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娘,您不该来乾清宫。”
“有什么不该来的,你的额娘的儿子。”太后用手绢捂住嘴巴,轻咳嗽了几声,直到不舒服的劲儿过去才停下来。“皇后,苏麻,你们去小厨房做些皇帝爱吃的糕点。”
皇后和苏麻喇姑轻声应下,转身离去。
福临看着苏麻喇姑步出内殿,关上殿门,他就知道这是太后有意支开她们。“皇额娘是有什么要问儿子么?”
太后将被子往上拉一拉,结实的护住福临的胸膛。淡淡的问了句,“朝中立嗣一事已经说开了,哀家想知道你中意哪个阿哥?”
“二阿哥福全。”福临不假思索说了出来,“大阿哥早亡,福全是长子,立他为嗣理所应当。”
对于的福临的心思,他给出这个答案,太后心中是有数的。无关风云的,太后道:“老祖宗的规矩是子以母贵,皇帝莫不是忘记了。”
福临冷笑几声,那苍弱无力的笑更显嘲讽。“皇额娘说的是佟妃和玄烨。”见太后不语但颌首,福临继续道,“皇额娘,当年四阿哥之死,若不是您在暗中一手按下,佟妃现在可是罪妃了,哪里还谈得上子以母贵。让如此恶毒的妇人成为圣母皇太后,岂不是让天下人笑我大清朝没人了么。”
太后轻叹一口气,她一直都知道福临因为四阿哥的死而恨着佟妃,也因此牵连了玄烨。是的,当年是她让皇后抹去一切对佟妃不利的证据,将罪责推却到笔什赫额捏福晋巴氏身上。她会这么做,不是想保全佟妃,而是为了顾全大局。佟妃的身后有佟佳一族,而佟佳一族对于福临宠爱董鄂妃一事早有言语,若再动了佟妃,难保不发生什么大事。
“这些年你明着宠爱悫妃和福全,暗里贬低佟妃和玄烨,难道还不够么?”
“难道因为这样,四阿哥会回来么?若不是四阿哥早亡,清如又怎会离我而去?”
太后一生看过太祖皇帝对她的姐姐宸妃海兰珠的痴情,也目睹福临为董鄂妃的深情,她有羡慕,也有怨恨。其实她也有过这么一份真情,只是造化弄人,这份真情终究是被人利用了。
“福临。”太后叫唤着。自从福临登基之后,她就再也没唤过这个名字了。“你是大清朝的君王,一切的事情都要从大局出发,切莫为了自己的私心而断送了老祖宗打下来的江山。”
这句话福临记得太后不止一次说过,登基之初,多尔衮把持朝政之际,他妄想出家之刻,以及现今。
“皇额娘的意思是……”
“哀家没什么意思。”太后轻道:“文武百官乃我大清栋梁,皇上不妨听听他们的意见。”
福临沉默了片刻,幽黄的灯光照射他的脸,越显无力。他闭上眼,“儿子知道了。”
从福临登基至今,他所做的决定太后都是报以相反的意见。福临不否认,他的母亲是个伟大的,杰出的政治家,但是……但是他是皇帝,处处受制,令福临心中甚为不快。
“额娘,儿子很怀念小时候在盛京永福宫的日子。”
那时候额娘总是抱着他,把他放在额娘柔软的双腿上,桌上放着苏麻喇姑精心制作的糕点和奶茶。没有相互之间的猜忌,没有权利巅峰的阻隔。他真的很怀念。可自从他当上了这个皇帝,一切都变了。
太后闻言,眼神略有所动,流光展转,却始终不露于色。
“吱嘎”一声,苏麻喇姑端着精致的糕点推门进来。芙蓉雪花糕,状似芙蓉花,色似雪花白皙,更妙的的是中间一点红。
苏麻喇姑放置在案上,福临触手可及。他瞄了眼,那糕点还是一样的糕点,沾手尝了一口,那味道还是一样的味道。只是心境却和以前大为不同了。
不见皇后踪影,福临随意问了声,“皇后呢?”
苏麻喇姑恭敬回道:“回皇上的话,奴婢看皇后略有倦意,便请皇后现行回宫了。”
福临表示了然的点头。
“永福宫永远是过去的回忆。福临,额娘也很怀念那时的岁月。”太后缓缓开口,话语中多了沧桑,多了看透世情。“若日子能重新来过,额娘不会听从孝端文皇后的意思,让你登基为帝。”
太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舍令福临展颜,他淡淡一笑,多年来对额娘心中的一切不满和怨恨在此刻似乎都得到了解脱。额娘还是爱他的,这就已经够了。
“谢谢额娘。”莫名其妙,福临对太后说出了这句话,“还有……额娘,对不起。”原谅他的任性,原谅他的伤害。
“额娘也要谢谢你。”太后笑着,但眼角却流下了一滴泪水。
第十八章 天灯
上书房是皇宫中阿哥们上学的地方。尽管宫中因为顺治帝的病情而笼罩在一片沉寂的悲哀之中,但是那些个师傅们仍不放松对阿哥们学业上的监督。
整个上午玄烨虽用心听师傅讲课,但心中仍是牵挂着那个曾经令他心寒过的皇阿玛。宫里不断盛传皇阿玛病危的消息,也不知道实际怎么样了。
“三阿哥,三阿哥……”曹寅在一旁提醒着,见玄烨反应过来,便道:“三阿哥,下课了,该回慈宁宫了。”
玄烨“哦”了一声,起身收拾书本,却发觉曹寅已经办妥了。
“玄烨,你今天怎么了,无精打采的。”福全走到玄烨身边问道。
玄烨摇摇头,表明自己无事,想起一事便问道:“二哥,你知道天灯么?”
“天灯?”福全不明白。他长在宫里,对于这类东西是完全没有见过的。“我不知道。曹寅,你知道么?”福全看到曹寅,想起他虽然在宫中伴着玄烨上课,但好歹在宫外待过,因此问道。
曹寅当然知道什么是天灯了,他只是不明白三阿哥问这个做什么。
“奴才知道,三阿哥问天灯做什么?那是宫外的玩物,上不得台面的。”
“我在书中看到放天灯可以祈福。”
福全明白了玄烨的用意,“你想给皇阿玛祈福?”见玄烨颌首,福全也同意放天灯。额娘常说要得到皇阿玛的欢心,这也是个机会呀。“曹寅,你找一个天灯过来吧,等等我和玄烨一起为皇阿玛祈福。”
曹寅没有立刻应承,他下意识的看了下玄烨,见他没有反对这才应承下来了。
是夜,福全和玄烨连带曹寅来到宫中一块空场的地儿。那儿偏僻,侍卫久久才会过来巡视一次,是个好地方。曹寅手中拿着一盏类似灯笼的天灯,白色的纸上如今写满了玄烨对皇阿玛的祈祷。
曹寅将天灯放在地上,玄烨拿过火折子往里一点,天灯便摇摇晃晃往天空升起。漫天星空,空旷的场地,一盏天灯显得愈加显眼。
玄烨闭着眼睛,默默自语。忽听见曹寅的声音在耳边想起,“三阿哥不好了,着火了。”
玄烨睁开眼睛就看到天灯掉在了宫殿的上头,小小的火势散开来。“曹寅,通知侍卫过来救火。”
曹寅听见后就立马跑了出去。
看着寥寥星火,玄烨知道,这事又会惊动皇阿玛了。果不其然,在火被灭了之后没多久,新上任的乾清宫总管太监就来请他了。而二哥早就被悫妃娘娘叫了回去。
玄烨站在乾清宫外头,正月的风寒嗖嗖的,令他清醒了不少。
“三阿哥,皇上让您进去。”领事太监从内殿出来,对玄烨恭敬道。
玄烨撩起袍子,跨国门槛,徐步进了乾清宫的内殿,内殿中不时传出皇阿玛咳嗽的声音。他来至榻前,双膝跪地,恭敬的请安道:“玄烨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
福临捂着嘴,闻声抬起头。玄烨跪在前方,一脸恭敬,礼数周到,沉稳异常,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孩子。
方才近身太监已经将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他了。宫殿着火一事,福全也有份,可悫妃却领走了福全,留下玄烨一人承担后果。福全如此不敢承担责任,正如皇额娘所说不堪大任。而悫妃的用心也忒歹毒了些。
太后说的对,因为董鄂妃和四阿哥的事情,他迁怒佟妃,也连带疏远了玄烨。可玄烨有什么过错,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没有父母亲关爱却天资聪颖的孩子。
“玄烨,你走上前来让皇阿玛好好看看。”
玄烨起身,掸去身上的尘埃,走近福临,去只是站立在榻前,并未有其他动作。
福临仔细地打量着玄烨。小小年纪,便喜怒不形于色,确实是块料子。“为什么要放天灯?”
玄烨双手作揖,恭敬答道:“回皇阿玛的话,玄烨从书中看到放天灯可以祈福,便让曹寅带进宫来试一试,不想惊了皇阿玛,玄烨甘愿受罚。”
进退得当,敢于承担。福临心中对他的回答很满意。“自你出生以来,皇阿玛对你的关爱很少,玄烨,你恨阿玛么?”
“皇阿玛,玄烨若恨您。便不会为您祈福了。更可况,皇阿玛和玄烨是父子,血浓于水,民间尚且如此,更不必说我们皇家了。”
看似宽慰的话,实则隐藏了玄烨的孝心。
“玄烨,倘若皇阿玛将江山交给你,你怕吗?”
玄烨沉吟片刻,摇摇头道:“皇阿玛六岁登基,尚且不怕。玄烨今年已经八岁了,身为皇阿玛的儿子,大清朝的阿哥,玄烨没什么好怕的。更何况我大清朝人才济济,文臣武将比比皆是,还怕管不了江山社稷么。”
言语中带点小孩子的天真,但信心十足的语调,他在玄烨这个年纪的时候还没有这般气度,这个玄烨不容小看,堪当大任。“为什么沉吟片刻才回答?”
“因为玄烨是三子。大哥固然早亡,可还有二哥在上头,玄烨希望皇阿玛考虑到二哥的想法。”
九五之尊的地位,权利的巅峰,在皇宫是多大的诱惑,可玄烨却还能兄友弟恭,想到福全。着实不错。
“玄烨,记住皇阿玛的话,假若日后有一天是你继承大统,你一定要勤政爱民,不要沉浸在情感的世界,一切要以天下百姓为重,将大清治理好。”
玄烨不懂皇阿玛为什么会跟他说这些,只能点头。这个疑惑一直在他心里,他回了慈宁宫将这件事告诉了皇玛嬷,可皇玛嬷只是笑笑,并未说话,只是让他好好记住皇阿玛所说的话。
太后看着玄烨偏殿的灯火熄灭,眉间的笑意还未散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