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子乱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子乱臣-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许惊鸿才不无讽刺地道:“不过,现在他也终于尝到恶果了。如今的大梁城,早已不是当日的大宋之都的模样,到处存在着不稳定因素,无论是那些被他算计了的世家余孽,还是无辜受灾的百姓,他们都将动摇大宋的国本!所以,他才会想到我,才会将我重新调回到京城来。”

许惊鸿在说这番话时,眉眼之间都带着丝丝的鄙夷,落到孙再元的眼里,让他的心中突然产生了一个冲动的想法。但他并没有当即就问出那忌讳的话来,而是道:“那主公打算怎么做呢?是帮他平息京城的乱局么?”

“只怕我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乱局因粮荒而起,没有粮食,百姓不可能安定。”许惊鸿摇头道:“而且,在我的眼里,皇帝和那些倒下的世家其实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利己伤人,一样的卑鄙无耻!”

这话让孙再元的精神再是一振,他知道自己所期望的一天终于到来了:“那……主公是想……”他的声音都带着颤抖了,很是期盼地盯着许惊鸿看。

但许惊鸿的回答却让他失望了:“我现在什么都不去想,只是希望在这次的乱局里,在做出于民有利之事后,再得到一些对我也有利的结局来。至于其他的念头,就等我掌握了一定权力之后,再说吧。”

虽然他没有把那最关键的一点表露出来,但这对孙再元来说已经是一种盼头了。他点头道:“主公,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一定会支持你的!”

感激地一笑后,许惊鸿才又问道:“那你这段时日在京中的情况又如何啊?景王在京城又有什么发展没有?”

“我之前帮景王出了一些获得朝中官员之心的策略,所以他对我倒很是客气。同时,也因为我的提醒,现在景王在朝中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势力了。”孙再元老实答道:“只是其他几位王爷,也随着世家势力的薄弱,皇权的抬头而开始涉足政权的争斗。”

许惊鸿点了点头,这一点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君弱臣强时,连皇帝自身都没什么大权,他的儿子们自然更难有出头之日了。可一旦君权抬头,那就是一众王子们崭露头角,争权夺利的时候了,这是任何一个年纪变大的皇帝都无法避免的一点。

“那你就说一说现在京中各方势力的分布情况吧。”许惊鸿把话题引到了眼前。

“随着叶、吴、楚、崔四家倒下之后,朝中的大权自然是落在名正言顺的皇帝手里的,而下面的群臣,则还是以吕中和这个宰相为首。另外,许家因为控制了一定数量的军中人物,再加上之前站对了位置,所以也有了和吕家抗衡的能力。”

“唔,吕许两家乃是世家,既然站对了位置,在朝中有着一定地位也是可以想见的。”

“这不过是表面光鲜而已。”孙再元却否定地道:“表面看来的确是这么回事,可内里,这两家的权势已经大不如前了,皇帝还在想着如何削减他们的势力呢。毕竟,他好不容易获得朝政大权,是不可能把这到手的权力再让出去的。”

“这么说来也有些道理。除了这两家之外呢?”

“那就是一些新冒出来的,曾经为大宋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可后来被七大家为首的世家大族死死压制的将门勋贵了。”孙再元将自己通过赵琮那里搜集的情报一点不漏地说了出来:“只不过这些新贵们因为才刚冒起,以往的根基又断了,还有皇帝的时刻提防,所以在势力上也是没有多少看头的。

“倒是皇帝的几个儿子,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开始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尤其是太子赵珏和雍王赵璜,靠着自身本就与朝中官员的良好关系而收拢了一批官员为其效命。而景王,虽然也有了一定的人脉,却远不是这两位兄长的对手。”

许惊鸿眯着眼听完了他的叙述后,才笑了起来:“看来这个大梁的争斗一时半会是少不了了,我们能在这个时候来到这里,倒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了!”

“是啊,现在的确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候,只要咱们在这些人的争夺里占据了优势,今后在朝中势必能有番大作为。不过……”孙再元终于忍不住试着问了一声:“主公难道只有这点想法,而不希望让自己更进一步么?”

“我说过了,只有到了那一步后,我们才能往远了看。”许惊鸿没有直接给出自己的想法,只是笑笑道:“你以为呢?”

“主公能如此谨慎地对待这些,属下就安心了。”孙再元也笑着道:“那您打算怎么做?是站在一旁看着呢,还是参与进这次的争斗里去?”

“明看暗参与。”许惊鸿捻着手指道:“我们在京中没有什么根基,要想自保,就不能让其他人把咱当作敌人。可若不参与进去,我们也得不到想要的好处。好在这次我是奉了君命回来的,倒是有了一层掩护。至于选择,其实已经不用了,景王跟我有那一段交情,又有你在他身边,自然水到渠成。”

“这也是属下所考虑的。不如这样吧,主公这就随我去见景王,这样一定能讨得他的信任,今后做事也能更从容些。”

“不,现在还不是时候。”许惊鸿却摇头道:“我必须先办成了一件事情,然后再与他联系。而且,在我的身边,还存在着一只棋子,虽然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到了今天这一步,我不能再任由他留在身旁作为隐患了。”

“啊?主公这话却是什么意思?什么棋子?”孙再元不解地道。

“很快,你就会知道了。好了,你也出来半天了,还是先回去吧,不然会引起他人的怀疑的。”许惊鸿说着就要送孙再元离开。

“好,那属下先告辞了。”

“慢着,我忘了问你一件事情,那崔、楚等世家的家眷现在怎么样了?”

“他们?现在还关在天牢之中,因为他们的余孽尚在,朝廷也不敢轻易就处决了他们,怕引起那些人的疯狂报复。”

“我知道了。”许惊鸿深深地点了下头,已经有了一个主意,这才送孙再元离开这所宅子。

第五章    各方势力

送走了孙再元,天也已黑,许惊鸿并没有在住处多待,便换上一身便于在夜色里行走的衣裳,出门而去。此番独自进入大梁,除了要早一步了解京中局势,从而好有一个判断之外,更是为了将那个他所关心的人先从牢里救出来。要是待自己亮明了身份,再想法去天牢救人,可能一旦事成,就被一些了解情况的人所怀疑了,所以他必须抢在前面下手。

夜幕下的大梁城,显得比白天更加的清冷,除了不时走过的巡城营的兵丁外,就没有半点人气。这对许惊鸿摸黑行动大为有利,至于那些一队队走过的兵丁,自然是不可能发现这个蹿高走低,总是借着建筑隐匿身形的夜行者了。

对京中道路和建筑的熟悉,让许惊鸿很快就来到了隶属刑部的天牢之前。这是一座颇为雄伟,几如城堡一般的,用巨石堆砌而成的建筑物。在其内外,都布着不少的人马看守,尤其是此番内里关着的都是朝廷里的重要人员,为了防止他们的余孽前来劫抢,这防御自然就更是严密了。

看着不到半盏茶的工夫里,就有三拨,一共二十一人从前面的围墙处走过,许惊鸿的心里就是一沉,知道自己对此事还是有些想得简单了。只是这密不透风的防御,自己想进去就很是困难,更别提里面那显然更难穿过的防线了。而且,即便他真有能耐越过这一道道的防线,直入牢房,恐怕也不可能在带了一个人的情况下把人顺利救出。

最终,他只有按兵不动,细心地观察起来,希望在某一个时间段里,这其中的看守会懈怠下来。可直到天就要亮的时候,内中的轮换和防守都没有任何的破绽可找,而这还只是位于表面的防御,里面核心处必然更难有机会给人偷入了。

“哎,看来这次想顺利把人救出来,是不能做到了。”许惊鸿暗叹一声,这才顺着原路返回,他身上有着太多的责任,自然不会脑袋一热就强行做出自毁之事的。好在人还活着,而且或许还有其他方法能救出来,所以他暂时的放弃也是能接受的。

接下来的两日,许惊鸿通过孙再元,以及自己不定时的外出,对京中的形势有了一个更确切的认识。显然,因为朝廷一下扳掉了四大世家为首的十多个豪门,暂时是压住了百姓们的不满情绪,所以除了对那些世家余孽的提防之外,其实京中的局势倒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只是因为之前所引发的种种乱事,使得现在掌握了政权的大人物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所以才会出现如今冷清的现象来。

在看明白了这一切后,许惊鸿再根据朝中各方的局势,作出了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既然皇帝把自己调来就是为了对付那些世家余孽的,再加上自身与他们也有不小的过节,这次就好好地和他们干上一场,把这些以往祸害百姓,现在还有危害的家伙们铲除。同时,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他还能借机把自身的实力扩张起来,这样就能和景王赵琮一道在朝廷里争夺一下权力了。

有了这个规划,许惊鸿才再次出城,这次他将和众兄弟一起,堂堂正正地从京城的门户里进来,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又回来了!

熊庚等人窝在城外的偏僻之处,也的确是有些腻歪了。现在见许惊鸿回来,便呼啦一下把他围住:“队正,可是决定带咱们进城去了么?”

许惊鸿微笑着一点头:“京中局势和各方面的势力分布我已经摸清楚了,也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划,现在是我们光明正大地进城与他们相见的时候了!”

“太好了!”所有人都欢喜地叫了起来,其中不少人这还是第一次来到大宋的京城呢,自然对这个中枢之地,又是繁华之所充满向往了。只是,当他们来到城门口,朝内看去时,却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大宋之都城大梁,因为内中实在是太冷清了些。

看到这几百名精壮汉子突然聚集到了城门之前,让守门的将士委实有些惊怕。不过他们职责所在,还是得上前盘问。好在许惊鸿早有了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