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大英雄- 第5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者干脆睡大觉……”

“哈哈……”詹天佑听说杨秋在巴黎闲得发慌,更加好奇唐绍仪为何叹气,问道:“既如此,少川为何还叹气呢?难道嫌弃炼钢厂粗鄙简陋?”

唐绍仪摇摇头,想想自己还有一年就要卸任了,忍不住说道:“眷诚,我们留美至今有四十多年了吧?”想起当年的往事,詹天佑也神色秋秋,看着初现繁华的包头景象长出口气:“都快五十年了!记得当年你我初到美国,还因上课时鞭子被剪断和约翰他们打了一架,回来还被训斥好久……呵呵。”

“是啊,一晃眼看都半截入土了。”唐绍仪也被勾起了心思,说道:“到了你我这把年纪,凡事都能看开了。只是有件事我却一直始终不放心……吾辈终将老去,将来的天下是辰华他们这代人的。我观他多年,发现他手笔气魄均非比常人,高屋建瓴目光独到,年纪又轻足以确保长期政策稳定,实乃是我国之幸事,可又总觉得摸不透看不穿他。看似贪恋权力,却偏偏留着民党和共和党不打,甚至还非常愿意看到两家合并。明明是早就能登上大总统宝座,却愿意看黎黄陂继续留任,然后自己抓住三权不放……眷诚,你说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詹天佑没想到他居然为这件事犯愁,但也能看出他是真升起了隐退至今,所以早年在北洋身上染的一些东西逐渐放下,仿佛又回到从美国回来时意气风发的年代,这让他心底非常高兴。当年的留美幼童此刻还有多少能保持风骨的?社会就是大染缸,随着国家被杨秋强行捏合逐步改造,满清浑浊的官场和社会逐渐清新,这给他仿佛回到美国西部开发的火热年代,人们开始追寻梦想而不是仅仅为了升官果腹。所以他不仅没惊讶,反而开心道:“少川,你说我们当初留美是为什么?”

唐绍仪愣了下,想想道:“自然是富国强民,学习欧美先进。”

“难道少川没感觉国家一点点变样吗?为何还要去斤斤计较他的为人呢?”詹天佑扭头一笑,指指远处钢厂烟囱喷出的滚滚浓烟说道:“若非辰华独断独行,少川觉得这些东西今天能出现吗?就算能出现,建设速度有这么快吗?成大事者何必拘泥手段!副总统可比你我清楚多了,皇权独裁不过是南柯一梦,到最后也只是养了群尾大不掉的官僚罢了!可不掌权不压人又不可能乾纲独断,不可能集中国家力量来做大事,除非愿意看到内讧徒耗国家未来……”

“那他为何不自己出任大总统呢?”唐绍仪追问道。

詹天佑摇摇头:“这我不知道,想来必定和宪法中大总统最长任期有关。”

唐绍仪沉默不语,眼神却渐渐透亮,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眷诚,你当时真不该去读麻省,应该去修习政治。”他笑完后仿佛一下年轻了十几岁,吸口气正色道:“说正事吧。辰华从巴黎来电,要我们尽快向迪化(乌鲁木齐)调集粮秣物资。还要我问你,有什么办法能将军事物资尽快运抵卡拉库姆。”

这个突然的问题让詹天佑迅速收起笑脸,急切道:“西北要打仗了?”

“不是要打仗,而是已经打仗了。”唐绍仪说道:“俄国内战全面打开,邓尼金的大军北上已经快到莫斯科(已经迁都)了,高尔察克也从乌法一路向西占领喀山试图和会。列宁已经号召全国工兵保卫莫斯科,双方各自云集了两百余万大军,听说国内死伤极其惨重。我们到不在乎欧洲,只是最近屡屡有穷党红军犯境新疆,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哈萨克,南面的阿拉木图都出现穷党游击队的踪影,领导他们的人叫布柳赫尔。据说此人打仗非常厉害,连高尔察克手下大将杜托夫都被打得连吃败仗,所以辰华和国防部决定对那里进行扫荡,确保西北边陲安危。”

詹天佑皱皱眉,卡拉库姆位于巴尔喀什湖和斋桑泊中间,后两者与伊塞克湖一起都是满清时被俄国割走的西北三大湖泊,恰好三个大湖包裹住了东哈萨克斯坦和阿拉木图,所以卡拉库姆要塞是西北非常重要的一座要塞!但由于道路不畅修建并不顺利,需要先将物资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抵俄国的巴尔瑙尔,再从那里用卡车运送过去,一路颠簸不说,道路也不好走,所以工业部考虑从国内运送一套小水泥厂和小火电设备去那里,就地取材修建要塞。原本计划是1922年前初步完工,1925年全部完工,却没想到现在一下子急迫起来。

该怎么办呢?

他想想后说道:“日本逃走后丢下很多轻型钢轨,足可确保需要,要是能……就地取材伐木造枕木,将枕木密度加大直接铺在平坦地表,然后再铺设1米窄轨……算距离的话,只要平整地面的人力足够,铁轨及时运到,半年内可确保通车!只是……这种简易窄轨铁路非常容易被破坏。”唐绍仪知道窄轨,日俄战争时日本借口运送军需修建安奉线时用的就是轻便窄轨。三四千人不到半年就修了260公里。如今已经有三个师向新疆赶去,抽调万把人半年内绝对有把握修好,只是西北一动又岂是那么轻易的,自古以来西北打仗打的就是钱粮!东哈萨克和阿拉木图还算方便,起码迪化过去满清时就修好了官到,一路马上都能通行,但过了巴尔喀什湖全是山地,打起来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粮秣物资呢。

但这场仗现在是不想打也要打,要是穷党游击队截断哈萨克,恐怕高尔察克就要完蛋了,牵制俄国让北方多休息几年也成为泡影,所以急匆匆拉着詹天佑往电报站走,开始调集物资筹措西北。

第0484章 中亚的风3

6月初。伊犁河畔,古尔班阿里玛图。

这个名字对后世的杨秋来说已经完全陌生,但对民国初年那些矢志要恢复国土疆域的有志之士来说却犹如一根利刺。维尔内(后来的阿拉木图,为阅读方便,后一律称呼阿拉木图)这个新名字是他们永远不愿意接受的。耻辱的《中俄北京条约》中,人们只注意到赤塔、双城子、海参崴,却忘记了西疆三明珠!由北向南分别是斋桑泊、巴尔喀什湖和伊塞克湖,三个草原上的明珠湖泊连同附近的70余万平方公里肥沃土地被全部割让。

很多年后,这片土地却成为俄国有名的采矿业中心,尤其是黄金(吉尔吉斯斯坦)一度占据俄国百分之二十的份额,土地下还拥有大量战略性稀缺矿藏,为两极世界中的俄国航天事业提供了11种原材料。

失去55年后的今天,一群大好男儿再次来到这里。

欧阳楠骑在骆驼上,陪伴五年的毛瑟G98精度狙击步枪斜跨在肩头。也不知是阳光刺眼还是赶路疲倦,懒洋洋眯着眼睛斜斜盯着左前方一位特殊的新战友。这位当年为邱文彬领路杀入桂林城的少年已经是位25岁的老兵,大战北洋,厮杀日本,又在世界最可怕的西线战场鏖战两年,更成为国防军中最可怕的狙击手之一,仅在西线的两年中,可确认的战果就有142人!整个服役生涯至今,击杀记录已经高达197人!也因为这个成绩,他在去年被猎人部队看中,不仅成为猎人还迅速当上小队长。

不过他还不是欧战最可怕的狙击手,因为斜对面横立着一座大山。

欧战最可怕狙击手——绰号“死亡之母”“加里波利的杀手”的澳大利亚籍华裔狙击手,澳大利亚第五轻装骑兵团士兵,沈比利!

和国防军猎兵需要接受过数年训练不同,这位澳大利亚籍华裔士兵战前只“玩过”猎枪打袋鼠的游戏。一想到这个,欧阳楠就有些气馁,自己居然败给一个打袋鼠的猎户……沈比利没注意欧阳楠在看他,垂头打着瞌睡,身躯随骆驼的脚步微微晃动。巴黎和会开始后,他就收到中国国防军的邀请,每月100民元工资,还能立刻接在澳大利亚生活艰难的母亲和妹妹来上海生活。原本参军就是想让母亲和妹妹生活更好的他左思右想答应加入猎人部队,并与三个月前从澳大利亚军中退役。

虽然他父亲是中国上海人,但他去澳大利亚时年纪还小,所以对这个国家早已没多少印象。他的想法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让家庭生活更好,当然……在赚钱同时还能帮助祖国,也是份不错的职业。

“比利……”欧阳楠终于耐不住性子,拍拍骆驼追上沈比利,问道:“你是什么做到的?”

“什么怎么做到的?”父亲的教导下,沈比利中文说得不错,但打瞌睡的他还是对这个问题有些恍惚。四周的战友顿时笑了起来,欧阳楠干脆取下枪袋拍了拍,意思是你怎么能打的那么准。

沈比利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没想又是问自己枪法,眼皮一耷:“袋鼠跑得很快。”

“兔子也很快,可我练了好久也没见长进。”旁边的猎人突击手插嘴道。

“滚蛋吧,就你那见着女人移不开的眼睛,还能练成神枪手?”

“哈哈……”

战友们互相嘲讽开着玩笑,这种感觉让沈比利非常舒服,仿佛回到熟悉的澳大利亚军中,而不是据说保守、封建刻板的中国的某支军队里。他也不得不承认,在经历欧战后,中国的年青年轻士兵思想和生活方式都逐步西化,也正因为这点他很快融入了这支部队,最起码身边这些战友让他非常舒服。

“比利,能和我们说说澳大利亚是什么样子吗?还有你老说的袋鼠,真是用两条腿跑路的?”机枪手策马硬生生挤开欧阳楠,主动递烟点火拉关系。显然,在小伙子心目中,澳大利亚远比狙击重要多了。沈比利刚准备为大家介绍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天空中突然出现一个巨大黑影,抬头看去发现居然是一艘飞艇!所以下意识就是抬枪。无怪他有这种反应,对任何一位经历过欧战的老兵来说,齐柏林飞艇的威名实在太响亮。欧阳楠眼疾手快挡住他开枪,指指飞艇上的黑鹰标志:“是我们的。”

沈比利有些惊讶,虽然从外观看这艘飞艇没齐柏林那么大,身躯细长就像放大了无数倍的纺锤,艇身吊舱比较小,但腹部却有明显的观察窗。不过这些都不是他关心的,他惊讶地是国防军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