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御史好不容易喘着粗气坐直了身子,拍着胸口、擦着眼泪指着西门庆和武大郎道:“三位大人请看,这二人一高一矮,一前一后,若扮相起来,却不正是那个钟馗与小鬼的滑稽故事吗?”
原来在唐代开元间,有钟馗应举未中,死后托梦给唐玄宗,立誓要除尽天下妖孽。玄宗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画成图像,告示天下。后来年年到了岁暮时,家家便供起《钟馗捉鬼图》来以祛邪魅。更有社火祭赛,便有人扮了钟馗嫁妹的故事引为笑乐,故事中有五个小鬼扯衣抱腿同钟馗玩闹的情节,插科打诨,最是搞笑,便如此刻武大郎跟在西门庆腿后亦步亦趋一般。
清河三官听了,虽然亦觉得好笑,但心中终究对两位星主存着几分敬畏之心,因此默不作声,并不迎合宋御史的嘲笑。
宋御史孤零零笑了几声,自己倒觉得没趣,闭了嘴后突然把脸一沉:“你们两个,见了本官,因何不拜?”
武大郎见了御史,脑子里早已“嗡嗡”作响,又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喝,差点便跪了下去,但猛然间想起西门庆的叮嘱,于是咬牙苦苦忍耐,倒也支撑了下来。
旁边的周秀却是暗暗叫苦。他知道武大郎生性善懦,今日竟敢立而不跪,显然是先前受了西门庆的“锦囊妙计”。
西门庆笑吟吟的一拱手:“御史大人请了,小民之所以不拜,是因为其中有个缘故!”
宋御史把嘴皮子一搭拉,冷笑道:“无礼刁民,本官面前,还敢施展诸般狡狯手段,莫非以为我大宋没有整治尔等的王法不成?”
西门庆突然哈哈大笑:“我观大人面上,有些晦暗之色。大人此来,不先请教趋吉避凶之道,却反而发起狠来,莫非是试探我等道行不成?”
这番话,西门庆说得有恃无恐,因为就在刚才,他已经在厢房里使了好几十贯钱,从宋御史的随从嘴里钓出了宝贵的情报。此际轻轻一言,却是一针见血,直戳到了宋御史的痛处。
宋御史呆坐在椅上,面色阴晴变幻,突然间又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起身拱手道:“果然是星主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下官巡按山东,听闻清河县中有天星下凡,这便急着过来一会。路上一番思量,觉得道听途说,不足深信,因此才聊设一局,试试二位星主的胆气!却不想二位星主皆是胆识过人,这正所谓: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了!佩服啊佩服!”
清河三官见宋御史突然前倨后恭起来,都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心中都想:“果然是西门大官人神机妙算,那宋御史虽然唬住了我等,却须瞒不过西门大官人去。”
西门庆见那宋御史象卷帘子一样转了脸,他也笑道:“御史大人一路远来辛劳,只怕还未曾用过酒饭,若不嫌寒舍鄙陋,便请在此一饭如何?”
宋御史喜道:“如此便叨扰了!”
今日发嫁春梅,西门府中早备了盛宴,此时西门庆一声令下,瞬时间府中家人便呈献上来。自从来到北宋,西门庆别的地方可以小心,但吃饭的肚子却可以放大,这里的酒食既没有瘦肉精又没有塑化剂,正好吃喝个痛快,因此他家里伙食之精,虽然不敢说冠于东平府,但若说冠于清河县,那也就没什么语病了。
一时间说不尽肴列珍馐,汤陈桃浪,酒泛金波,宋御史坐了首席,只是和西门庆、武大郎或说或笑,倒把旁边的清河三官当成了布酒的小厮,传菜的仆役一般。
待酒足饭饱,家人又送上新摘的芽茶来,宋御史捧着香茗,悠然吩咐道:“我有一事,要和二位星主商量,三位大人请便吧!”
待得清河三官退出,厅中再无八耳,宋御史突然撩起衣袍,向西门庆、武大郎跪了下来:“小的宋乔年,求二位星主救命!”这正是:
前倨后恭伪君子,上瞒下欺真小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29章 御史有难
武大郎见堂堂山东巡按监察御史竟然在自己眼前跪下,脑海中顿时“咣”的一声,钟磬齐鸣之下,身子早已麻痹了大半边,却哪里还能动弹?
西门庆却是若无其事,只是轻轻抿了口茶道:“方才一见御史大人,我便看出大人面上有些应劫之气,因此才立而不跪,否则一拜之下,不免更折了大人的福禄,反而不美。此中失礼之处,还望大人莫要见怪才是。”
宋御史满口称是:“宋某何等人?安能受得起二位星主一拜?二位星主一心为下官考虑,小人只有感激,又怎敢见怪?”
西门庆这才笑了笑:“既如此,便请宋大人起来说话。”
宋御史却不爬起,只是苦着一张面皮,把全大宋所有的凄惨资源都聚敛到了他的脸上,哀恳道:“求二位星主发个慈悲,若二位星主不救小人一命,小人便跪死在这里!”
西门庆叹了一口气,便把武大郎一拍:“武道兄,既如此,你便先回家为宋大人特供一笼功德炊饼去吧!御史大人,你须知每日炊饼上所附功德都有限量,今日限量早完,若非你我今日有一饭之缘,焉能因你而破例?”
宋乔年大喜之下,早从怀里掏出个小匣子来,高高捧过头顶,恭声道:“是是是!两位星主明鉴,小人的心,却是个最虔诚的!这一点微物,便算小人在神灵之前的一点儿贡献,菲薄!菲薄!惶恐!惶恐!”
西门庆一把接过,看也不看,便塞进了武大郎的怀里。心想:“你一个巡按监察御史,也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出手的东西岂有菲薄之理?不要白不要,先保佑武大郎发一注横财再说!”
盒子掖好,却感到武大郎还如泥塑木雕一般,西门庆便将他用力一推:“武道兄因何还在入定?且回且回!这便要干正事去了!”
武大郎这才如梦初醒,跳下椅子,说了句:“全凭西门仙兄吩咐!”然后梦游一样出去了。
清河三官远远地打量着这边的动静,突然见武大郎出来,一窝蜂般拥了上来:“大郎,宋大人可说了些什么?”
武大郎呆滞的眼光从三人面上一扫而过,从袖子里摸出一条雪白的布帕来绑住嘴巴,又在脑后牢牢地打了个结,这才摇摇晃晃向外走去——宋御史居然向他下跪?这事情是打死也不能说的。
清河三官面面相觑,一时间却不知武大郎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武大郎迷迷瞪瞪出了西门府,这时的西门府左右,早被清河县文武衙门封锁得有如铁桶一般,平常百姓,便想多走一步也是不能。但武星主一到,百炼钢顿时化做了绕指柔,那些小官小吏、小兵小将们赶紧让路的同时,无不上前躬腰曲背,连声奉承。
若是平时被这般礼遇,武大郎受宠若惊之下,早已受惊若宠。但今日山东巡按御史宋大人面前那一跪实在震撼,相比之下,这些普通人虽然执礼甚恭,却又算得了什么?武大郎只觉得热血如沸,新生的自信与积垢的自卑正在心头冲突激荡,兵锋所到处,便是一波波卷起千堆雪的大浪淘沙。
他脑中百感交战,整个人便显得浑浑噩噩,凡人不理的扬长而去了。便有那心细之人,想起数日前武星主担着空水桶预警火灾的典故来,今日他老人家又在嘴上绑了手帕,莫非其中又有深意?又是一传十十传百,只一日之间,清河县中的无数自作聪明人,也不知想白了多少根头发。
而西门府正厅之中,宋御史已经在西门庆的吩咐下起身归座,正将自己面临的绝境娓娓道来。
原来,就在今年五月甲子日,天子下诏曰:“蔡京特降授太子少保,依旧致仕,在外任便居住。”
蔡京这又一次罢相不打紧,却再一次苦了他的诸多门生党羽,蔡京的政敌们弹冠相庆之余,便纷纷落井下石,削起蔡老贼的枝干来。
宋乔年虽然是蔡京的门生,但他人有些愚钝,没有多少才干,因此蔡京索性保举他做了山东巡按监察御史,专干得罪人的买卖。宋乔年平时看着蔡京的眼色,勇往直前弹劾过不少人,这一回蔡京倒台,他也跟着倒了霉。虽然他放着外任,人不在东京帝都,把柄拿捏不易,但他的仇敌们还是知难而上,排除万难,四处搜求之下,硬在他脑袋上安出个罪名来。
这个罪名一罗织就牵扯到了四年前。那是崇宁四年的十一月,蔡京的党羽林摅出使辽国,正碰上辽国新盖了一座华丽的宫殿,名为“碧室”,辽国人便夸口说他们的碧室就象宋朝的明堂一样。酒宴上辽国的伴使,也就是外交官出了个酒令:“白玉石,天子建碧室。”将“碧”字拆为“白玉石”三字入酒令,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林摅便答对道:“口耳王,圣人坐明堂。”他把繁体的“圣”字拆开,念作“口耳王”。那辽国的外交官便抓他的痛脚说:“宋朝使者不识字,‘圣’字拆开只有口耳壬,哪里来的口耳王?”林摅也是一粪青,理屈词穷之下,仗了蔡京的势,索性撒起泼来,翻脸痛骂。辽国人被骂得火冒三丈,把这位林大嘴关进外交部宾馆里饿了三天,然后一脚踹回,什么礼仪面子,全都撕下来不要了。
林大嘴灰溜溜地回来复命。朝议之上,都认为他怒邻生事,非严惩不可。但蔡京却一力死保,硬说他为国争光,不但没受罚,反而加官进爵,当了礼部尚书。
但这事还没完,不久后,辽国的国书就到了,书中大大数落林大嘴如何如何言语失礼,辱及国体。当皇帝的一看,这脸都丢到爪哇国去了,于是飞起一脚,把林大嘴当鞠蹴的气球来踢,把他踢到颍州当知州去了。
宋乔年和林大嘴都是蔡京的同党,性格又相投,彼此间很有些香火之情,因这事也通过几封书信,信中很是为林大嘴抱了几句不平,没想到这些信不知怎么搞的,竟然落到那些想整他的人手里去了。
字缝儿里斗法,乃是朋党之争的不二法门。于是大家群策群力,经过一番断章取义,硬是给宋乔年捏造出个罪名,说他在林大嘴出使辽国之前,便以言语挑衅,妄想重燃宋辽战火,从中取利……等等等等,有的没的攒了一大车后,就四面上奏折,今天你一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