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赝品-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一想他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地。党项之乱爆发以后。大宋在西北边疆诸州的几位高官接连被杀害,长城以北尽数陷入敌手,关内众人也是人人自危,颇有朝不保夕的味道,王风仆常年待在西北,自然是知道其中内情的,西北边患,应该是人祸多一些。

“如此就劳烦王大人了。粮草最好尽快征集,本使大军明日开拔。没有粮草会延误时机的。”我按捺下想要打探王风仆底细的想法,尽量平和地说道。

王风仆微微一笑道:“粮草早已经安排就绪,单等大人提取。”

“这么快?”我为之一愣,没有料到王风仆的动作这么快了就是事先得知了我要来西北的消息,也不过三两日的时间,要调集近万人所需的粮草,时间不是那么充裕。

“下官眼见西北局势紧张,李贼气焰嚣张,连连攻城略地了伤我百姓,便猜测到朝廷一定会发兵来援,因此粮草之事一早就留心布置,前几日就准备妥当了。”王风仆淡然答道。

“王大人办事利索,勤于政务,眼光深远,老成持重,本使向朝廷奏报时定然会向皇上先表大人之功!”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王风仆许诺道。

王风仆谦虚道:“大人在前线冲杀,下官只不过支应一下粮草而已,岂敢居功?”

我呵呵笑道:“这话就不对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地将士也不能饿着肚子去跟敌人厮杀吧?粮草之事,干系重大,关乎国事兵运,王大人身上的担子,还很重啊!”

“安抚使夫人尽管放心,大人的兵马走到哪里,下官的粮草就运到哪里。”见我一味强调粮草的重要性,王风仆也很担心万一我在前方战事不利,会将责任推到后方供给缓慢的原因上,只得先用话将这个可能性给堵死了,以免我在他身上动什么歪脑筋。为官数十载,宦海浮沉,这种事情王风仆实在是见得太多了!

“王大人多心了,本使只是强调一下粮草的重要,没有别的意思,你不必有什么别的想法,只要不影响战事,就算你的首功一件!”我见目的达到,立刻温言安慰道。

“要是没有什么别的事情,下官就不影响大人休息了?”王风仆揣摩着我的脸色说道。

“王大人请自便!”我点头应道。

王风仆寒暄了几句后,告辞离去。

“一个老头儿,六哥你跟他那么多废话?”七郎见王风仆离去后,有些埋怨地说道。

“人家可是西北道儿上的地头蛇,能在这里盘踞二十年不倒,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意味深长地说道。

七郎撇了撇嘴,不以为然地说道:“二十多年才混到一个府尹的位子?这也太逊了一些!起码也要入直中书,弄个参知政事或者枢密院副使才是,否则岂非连你都不如?”

我笑道:“你以为做大官就那么容易?这种事情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若不是我们爹爹把天波府的名号早就打了出去,又受到皇帝的倚重,你以为像我扪这样年纪轻轻的后辈就能官至二三品,爵位数万担?要知道,像我们这个年纪地读书人,正忙这读书科考,谋一个进士出身呢!即便是宰相子弟,起初也不过承荫八品而已,可是在普通人的眼睛里面,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普通人走仕途这一条路,若非极为出色,兼且运气又好,能升到四品的府尹任上已经是羡煞旁人了,你还在这里嫌弃人家官阶太低?”

“呵呵——“七郎搔了搔头发干笑道:“六哥说的也很有些道理,我是以己度人,失之偏颇了!”

“老七最近很用功啊?居然能够连用成语了!”我有些惊奇地叹道。

七郎有些不满道:“莫非在六哥你的眼里面,小弟我该是那种粗鄙无文的武夫不成?”

“不是最好,啥时候老七你也给咱们家考个状元回来,装点一下文面。到时候我扪天波府一门两状元,那可是风光无限啊!”我笑呵呵地说道。

“嗨——“七郎立刻蔫了下来,苦着脸说道。”考个进士回来行不行?”

趁着大军扎营的机会。我同七郎带着几名某卫登上了长安城强。

小雨依然没有停下,站在城头运眺,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城外荠麦在地,遍地嫩绿,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这一场雨来得恰到好处。

长安城高四丈,宽有五丈多。周长二十余里,城墙地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马和操练。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杖、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确是雄城一座。

穿过城门,形如弯月地小城叫月城,它是进入城门后必须经过的第一道城。要进入城内。还必须经过第二道城——瓮城。在战争中,月城和瓮城一方面卫护城门,加深城门的纵向防线,另一方面,也易于守城部队迅速集合,打垮已冲进月城和瓮城的敌人。

只是可惜的是,由于大宋开国以来,西北一直没有太过强大的敌人威胁,城墙缺乏修缮,很多设施都废弃了,眼前的城墙也不过是一座大半完好的防御工事而已。

原本规模宏大地汉唐宫室早已经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些高大的庙宇钟鼓楼依然傲然挺立着,见证这历史地沧桑。

我忽然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语的冲动,丹田之气涌动而出。从喉咙里面破腔而出,一声低沉却穿金破石的低啸从高大的城楼上面传了出去,远扬数里之外。

黑云压城,风云涌动,在这动荡的时代之中,若不做出点什么事情来,真枉来一遭了。

“大人,王府尹派人送来地最新战报!”没等我抒发完胸脑,小校就送来了战报。

我拿起来翻看了一下,刚州舒展的眉头又皱引起来。

这个李继迁,还真能搞风搞雨!

原来党项人在李继迁的率领下,攻占了银州之后声势大张,不少人劝告他立刻称王,将党项人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党项人为主的国家。

可是李继迁并没有采纳这些人的建议,而是将攻取到的几座城池分给党项人中的其他几位部族首领占有,令他扪各自为战,不断地出兵袭扰大宋。保德军与征德军的当地驻军为了应付此起彼伏的袭扰,已经是疲惫不堪,常常是早上平息了东面的暴乱,晚上西面又有人骚动袭扰,而李继迁的主力部队则借着骑兵行动快速的忧势,突破长城防线,深入到了绥德军防区,全力围攻延安府!

“要不要连夜赶路?”身边的几名军官有些紧张地看着我问道。

我想了一下后,摇了摇头道:“还是算了!按照原定计划修整,让大家好好休息一天,明日再出发!绥德军也是重镇,他们经常北上于契丹人交手的,不是那么容易溃败地,李继迁想要攻下绥德,还是需要花上些时间,依仗坚城之利,绥德能够极大地消起党项人的实力,我们最好出现在李继迁最为疲弊的时间,那样才能出奇兵之效,一举歼灭敌军!”

“大人高见!”众人纷纷附和道。

看着众人一片仰慕的眼神,我不禁有些飘然,又有些担忧,看来北斗的人需要赶紧补主到我的队伍里来,实在是军中缺乏有参谋能力的人才了,事事要我亲力亲为的话,长三头六臂也消受不起的。

次日一早,用过早饭之后,大军拔营,粮草早已经提前一天上了路。

如今的天气不冷不热,正适合行军,加上禁军多数都是从各地选调来的精锐,有很多人都没有见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貌,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一路上驱车策马或者步行,向这北方急速突进。

距离绥德军尚有百里之遥,便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

许多的乡民们和绥德城中的富绅们都从北到南一路逃了过来,官道两侧时常可以见到丢弃的箱子和坏掉的车轮,当然也有不少在逃难途中毙倒在地的人马,在黄土的衬映下显得格外的凄凉,不少老幼互相扶持着蹒跚着向南,一直向南。

见到大路上又来了我们这只夫军,逃难的人们多少有些释然,在他们的眼里面,身着军服的大宋士卒们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区别,和普通人比起来,就是手里面有武器而已。

我非常清楚地听到路边有位老人叹息着说道:“唉,作孽啊!又是一只送死的队伍!”

我听了之后不禁心中哭笑不得,看来之前的战况并不理想,也许绥德方而的形势比我从战报上了解到的要更残酷一些,想到这里,心中不由得沉重起来。

这些党项人与契丹人又有些不同,契丹人喜欢一哄而上,大队人马的冲击,或者双方排开阵势大规模地对决,人马在哪里,看得非常清楚,因此要全歼也很容易,只要战术选择得当,以弱胜强很有可能,而这些党项人的作法更类似于马贼,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很难捕捉战机,确实不好对付!

远远的,绥德城已经近在眼前了,滚滚的硝烟从地平线升引起来,直入长空。

第六章 魔焰升腾

年轻的党项人领袖李继迁策马立在绥德城外的一个小土丘上,看着部下攻城。

当日他听从部下张浦之计,利用夏州都巡检使曹光实贪功心切的弱点,虚与委蛇,在葭芦川设伏,擒杀曹光实,然后假扮宋军,张起宋军旗帜,顺利进入银州后,势力大张。

李继迁部下的李大信等人商议推他为定难军节度使,称西平王,以便于号令部族。而深谋远虑的张捕对此表示异议,他对李继迁说”,自夏州入觐,无复尺疆,今甫得一州,遽尔自尊,恐乖众志。宜先设官授职,以定尊卑,预署酋豪,各领州郡,使人自为战,则中国疲于备御,我得尽力于西土矣。”

李继迁经过挫折与失败的惨痛教训,懂得众人辅佐对成就大业的作用,深以张浦之言为是,决定暂不称王,仍称原来的都知蕃落使,权代定难军留后。并对部下设官授职,论功封赏。封张浦、刘仁谦分别为左、右都押牙,李大信、破丑重遇贵为蕃部指挥使,李光祜、李光允等人为团练使,弟李延信为行军司马。并分别给有战功的党项豪酋折八军、折罗遇、嵬悉咩,折御也等人,分别封并州、代州、麟州、丰州、等州刺史,由于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