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科技帝国- 第3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日本和德国都在密切注视着北京的动静。日本人在大沽口吃了大亏,登岸的6军被全歼,海军也损失惨重,唯一的一艘水上飞机航母被击沉,连战列舰都被击沉了一艘。寺内正毅再狂妄,也不敢不在乎中国方面的反应,更何况,秋山好古、秋山真之兄弟都是日本顶尖的人才,明石元二郎更是远东谍报之王

德国人则担心中国人趁机收复青岛,虽然青岛有四万五千德军,但是真正的精锐不足三千,其他都是地方守备部队,说穿了就是凑数的。德国总督大人,也听说过中国空军的厉害,小日本的战列舰都能击沉,还打不沉青岛的那几艘巡洋舰?

八月二十六日,日本宣布出兵,北京抗议。

八月二十八日,日本6军登舰起航,北京严重抗议。

八月二十九日,德国将老旧军舰上的舰炮拆下来,加强青岛的城防,同时大量驱使中国民工修筑工事,北京再次严重抗议。

九月二日,日军前锋在山东龙口强行登6,侵占黄县、掖县、平度、即墨及胶济铁路沿线城镇,向青岛逼进。北京继续抗议。

九月三日,德国在前海航道中国水域布雷,北京接着抗议。

九月十八日,日军主力又在崂山仰口湾登6,击退德军警戒部队后侵抵李村,与南下日军会合。北京继续严重抗议。

九月二十一日,从香港调来的两千英军也在仰口登6,加入进攻青岛的行列,中国仍然是抗议。

至此,交战双方都释然了,中国人依然是老一套,嘴上强硬但是骨子里怂包软蛋。英国人本来就不把民国政府当一回事儿,日本人则认为中国是怕了大英帝国,所以不敢有动作。德国人自顾不暇,也就顾不上北京有什么反应了

曾经令日本人心惊rou跳的中国空军并没有如约出现,中国海军也龟缩在上海、九江和中英公用的威海卫,只是偶尔有两艘驱逐舰这样的小船出现在青岛附近。事实上,青岛附近的各国海军还真不少,都是来观战的,中**舰似乎也是按照这个时代的惯例,来参观的。就差派出正式的观战武官来学习了即使偶尔有一两架飞机出现在战场上空,也很快在日本飞机的驱逐下远远的遁去。

大沽口之战后,日本人迅学习中国扩建空军,他们也将两艘老旧的巡洋舰改造成了水上飞机航母,还以英国商人的名义从中国进口了十架“华夏式”双翼飞机,并在大阪加以仿制。仿制飞机外形容易,仿制动机就难了,拆开的动机根本就装不到一起,日本技师看着多出来的零件瞠目结舌,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还是以民用为借口,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进口了一百台V型八缸汽油动机,日本人仿制的双翼飞机才算是飞上了天。

但是,这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先进的空军了,日本人仿制的“华夏式”飞机,最大升限一千二百米,最大时一百六十公里,最大航程一百八十公里。装备了两挺刘易斯机关枪。

日本人打算在青岛也让他们的空军亮亮相,吓唬一下德国人,同时也警告中国,不要依仗空中优势为所欲为,现在的天空已经不是中国人独有的了

不过,被驱逐的中国空间,看到那些慢悠悠的“出口型”飞机,不禁暗暗好笑,如果不是上峰严令不许生冲突,这些日本飞机早就变成一团火球从天上翻滚着掉下来了

那是飞机?分明就是“打火机”啊

中国各地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要求政府出兵收复青岛,同时聚集在英国、日本、德国公使馆和各地领事馆门口示威,柴东亮指示地方政府和北京警察厅,切实保护好各国公使馆、领事馆的安全,同时维持好游行示威人员的秩序。

柴东亮上台的时候,各地百姓奔走相告,尤其是青年学子更是兴奋异常。江淮军收复门g古,收复奉天,大战大沽口,令人们对柴东亮抱有极高的期望,认为这是一个强硬的领导人。没料到,日本、德国、英国人在青岛大打出手,中国政府除了抗议,就再没放一个响屁。

对柴东亮的失望情绪开始在年轻学子之间弥漫,“北洋不如大清,江淮不如北洋”之类的牢sao话,几乎灌满了柴东亮的耳朵,各地报馆一致抨击政府的软弱,广东都督雷震、湖南都督冯国璋等人则联名要求政府宣战。

中南海怀仁堂,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新一届的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柴东亮本人,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我们的青岛(五)

第三百二十六章我们的青岛(五)

欧洲的战争迅速将人类蜕变成为野兽。、多年以来,欧洲各国之间的战斗秉承中世纪的传统,很少有赶尽杀绝的时候,而且一般对平民大规模的伤害也比较罕见。

多年来,所有军事家都知道,欧洲在酝酿着一次战争,而且是大规模的战争。奥匈帝国的军官渴望征服巴尔干,德国的军官希望击败俄国,法国的军官则希望通过战争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但是当战争真的来临的时候,他们都惊呆了。这场战争规模之大,战斗之惨烈都令他们惊骇。

新式的大口径火炮和机枪的威力,远胜以往的战争,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倒在战场上。被死亡的威胁折磨的近乎疯狂的士兵,开始向无辜的普通百姓发泄着**,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排解他们的恐惧。德国人所到之处,将每个人都当作法国人的奸细,比利时、卢森堡到处都有普通百姓被当作法奸枪杀。德**队里充斥着各种荒唐的谣言,比如受伤之后会被法国人挖掉眼睛、割掉鼻子和耳朵。军官们则放任这种谣言的传播,以此吓唬士兵,阻止伤兵向法国人投降。德军接到来自柏林的命令,让他们在占领区自己募集补给品,于是训练有素军纪森严的德军,就变成了一群武装的强盗。从粮食到女人的袜子,没有他们不抢的东西。

法国人则在巴黎抓德国奸细,凡是有德国血裔的人都被当作了嫌疑犯抓捕,然后严刑拷打,逼迫他们承认自己是奸细,同时招认出所谓的同党。奥匈帝国在巴尔干更是大开杀戒,至于俄国士兵就更不用提了,烧杀掠掳无恶不作,用禽兽形容他们,是对动物界的一种侮辱。

刚开始,暴行是个别军人自发的行动,当两大集团都发现不可能迅速获得胜利之后,他们不约而同的采用了最残暴的手段,试图通过屠杀来恫吓对方,以削减敌人的战斗意志。德军甚至下达了一道臭名昭著的命令,杀死默兹河南岸所有的人,不论是士兵还是平民,即使是老弱夫孺也一概杀光。城镇被焚毁,无辜的百姓被屠杀,交通断绝,饥饿和恐惧在蔓延,欧洲陷入了恐慌之中。

屠杀确实带来了恐惧,但是由于恐惧,双方的抵抗意志越发强烈,反正投降也是死,不如在战场上拼死

战争才进行了不到两个月,交战双方已经损失惨重,数十万士兵命丧黄泉。从巴尔干直到比利时,大半个欧洲都在流血。

马恩河战役之后,两大军事集团看到不能快速取胜,就开始挖掘战壕,开始是法国人在挖,后来德国人也开始挖掘战壕,先是简易的土沟,后来就变成用木板加固的战壕侧壁,钢筋水泥的机枪堡,还有遍生倒刺的铁丝网,以及令人恐惧的马克沁机枪

机枪、战壕、铁丝网构成了进攻者的坟墓。交战双方准备了大量的骑兵,却发现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发起冲锋的骑兵集团,还没接近地方阵地,就已经被密集的炮火和机枪打倒了一多半,好容易有几匹马靠近了敌方,又被密密层层的铁丝网阻滞,骑兵的速度发挥不出来,高大的体积正好成了靶子,被敌人轻易的歼灭。

看到了防御方的优势,双方就又开始构筑工事。战壕越修越长,沿着瑞士边境延伸到了比利时的海岸。西线战场上,头几个月挖掘的小型临时战壕很快变得更深且更复杂,逐渐地变成了大面积的防守工事。敌对双方的战壕之间的空地称为“无人区”,它的宽度在不同的战场之间也不同。甚至在阿尔卑斯山中都修筑了战壕,壕沟被修到了海平面以上三千九百米高的地方。这些壕沟越过崎岖的山脊,穿透坚硬的岩石,有许多壕沟网竟然都位于冰川中。

无论是战争的发起者还是不得不应对战争的一方,都叫苦不迭。这个时候,寻找盟友以及攻袭敌人的补给线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青岛,成了远东的热点。驻守这里的一支巡洋舰分舰队,成了英国人的眼中钉。为了拔掉这根钉子,英国人求助于日本。

德国驻青岛总督瓦尔德克非常头疼,面对兵力和火力远胜于自己的敌人,放弃青岛逃生是最佳选择。

但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发来电报,告诉他:“在青岛向日本人投降,比在柏林向俄国人投降,更加屈辱”

事已至此,除了死守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但是瓦尔德克也清楚的知道,面对由六十艘军舰组成的强大的日本联合舰队,巡洋舰分舰队留在青岛不但不会起到作用,反而会是个累赘。于是,他提前下达命令,让海军中将格拉夫?冯?施佩率领六艘巡洋舰悄悄离开青岛,然后在广阔的太平洋上打游击。其他几艘老旧的船只则留在青岛,以免拖累这支巡洋舰分舰队。

施配中将的舰队从青岛出发的时候,日本人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所以走的相当从容,只是敏感的中将总觉得天空上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令他莫名的恐慌。

这位德国海军中将的判断是准确的,从舰队出青岛之后,确实一直有眼睛在天空秘密的监视着他们,直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瑟瑙”号,以及轻型巡洋舰“埃姆登”号和“纽伦堡”驶出中国领海,驶向遥远的加罗林群岛的波纳佩岛。来自中国空军的空中监视才算结束。

日军在联合舰队第二舰队的掩护下,继续在中国沿海登陆。老谋深算的秋山好古大将,从国内运来多达五百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同时还有一百多挺哈奇开斯、马克沁机枪,以及构筑战壕所需要的工兵铲。这是他在日俄战争中获得的经验,作为一个天才的军事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