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行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行大唐-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血腥的过程对陈墨和林清来说不是任何问题,近段时间,两人配合做的手术数不胜数,这个截肢手术对他们来说并不复杂,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时辰后,陈泰的那条小腿被截了下来。

为了不让小丫头们吓死,陈墨赶忙让林清把那条小腿用麻布包裹起来,随后让一名牙兵赶紧去处理掉。

让士兵们把昏昏沉沉的陈泰抬到跨院中,陈墨终于松了口气。

“大郎做的什么手术?”小汐好奇心最盛,看到陈墨洗漱,换过衣服,立刻凑了过来。

一开始就瞒着,现在更要瞒着,陈墨微微一笑:“阑尾炎。”

“什么是阑尾炎?”小丫头继续好奇。

“阑尾炎是一种肠道手术,要开膛破肚,要不要我详细说说?”陈墨满脸坏笑。

“不要,不要!”小汐一脸惊恐,撒腿就跑。

腊月二十八,抓紧时间,陈墨赶紧回了一趟子午村,让身边的弟兄们也回家过个年。传统很重要,家人的团聚很重要,过年就是这样,总不能让左盱老两口孤孤单单的过年,陈墨把小汐留在了子午堡,也算给有些孤寂的老两口一些亲情上的安慰。

新年在热烈中来临,这个时代没有包饺子的习惯,春联还不普及,也省了这一个程序。

唐人过年除夕晚上也是全家老少要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不睡觉,这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守岁”风俗。唐人喜欢大家族聚居,如果有辈分高的老人在,那么不但老人的直系儿孙,可能连已经成家的弟弟、侄儿、出嫁的妹妹、外甥都聚在一起团圆守岁。大诗人白居易写自己家过年的情景时就说:“弟妹妻孥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这就是唐代的除夕夜。

一大家子中,除了田秋茂夫妇算是长辈,小汐和李三斤等人的离开让年轻人少了很多,但热闹气息并不弱。

晚饭刚过,天一黑下来,冰儿、清儿和田喜拉着田秋茂夫妇和陈墨立刻开始守岁。

其实。。。没什么,室外玩的游戏玩不了,出去不安全,就是在家里下棋,至于流行的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等就免了,陈墨没这习惯。田秋茂夫妇和三个小丫头也没那么高的文化,还是下下棋,吃点零食比较实惠。

陆战棋、跳棋、五子连珠轮番上阵,三个小丫头兴致勃勃,输赢也不在意,只是图个高兴。陈墨的棋艺最高,可输的最惨,女孩的规矩她不懂,反正赢起来很难。

陈墨总是失败,清儿和田喜干脆换了陆战棋两人对弈。田秋茂夫妇和展青不会下棋,三人负责围观打气,外加不同往嘴里送东西。

一只温暖滑腻的小手抓住了陈墨粗糙的大手,淡淡的少女气息传来。小丫头的手轻轻拉动,陈墨未动,小手再拉。。。陈墨明白了,小丫头想要一个两人的空间,大过年的,不能让小丫头失望,于是,陈墨悄悄起身。。。。。。

211料敌先机

子时辞旧迎新,“守岁”人们纷纷起身,晚辈给长辈行礼,奴仆给主人叩头,大家要说拜年吉祥话。吉祥话大致是“福延新日,庆寿无疆”、“福庆初新,寿禄延长”一类。

鞭炮还没出现,唐朝只有“爆竹”或称“爆竿”。就是拖来一大堆竹竿往火堆里扔,竹节中间有空气,被火烧爆的时候自然会“噼里啪啦”作响。

院子里烧爆竹的火堆也有讲究,叫做“庭燎”。它有着照明、烧爆竹、取暖、烧旧物、增添喜庆气氛等多种作用。富贵人家这堆大火要烧整整一夜甚至几天几夜不灭,还往火堆里丢香料,弄得整个宅院异香缭绕。更有甚者选个高地在山坡上竖起庞大的灯树助兴,载歌载舞炫富。

还有一个习俗要遵守,在院里竖起一根很长很长的竹竿,底部埋扎在土里,竿顶飘悬着纸或者布做的长条型旗子,在寒风中抖动,这叫幡子”。后来,这种风俗被传到了崇尚唐风的岛国,演变成了“鲤鱼飘”。

除了民间风俗之外,官职等级高到一定程度的官员,每年元日还要进宫去给皇帝拜年。元日大朝会,算是一年里最隆重的朝会之一,不但在京师的文武百官必须打卡上朝,不准迟到。各地的地方官也会派使者或者自己亲身进京贺朝,连远方的羁縻州、附属国也都要派人来送礼朝贺等等。

皇帝不在,孟淑妃第一次主持了一次元日活动。接受贺朝。

杨复恭和刘季述等人这次回京第一次见到了孟淑妃,可惜,除了正常的贺朝。根本没有他们说话的机会。来贺朝的官员有限,孟淑妃很快结束了这次不一样的贺朝。

朝人特喜交际、爱热闹,正月初一,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设着酒宴,邻居们相互拜年,走到谁家吃到谁家,这还有个专门的名目。叫“传座”。所以,人气较旺的人这一天每顿饭千万别吃太饱,否则有撑死的可能。

钟声悠扬。长安城的繁华仍在,街头的熙攘仿佛回到了从前,人流的恢复之快让人感慨万千。战争好像就要过去,这是一个不错的新年。街头相遇。认识不认识的人总是笑颜相对。

陈墨要去的人家有限,去了十来家相熟的人家,陈墨最后停留在了郑从谠这里。

新年的到来让郑从谠看起来有了些精神,这位忠心耿耿,兢兢业业还疾病缠身的老人脸上最近有了笑容。

访客很多,郑从谠人气很旺,文官们都喜欢聚在这里,让陈墨也有了机会和这些为数不多的文官们有了交流。

唐人元日要喝过年专用饮品:一种叫“屠苏酒”。另一种叫“椒柏酒”。“屠苏”是一种中药剂,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辛、乌头、菝葜等七种药材混合制成。据说这两种酒喝了都能驱邪解毒延年益寿。唐人喝这两种酒。有一种十分有趣的习惯,就是要从全家最小的孩子开始先喝。原因吗,就是“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

喝酒时席上端一个“五辛盘”:盘子里一片青青绿绿的生辣气冲天,分别放着五种蔬菜,乃是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吃“五辛盘”是为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不闹病。

唐人过年爱吃甜食:比较著名的有“胶牙饧”。“饧”大致就是今天所说的“麦芽糖”,是用大麦、小麦或者糯米制出来的甜品,比较粘软,甜度不如蜂蜜,也不如现在常用的蔗糖。在唐朝,甘蔗制糖法刚从国外传入不久,蔗糖叫“石蜜”,这种糖还很不普及,一般百姓见不到,所以麦芽糖已经算是贵重的美味食品了。

饺子在唐朝也已出现雏形,这种食品是用面皮捏成半月形裹着各种馅,大锅里水煮熟了捞出来,食用时佐以醋和蒜;唐朝的饺子不叫“饺子”,而叫做“汤中牢丸”牢丸”,吃的时候带汤,汤中会撒上芫荽等。

酒足饭饱,享受到此为止,郑从谠年龄大了,还有病在身,加上精神力的问题,继续陪客和进行歌舞之类的节目不适合,于是一众官员纷纷离去。

唯一留了下来的是陈墨,他有事情和郑从谠探讨。

看到郑从谠的精神还算可以,陈墨坐在他的下首:“郑公身体能够恢复,小子很欣慰。”

“终究是老了!”郑从谠叹了一声:“老夫就盼着天下承平,朝廷可以控制各地节度使和观察使,这样老夫也可以瞑目了。”

“我们已经开始了,不是吗?郑公?”陈墨微笑着看向郑从谠:“胜利会一个接着一个,我希望在郑公有生之年看到那些变化,看到我大唐盛世重新降临。”

“子涵这次来,看来不仅仅是拜年了,一定是有什么重要之事?”郑从谠对陈墨算是看透了,无事不登三宝殿,当然,以他的性子,单独留下来,这次一定是又会有什么大举动。

“郑公,现在京师无事,小子想让郑公支持一下。”

果然是陈墨的风格,绝对的大事,郑从谠可以确定:“说吧,何事?”

“天气就要转暖了,小子认为灌溉对民生很重要,郑公看是不是我们可以改良一下灌溉?”

灌溉当然对民生重要,意味着农人的收成,可陈墨的说法没那么简单。皇帝就要归来,郑从谠醒悟过来,陈墨这明显是看上了国库。

国库中的钱粮现在算是充足,不用等于白不用,皇帝回来后的分配就会成为不可掌握。将来,最重要的掌权者是宦官,陈墨这是在釜底抽薪,他明显是不想让宦官获得库府中钱粮的支配权,提前用掉是最好的制约。

郑从谠喜欢陈墨这种料敌先机的阴险,正中下怀。如果真的能够做成,对国家有长期的好处,还可以阴那些宦官一把,他对这种行为太赞了。

“子涵的提议不错,老夫也有此意,恢复民生也是老夫所愿,最近数十年灾荒不断,灌溉是需要解决。另外,老夫认为可以给农人提供种粮和农具,也可以提供耕牛,提倡相邻互助。这样就可以保证农人的收成,也会在收夏秋税的时候更加有保障。”

“郑公明鉴,这是我大唐百姓之福!”同道中人啊!陈墨预料到郑从谠会同意,没想到还加码,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太善解人意了。

212悲剧的开始?

京畿之地地域很广,改良灌溉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漫长的工程,就是有充足的人力物力组织,这个过程恐怕也需要一两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完工。

这个季节并不是动工的最佳季节,好在天气就要转暖,重整家园的百姓安定下来,那些闲赋在家的官员也正好做些准备。郑从谠和陈墨等于打了一个时间差,能做多少就要做多少,重要的是要在皇帝和诸位臣公归来之前要把钱粮分配下去,孟淑妃的财政概念不足,但她是爱民的,这一点已经足够。

京师的年节还远远没有结束,当然官员的放假结束了,百姓仍旧热热闹闹的在看戏、听书、逛庙会。

陈墨忙碌起来,他将亲自主持这次改良灌溉的具体实施。改良灌溉系统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庞杂的工程,这需要很多专业的人才,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支持,更需要一个真实的具体实施。

小汐和李三斤等人回来了,陈墨的大宅再一次热闹起来。

“我要去听书看戏,还要逛庙会,展护卫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