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朝廷、国家的举动,官兵自然会在第一时间把他们给剿灭了。
锦衣卫成立的一百多年里,它自身的发展已经相当的完善了,而在外面可以说只要是在武林之中有点名气的人或者帮派、家族都没能够逃脱锦衣卫的监控。
本身对于这一次的调查郑广慧还是很重视的。林清平的真实身份他当然不知道,他只是以为林清平是一个逃兵,而且还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一个逃兵。所以从一开始郑广慧便对这件事十分的重视。像他们这些干情报工作的,碰到什么事都喜欢往yīn谋诡计上面想。
试想一个太子殿下的亲卫营长竟然无故消失了。而且他还很有可能是其他势力派来的。在这种情况下郑广慧可是时刻紧绷着神经。
但是令郑广慧没有想到的他竟然在南京发现了一个以前锦衣卫没有发现的武林世家。最最关键的是这个武林世家还是专门干刺杀工作的。一想到一个刺客家族派出去了一个人潜伏在太子殿下身边四年之久,郑广慧便浑身泠汗直流。不过幸好这个人没有什么行动。郑广慧在心里想着。
追查到林家之后郑广慧不敢怠慢,不待事情调查清楚便立刻把这件事情整理成文案之后送交到了朱厚照的手中。另一方面他便亲自坐镇南京负责继续调查这件事情。
未知的敌人才是最厉害的。而一旦有什么东西暴漏在了锦衣卫眼中,那它的神秘xìng便会迅速消失。在抽调了大批的锦衣卫探子以及动用了当地官府的力量之后郑广慧终于把这个林家以及林清平的事情给调查清楚了。同时郑广慧也松了一口气,根据调查这个林家虽然神秘但是没有丝毫的对抗朝廷的打算。
林家在南京也是一个很有名气的经商家族。南京由于地处南方交通便利、靠近大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且还是具有非凡政治地位的城市,这里的商业也是十分的发达的。在这个商业气息比较重的城市里面商人家族的地位也是比着其他地方高一点的。所以想来以经商见广的林家在南京也是颇具名气的。
正是因为此以前锦衣卫也是关注过林家一段时间的,不过由于当时林家在世人眼中就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家族,只不过比较富有而已,所以锦衣卫也没有特别的去关注它,再加上林家隐藏的十分好,所以以前林家的真实身份才会被隐藏下去。这一次也是因为锦衣卫专门调查它才会被发现。
经过调查郑广慧知道林家以往除了经商之外也会在背地里接一些刺杀的任务。只要有江湖便会仇杀,只要有仇杀便有仇恨。而以往林间的业务便主要是接一些江湖的仇杀。在江湖之中只要给得起银子他们便可以替你解决仇恨。而除了接一些刺杀的任务之外林家的人也负责像镖局那样保镖,只不过他们的收费很贵的,所以一般除非是特别贵重的东西没人让林家的人保镖。
最起码从林家建立到现在的几代家主都做的不错,在林家的一百多年当中他们从不与官府有染,而且有关官府的任务他们也从不接。林家人十分清楚的知道虽然林家势力不弱,但是真的面对官府的话还是迟早覆灭,这么多年来林家正是从来没有与官府产生过任何纠缠,所以才会没有引起过朝廷以及锦衣卫的注意。
林家的情况调查清楚了,那林清平这个最初的目标自然也被郑广慧调查清楚了。林清平到京城的缘由还得从二十一年前林清平的生母吴氏说起。吴氏不是汉人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苗人,在苗汉冲突比较大的明朝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常见的。
二十一年前吴氏从苗寨加到林家,第二年便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其中那个女的便是林清平。本来他们一家人生活还是很好的,但是不知为何自从吴氏到了林家三年之后吴氏和林家的关系便闹僵了,特别是吴氏和其夫婿林江峰更是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林清平从小便跟着母亲,受其生母的影响从小林清平便和其父林江峰的关系不好,特别是在林清平八岁那年吴氏突然病逝,更是让他们父女的关系差点闹僵。虽然当时林清平才八岁,但是她却已经颇明事理了,在她的眼里自己母亲的死和林江峰脱离不了关系,所以从那个时候其林清平便不再和林江峰言语。期间虽然林江峰也尝试过和女儿改善关系但都不见成效。双方除了在外人面前还维持着父女关系之外平常连呆在一起都难。
特别是在林清平十四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双方彻底闹僵,同时也造成了林清平的出走。
“好,刘伴伴,你派人看着他,明天随本殿下出宫一趟。”朱厚照高兴的说道。
对于林清平,以前朱厚照的想法便是一切随缘,他不会主动的去南京找她,这也是他早就知道林清平的所在地却没有去找过她或者派人把她带回来的原因。但是现在林清平自己出现在了京城,那不就是说明他们的缘分到了吗。
第二百三十三章刘瑾的努力
刘瑾现在很高兴,他相信通过这件事绝对可以再一次在太子殿下面前证明自己的作用。*
宦官作为官员之中最特殊的一类人,他们的权力全都来自于皇上。他们权势有多大便取决于他们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有多高,而怎么反映出他们在皇上心中的地位的高低呢,最常见的方式便是看他们在皇上身边的时间的长短。
一般来说人的感情都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接触上来的,一个人一般不会无缘无故的对一个陌生的人产生态度的感情,同样的帝王者不会无缘无故的对某一个太监看重。
所以对于太监来说要想被皇上看重最好的办法便是和皇上产生接触,最好便是长年累月的伴随在皇上的身边。人都是感xìng的动物,时间长了即便是皇上也会对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太监产生感情,最起码他们会将太监看作是自己的家人一般予以信任和支持。
而有了来自皇上的信任与支持,太监的权力便到手了。这既是大多数太监的权力的来源。而当他们从皇上那里获得权力之后要想把自己的权势保持下去除了对皇上忠心耿耿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要多和皇上在一起,不使自己和皇上之间的感情淡化。因为一旦你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下降了,那你就等着倒台吧。
作为此中的高手,刘瑾是绝对不会让自己重蹈当年汪直的覆辙的。有人说当年大太监西厂都督汪直倒台的原因是因为汪直坏事做得太多了。对于刘瑾这一类人来说这个借口也就是骗一骗那些无知的人而已。
在刘瑾看来当年汪直倒台的根本原因是他和宪宗皇帝之间的关系疏远了。
成化十八年的时候当时的东厂提督尚铭,本来是由汪直一手提拔任用的人。有一次。盗贼进入皇宫西内廷,被东厂校尉抓获。尚铭前去找皇帝邀功,皇帝一高兴就赏赐他很多东西。汪直得到这个消息后,就说:“尚铭这个人是我推荐任用的。但是他背着我擅自邀功请赏。”从此,汪直就开始琢磨,怎么整治尚铭。尚铭感到十恐惧,就先下手为强,暗中把汪直胡作非为,造成祸端的事情整理成材料,报告给皇帝。由于汪直长年在外监军,关系和皇帝rì渐疏远。科道的官员们也纷纷上交奏章,都说西厂办事严急苛刻,不符合国家体统,连著名的纸糊阁老。首辅万安也提出罢置西厂。皇帝终于同意了。对此朝廷内外都非常高兴。汪直的两个亲信,王越跟陈钺也被降职,调到了边远地方。而这只是汪直倒台的前奏,第二年宪宗便把汪直贬到了南京去了。
从宪宗最开始能够力排众议顶着所有大臣的压力让汪直开设了西厂还有之前汪直不管被谁弹劾都没有事情便可以看得出来在那之前汪直是多么的得成化皇帝的信任。但是到了成化十八年的时候,只是一个尚铭的弹劾便引发了他的倒台。之前汪直被弹劾了多少次。但为什么都没有一点事情,为什么这一次却出事了,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汪直常年在辽东监军和宪宗皇帝接触的时间少了。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多少,往往是以两人在一起的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感情自然便会深厚,为什么人往往最看重的是家人。因为家人是陪伴他时间最长的。而一旦两个人之间分开的时间长了,那么两人之间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淡了。这也是为什么异地恋靠不住的原因了。人的感情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不断的接触上的。
汪直就是因为常年在外和宪宗皇帝接触的越来越少了。宪宗皇帝对他的感情越来越淡了,所以才会别人一弹劾便把汪直贬职了。要不然要是搁在汪直在外监军之前就是满朝文武全都弹劾汪直都不见得管用。
刘瑾是一个很善于吸取教训的人,他很容易从前人失败的教训之中找到一些经验,更何况对于孝宗朝的人来说汪直的是也就是才过去了二十年而已。
所以自从小仕子取代了自己在朱厚照身边的一部分的地位之后,刘瑾便感到了危机了。他知道虽然自己从小陪着太子朱厚照长大的,两人之间跟请很深厚,但是那也经不起时间的摧残啊,当小仕子出现了之后刘瑾常对下面的人说:“再过三五年殿下可能就不记得老奴了。”
其实刘瑾不想失去现在的一切,所以他要努力,他要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出现在朱厚照的面前,他要不断的向朱厚照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而关于林清平的事情只不过是刘瑾的一次尝试而已。虽然目前小仕子取代了刘瑾的一部分功能,但是就目前来说刘瑾仍然还是朱厚照身边最亲近的人,就从刚才朱厚照挥手让小仕子就可以看得出来,现在在朱厚照的眼里刘瑾的地位还是要高于小仕子的。
作为朱厚照身边最亲近的人,对于林清平的事情刘瑾不可能不知道,去年当锦衣卫把关于林清平以及林家的事情报告给朱厚照的时候刘瑾便已经知道了。虽然当时朱厚照吩咐锦衣卫就此作罢,不再调查这件事情了。但是朱厚照还是私底下吩咐刘瑾留意一下林清平的情况。
朱厚照说的话刘瑾肯定得认真听话了,朱厚照让他留意