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媚骨-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爷和大太太不懂,大爷心里却是一清二楚。



他问二太太:“小四还没有出嫁,将来她的嫁妆,这怎么算?”



二太太见大爷松动了,没有愤怒说不可能,反而认真和她说起分家之后的事,二太太心中大喜。她面上不动声色,道:“老爷子在世,最是疼爱四妹。她出嫁,自然是三房平摊嫁妆。假如不分家,四妹的嫁妆也是从公帐上出。现在把家产分开,依旧搁在公帐上用。从前如何,以后也如何,只要您和三弟没有意见。”



“老三,你说呢?”大爷就问三爷,“分了家,小四的嫁妆是先提出来,还是等以后她出嫁那日,三房平摊?”



“平摊我没意见,现在提出来也没关系。”赵嘉林道,“只是,我还是不太明白,二嫂说的分家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二房的家产,分在明尔头上。”大爷语气里没有气愤,反而对二太太有了几分崇敬。



一般出了事,女人都是自乱阵脚。



可二太太不仅仅没有,反而计算得周全。



赵家将来在明益、明尔堂兄弟手上可以分家,这也是老爷子临终前说的。二太太现在不过是帮明尔提前占了家产。



这样一来,二房的家产,全部在明尔头上。



二爷可以从公帐上提钱,才却只能像不分家一样,拿二房一年的例钱。



和旁大的家业相比,一年的例钱值什么?



二爷拿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能拿走多少钱?不过是二房家业的九牛一毛。



可是二房的产业,全部分在了明尔帐下。



二爷可以再娶亲,可以再生子,但是赵家这一脉的家业,是半点都分不到二爷和姜锦华孩子头上。



当初赵家娶二太太的时候。明媒正娶,二太太是正妻,她这个要求根本不算过分。而且她只是要求大爷保障不把二房的钱和产业给二爷,要求全部留给明尔。至于家业的经营,和家庭的生活,照样跟从前一样。她绝对不染指,否则就不得好死。



这是她的毒誓。



大哥提醒的话,让大太太和赵嘉林恍然大悟。



“二嫂这个要求很靠谱!”赵嘉林明白过来,立马道,“明尔又不参与公司的经营,赵家还跟从前一样,对老爷子的遗言没有违背。只是,二房的产业是明尔的,这个必须定下来,否则二嫂当年三媒六证嫁给二哥、现在却要和姜锦华分做太太,这个不公平!我同意,大哥大嫂、老太太、小四,你们同意不同意?”



帮着二太太给大家施压。

大哥的意思,分明就是同意了。



要是不同意,他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老太太道:“这是应该的!二房的家产,原本就应该留给明尔的!后来欣暖再生了儿子。也是明尔兄弟的,我没有意见。”



一句话也不提二爷,只当二爷不存在。



大太太心里对二爷一向没有好感。而且二爷错在先;二太太的要求,根本不损害赵家的任何利益,还是和从前一样。只是保障明尔的唯一继承权,大太太岂有不同意的:“我当然同意!这件事宜早不宜迟,我看明日就着手准备吧。”



保障了明尔对家产的唯一继承权,哪怕法律认定姜锦华是正妻,在其他人眼里,就是个外室。



男人添了外室,还弄得一本正经,旁人只会觉得姜锦华可笑。



二太太打了手好牌。



“我也同意。”阿蕙道,“只是,未免以后有纠纷,还是请大嫂娘家人、二嫂娘家人一起,再请咱们赵家族长来公证,把这件事公开说明,免得以后二哥赖账!”



法律是不可靠的。



唯一可靠的,只有抓在手里的东西!



二太太替自己和明尔用这种方式争取了最大利益,自然要最大化保障这种利益。



父亲临终前为什么交代不准分家?那是因为怕抽空了公司里的周转资金。



既然二太太答应经营权和公司里、家里的钱都原封不动,赵家还有什么好顾忌的?趁着现在把家分了,以后慢慢过渡,把家产也彻底分了。



分了家,各自有了小家,才有了奋斗目标。



赵家也许会更加富饶。



大家都觉得阿蕙的提议靠谱。



很快,赵家就大张旗鼓分家了。



分家又不是什么丑事。正常人家,父母都不在了,分家是最正常不过的。父母在的时候分家也是有的。



赵家分家动作虽然挺大的,却没有引来旁人的非议。



分家之后,大房的产业记在大哥头上,二房则记在二侄儿赵明尔身上,三哥那一份由大哥保管,阿蕙将来的陪嫁,从三房头上平摊。



有心人终于从中嗅出了蛛丝马迹。



“怎么赵家二房的产业,是记在孩子头上?二房的男人呢?”



“听说去了北平,不会是在北平出事了,人已经没了吧?”



“不是啊,我听人说,前不久在北平还见过赵家二爷,身边有个老漂亮的女人跟着呢。”



“那赵家分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有了这样的疑问,不少人纷纷求证。有人和赵家的人熟悉,就公开问赵家;有些人和赵家不熟,就设法打听赵家二爷赵嘉俊在北平的动向,看看到底有什么异常的。



很快,二爷和姜锦华在北平结婚的消息,茂城就人尽皆知。



“听说是他们家老太太的妹妹……有人用艳羡的语气说道,“赵家的继母可是个特别漂亮的女人,她妹妹更加漂亮,赵嘉俊果然是艳福不浅。”



“怪不到这样分家,只怕是老太太的主意,用来堵住二太太的口。”有人猜测说。



“哎,他们家老太太才不会这样!赵家都这样分家了,那个什么姜锦华还洋洋得意登报结婚,有什么意思?她那边才结婚,这边赵家就把二房的家产给了二太太的嫡生子,那个什么姜锦华,连个外室都不如,这不是打脸吗?他们家老太太应该不会如此主张,只怕是忍气吞声。”



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流言蜚语。



这件事一定下来,二太太心情大好,对老太太也没了怨言,还跟从前一样,跟着大嫂找老太太摸牌。



老太太正怕二太太生她的气,见二太太跟从前一样,她自然不会去计较。



她妹妹伤透了她的心,老太太现在是提都不愿意提起姜锦华。



分家的事很顺利,除了按了手印把二房的产业给明尔之外,其他没什么变化。



宋家对大爷这样行事很满意,虽然二爷让宋家有些生气,可都不及实际利益给的安慰来的更妥帖。



只要明尔和二太太没事,宋家自然不会多追究。



家产给了明尔,谁还认姜锦华是正妻?



事情定下来之后,大爷给北平的二爷发了封电报,把分家的意思大致说了,又说:今年家里改了规矩,二房一年的例钱,早在正月就给二太太拿了,现在大爷也没钱给二爷。



又说:赵家没有这样的规矩,二爷人在北平,照北平的规矩结婚,大爷不反对;大爷人在茂城,照茂城的规矩,弟弟纳妾是没有重礼的,只是汇了一百块钱,祝福二爷。



大爷这件事办的,让家里对二爷不满的人都痛快极了。



阿蕙对这样的结果也甚欣慰。



宁嫣然再次请阿蕙去宁家玩的时候,宁太太就问阿蕙,赵家那样分家是谁的主意。

阿蕙照直说了。



宁太太对二太太赞不绝口:“这才叫兵不血刃!你们家二太太是个高人!”



“也是大哥好心,愿意成全二嫂。”阿蕙笑着说。



她的意思是,赵家还是愿意遵循传统,只承认一个太太的。



宁太太就笑着不再多言。



不过,往后的日子,宁太太去赵家打牌,跟二太太说话也越来越多,甚至邀请二太太到宁家做客。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二哥另外再娶的闹剧落幕之后,三哥终于决定,去戚海久的报社上班了。



宁嫣然知道后,很高兴,非要拉着阿蕙去戚海久的报社看看。



其实阿蕙也想见见年轻时候的戚海久和欧阳幼睿,便同意了。



宁嫣然主张偷偷摸摸去,给赵嘉林一个惊喜;阿蕙则主张先问问赵嘉林的意思,倘若真不方便,还是算了。



最后,宁嫣然战胜了阿蕙。



到了二月中旬,茂城已经是繁花似锦的温暖春日。



阿蕙和宁嫣然都是一袭中袖旗袍,围着披肩,玻璃袜配上高跟鞋,偷偷去了戚海久的报社。

 
 
第87章 恨是有理由的




戚海久的报社并不那么难找。



他的报社开在法国租界。



车子进了租界,阿蕙让司机一问,戚海久的报社在哪里,对方就会反问,是不是海关总长公子报社,然后给阿蕙和宁嫣然指路。



显然,戚海久那家报社,没有刻意低调。



很快,阿蕙他们便在街角找到一处办公楼。一楼是照相馆,馆主与有荣焉告诉阿蕙他们:“……戚少的报社就在楼上。当时很多家房产商愿意给戚少提供办公楼,戚少偏偏看中了我这里的房子。风水好地段也好……”



宁嫣然已经不耐烦,跨步往楼上去了。



阿蕙歉意微笑,跟着上了楼。



保镖陆通跟在阿蕙身后。



木质的楼梯并不宽阔,宁嫣然和阿蕙都穿着皮高跟鞋,把楼梯踩得吱吱呀呀。里面的人早就听到了动静,只是不知道来客是谁。



报社的办公室有四五间,一块白玉雕刻而成的牌子贴在门廊上,写着“新声音报馆”。



新声音……宁嫣然好笑,不过现在很多新派的报社都叫这种类似的名字。



最外面一间办公室是小编辑和后勤人员的,摆放了四五张办公台子。



里面几间,分别是社长和几位主笔的办公间。



知道阿蕙和宁嫣然是来找赵嘉林的其中一个小编辑接待了她们。请她们往里头走,跟她们说:“我们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