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避难之家园 作者:阿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日避难之家园 作者:阿苔-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村委欣慰地表示,就算政府不多给能源,大岗村也是要多种粮给政府的,就当是征粮,接济同胞们。

村子有了政府的能源作保,村委就赶紧组织人把外墙远一点的大大小小山头都开发了。山势平缓一点的就开发成梯田式温室大棚,山势陡一点的就全都种树种草种竹子,顺便建立起养殖场。除了自己村开发,他们还联合邻村和乡镇一起开发山林地。山头离得远的,就提供电瓶小车给上工的人。

村里的仓库还有一批从毛国进口来的木材,阴干了几年看着能用了,村委组织一批人,打造一些适合运货的小船出来,以方便运粮到乡镇政府那边。河里的水位和水流量增加后,用小船运货非常稳妥,不怕触礁。

等开发完这大片的山头,村委打算和乡镇政府联手,继续往附近的乡镇拓展。到时候这一大片的地区能稳定产粮,十里八乡的人们不仅没有缺粮之忧,这个地区还会成为国家新的粮食出产地。

另外村委根据政府的指示,派了一批人负责河道清理和河岸加固工程。政府在广播里说了,春汛和夏季的雷雨天气每年会让河里的潮水泛滥,容易造成洪水爆发和泥石流,各地政府要加强治理河道,加固河两边的河堤,另外要尽早恢复山上的植被,避免水土流失。

有了这些大规模持续的河道工程和造山运动,村里富余的劳动力终于可以得到妥善解决,村委们都暗松一口气。失业率太高,对管理层来说是一个极度头疼的问题,一群吃饱没事干的闲人聚居在室内,绝对是大隐患。难怪每年国家公布出来的失业率,数字都是经过修饰的。

因为去年和今年种了更多的粮食,养殖的动物更多,过年时村委大发慈悲,把肉蛋类限购额提升了,给老人和小孩分的量也多了一些。尤其重要的是,除了家畜类鲜肉,每家每户可以购买到一条鱼,还可以买到一斤左右的虾!得知这个消息的村民个个喜大普奔,上赶着去超市认购。

邵文柏对家里人说:“饲养所的实验室本来就存着以前的一些虾种,清理河道时又捞上来一些。不过那时河里的虾都是有重污染在身不能吃,饲养所连续养了几代虾苗才把它们净身回来。我们去年有条件了就大规模养殖,今年才有一点成绩。等外面的山地开发多了,村里还要多开辟室内养殖场,除了虾,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鱼类和蟹贝类河鲜。”

这情景描述起来,让人不禁流口水。当天邵文杨和文柳把虾买回来,怕它们在水里养着活不到大年三十,当晚就做了吃。小个头的做麻辣虾,大个头的做蒜蓉蒸虾,两斤虾(一斤是爷爷的养老配额)大家吃到嘴里不多,但都很满足。

邵文柏嘿嘿奸笑,说:“等空气正常一点,我就再把吃食街举办起来,保证把大伙都吃穷。”村里大部分人天天去外面劳作,赚了不少工分,他正在想着办法回收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苹果筒子对我这个新人的支持。我今天多更了一章,以纪念我的第一个霸王票。

苹果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40717 09:02:28




第49章 找对象
  村里的超市大年三十前几天就开始开放,优先供应给聚居楼里的人,让他们用工分刷一点个人用品和食品。

话说起来,聚居楼里的人来了大岗村之后,每个月只是付一点租住工分,食堂和澡堂的工分花费村委定得很低,让他们几天一轮岗的人都消费得起,所以聚居楼的人,村民卡上的工分大多是正数。不像村里一大半人家,还在苦哈哈地还房贷,挣水电费暖气费,年关难过年年过。

村委告诉聚居楼的人,一等到外面天气好一点,他们就组织人建楼房,让每家每户都有正常的房子住。聚居的人获知,到时候他们都要用工分刷房子的,所以对挣工分这事很积极,平常是省着花工分,就算过年了,超市有很多让他们眼馋的食物和物品,他们只是稍稍刷一点,不敢花太多。聚居的人在外面经过几回灾,比村里的人吃的苦多,对生活的要求也低很多。

目前大岗村里工分负分度最高的人群,就是那群老外。这群老外在超市营业时期没少刷,在吃食街那一回活动,比任何一个村里人都敢吃喝。不仅自己吃喝,还刷卡请认识的村里人吃喝。寄居的老外倒也罢了,每个月只需要刷一点借住费和水电费。被分到房子的家庭,全家上下背负的工分巨债,照目前的挣工分速度看,得还一辈子。

邵文柏说:“就让他们永远地欠着工分,让他们为村里工作一辈子。”老外里面大部分是技术类高级人才,不怕用不上。

老外们被人问到对巨额负债的感想,一脸轻松毫不在意,耸耸肩说:“又不是限期偿还,只要一直工作下去,总会还上的。在这里工作生活一辈子?正合我意。”

反正他们自己的国家现在没有一片净土,让他们回去他们还不想呢。这个村子环境好,村民友善热情,医院有免费治疗,学校有免费课程,每天吃得饱睡得暖和,偶尔有肉吃有酒喝,干的工作都是自己专长的,还能学到其他的技能,相比自己现在的国家,简直是天堂。

M国以前就是移民国家,本土真正的土著早被外来人灭了绝大部分。所以这群M国老外对移民落户华国这事,完全轻松无压力地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到第二年四月开始雪化,村委惊喜地发现空气质量有了很大好转,只要戴几层口罩就可以安全出门。山上种的树和竹子大半存活下来,草类植物更多,跟以前的山林地样貌已经很接近了。

不止是大岗村和邻近几个村情形有好转,听俩兄弟基地说今年确实是空气变好了很多,政府高层那边跟他们打了电话,专门告知而且肯定了这个好消息息,说有很大可能,空气质量会一年比一年好转,但气温应该就像现在这样,一年里有大半年时间是寒冷的,然后天气回暖时会有一个多月的雨季,三个多月的温暖时期,或许还有一段稍稍炎热的时期。

收到这个消息的当天,村委们都激动了。只要天空和空气正常了,人能在外面正常活动,植物能正常一点生长,冷热那都不是事。有了温室大棚和能源,室内调温种田是很容易的事。

村委向村民们公布了这个好消息,为了表示庆祝,村委们让饲养所杀了一些牛,让食堂大厨们做了牛骨汤,萝卜牛杂和卤牛肉,每一个人,都可以凭工分刷到一份。得知这个消息的人,蜂涌着去食堂刷牛肉,也不管工分卡负不负分了,吃了再说。

邵文柏嘿笑着说:“就让他们先甜一甜嘴,小刷一把。”

等牛肉节结束,除了把牛皮硝成皮革,食堂大厨们还把牛骨磨成粉喂鸡,一点也没浪费。

除了河道工程和造山造地运动,等到土化了之后,村委重新组织了建筑工程队,又开始了大规模造房子的工程。

这次造房子就选在原村居民的旧址,那里现在是废墟一片,宛如以前的拆迁现场。有用的建材早就被村民拿走了,连根木头都没有剩下,现场只有一片烂砖破瓦。

当了好久农民的建筑工程师乐颠颠地跑现场做堪测,即使外面是一片春意料峭,他们心里则是一团火热,除了因为练久了十年功,体质有所改善以外,还因为他们终于能好好干上一票挣大钱了。在施工现场,一群戴着安全帽的建筑师们表示,建房子这活才是他们的专长,温室大棚工作虽好,无奈要轮岗工分低,不如他们这类高端岗位的工分好挣。

村委组织人,把以前三百多户人家的居民旧址重新做了规划,又扩大了外墙范围,建造了上百座七层高的楼房和一些配套建筑物。房子全是大户型的,除了考虑到他们的未来家庭需求,还有仓储的需求。

村委计划新建的房子给聚居楼里的居民住,还有插住在村民家的老外和灾民。等到聚居楼清空,村委楼恢复成办公楼,学校也恢复成学校。为了方便河两边的人们走动,村委还计划多建一座桥,顺便也稍改一下堤坝,造一个小码头,方便乡政府的人用船运货。

一边要抓生产,一边要搞建设,大岗村现在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终于让村里的失业率降为零,而且还是实行做六休一制度,不算是轮岗制了。村子公共部门多余的人都被抽调去当建筑工人,或是做上山下河的苦力活,因为工分给得高,愿意去的人也多。

像年越的科室,就只有陈老教授是当留守的人,其余的人都轮着去当苦力。这两年十年功在村里已经普及开来,大家练上一年半载,身体强健很多,对苦力活很适应。

外面的空气好转,村里的人互相走动,交流活动多了起来。以前空气不好或天气寒冷时,村民们不爱出门,出了门就得戴着各式呼吸面罩和头罩,背着氧气瓶,包得严严密密的,一个个仿佛是匪徒打扮,或是化工厂有毒气体泄露现场版,根本就不好让人们在路上相认交谈。

这下人们能戴着口罩轻松出门,路上见了人也能辨认一二互相招呼,村民们的感情互相增进了一些,尤其是和聚居楼那边的人。

不多时,村里面突然多了很多对情侣,每天都有人向村委申请要结婚。

村委那边接了几天结婚诉求后,觉得压着不让年轻人结婚有违人道,现在空气好转,小孩子养起来没那么费劲了,还有十年功这个健身利器,结婚生娃看情况是可以的。村委们拍板决定,就替这帮新人们举办集体婚礼。

消息公布了之后,前几年蛰伏在地下的情侣们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头,要求村委帮着办集体婚礼。除了异性情侣,还有一小部分是同性情侣。这些情侣有些是在红石火山爆发前,就暗中有来往了。有些是在技能课上认识互有好感的,有些是在朋友圈互相勾搭起来的。

村委只得在村委楼设了个结婚登记处,让情侣们登记好,他们这边好作婚礼场次安排。

这次结婚的人也有邵文柏俩弟弟。尤其是邵文杨,他暗示了他那对象,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