下来说话。
“陛下所言正是,臣一定让小宝多送好茶过来,只是若赶上年景不好的时候……”高力士应了一声,后面话没说出来,意思却表达的非常清楚。
李隆基也不是呆子,最近他逐渐发现,自己所用的东西,凡是能和年景扯上关系的,就一直不是精品。
“朕知道,还不是怕朕吃喝好了,让他们每年送同样的东西过来,遇到年景差的年头,他们也拿不出来,那就这样,每年都把最好的给朕拿来,比如这茶,今年若是产不出,那朕也不会逼着他们非要拿出来一样的精品,张卿以为如何?”
李隆基还算是讲理,对高力士说的时候突然又问上了张说。
张说还等着皇上说事儿呢,以为是什么大事,没想到等了这么长的时间,喝了一碗茶,皇上只是说贡品的问题,这种事情还用找宰相?
皇上问了,又不能不答“陛下,臣以为应当如此,张王两家……也不容易呀。”
张说很想在这个时候贬低一下张王两家,话快说出口又给收了回去,他知道自己和张王两家有点小矛盾,这时候突然落井下石不仅仅一点用没有,还容易让皇上小看了自己。
张九龄却是听不下去了,屁大点事儿,要是觉得张王两家的茶好,管他们要不就行了吗?何必非得把自己找来,部门还有工作没处理完。
于是张九龄开口了,“陛下,若只此事,臣也赞成,陛下可是还有其他政务要让臣做?”
听出张九龄不高兴,李隆基也不生气,确实,找人家过来喝茶玩,这刚刚过完年,各部门有许多的工作要处理。
“有,朕还有一事欲与你二人商议,褒信县的主簿张小宝和县丞王鹃今年还未安排所去之地,你二人说说,安排到何处适合?”
张说和张九龄明白了,确实是个问题,按理说本朝还从来没有那么小的人当官,除了各别情况下的王爷什么的能有一个虚名,根本就未见过带实职的小孩子,史上倒是有。
张九龄觉得张小宝和王鹃的能力够了,提议道:“不如放到离京城近点的地方,调到万年县当县令。”
“不可。”高力士拦住张九龄的话,“万年县乃是京畿道中的一县,已经是不错了,把小宝,哦,把张小宝和王鹃调过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