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架空-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于是,在作文教学中,教材能与游戏有机结合该多好啊!游戏是一种基于儿童好玩好动,好表现而进行玩耍的娱乐活动。对孩子来说,游戏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并非成|人眼里随便耍耍而已。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孩子作文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上课铃响了,小小新闻发布会三分钟过后,我踏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了“老师和我们做游戏”。同学兴趣盎然,齐声鼓掌。

师:“同学们,你的生活中有过被几个小孩子欺负,或见到几个人一起欺负别人的事吗?谁来说一说?”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哗然。闫佳欣同学讲了个她受几个男生欺负的事,我因势利导:“好,同学们,现在老师和你们共同做游戏,我扮演秧苗,让几个同学扮演杂草,看看杂草如何欺负秧苗的。”教室沸腾起来,我让几个急于表现的学生,到讲台上来玩“小秧苗历险”的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积累了很多成语,‘六一’节那天,同学们成语表演赛很不错的,我想‘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你们肯定都懂了,如果不懂的话,请再看我们的表演。”我指着几个跑上讲台的学生说:“我是小秧苗,你们几个是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该怎么站。”同学们赶紧围住了老师,大家都笑了。

师:“你们要干什么?”生齐答:“快把营养交出来!”我立即说:“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叉起来。”学生双手叉腰,大声凶恶地说:“快把营养交出来!”师:“我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给你们呢?”那几个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做。学生齐说:“上去抢营养!”我说:“对,要抢,营养在这里,快!”杂草一拥而上,老师站不住了,扮作小稻秧,没精打采地低下了头,学生哈哈大笑。我问:“杂草凶不凶?”答:“凶!”师:“这就是‘气势汹汹’。”问:“杂草野蛮不野蛮,讲不讲理?”生齐答后,我说:“这就叫‘蛮不讲理’!”师:“杂草让小稻苗发言吗?”“不让!”“这就叫——”齐答:“不由分说!”我高兴地说:“对!”“谁来替小稻秧消灭杂草?”我的话刚落,汤冰冰同学一蹦一跳,边歌边舞向讲台走来:“我是除草剂,杂草见我就断气,沙沙沙,沙沙沙,杂草见我都倒下……”只见他象喷打药物样,杂草纷纷倒下。我意想不到的一幕,竟然展现在课堂上,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掌,我也拍起手来,我的精神为之一振,“好好好,扮演杂草和除草剂的同学请回座位。”同学们欢声大笑。我问:“这样上课怎么样?”学生:“老师和我们一起玩游戏,真痛快!”“对,加上这句话,不就是感受吗?”“题目呢?”学生齐答:“老师和我们做游戏!”“该不该给这些同学鼓掌?”在一片掌声中小稻秧历险的游戏作文课结束了。

我们这次作文实验课引导了学生向生活回归,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作文就是一条枯竭的河,没有体验,作文就是没有绿叶的树。作文教学要善于用游戏沟通生活,课堂不失为游戏的场所,使学生乐学、爱学,为小学作文开辟了一个绿色通道。儿童生活丰富多彩,游戏可使学生学中玩,玩中学,师生情感心灵是零距离,这是新课标的体现。

用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作文起步(十一)

新学期开始,由二年级刚升入三年级的小同学要进行作文了。他们对作文感到害怕,束手无策。老师如何引导他们作文起步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于是,我就从小同学最常见的打扫卫生中引导学生作文起步。

首先,我引导同学们明确每周一次值日的任务要求。我问:“小同学,你们当过值日生打扫过卫生没有?”生齐答:“当过值日生——打扫过卫生!”“好!同学们当值日生打扫卫生要达到什么要求呢?”杨洋回答:“我们要把教室地面打扫干净,地板拖干净,桌凳摆整齐,窗上玻璃擦干净,黑板、桌凳、电视机、橱柜都得擦干净。”“那该怎样打扫呢?”余倩文举起小手说:“首先要给教室洒点水,再把凳子放在桌子上,拿起笤帚把教室地面扫干净,接着把垃圾倒在垃圾箱里,然后用拖把把教室地板拖干净。拖时要从前到后退着拖,一下挨一下认真地拖,再接着放下凳子,打来清水,用抹布把桌凳、电视机、橱柜和窗上玻璃擦干净,最后把桌凳摆放整齐。”“说得很好,余倩文同学能用上首先……接着……再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词语把打扫卫生顺序条理地说了出来,再加上在什么时候、地点、谁?打扫什么?说出来,注意把打扫卫生前——打扫卫生中——打扫卫生后说清楚就好了。”新萍同学举手说:“星期四该我值日了,我的任务是和吕瑞同学一起擦玻璃。我首先盛了半盆清水,拿起抹布在水中搓好就开始擦玻璃,玻璃窗上出现一缕一缕的水迹,像风景画。接着我拿起干抹布上下、左右、绕着圈去擦,玻璃擦得晶莹透亮。咦,怎么还有一个小黑点,歪着脑袋望着我,仿佛说。‘我就是不下来,你能把我怎么样?”我掏出小刀去刮,小黑点还是刮不掉,我把手伸到玻璃外面去刮,嘿!小黑点乖乖地下来了,原来是玻璃窗外面的油漆点。不一会儿,我把玻璃擦干净了,玻璃窗对着我笑哪!”瞧!说得多具体生动、有趣,用上比喻拟人,用词也准确,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杜娟茹举起手高兴地抢着说:“星期二该我值日了,我的任务是负责黑板讲台。每次一下课我就把黑板、讲台擦干净,好让老师给我们顺利上下节课。打扫卫生时,我先擦黑板,再擦讲桌,最后用拖把把讲台拖干净。”“好啊!说得好极了,我们做过的事很多很多,起床、洗脸、刷牙、上学、和同学们一起玩,都可以说呀,记住,先说后写,‘我手写我口’把作文写好,这就是作文呀!作文难不难?”“不——难!”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是用掌声夸我作文讲得好,还是用掌声说明作文不难的喜悦心情?

通过以上的引导,同学们写出各种各样不同材料的作文,同学们说真话,写真事,有顺序,有情感的习作如春笋一样破土而出,令人精神大振,三年级小同学的作文已经迈开了可喜的第一步!

“积累运用”初见成效(十二)

为了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唤起他们想写作、爱写作、会写作、写好作文,我进行了“积累?运用,自主习作”的课题研究,其实验取得了鲜明的效果。

一、自主积累,建立“采蜜集”和“剪贴集”两个习作素材宝库。

⒈实境观察出真知,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在老师科学指导,用心设计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实境观察,留意大自然中的“奇”。我们带领学生春天看树木发芽,草木鸟兽,田野踏青;夏天观察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亚武山观山景,黄河大桥去写生,父带子,母带女逛超市,游人工湖,鼎湖湾,战略重地函谷关;秋天看落叶,观果园,田野里寻硕果累累金秋天;冬天,带领同学观雪景,越野赛,寒假看社火,观花灯,把这些变化莫测,奥妙无穷的多彩生活现象记录在采蜜集中。

其次,让他们留意社会中的“变”。改革开放层出不穷的新人物、新事物、新观念……另外,让同学们留意交往中的“情”:在和老师、同学、家人、朋友、亲戚、陌生人交往中,记下让你感动、憎恨、欣喜的场景,表达对别人爱憎感情。还让他们留意影视作品中的“感”:看电影、电视充实了生活,拓宽了视野,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留心观察的基础上,加上思考,用简洁的话记在观察日记本上,形成自己习作素材仓库。我们又组织学生每周举行一次发现汇报会,让学生将自己在本周内最得意的发现(观察经过、观察所得)在班上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时点拨,开拓学生思路,拓宽积累途径,提高观察能力,积累观察经验,激发积累兴趣。共享写作资源。发现汇报会程序:自主观察整理——小组交流——集体交流——教师点拨——整理记录——各自心得。

⒉我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材料。

鼓励学生在广泛课内外阅读中将发现的一些心动的语言现象,有感触的优美词、句、片段,按写人(表现高兴、难过、惭愧、惊慌、动作、外貌……)写景(天气、花草树木、风雪雨露、山川河流……)状物(狗、猫、鸡、鱼……)等分门别类摘录下来,记在采蜜集上,成为不断丰富自己语言材料仓库。这样的积累,把零乱的语言信息,条理化、系统化,串一个个知识点为知识链、知识块,便于信息的记忆,便于对信息进行同化、顺应,便于对自己的认识结构进行重新建构,也便于写作,说话时信息提取,这样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度,才能博闻强,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才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

⒊我们运用剪贴报刊的文章,然后归类形成剪贴积累仓库。

我号召学生把新报刊中的别开生面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巧妙的过渡、合理的照应、匠心独具的结构方式、活学活用的成语化的诗文、巧用句式、妙用修辞丰富的想象、心灵的感悟等,分门别类地剪贴,用心揣摩,潜心思考,从中受到启迪,得到效益。

二、自主运用,变积累的知识变为写作的能力,变积累的琼浆玉液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